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7.99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组织人事公文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办发〔2014〕33号)、《关于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意见》(鲁组字〔2018〕63号)、《关于进一步从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试行)》(济组发〔2018〕35号)等有关要求,现将发展党员工作中5个阶段25个步骤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梳理如下。
一、申请入党阶段(2个步骤)1.递交入党申请书(1)申请入党条件。
一是年龄在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二是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三是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四是愿意执行党的决议;五是愿意按期缴纳党费。
(2)申请书有关要求。
入党申请书一般应当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入党,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自己的政治信念、成长经历,以及思想、工作、学习、作风方面的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主要写其职业、政治情况、与本人的关系等;入党的态度和决心,主要是写自己如何积极争取加入党组织,表明自己入党的决心和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打算。
(3)申请入党的途径。
一是有工作、学习单位的人员,单位有党组织的,直接向工作、学习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二是没有工作、学习单位的人员,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申请。
三是流动人员,应当向工作、学习单位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没有建立组织的,可向居住地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的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出地已经在流入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四是在校学生,应当向学校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五是离退休人员,原则上哪个单位管理,就向管理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
生活、管理主要由原单位负责的,向原单位提出申请;生活、管理与原单位基本脱离关系的、主要活动在居住地的,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申请。
附件1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一、申请入党
三、发展对象 的确定和考察
四、预备党员 的接收 五、预备党员的 教育考察和转正
25、材料归档
24、上级党委审批
23、支部大会讨论
22、提出转正申请
21、继续教育考察
20、入党宣誓
19、编入党小组
备注:
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半年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确定>1年
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确定:最快1个月
预备党员—正式党员>1年
党员集中培训实际操作中一般建议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参加,区委组织部1年开展一次,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附件2。
喀什市发展党员流程规范为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自治区发展党员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发展党员流程规范。
一、入党申请人阶段1.入党申请人须为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并亲自书写申请书。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审核事项:查看年龄、入党申请书内容2.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一个月内,由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同入党申请人谈话。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审核事项:通过谈话了解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
二、入党积极分子阶段3.入党申请人递交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审核事项:入党申请人通过6个月的观察教育,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
4.党支部通过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推优工作,也可将多数党员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征求群团组织意见。
党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党员大会,下同)充分讨论,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审核事项: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下,通过“两推荐一备案”确定积极分子人选。
5.党委备案同意后,党支部及时指定一至两名党内生活经验丰富、先锋模范作用好的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培养联系人审核事项:确定积极分子后,应及时制定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至少每季度了解一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状态,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6.党支部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考察情况记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培养联系人审核事项:重点考察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学习情况和现实表现,特别注意是否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发展党员简要流程喀什市发展党员流程规范为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自治区发展党员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发展党员流程规范。
一、入党申请人阶段1.入党申请人须为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并亲自书写申请书。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审核事项:查看年龄、入党申请书内容2.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一个月内,由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同入党申请人谈话。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审核事项:通过谈话了解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
二、入党积极分子阶段3.入党申请人递交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审核事项:入党申请人通过6个月的观察教育,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
4.党支部通过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推优工作,也可将多数党员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征求群团组织意见。
党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党员大会,下同)充分讨论,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审核事项: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下,通过“两推荐一备案”确定积极分子人选。
5.党委备案同意后,党支部及时指定一至两名党内生活经验丰富、先锋模范作用好的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培养联系人审核事项:确定积极分子后,应及时制定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至少每季度了解一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状态,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6.党支部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考察情况记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培养联系人审核事项:重点考察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学习情况和现实表现,特别注意是否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党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
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1 -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4.上级党委备案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 2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党员发展流程(五个阶段25个步骤)展开全文一、申请入党阶段(一)向党组织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这一环节,党组织应当把好三个关口:1.年龄问题,申请人是否年满18岁;2.入党申请书是否由本人亲自书写和提交;3.申请书是否向党组织表达自己真实意愿,入党动机、态度、认识是否明确等。
(二)党组织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并做好谈话记录。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阶段(三)党组织研究决定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推荐或群团组织推优产生人选→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讨论研究→报上级党委备案→通知入党积极分子→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填写个人信息)→撰写个人自传。
应注意的问题:1.入党积极分子不能由党组织个别负责人指定;2.推荐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应有推优材料,由党员推荐的,应保存相关原始推荐资料;3.党组织讨论研究的情况要作详细文字记录;4.报上级党委备案的材料由党组织以文件或决议型文体,加盖公章或支部书记私盖正式上报,便于存档保存。
(四)党组织指定入党培养联系人党组织确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五)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记录其主要表现、接受教育培训和参加党内活动情况,做出考察结论。
三、确定和考察发展对象阶段(六)确定发展对象的时间和程序一般应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就可以召开支委会确定为发展对象。
支部委员会讨论程序为:1.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情况,并提出能否确定的意见;2.听取支部考察情况,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3.所在单位党小组讨论研究的意见;4.支部委员会综合各方面反映和意见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七)报上级党委备案(八)党组织指定入党介绍人由2名正式党员作为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
入党流程及各阶段时间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精神,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25个步骤。
(一)申请入党阶段(1)申请入党的同志自愿向党组织(一般为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2)党组织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阶段(3)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再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将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4)逐级报上级党委〔指具有审批权限的党委(工委),下同〕予以备案。
(5)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6)培养联系人、党小组和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阶段(7)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等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确定发展对象人选。
(8)逐级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将其列为发展对象。
(9)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
(10)支部委员会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11)上级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四)预备党员的接收阶段(12)支部委员会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集体讨论是否合格。
(13)报上级党委预审。
(14)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严肃认真地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15)支部委员会对发展对象填写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审查合格后,召开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
(16)上级党委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与审批对象谈话,作进一步了解。
(17)上级党委召开党委会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逐级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党支部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18)上级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批准后,还应报再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五)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阶段(19)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
(20)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21)入党介绍人或新的培养联系人、党小组和党支部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党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
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4.上级党委备案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发展员工作的25步流程(一)一、申请入1.递交入申请书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组织提出入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组织的,向居住地组组提出入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流动员组织提出入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组织派人谈话时间:收到入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
内容:了解入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积极分子范围:已递交入申请书且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4.上级委备案材料:入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员。
任务:向入积极分子介绍的基本知识;了解入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积极分子端正入动机;及时向支部汇报入积极分子情况;向支部提出能否将入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方法:吸收入积极分子听课、参加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积极分子懂得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支部每半年对入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委每年对入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组织;原单位(居住地)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7.确定发展对象条件:经过1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员条件。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共5个环节25个步骤,括号内为应查阅台账)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人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
2、党组织派人谈话(谈话记录)党组织在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在一个月内派人(一般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同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形成书面记录,并签名盖章。
谈话记录应包括时间、方式、谈话内容,了解到的情况(年龄、国籍等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等)。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情况记录、支委会会议记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推荐应由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进行(确定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一般要经团组织推荐,党组织吸收28周岁以下的青年入党一般应是共青团员),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后,由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应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6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4、上级党委备案(备案报告、党(工)委审查记录、备案意见)支委会研究决定后,应报大口、街道党(工)委备案,大口、街道党(工)委应进行审查,并及时将备案意见通知党支部。
备注:定期进行思想汇报(思想汇报)申请人应定期(通常为每季度1篇)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直至转正。
5、指定培养联系人(支委会会议记录)党组织指定1至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6、培养教育考察(谈话记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此阶段为一年以上,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考察情况一般会形成谈话记录或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中有所反映。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7、确定发展对象(听取意见记录、座谈会会议记录、公示材料、支委会会议记录)通过一年以上考察,党支部要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个别谈话、座谈会等形式),在此基础上由支委会讨论是否同意将其列为发展对象。
发展党员5个环节25个步骤五个大阶段:申请入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
25个程序:一、申请入党1.向党组织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
这一环节,党组织应当把好三个关口:一是年龄问题,申请人是否年满18岁;二是入党申请书是否由本人亲自书写和提交;三是申请书是否向党组织表达自己真实意愿,入党动机、态度、认识是否明确等。
乡镇村和街道社区不得吸收在校学生入党。
2.党组织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
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并做好谈话记录。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党组织研究决定入党积极分子。
党员推荐或群团组织推优产生人选→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讨论研究→报上级党委备案→通知入党积极分子→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填写个人信息)→撰写个人自传。
应注意的问题:a.入党积极分子不能由党组织个别负责人指定;b.推荐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应有推优材料,由党员推荐的,应保存相关原始推荐资料;c.党组织讨论研究的情况要作详细文字记录;d.报上级党委备案的材料由党组织以文件或决议型文体,加盖公章或支部书记私盖正式上报,便于存档保存。
4.党组织指定入党培养联系人。
党组织确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5.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记录其主要表现、接受教育培训和参加党内活动情况,做出考察结论。
三、确定发展对象6.确定发展对象的时间和程序。
一般应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就可以召开支委会确定为发展对象。
支部委员会讨论程序为:a.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情况,并提出能否确定的意见;b.听取支部考察情况,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c.所在单位党小组讨论研究的意见;d.支部委员会综合各方面反映和意见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发展党员工作的25步流程
一、申请入党
1. 递交入党申请书
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愿意执行党的决议;
必须按期交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 党组织派人谈话
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1个月内.
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
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3. 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
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亠
4. 上级党委备案
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 指定培养联系人
数量:1—2 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 培养教育考察
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 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 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7. 确定发展对象
条件:经过1 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
要求: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 确定: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确定发展对象人选.
8. 报上级党委备案要求:认真审查;提出意见注意:同意后列为发展对
象
9. 确定入党介绍人
数量:2 名正式党员。
方式: 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
要求:入党介绍人认真完成培养、教育义务。
注意: 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10. 进行政治审查
内容: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方法: 同本人谈话、查阅档案资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
对流动人员中的发展对象还应当征求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
要求: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形成结论性材料。
注意: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11. 开展集中培训
主体: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
时间: 不少于3天或不少于24 学时。
注意: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四、预备党员的接收
12. 支部委员会审查要求: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集体讨论是否合格。
13. 上级党委预审
方式 :审查发展对象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根据需要,听取执纪执法等部门意见。
要求: 审查结果书面通知党支部;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注意: 发展对象未来3 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手续。
14. 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求:在入党介绍人指导下,由本人按照要求如实填
写。
15. 支部大会讨论
程序:( 1)发展对象汇报个人情况;(2)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表明意见;(3)支部委员会报告审查情况;(4)与党员充分讨论、投票表决。
注意: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表决权人数的半数,才能开会;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方可通过。
讨论两个以上发展对象入党时,要逐个讨论和表决。
16. 上级党委派人谈话
时间:党委审批前。
人员:党委委员或组织委员。
目的:作进一步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
要求: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17. 上级党委审批
内容: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
要求:集体讨论和表决.两个以上发展对象应逐个审议和表决。
时间:3 个月内,特殊情况不超过6 个月。
注意:党总支、乡镇(街道)所属的基层党委以及党组织不能审批预备党员.除另有规定外,临时党组织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18. 再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目的:掌握预备党员结构、分布、质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9. 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
要求:及时编入;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20. 入党宣誓
组织: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
程序:(1)奏《国际歌》;( 2)党组织负责同志致辞;
(3)预备党员宣誓;(4)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代表发言; ( 5)党组织负责同志讲话、提出要求。
要求: 在正式场合举行;严肃认真;庄重简谱;严密紧凑.
21. 继续教育考察
方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听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
时间: 预备期为1 年。
22. 提出转正申请
要求:预备期满,书面提出申请.
23. 支部大会讨论
准备: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
查。
程序:参照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
结果: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1 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 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4. 上级党委审批
时间:3 个月内。
要求: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注意: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25. 材料归档
内容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培养教育考察材料.
要求: 有人事档案的,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