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X入门中文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204.25 KB
- 文档页数:22
三一文库()〔费曼物理学讲义中文版〕*篇一:费曼物理学讲义中文版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物理学讲义(TheFeynmansLecturesonPhysics)被誉为本世纪最经典的物理导引。
《费曼物理学讲义》是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菲利普·费曼(RichardPhillipsFeynman,又译作费恩曼),在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讲课录音整理编辑的。
删除了原录音中费曼教授对惯性导航的精彩解说(可以到网上找录音)和应对做题的解决思路(单独成书)。
《费曼物理学讲义》成书几十年,导引了千千万万物理学工作者进入物理殿堂。
我国自82年开始引进并翻译,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刊印。
近年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发行该书,2005年6月推出第一版,截至2010年已经是第八次印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也出版了该书的影印版,译名为《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这部书虽然基础,理解时,仍需反复研读。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些理工科大学鉴于当时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纷纷试行教学改革,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该校于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特请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主讲一二年级的基础物理课,事后又根据讲课录音编辑出版了《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本讲义共分三卷,第1卷包括力学、相对论、光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波等,第2卷主要是电磁学,第3卷是量子力学。
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传统的普通物理教材。
引申当时美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试图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的巨大成就。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在基础物理的水平上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对于量子力学,费恩曼教授还特地准备了一套适合大学二年级水平的讲法。
教学改革试图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按照当前物理学工作者在各个前沿研究领域所使用的方式来介绍物理学的内容。
目录文件字体规则 (1)系统设定指令 (2)SIZE (2)GAP (3)BLINE (4)OFFSET (5)SPEED (6)DENSITY (7)DIRECTION (8)REFERENCE (9)COUNTRY (10)CODEPAGE (11)CLS (12)FEED (13)FORMFEED (14)HOME (15)PRINT (16)SOUND (17)CUT (18)LIMITFEED (19)卷标内容设计指令 (20)BAR (20)BARCODE (21)BITMAP (25)BOX (26)ERASE (27)DMATRIX (28)MAXICODE (29)PDF417 (32)PUTPCX (34)REVERSE (35)TEXT (36)询问打印机状态指令 (38)<ESC>!? (38)~!A (40)~!T (41)~!C (42)~!I (43)~!F (44)~!@ (45)信息传递协议 (46)<ESC>! (46)<ESC>& (46)~# (47)WINDOWS DRIVER驱动程序指令 (48)!B (48)!J (49)!N (50)档案管理指令 (51)DOWNLOAD (51)REDRAW (59)EOP (60)FILES (61)KILL (62)MOVE (63)UPDATBIOS (64)BASIC 指令及函式 (65)ABS( ) (65)ASC( ) (66)CHR$( ) (67)END (68)EOF( ) (69)OPEN (71)READ (73)SEEK (75)LOF( ) (77)FREAD$( ) (77)FOR...NEXT.. (79)IF...THEN...ELSE (81)GOSUB...RETURN. (83)GOTO (85)INPUT (88)REM (90)OUT (91)GETKEY( ) (92)INT( ) (93)LEFT$( ) (94)LEN( ) (95)MID$( ) (96)RIGHT$( ) (97)STR$( ) (98)VAL( ) (99)BEEP (100)打印机外围功能设定指令 (101)SET COUNTER (101)SET CUTTER (103)SET KEY1 (105)SET KEY2 (105)SET LED1, LED2, LED3 (107)SET PEEL (108)SET DEBUG (109)SET GAP (110)SET RIBBON (111)SET COM1 (112)@LABEL (114)PEEL (115)LED1, LED2, LED3 (116)KEY1, KEY2 (117)YEAR (118)MONTH (119)DATE (120)WEEK (121)HOUR (122)MINUTE (123)SECOND (125)文件字体规则本文件使用以下字体规则文件规则描述[表示内容] 在`中括号内表示该参数为选项<ESC> <ESC>代表ASCII 27 字符,当打印机收到以该控制字符为启始之指令将立即响应(即使打印机在错误状态时也将实时回应)~ (ASCII 126), 该字符启始的指令用于询问打印机的状态注: 200 DPI: 1 mm = 8 dots 粗斜体Arial,字型,用于表300 DPI: 1 mm = 12 dots 示批注DOWNLOAD “TEST.BAS”当所列出的内容为程序SET COUNTER @1 1 时以Curier 字型表示@1=”0001”TEXT 10,10,”3”,0,1,1,@1PRINT 3,2EOP系统设定指令SIZE说明该指令用于设定卷标纸的宽度及长度指令语法(1) 英制系统(英寸)SIZE m, n(2) 公制系统(公厘)SIZE m mm, n mm参数说明m 标签纸的宽度 (不含背纸)n 标签纸的长度 (不含背纸)Note: 200 DPI: 1 mm = 8 dots*300 DPI: 1 mm = 12 dots范例(1) 英制系统 (英寸)SIZE 3.5, 3.00(2) 公制系统 (公厘)SIZE 100 mm, 100 mmGAP说明该指令定义两张卷标纸间的垂直间距距离指令语法(1) 英制系统 (英寸)GAP m, n(2) 公制系统 (公厘)GAP m mm, n mm参数说明m 两标签纸中间的垂直距离0 ≤ m ≤ 1 (英寸), 0 ≤ m ≤ 25.4 (公厘)n 垂直间距的偏移[-]n ≤标签纸张长度 (英寸或公厘)Note: 200 DPI : 1 mm = 8 dots300 DPI : 1 mm = 12 dots范例一般垂直间距设定(1) 英制系统 (英寸)GAP 0.12,0(2) 公制系统 (公厘)GAP 3 mm,0特殊垂直间距设定(1) 英制系统 (英寸)GAP 0.30,-0.10(2) 公制系统 (公厘)GAP 7.62 mm, -2.54 mmBLINE说明该指令用于设定黑标的高度及偏移位置指令语法(1) 英制系统 (英寸)BLINE m, n(2) 公制系统 (公厘)BLINE m mm, n mm参数说明m 黑标的高度,以英寸或公厘表示0.1 ≤m ≤1 (英寸), 2.54 ≤m ≤ 25.4 (公厘)n 黑标偏移量 0 ≤n ≤标签纸张高度范例(1) 英制系统 (英寸)BLINE 0.20,0.50(2) 公制系统 (公厘)BLINE 5.08 mm,12.7 mmOFFSET说明该指令用于控制在剥离模式时(pee-off mode)每张卷标停止的位置,该指令仅适用于剥离模式。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6.3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社会经济复杂动态问题建模模拟,以及系统思考。
近年来由于系统动力学软件工具的进展,使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模拟分析变得更加规范与简单易学。
发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Vensim软件,是由Ventana公司开发,在全球和国内获得最广泛使用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它具有图形化的建模方法,除具有一般的模型模拟功能外,还具有复合模拟、数组变量、真实性检验、灵敏性测试、模型最优化等强大功能。
Vensim有Vensim PLE, PLE Plus, Professional和DSS版本,适合不同的用户。
其特点如下:利用图示化编程建立模型。
在Vensim中,“编程”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建模的概念。
只要在模型建立窗口(Building)画出流图,再通过Equation Editor输入方程和参数,就可以直接进行模拟了。
如果用户需要查看有关方程和参数,可使用Mode Document工具条。
另外,Vensim提供两种模型文件保存方式,一种是二进制文件,后缀为.vmf;另一种是文本文件,后缀为.mdf,这种文件可以用于模型的建立和修改,但这并不是Vensim推荐的方法。
运行于Windows下,数据共享性强,提供丰富的输出信息和灵活的输出方式。
由于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因此Vensim的输出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其输出兼容性较强。
一般的模拟结果,除了即时显示外,还提供保存文件和copy到剪切板。
例如建立好的模型可以copy到剪贴板,再由剪贴板转到MS Word的编辑文件中。
对模型的多种分析方法:Vensim提供对于模型的结构分析和数据集分析。
其中结构分析包括原因树分析(逐层列举作用于指定变量的变量)、结果树分析(逐层列举该变量对于其它变量的作用)和反馈列表。
模型运行后,可进行数据集分析。
对指定变量,可以给出它随时间的变化图,列出数据表;可以给出原因图分析,列出所有作用于该变量的其它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比较图;可以给出结果图分析,列出该变量与所有它作用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比较图;同时可以将多次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十二章具有自動倉儲虛擬廠房的規劃12.0本章導覽目錄頁次第十二章具有自動倉儲虛擬廠房的規劃 (1)12.0本章導覽目錄頁次 (1)12.1前情題要的與新元件簡介 (1)12.2本章虛擬廠房的描述 (1)12.3模型的建構 (2)12.4本章作業 (19)12.4.1是非題 (19)12.4.2選擇題 (19)12.4.3實作題 (22)12.1前情題要的與新元件簡介第十二章將加入儲物架(Rack)與增加輸送帶(Conveyor)個數,由於本章的模型將使用先前模型當作起始點,使用者在開始本章之前,確定已經完成先前。
壹、倉儲貨架:通常倉儲貨架是用來存放實體,這個元件的長、寬、高都可以被設定,使用者可以指定實體進貨架的入口以及到第幾層,當使用叉型運輸車來完成這個動作時,這車會到固定的點去取與放。
12.2本章虛擬廠房的描述在本章廠房模型中,使用者將增加儲物架(Rack)和輸送帶個數,以及如何使用Flexsim 的3D模型展示特寫,並學習如何結合視覺工具(VisualTool)展示滑動部份,選擇用展示建構(Presentation Builder)去創造發展3D環境的變換。
學生在學習本章之後,會對虛擬廠房規劃的這個模擬工具更具有信心,廠房中有四具輸送帶用來輸送實體,由於輸送帶的實體會被集中送往一個佇列,因此每一段輸送帶的尾端需要進行彎曲處理。
佇列的輸出是四個儲貨架,並由兩部叉型運輸車穿梭其中來進行搬運,而且實體型樣一送至儲物架二,實體型樣二送至儲物架三,實體型樣三送至儲物架四,實體型樣四送至儲物架一。
而在輸送帶之前的四個處理中心的加工時間則與前一章均相同。
12.3模型的建構開始建構本章的模型之前,使用者需要下載先前的第十一章的模型。
STEP 1:下載第十一章的模型並且需要Compile在工具列上的選擇下載第十一章的模型。
選擇從先前所儲存的第十一章的模型(.fsm 的檔案名稱)的檔案後從工具列按按鈕,在使用第十一章的模型運轉前,一定要先編譯。
Version 1.33/23/2007©2007 ANSY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CFX 11.0ANSYS, Inc. ProprietaryInventory #002445TOC-1CFX前处理计算域讲座3Version 1.32007 ANSY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Inventory #002445TOC-2ANSYS, Inc. Proprietary计算域只包含有此次计算中使用的的网格流体计算域固体计算域旋转计算域静态计算域Version 1.3 Inventory #002445TOC-3Version 1.3Version 1.3•在ANSYS CFX 中, 用户在开始一个模拟前,必须为这个模拟指定一个参考压力. 它代表绝对压力数据,所有的相关压力都是基于此而衡量的•参考压力是用于避免四舍五入时产生的错误,也就是说当在一个流体区域内动压的差异与绝对压力的水平可以比较的时候. (实例见下页)relativereference absolute P P P +=在定义计算域时指定在定义边界条件时指定参考压力:边界条件•在结果文件中的压力值不包含静水压的贡献, 所以静水压的数值要在结果加上参考压力的值才是实际压力的值•如果流动是考虑浮力的并且参考压力设置为0Pa,静水压的贡献就会被考虑到结构之中•对于不考虑浮力的流体来说,静水压就不存在•当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被指定时,他们的值是相对于参考压力的值,除了当系统变量P 按照绝对压力的形势在CFX表达式中被使用(CEL)多孔区域•利用这个模型可以模拟这样的流动现象,即由于几何形状过于复杂,而无法进行网格划分的情况Images Courtesy of Babcock and Wilcox, USA多孔区域•各向同性损失模型–各向同性动量损失可以用线性或是二次阻力系数来指定,或是通过使用渗透性和损失系数来指定. 这个模型适用于各向同性多孔区域。
Python 入门指南目录Python 入门指南...........................................................................................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开胃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使用Python 解释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调用Python 解释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参数传递.................................................................................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交互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解释器及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源程序编码.............................................................................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