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 《爱莲说》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爱莲说》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爱莲说》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爱莲说》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复习导学案

1、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和特点。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讨论、交流式 1、走近作者周敦颐,字,著名哲学家。著有《》 2、字词积累番()淤()濯()亵()噫()颐()逸()鲜()释义:独:予:染:

益:宜:众: 3、整体感知:(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为什么作者独介绍莲花呢?

(2)作者对莲花是赞美?是为了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的?(3)“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那么本文的“说”又台何理解呢?

(4)本文写莲,却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头其用意是什么?

4、探究(1)写莲之前,先写菊,再写牡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这些语句的比喻意义

5、作者极力赞美莲之后,将菊、牡丹、莲拟人,分别说它们是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的化身,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言志,那么作者言的什么志?

作业,1、《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赞美莲的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又点明了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在污浊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在优越的环境中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从体态、香气上突出了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美名远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写莲清高、比喻君子态度严肃不可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文章中的哪一句?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7、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品质

8、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而写句话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9、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而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10.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

11.出淤泥而不染象征()

12.作者写莲,为何从“水陆草木之花”写起?

13.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处事有何不同?

14.分析“‘菊之爱”有那两层含义?

15.归纳本文主旨:

16.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早《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用(),()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诗中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个献身精神。

最佳答案推荐答案

1.洁身自好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1)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

4.(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香远益清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7.不受世俗污染,不予世俗同流合污,正直,态度严肃而不可轻侮。

8.用牡丹来做为反衬,衬托莲的美好品格。

9.前者是不予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后者则是被“淤泥”所染,盲目跟从的形象

1.说明记述发表议论【偏重于议论】

2.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

3.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也为下文做铺垫,更突出莲值得喜爱。

4.陶渊明具有隐逸的生活态度,周敦颐既不愿隐逸,也不愿贪图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

5.叹爱菊的人少有;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6.本文借赞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的批判,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7.不慕名利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陋室铭》推荐答案

1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

2这样引述巧妙地照应了开头“唯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3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4陋室铭,之所以作者称之为陋室,是因为在客观上讲,确实不像那些达官贵族的家那样气派华丽。但是由于其中一系列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表明了他的主题意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时作者就举了相同的例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实际上就是说,自己和他们一样,虽然客观条件不好,但是在精神上能得到放松清新愉快,这就算不上简陋了!

5有这种想法,但避世并不代表消极,只是政治上的抱负没有实现,很郁闷罢了。从最后“何陋之有”可以看出,点睛之笔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初一语文组制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初一语文)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字词 菜畦桑葚油蛉缠络斑蝥臃肿蟋蟀珊瑚确凿 收敛 脑髓鉴赏觅食罕至竹筛倜傥秕谷鼎沸书塾 宿儒 蝉蜕锡箔叵攒成菜畦斑蝥好高骛远 二、感悟中心 1)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2)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描写,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三、重点句解析 1、如何把握“先生”这一形象? 为人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和蔼可亲,爱护学生。博学,但受封建思想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较束缚儿童的发展。 2、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第一自然段中,“确凿”“似乎”两个词是否矛盾? 不矛盾,因为它表达了两种意思。“似乎”是指作者对那次见面印象不深刻;“确凿”是指追忆童年生活,那种快乐历历在目,故用肯定的语气。 2、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字词 衣襟掸子徘徊肿胀栅栏骊(lí)歌叮嘱恐惧花圃 抽屉 廊檐玉簪花蒲公英知交半零落 二、感悟中心 通过对“我”参加毕业典礼前后过程的描写,及其所引出的爸爸对“我”教育的一系列回忆,刻画了一个严厉而慈爱的父亲形象,也表现了“我”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真正体会到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写出了一份爸爸和女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厚重情感。 三、重点句解析 1、“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连续两次写到“快回家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我”急于想回家向爸爸汇报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的心情,以及对爸爸的挚爱的感情。 3、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复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复 习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

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复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攒.拗.菜畦.桑葚.蟋蟀 ..臃.肿脑髓.书塾.方正博学蝉蜕.确凿.相宜 人迹罕.至轻捷. 人声鼎.沸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肿胀恐惧.花圃.叮嘱. 3、丑小鸭 丑陋.讪.笑嫉.妒 来势汹汹. 4、诗两首 幽寂瞬.息延绵 荒草萋萋. 5、伤仲永 扳.泯.然环谒. 6、黄河颂

屏障.哺育山巅.澎湃狂澜. 九曲连环 7、最后一课 郝.叟.哽.懊.悔祈祷 ..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崎岖 ..阻抑.回环曲折逼狭. 亦复如是 9、土地的誓言 田垄.蚱蜢 ..污秽. 炽.痛嗥.鸣斑斓 .. 谰.语怪诞. 亘.古默契. 10、木兰诗 唧唧 ..鞍鞯 ..辔.头溅溅.啾啾.戎.机金柝.策勋...可汗 阿姊.霍霍.云鬓.雄雌. 扑朔.迷离 11、邓稼先 宰.割筹.划仰慕.可歌可泣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彷徨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鞠躬 ..尽瘁. 死而后已.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慷慨 ..淋漓气冲斗牛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重荷.愁苦巴望锁闭磐.石深邃. 踌躇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不见天日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15、孙权劝学 卿.涉.猎大有所益遂.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16、社戏 惮.踱.棹.

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总复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臃肿攒(cuán) 拗(ǎo)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 )轻捷(jié)蟋蟀(xī shuài (yōnɡzhǒnɡ)相宜(yí)书塾(shú)蝉蜕(tuì)人迹罕至(jìhǎn)人声鼎沸(dǐnɡ)斑蝥(máo)窍(qiào)覆盖(fù)收敛(liǎn )脑髓(nǎo suǐ)秕谷(bǐɡǔ)鉴赏(jiàn shǎnɡ)肿胀(zhànɡ)叮嘱(dīnɡzhǔ)恐惧(kǒnɡjù)骊歌(lí)花圃(pǔ)耻笑(chǐ)玉簪花(zān)衣襟(jīn )掸子(dǎn zǐ)徘徊(pái huái)栅栏(zhà lán)蒲公英(pú)丑陋(lòu)讪笑(shàn)嫉妒(jí dù)啄(zhuó)吐绶鸡(shòu)篱笆(l íbā)沼泽(zhǎo zé)沮丧(jǔsànɡ)嘎(ɡā)泥泞(nìnɡ)骇人(hài)简陋(lòu)铰链(jiǎo liàn)冰雹(báo)木屐(jī)飕(sōu)佣人(yònɡ)灌木(ɡuàn)恭敬(ɡōn ɡjìnɡ)火钳(qián)弥漫(mímàn)瞬息(shùn)幽寂(jì)延绵(yán mián )荒草萋 萋(huānɡqī)涉足(shè)伫立(zhù)足迹(jì)路径(jìnɡ)忧郁(yōu yù )方仲永(zh )邑(yì)扳(pān )环谒(yè)泯(mǐn) ònɡ)皆(jiē  第二单元: )澎湃(pénɡpài)屏障(pínɡzhànɡ)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颠(diān 郝(hǎo )叟(sǒu)哽(ɡěnɡ)懊悔(ào huǐ)祈祷(qídǎo)捂(wǔ)惩罚(chénɡ))崎岖(qí qū)阻抑(zǔ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浊流(zhuó ) 雄健(xiónɡji 逼狭(bī xiá 谰语(lán ) 怪诞(dàn) 亘古(ɡ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tònɡ) 嗥鸣(háo mínɡ) 斑斓(bān lán) èn) 默契(mòqì) 田垄(lǒnɡ) 蚱蜢(zhàměnɡ) 污秽(huì) 泛滥(làn) 呻吟(shēn yín) 镐头(ɡ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啾(jiū) 朔(shuò) 柝(tuò) 鬓(bìn) 戎(rónɡ) 第三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 漓(kānɡ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 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喧嚣(xuān xiāo )白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 )孰(shú)刮目相待(ɡuā)皙(xī)脚踝(huái)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 liè 第四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 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 )磅礴(p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 )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 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复习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孙权: 吕蒙: 鲁肃: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攒(cuán) 拗(ǎo)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 )轻捷(jié)蟋蟀(xī shuài)臃肿(yōnɡzhǒnɡ)相宜(yí)书塾(shú)蝉蜕(tuì)人迹罕至(jìhǎn)人声鼎沸(dǐnɡ)斑蝥(máo)窍(qiào)覆盖(fù)收敛(liǎn )脑髓(nǎo suǐ)秕谷(bǐɡǔ)鉴赏(jiàn shǎnɡ)肿胀(zhànɡ)叮嘱(dīnɡzhǔ)恐惧(kǒnɡjù)骊歌(lí)花圃(pǔ)耻笑(chǐ)玉簪花(zān)衣襟(jīn )掸子(dǎn zǐ)徘徊(pái huái)栅栏(zhà lán)蒲公英(pú)丑陋(lòu)讪笑(shàn)嫉妒(jí dù)啄(zhuó)吐绶鸡(sh òu)篱笆(líbā)沼泽(zhǎo zé)沮丧(jǔsànɡ)嘎(ɡā)泥泞(nìnɡ)骇人(hài)简陋(lòu)铰链(jiǎo liàn)冰雹(báo)木屐(jī)飕(sōu)佣人(yònɡ)灌木(ɡuàn)恭敬(ɡōnɡjìnɡ)火钳(qi án)弥漫(mí màn)瞬息(shùn)幽寂(jì)延绵(yán mián )荒草萋萋(huānɡqī)涉足(shè)伫立(zhù)足迹(jì)路径(jìnɡ)忧郁(yōu yù)方仲永(zhònɡ)皆(jiē )邑(yì)扳(pān )环谒(yè)泯(mǐn) ◎第二单元: 颠(diān)澎湃(pénɡpài)屏障(pínɡzhànɡ)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郝(hǎo )叟(sǒu)哽(ɡěnɡ)懊悔(ào huǐ)祈祷(qídǎo)捂(wǔ)惩罚(chénɡ)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 浊流(zhuó ) 雄健(xiónɡji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tònɡ) 嗥鸣(háo m ínɡ) 斑斓(bān lán) 谰语(lán ) 怪诞(dàn) 亘古(ɡèn) 默契(mò qì) 田垄(lǒnɡ) 蚱蜢(zhàměnɡ) 污秽(huì) 泛滥(làn) 呻吟(shēn yín) 镐头(ɡ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啾(jiū) 朔(shuò) 柝(tuò) 鬓(bìn) 戎(rónɡ) ◎第三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 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漓(kānɡkǎi lín lí ) 气冲斗牛(dǒu) 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喧嚣(xuān xiāo)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白皙(xī)脚踝(huái)卿(q īnɡ)邪(yé)涉猎(shè liè)孰(shú)刮目相待(ɡuā) ◎第四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磅礴(p 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 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 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第五单元: 拽(zhuài)无垠(yín )癫狂(diān)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销蚀(xiāo shí)羸弱(léi ruò)步履(l ǚ)告罄(qìnɡ)遗孀(yíshuānɡ)坚持不懈(xiè)精疲力竭(jié)闷闷不乐(mèn)毛骨悚然(sǒn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2020-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20-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复习提纲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16、拗 第2课 17、骊歌第3课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 3、通假字1个扳 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宰割zǎi gē筹划óu à彷徨páá仰慕yǎ mù衰微āi wēi 赫然hè rán 迭起é qǐ高标gāo āo 踌躇óu ú卓越óè硕果òǒ轻捷qīé澎湃pé pài调羹áo gē薪金xīn jīn忧郁yōu yù校样ào yà揩kāi疙瘩gē深恶痛绝ēn wù tòé义愤填膺yì fèn án yī舀yǎo咳嗽 ké锲而不舍èér bùě兀兀穷年 wù wùóán 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è潜心贯注án xīn àn ù心会神凝xīìéí迥乎不同ǒ h ūbùtó一反既往yìfǎn jìwǎ慷慨淋漓 kā kǎi lín lí气冲斗牛qìō dǒu ú踱来踱去ó lái ó qù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鲜为人知ǎn wéi rén ī当之无愧dāī wúì锋芒毕露fē má bì lù家喻户晓āyùhùǎo妇孺皆知fù rúēī马革裹尸mǎ gěǒī鞠躬尽瘁jū gō jìn ì死而后已sǐér hòǐ惹人注目rěréùmù杂乱无章záàn wúā忘乎所以wà hūò yǐ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è目不窥园mù bùīán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仰之弥高yǎī mí gāo群蚁排衙qún yǐpái yá 第一单元重点词语解释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弥高:更高。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悔。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生,到死为止。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纲要 一、常识积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二、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 三、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 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1、其诗以养父母()2、稍稍宾客其父() 然: 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四、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或.)以钱币乞之() )皆有可观者() 3、其(文理 .. )宾客其父() 4、(稍稍 ..

)矣() 5、泯然(众人 .. 五、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六、问题探究 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4.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其二,从其父的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作者:————————————————————————————————日期: 2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初一语文组制 3

4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 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 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 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 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 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 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 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 ūn :立大功的人。 鞠j ū躬尽瘁cu 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 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时间 提纲、课本、小练 单元过关签字 6.3-6.6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7-6.10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11-6.14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15-6.18 第四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18-6.21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22-6.25 第六单元复习提纲、课本、小练 6.26 综合复习,模拟测试1 6.28 综合复习,模拟测试2 6.29-6.30 解决疑难问题,解决易考易错点 7.1-7.2 回归教材、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7.3 迎战期末考试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汇总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汇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本文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本文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标题《最后一课》指最后一堂法语课,不仅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的丰碑”。标题的含义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本文用了一系列的比喻: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a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 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第3课丑小鸭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 1、字音(复习听写本) 少顷哗惊觉呓语夫叱齁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几欲2、字意:两个字的词要求了解记忆,四个字的词要求填写意思并记忆。 A.《社戏》选自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卷),是一部___篇______集。作者_________,_____家、_____家、_____家,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人。1918年,首次用笔名_________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安塞腰鼓》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竹影》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家、______家。《观舞记》选自_____________,献给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人,身份:___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 C.《口技》选自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集,____代______编。《口技》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朝人。 4、主题思想(复习《七彩课堂》) 5、课文内容复习: A.《社戏》1、小说线索:时间&事件2、去赵庄看戏途中从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月下行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4、人物性格5、一系列动词及作用B.《安塞腰鼓》1、排比、比喻、反复2、安塞腰鼓的特点3、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C.《竹影》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区D.《观舞记》印度舞蹈的特点E.《口技》为什么写观众的反应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题全套

命题:马忠华 第一部分:现代文字词专项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轻sī( ) qì()息 hú()纹 j ùn()逸 xī()利 Bì()易 mánǎo()()丰yú()忍俊不jīn() 波光línlín()融融yìyì() ji ǎn()劣奇jué() qílín()()叫xiāo()引háng ()高歌 juàn()妙 kuī()伺分niǎn() Cén()寂 yì()日 luò()yì()不绝 qǐ()丽 w ān()yán() piāo()hàn()凝móu() k āngkǎi()() dòng()吓晓yù()怒不可è() jǔ丧() pāngtuó()() juānjuān()()细流 hàn()海 水xiè()不通 miǎntiǎn()()juju独行 qué()腿 对zhì() huò()然开朗花团锦cú() jījī()草 Cóngcóng()细流 chánchán()流水鄙yí() 温xīn() fěi()翠 xié()手葱lóng() juàn()顾真zhì() sì()意 ní()虹灯琥pò 孤苦língdīng()( ) liányī()( )飘荡yíng()回 chà()紫yān()红池zhaò()丘hè() 盛zhuàn() lòu()空颠bǒ()zhé()伏 shǔn()吸 chóu办 duo()落 ch à()那时篱笆() zhēn zhuó()()轮kuò() y í()误 cuò()手不及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枯瘠.()叫嚣.()轻飔.()憩.息()觳.纹() 隽.逸()犀.利()辟.易() 玛瑙 ..()()安普剌.()金罍.()忍俊不禁.()丰腴.() 唾.津()隽.妙()融融泄泄 ..()()蹇.劣()蹑.手蹑脚()侍.者() 分娩.()络绎 ..不绝()猥.鄙() 麒麟 ..()轧轧 ..声()引吭.高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本文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本文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标题《最后一课》指最后一堂法语课,不仅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的丰碑”。标题的含义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本文用了一系列的比喻: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