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社区妇女保健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21.28 MB
- 文档页数:101
教学要求1.掌握:社区儿童的保健措施;社区妇女的保健措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措施。
2.熟悉:儿童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社区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
3.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各期妇女特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学习重点一、儿童期护理与保健措施(一)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24h内,一般不超过72h进行家庭访视。
访视次数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一般需访视3~4次,即初访、周访、半月访、满月访。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观察、二询问、三检查、四宣教、五处置。
每次访视的重点内容为:1.初访重点(生后3天内):①观察新生儿居室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状况、安全及卫生情况等。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面色、呼吸、吸吮能力等。
②询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方式,有无窒息史,出生时的体重,有无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哺乳、睡眠、大小便情况。
③测量体重、身高、体温。
注意检查有无黄疸、脐部有无感染、出血等。
检查有无听觉障碍和其他先天性畸形。
④指导母乳喂养,宣传婴儿抚触的益处和方法,普及新生儿期的家庭护理知识。
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做好记录,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2.周访重点(生后5~7天):①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
②询问新生儿吮奶、哭声、大小便情况及喂养和护理中是否遇到新问题并给予指导。
③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若已脱落,检查脐窝是否正常;检查臀部有无红臀,皮肤皱褶处有无糜烂等。
④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处理指导。
3.半月访重点(生后10~14天):①检查生理性黄疸是否消退。
②测量身长体重。
判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情况,如未恢复应分析原因并给予指导。
检查新生儿听力。
③指导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预防佝偻病。
4.满月访重点(生后27~28天):①询问喂养、护理情况。
②测量体重和做全面体格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并给予指导。
(二)定期健康检查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定期检查的频率为“421”,即出生后第一年检查4次,1次∕2~3个月;第二年、第三年每年2次,1次∕6个月;3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但视力、听力及牙齿应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