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作为高考的重头戏之一,高中生物当中的实验题对每一个高考学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1、了解实验设计的内容来源。
实验设计一般有验证类和探究类两种类型。
验证类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论往往只有一个;而探究类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结论往往有多个。
但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包括(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熟悉实验器材;(5)确定实验思路;(6)设计实验步骤;(7)预测实验结果;(8)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原则:(1)对比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设置对比组,实验设计中可采纳的对比方法很多,除了条件对比、剂量对比、位置对比外,还有相互对比、自身对比和空白对比等;(2)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变量应为实验所讨论的对象。
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全都。
3、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1)实验顺序和步骤一定要合理,方法要简便易行,效果要明显。
自己完成实验步骤后可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2)如果实验中用到几组器材或需要分几组实验,切记要进行编号,以保证不丢分;(3)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要简洁明了,讲得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大;(4)题目中给的器材一般都要用上,列出的器材还会给出一定提示,如有凡士林则肯定有密封的要求。
高中生物实验评价题解题技巧首先找出实验目的,判断实验原理及实验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其次分析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可行。
分析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注意对比分析:(1)看有无对比实验,如果有看对比实验设计是否合理;(2)(2)看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完整;(4)(4)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合理,药剂的配备、使用及用量是否合理。
高中生物考试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高中生物考试是对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同学们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注意事项1. 复全面: 生物考试涉及到广泛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和相关概念。
在考试前,要确保全面复,并特别关注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内容。
复习全面: 生物考试涉及到广泛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和相关概念。
在考试前,要确保全面复习,并特别关注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内容。
2. 理解概念: 生物考试中,许多问题需要理解相关概念和术语。
要避免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解析概念来掌握知识。
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例子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理解概念: 生物考试中,许多问题需要理解相关概念和术语。
要避免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解析概念来掌握知识。
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例子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熟悉实验流程: 生物考试通常会提问实验的原理、方法和结果。
需要熟悉常见的实验流程,并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实验课程,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熟悉实验流程: 生物考试通常会提问实验的原理、方法和结果。
需要熟悉常见的实验流程,并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实验课程,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 注意特殊问题: 生物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填空题、判断题或者解析题。
在做题时,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题目要求,并根据题目类型采取相应的解题策略。
注意特殊问题: 生物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填空题、判断题或者解析题。
在做题时,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题目要求,并根据题目类型采取相应的解题策略。
答题技巧1. 认真审题: 在考试时,要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理解要求,包括题目的关键词、限定词和所需答题形式。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认真审题: 在考试时,要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理解要求,包括题目的关键词、限定词和所需答题形式。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高中生物答题策略和技巧1、简答类大题答题策略(1)认真审题。
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
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
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
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
(3)准确作答。
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术语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
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2、实验类大题答题策略实验题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实验分析题;一类是实验设计题。
对于实验分析题,主要是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辨别实验错误等。
对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所学实验内容(包括课文内的实验)仔细分析,一般不难解答。
对于设计题,一般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来验证或说明某一生命现象。
这类题相对难度大些。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联系经典实验。
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
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得同学们学习和模仿。
如:孟德尔实验即体现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验证→结论”的科研过程。
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来构思自己的思路。
(2)严密设计过程。
在设计实验时要防止粗枝大叶的做法,想当然的做法,而要科学严密地设计实验过程。
特别是对照系的创立一定要保证只有唯一变量,其它相同条件必须提出,而不能省略。
如何提高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得分率对于许多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生物实验题往往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得分率并非难事。
首先,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这是解答生物实验题的根本。
高中生物的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等基础知识。
比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等等。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才能在面对实验题时迅速理解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并准确地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其次,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是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对于每个实验,不仅要记住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还要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比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要清楚为什么要选择根尖分生区作为实验材料,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每一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深入研究,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实验题。
再者,要注重实验题的题型分析。
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题型多种多样,有实验设计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等等。
每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解题方法。
例如,实验设计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
而实验分析题则需要考生对已有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找出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
对于这类题目,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逻辑思维,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实验评价题则要求考生对给定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从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中生物考试各题型解题技巧和方法一、解题关键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
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怎样才能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迅速切中题目要害呢?1、抓住关键词句,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将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二、解题注意事项1、灵活解题考题设置的情境真实地模拟现实,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
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2、科学作答不可忽视①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②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
③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
④要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3、实行学科思维间的组合学科内综合有时也要借助数、理、化知识,跨学科综合更是如此。
要重视理、化、生三科在方法体系上的共同点,在知识体系上的契合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结合点。
4、关注社会热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沙尘暴、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材料来源。
5、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僵化。
三、解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的做题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先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占分高,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实验设计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01实验目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干信息,一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2.探究性实验:首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书写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自变量’的作用”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进行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小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用具:4株大小、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水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碗中倒入一满杯清水,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02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就是依据你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目的作出推测假设通常有一种或几种答案或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去提出假说,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伴随着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的答法:“如果……现象,则……结论”。
例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常规实验方法及题解题思路常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同位素标记法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芽鞘的实验。
加法创意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法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
减法创意法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
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豌豆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水稻的杂交实验。
实验题解题思路审准实验目的和原理。
明确验证的是什么“生物学事实”或“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或其他知识)原理是什么。
找出自变量(实验变量或实验条件)和因变量(反应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则首先要明确该实验的条件是CO2,结果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实验用植物的生长状况、饥饿处理的环境、吸收CO2的NaOH的量及浓度等因素,这些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种因素的不恰当处理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实验中必须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做到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常常采用对照的方法,即在无关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变量(实验条件)的不同情况对反应变量(实验结果)的影响。
常用的对照方法有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等。
实验对象。
选择实验所用的生物学材料,如光合作用所用的叶片,验证质壁分离所用的成熟植物细胞等。
实验条件。
完成这一实验所必需的理化条件及生物学处理方法,如光照、温度、pH、酶、缓冲剂、离心等。
例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不仅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
一、审题首先,解题前要仔细阅读题干,弄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出题目的类型,是求分析、求比较还是求结论等,从而把握题目的大意,分析出题目的重点,为下文的解题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其次,要抓住重点,重点要素包括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
在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记忆,把握实验现象,运用生物学常识,把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把实验结果与实验原理相结合,分析出实验的正确性。
三、正确运用知识进一步,要正确运用知识,尤其是要正确识别生物学知识中的相关概念,只有把握住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识别实验现象,才能有效地推导出正确的实验原理,避免出现错误的结论。
四、灵活运用最后,要灵活运用,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把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综合起来,以此来完成实验的分析、比较和结论等工作。
在解题过程中,要把握好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审题、抓住重点、正确运用知识、灵活运用等,只有正确地把握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指导。
针对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措施,如定期进行实验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在实验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提前熟悉考试题型;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主观题的解题技巧包括审题、抓住重点、正确运用知识、灵活运用等,只有正确把握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处理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在解答关于实验设计的题目时的基本步骤如下:①实验的目的和要求;②明确实验原理;③确定实验对象和条件;④确定实验思路;⑤设计实验步骤(考虑对照组);⑥预期实验结果;⑦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1.实验的材料和用具:①家兔 ②生理盐水 ③酒精棉 ④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⑤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⑥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2.实验步骤和结果:第1步:在A 、B 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第2步:……………问题:设置B 管的目的_______。
(答案:作为A 管的对照)[分析](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是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2)明确实验的理论原理:此实验的原理是①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②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3)确定实验的对象和条件:对象是兔血;条件是常温常压。
(4)确定实验的思路:根据目的、原理确定本实验思路,观察血液中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情况,以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作用。
同时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还需要创造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条件。
(5)设计实验的步骤(考虑对照组):根据实验思路,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本题中已经给出第一步,明显看出A、B两只试管是一组对照,所以在以后的几个将要设计的步骤中要注意有关事项,如试剂用量、控制条件。
本题设计步骤如下: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注射器和家兔,用注射器取家兔的血液;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有关生物实验思路的解题技巧近几年高考生物中实验思路是常考题型,同学们最害怕做这类题型,所以得分率很低。
下面介绍一下实验思路的解题技巧,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或验证类实验都要先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弄清该实验要分为几组,实验思路基本上可以写出来。
一般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是:将实验材料分为几组,然后施加自变量(空白对照:一般是一组有自变量,另一组不处理),最后观察(检测)因变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例1.(2017全国理综卷I )29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解题方法:该实验的因变量是DNA或RNA,由于题目限定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所以检测因变量的指标是放射性物质(DNA或RNA)。
怎样才能知道放射性物质出现在DNA还是RNA中呢?我们根据DNA和RNA的特有碱基(T和U)就能区分,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就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答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例2.(2019全国卷I )29、(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实验探究有一套通用的思想方法:主要考标题、实验准备、对照、考步骤、考无关变量、预测分析等;找规律是高效学习的关键,掌握了这些规律,实验题再也不难了。
一、实验题主要注意的陷阱在哪里呢?1、注意实验准备,要清除原有物质的影响,如种子播种前有清水泡去脱落酸。
光合作用要饥饿24小时。
2、注意主要是无关变量。
3、注意概念的迁移4、注意增加其他实验组是重复实验。
5、注意后边为前边提供启示6、注意用足实验材料7、注意反向证明:即正常实验后,再做一个反证实验可以更好证明。
二、实验过程(一)写标题原理目的等:验证...............有...................(答案用是否回答)探究..................对...............的影响(预测一般有四种答案)(二)设对照:看有无对照,看对照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1、空白对照,以常态为对照。
(快速法:一般植物用蒸馏水,动物用生理盐水或溶剂)2、以时间前后为对照,即自身对照。
3、缺少一种元素的是实验组,其对照组是各元素要齐备的完全培养液。
例1、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两个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
过关演练-17一、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理论指导]1.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类型,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能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性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2)确定并设置实验变量。
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时要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且应尽量避免对实验因素的干扰。
(4)确定实验观察的对象或实验检测的指标。
(5)构思实验步骤,并用语言准确表达(注意实验操作顺序的合理安排)。
表述实验步骤的三步曲:分组编号、实验处理、结果观察。
(6)记录实验现象,依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方法(1)打草稿或腹稿,做到心中有数。
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大致的流程图或拟一个纲要,排一排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认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一般来讲,分三步骤:分组、处理、观察。
(2)组织语言,准确描述。
要注意体现“等量原则”的词语的准确使用,如“等量”、“等温”、“生长状况相同”等。
在时间、温度、物质的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要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图来表示,但应当加入适当的文字说明。
(3)依实验类型,分析实验结果。
假如题目中出现了“有无”、“是否”、“能否”等语气不确定的词,在分析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甚至从中立的方面分析。
如“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就可能出现3种情况: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没有影响。
但是,如果题目要求写出最可能的一种结果,则根据所学的知识确定一种即可。
(4)依据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
从实验现象中获得结论,而结论往往同实验目的相呼应。
如果实验目的不够明朗,则应加入自己对该实验的理解,尽量利用课本中的语言来回答。
【高中生物】五大解题思路完胜生物实验设计题在这些年的理科综合中常有实验设计题出现。
有的是设计实验的全过程,有的是修正实验设计的不足。
如何才能解答好实验设计题呢?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种解题思路。
1.运用科学原理指导实验求解生物实验设计题时,一定必须深入细致审题。
在审题中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明晰同时实现本实验目的的科学原理。
例如中考真题中曾有“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
”这就是本实验的根本原理。
遵从这一原理,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离子和嵌入进来的钙离子,设计实验的方向就不会错。
此题中“草酸钾溶液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出现反应,构成草酸钙结晶,起抗稀促进作用”。
这只是一条除去血液中钙离子的原理,就是化解实验中某一问题所须要运用的原理,就是本实验的辅助原理。
2.遵循实验原则设计实验必须并使实验设计得科学,力求无懈可击,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从以下几个原则:(1)设置对照原则(2)单因子变量原则(3)平行重复原则比如: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水解农药,必须将土壤分成两等份,放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一个高温杀菌,一个不搞处置,导致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并无生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存有生活的微生物。
然后展开实验,就可以表明问题。
这就是设置对照原则。
在进行此实验时,让两个容器中的土壤在一切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唯独不同的只是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有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无微生物,有无微生物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单因子变量。
这就是单因子变量原则。
在展开此实验时,有些情况的发生就是存有偶然性的,多搞几个对照实验,发生相同的结果,更存有说服力,极具科学性。
使这几组实验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展开,这就是平行重复原则。
3.准确地运用实验材料支持实验采用实验材料应当讲究,否则将无法积极支持你的实验结论。
例如想证明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必须有氮源。
我们需做一个对照实验:一个培养基中加入氮素,一个不含氮素。
高中生物解题方法大全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生物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物研究中的各类题目。
1. 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生物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可以通过划重点、圈出关键词等方式帮助记忆和理解题目要求。
2. 梳理知识点对于生物题目,我们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
在解题前,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复笔记等方式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
3. 掌握解题技巧生物题目的解答往往涉及到一些解题技巧。
例如,对于选择题,可以通过排除法、对照法等方式来确定答案;对于计算题,可以按照题目给出的公式和计算步骤进行操作。
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答题目。
4. 练题目解题是需要不断练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练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中相似的题目进行练,同时,可以寻找一些模拟试题或真题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考试的要求。
5. 合理安排时间在解答生物题目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每个题目,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分配相应的答题时间。
这样可以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一个题目上,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6. 多进行思维导图、流程图等辅助工具在解答生物题目时,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思维导图、流程图等。
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清题目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答题目。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解答生物题目,提高学习效果。
记得多加练习,不断积累经验,相信你一定能够在生物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生物生物实验技巧掌握实验题解题方法高中生物实验技巧掌握实验题解题方法高中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验。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以保证实验的成功进行。
而在解题方面,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答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生物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技巧和解题方法。
一、实验技巧1. 观察力的培养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准确地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可以先通过观察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训练自己。
例如,看一只昆虫在花上觅食的过程,注意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并进行记录。
长期坚持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并在实验中发现更多的细节。
2. 手部协调能力的提升高中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精细的操作。
因此,提高手部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指灵活性训练来锻炼自己的手部协调能力。
例如,利用文具中的弹簧夹子练习夹取小物体的动作,可以在指间夹住一小块纸片并移动它的位置。
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加手指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 精确称量和稀释在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物质的称量和稀释。
因此,掌握精确称量和稀释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称量时,要使试剂平稳地倒入称量器中,并使用药勺轻轻地拨净。
在稀释时,要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如先加液体,再加固体,并充分搅拌。
二、解题方法1. 抓住关键词在解答与实验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
通常,问题中会涉及到某个生物概念或实验步骤,我们可以通过回忆和查找资料等方式来理解这些关键词。
一旦抓住关键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从而给出正确的答案。
2. 利用实验数据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我们经常会收集到一些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是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
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例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推断出实验现象的规律,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答题套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审题是做好实验题的关键。
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和
实验要求,如“探究”、“验证”、“鉴定”等,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你确定实验的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等。
2.确定实验目的:根据题目中的实验要求和背景知识,确定实验的目的。
如果题目中
给出了实验目的,则要仔细阅读,明确目的;如果没有给出,则要根据背景知识和题目要求自行确定。
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指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因变量是指随着
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在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时,要注意结合实验目的和背景知识进行推断。
4.设计实验方案:根据题目要求和实验目的,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设计实验方
案时,要注意控制好无关变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5.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好实验数据。
对
于一些需要测定的指标,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等,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6.结论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则可
以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则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原因。
7.表达规范:在回答实验题时,要注意表达规范,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进行描述。
同时
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避免出现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以上是高中生物实验题的答题套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做一些生物实验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
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
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
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
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
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
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
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八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
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得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显微镜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无菠菜叶观察细胞质流动细胞质(以叶绿体作参照)高倍临时装片无黑藻嫩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高倍临时装片无洋葱表皮观察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高倍临时装片龙胆紫(醋酸洋红)洋葱根尖脂肪的鉴定脂肪高倍切片→临时装片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花生种子鉴别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生物组织中糖类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的叶片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需要(加热煮沸)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尿液、血浆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无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DNA粗提取与鉴定DNA二苯胺试剂蓝色需要(加热煮沸)鸡血细胞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实习、研究性课题调查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样方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程度汇总法探究性实验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
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理论假设的提出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
即惟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 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生.能得出何结论。
”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观察,记录和结论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
结论是……。
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牛,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概念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比较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验假设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述,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因结论是已知的,因此不存在假设问题实验原理因探究内容而异因验证内容而异实验过程应有的实验步骤,实际上并未完成.因探究内容而异应有的实验步骤,可以是曾经做过或尚未做过的,因验证内容而异实验现象未知.可以不描述已知.应准确描述实验结果预测对应假设,分类讨论无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结果,作出对应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教材中的部分经典实验章节内容经典实验(部分)生物的新陈代谢酶的发现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证明胃液具有消化作用的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的实验;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③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的实验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①1880年,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的实验;②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生长索的实验性激素的功能摘除和相互移植公鸡和母鸡生殖腺证明性激素功能的实验遗传和变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②噬茁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遗传规律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生物与环境能量流动的特点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方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Ⅱ号”实验细胞与细胞工程生物膜功能上的联系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同位素标记亮氨酸的实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实验以教材知识为背景的试验设计题材归纳总结背景知识实验设计题材构成细胞的化合物①用干燥和潮湿的水稻种子设计实验:探究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与代谢强度的关系;②探究B元素对花粉管萌发的影响;③鉴定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细胞膜、细胞分裂、细胞分化①用荧光染料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②用红色花瓣、盐酸、清水等材料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③探究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④探究煤焦油引起细胞癌变;⑤动物细胞培养方法检测物质毒性大小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细胞呼吸①探究萤火虫发光与ATP的关系;②温度、光照、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③探究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等对蒸腾作用的影响;④探究溶液浓度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关系;⑤探究矿质元素与植物元索缺乏症的关系;⑥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速度的因素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①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②探究赤霉素对植物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③探究胰岛素与尿糖的关系;④神经传导的实验探究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①验证种子是否有活性(纵剖、染色)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染色体变异探究药物对人体细胞的毒副作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利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探究觅食环境对果蝇类型的自然选择种内斗争利用油菜或蝌蚪探究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光对植物影响探究日照时间长短对植物开花期的影响变量在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
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教材中相关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酶、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以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底物的种类(淀粉、蔗糖)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处理后加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出现砖红色沉淀)。
但不能水解蔗糖(处理后加斐林试剂并加热煮沸,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60℃热水、沸水、冰块)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渗及低渗溶液)质墅分离(液泡失水缩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液泡修复原状、颜色变浅,原上质层恢复原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①是否单侧光照、均匀光照②改变幼苗的空间位置以接受重力影响①幼苗的弯曲状况②根的弯曲方向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不同浓度的SO2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科学性原则。
符合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
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单一变量原则。
不论—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如酶高效性实验中,只有催化剂不同,而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反应结果的差异只是由催化剂不同引起。
对照类型: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处理前后的对象状况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
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1号: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2号: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3号: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在“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中,如下图所示,2与1对照可证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3也可与1对照,4也可与1对照,也可与2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