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1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引言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确定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要求的过程,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客户沟通,明确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三、模块划分在完成需求分析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或相关功能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在进行模块划分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复杂度、可维护性等因素。
四、框架选择在完成模块划分之后,需要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
框架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它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功能和特性,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软件系统。
在选择框架时,需要考虑到框架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性能等因素。
五、框架设计在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之后,需要进行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将系统模块和选择的框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等因素。
六、代码实现在完成框架设计之后,需要进行代码实现。
代码实现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的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进行代码实现时,需要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标准,保证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七、测试与调试在完成代码实现之后,需要进行测试与调试。
测试与调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八、部署与维护在完成测试与调试之后,需要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良好的运维规范,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总结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能够应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实际项目的框架设计。
第一部分: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1.1.1 框架的定义1.1.2 框架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的区别1.1.3 框架结构的分类1.2 框架结构的特点1.2.1 空间刚度大1.2.2 抗震性能好1.2.3 框架结构自身的重量轻1.2.4 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1 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1.1 安全性原则2.1.2 经济性原则2.1.3 适用性原则2.2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2.2.1 框架结构的平面设计2.2.2 框架结构的立面设计2.2.3 框架结构的剖面设计第三部分:框架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1 项目背景及设计要求3.1.1 项目背景3.1.2 设计要求3.2 框架结构设计流程3.2.1 初步设计阶段3.2.2 详细设计阶段3.2.3 设计评审阶段3.3 框架结构设计案例分析3.3.1 案例一:多层框架结构设计3.3.2 案例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第四部分: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析4.1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1.1 合理选择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4.1.2 注意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4.1.3 考虑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4.2 常见问题解析4.2.1 问题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锚固问题4.2.2 问题二:框架结构柱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4.2.3 问题三:框架结构柱的偏心加载问题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总结5.2 展望科学性:1. 内容基于结构工程领域的公认原理和标准,如国际建筑规范和工程实践。
2. 使用最新研究和industry best practices 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析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解决方案。
4. 引用权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以支持课件中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要点框架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力学、数学等等。
以下是对框架结构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框架结构之前,需要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抗震烈度、荷载情况、预算等等。
2.搜集相关资料:需要搜集相关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参考资料,以及建筑物的实地勘察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等等。
3.确定设计方法:根据任务要求和搜集到的资料,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等。
二、结构分析方法1.弹性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等结果。
该方法可以采用手算或计算机程序实现。
2.塑性力学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结构的塑性变形,适用于结构出现裂缝或破坏的情况。
塑性力学分析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常用的有极限状态法和塑性极限法等。
3.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将结构离散成多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将所有单元的受力进行组合,得到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
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常用的有ANSYS、SAP等软件。
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采用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和作用。
2.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空间需求、采光、通风等等。
3.经济性:结构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即设计方案应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包括材料用量、施工成本、维修费用等等。
4.可行性和可维护性:结构设计应考虑可行性和可维护性,即设计方案应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方便施工和维护,同时应考虑到建筑物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四、荷载和作用1.荷载类型: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荷载类型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等长期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可变荷载包括风荷载、雪荷载等随时间变化的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偶然荷载包括地震作用、人防荷载等概率小但作用大的一类荷载。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一、明确需求。
要设计框架结构呢,第一步肯定得先搞清楚需求呀。
就像你要盖房子,得知道这房子是用来住人呀,还是做仓库啥的。
是要盖个小别墅,还是高楼大厦呢?这需求不同,那框架结构的设计方向可就差远喽。
得和客户或者相关人员好好聊一聊,把功能需求、空间要求、预算之类的都摸个透。
二、确定结构体系。
知道需求了,就该琢磨用啥样的结构体系啦。
这就好比给房子选骨架呢。
是用纯框架结构呀,还是框架 - 剪力墙结构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要考虑建筑的高度、抗震要求、使用功能等好多因素。
如果是比较矮的建筑,纯框架可能就够啦,简单又实用。
要是高楼呢,可能就得加上剪力墙来增加稳定性,就像给房子的骨架加上一些加固的支撑一样。
三、初步布局。
好啦,结构体系定了,就可以开始初步布局啦。
这就像给房子的框架搭个大概的样子。
柱子放哪儿呢?梁又该怎么连呢?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形状、功能分区来安排。
比如说客厅的地方,柱子不能太影响空间的使用,要巧妙地布局,让空间看起来既宽敞又合理。
而且柱子和梁的布置也要考虑传力的合理性,就像接力赛一样,力要能顺利地从板传到梁,再传到柱子,最后到基础。
四、荷载计算。
接下来就是算荷载啦。
这就像知道房子要承受多少重量一样。
这里面有恒载,就是房子本身的重量,像楼板、墙这些的重量。
还有活载,就是人呀、家具呀这些可能变动的重量。
这可得算仔细喽,要是算少了,房子可能就会有危险;算多了呢,又可能会造成浪费。
就像给人做饭,不能做太多也不能做太少。
五、内力分析。
荷载算好了,就该分析内力啦。
这内力就像是房子框架内部的力量分配。
哪些地方受力大,哪些地方受力小,得搞清楚。
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计算软件或者手算的方法来分析。
就像给房子做个体检,看看它的骨架哪里压力大,哪里压力小,这样才能合理地设计构件的尺寸呢。
六、构件设计。
内力分析完了,就到构件设计啦。
根据内力的大小来确定柱子、梁、板的尺寸和配筋。
柱子要足够粗,梁要足够结实,板也要能承受住上面的重量。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稳定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负载和荷载,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2. 结构安全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倒塌、坍塌等事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强措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3. 结构优化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追求结构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成本,并且使结构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达到最优化。
4. 结构的美观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美观性,使结构在外观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通过设计和装饰结构表面,使之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5. 结构的可维护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检查、维护和修复,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6. 结构的环境友好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环境友好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1.2 框架结构的意义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2.1 单一责任原则2.2 开闭原则2.3 依赖倒置原则2.4 接口隔离原则2.5 迪米特法则三、框架结构设计步骤3.1 确定系统架构目标3.2 分析需求和问题3.3 划分功能模块3.4 设计模块之间的关系3.5 定义数据结构和接口3.6 确定流程设计和业务逻辑3.7 设计模块的组织结构3.8 制定开发规范和标准四、典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4.1 分层结构4.2 MVC模式4.3 插件化结构4.4 微服务架构五、框架结构设计的实践与总结5.1 优点5.2 风险与挑战5.3 实践案例分析5.4 总结和展望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框架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提供了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规范和工具的体系。
它是一种能够被复用的软件架构模板,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常见问题。
1.2 框架结构的意义框架结构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框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单一责任原则单一责任原则要求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避免将多个职责耦合在一个类中。
2.2 开闭原则开闭原则要求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即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系统的新功能,而不是直接修改已有代码。
2.3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要求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而是通过抽象来实现对底层模块的依赖。
这样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4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要求尽量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客户端应该仅依赖于其实际使用的接口。
2.5 迪米特法则迪米特法则要求模块之间的通信要尽量通过少数几个接口进行。
模块之间应该是松耦合的,不直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细节。
第四章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框架结构布置主要是确定柱在平面上的罗列方式(柱网布置)和选择结构承重方案,这些均必须满足建造平面及使用要求,同时也须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简单。
1、柱网和层高工业建造柱网尺寸和层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常用的柱网有内廊式和等跨式两种。
内廊式的边跨跨度普通为 6~8m,中间跨跨度为 2~4m。
等跨式的跨度普通为 6~12m。
柱距通常为 6m,层高为 3.6m~5.4m。
民用建造柱网和层高根据建造使用功能确定。
目前,住宅、宾馆和办公楼柱网可划分为小柱网和大柱网两类。
小柱网指一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普通为 3.3m,3.6m,4.0m 等;大柱网指两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通常为 6.0m,6.6m,7.2m,7.5m 等。
常用的跨度(房屋进深)有: 4.8m,5.4m,6.0m,6.6m,7.2m,7.5m 等。
办公楼常采用三跨内廊式、两跨不等跨或者多跨等跨框架,如图2.1.1(a),(b),(c)。
采用不等跨时,大跨内宜布置一道纵梁,以承托走道纵墙。
近年来,由于建造体型的多样化,浮现了一些非矩形的平面形状,如图 2.1.1(d),(e),(f)所示。
这使柱网布置更复杂一些。
1、横向框架承重。
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板和连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
由于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受,横梁截面高度较大,于是有利于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
这种承重方案在实际结构中应用较多。
2、纵向框架承重。
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板和连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图 5.1.2(b)]。
这种方案对于地基较差的狭长房屋较为有利,且因横向只设置截面高度较小的连系梁,有利于楼层净高的有效利用。
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实际结构中应用较少。
3、纵、横向框架承重。
房屋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框架,楼盖常采用现浇双向板或者井字梁楼盖。
当柱网平面为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或者当楼盖上有较大活荷载时,多采用这种承重方案。
以上是将框架结构视为竖向承重结构(verticalload- reitingtructure)来讨论其承重方案的。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框架结构的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指由柱和梁组成的结构形式,具有简单、直观、稳定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1.力学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遵循力学平衡的原则,使各个构件承受的力合理分布,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经济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可行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构件尺寸和施工方法,方便施工操作。
4.符合审美要求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和力学要求,还要追求美观和与环境协调,以增加建筑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1.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框架结构形式,如平面形式(单跨、多跨)、体系形式(刚架体系、柱板体系)等。
2.确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静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包括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
3.确定框架构件:根据力学计算结果,确定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柱、梁、节点等,确保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满足要求。
4.结构布置和调整: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和建筑功能,对框架结构的布置和构件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结构的整体协调一致。
5.施工性考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步骤,方便施工操作。
6.美观设计: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注重美观性的考虑,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等方式,使框架结构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7.材料选用: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材料的选用要考虑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总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在满足力学要求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经济性、施工性和美观性。
框架结构的非抗震设计流程那咱就开始整理框架结构非抗震设计流程的资料啦。
一、结构选型。
在进行框架结构的非抗震设计时,结构选型可是个大事儿呢。
咱得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来选。
比如说,要是盖个小住宅,那框架结构就可以相对简单点,柱子的间距啊,梁的跨度啥的,就按照住宅常见的布局来就行。
要是盖个大商场,那可就不一样啦,空间要大,柱子就不能太密,这时候就得好好琢磨框架梁和柱子的尺寸,得让它们既能撑起大空间,又能保证结构稳定。
这就像给不同身材的人挑衣服似的,得合身才行。
二、确定荷载。
1. 恒载。
恒载嘛,就是那些一直存在的重量。
像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这包括梁、柱、楼板还有墙的重量。
这就好比一个人自身的体重,是个固定的数值。
计算这个的时候,咱得根据建筑材料的密度和构件的尺寸来仔细算。
比如说混凝土楼板,知道它的厚度、面积,再乘上混凝土的密度,这恒载不就出来了嘛。
2. 活载。
活载就比较调皮啦。
它是那些可能会变动的荷载。
像人在建筑物里走来走去的重量,还有家具的重量啥的。
住宅里可能活载就小一点,毕竟人少,家具也有限。
但是商场就不一样啦,人多,还有各种货物啥的,活载取值就得大一些。
就像不同的聚会,人多人少对场地的压力不一样。
这活载取值可不能马虎,不然结构可能就受不了啦。
三、结构计算。
1. 力学模型建立。
咱得把框架结构简化成一个力学模型。
就好像把一个复杂的机器用简单的图纸表示出来一样。
把柱子当成支撑点,梁当成连接这些支撑点的杆件。
这个模型建立得准确,后面的计算才靠谱。
这就像是给一场大戏搭舞台,舞台搭得稳,戏才能好好演。
2. 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有点像给框架结构做个体检,看看每个构件内部的受力情况。
有弯矩、剪力还有轴力。
这个计算可复杂啦,不过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帮忙。
但是咱也不能完全依赖软件,还得明白其中的原理。
比如说梁在承受荷载的时候,哪里弯矩最大,哪里剪力最大,这就跟人在挑担子的时候,肩膀和手哪里受力最大是一个道理。
3. 构件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和结构设计方案2.1 工程概况2.1.1设计依据:(一)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二)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m KN (20W =0.452.地面粗糙程度:B 类。
3.基本雪压: 0.65 KN/㎡。
4.工程地质见下表:表2-1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无侵蚀性,最高水位距地表 -2.0 m。
2.1.2 设计要求:(一)本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I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为III类,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层高4.5米。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120mm。
(二)设计荷载:(1)不上人屋面活荷载 0.5 KN/㎡(2)屋面雪荷载 0.65 KN/㎡(3)车间活荷载标准值为 3.5KN/㎡。
(4)楼面永久荷载 3.80 KN/㎡(5)屋面永久荷载 3.98 KN/㎡2.2 结构设计方案2.2.1图2-1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图2-2 纵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本方案中,按照纵向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
2.2.2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梁截面尺寸估算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 1/12~1/8进行估算,梁宽取梁高的1/3~1/2。
由此估算的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如下:主框架梁:b×h=300mm×750mm次梁: b×h=250mm×600mm表2-2 梁截面尺寸(mm)柱截面尺寸估算依据(一)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βFg E n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由图二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7.2×3.5和㎡和7.2×6.8㎡。
g 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2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c≥N/uNfc注:uN 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9。
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由公式可得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32c 1.37.2 3.512105A 130778mm 0.916.7⨯⨯⨯⨯⨯≥=⨯中柱32c 1.257.2 6.812105A 244311mm 0.916.7⨯⨯⨯⨯⨯≥=⨯ 取截面尺寸:500 mm ×500 mm 。
表2-3 柱截面尺寸(mm )第三章:结构计算3.1 荷载计算3.1.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不上人):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 KN/㎡ 现浇混凝土屋面板 25×0.12=3KN/㎡ 40厚挤塑保温板 0.5×0.04=0.02KN/㎡ 40厚C20细石混凝土 14×0.04=0.56 KN/㎡合计 3.98KN/㎡ 1~4层楼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0.55KN/㎡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KN/㎡V 型轻钢龙骨吊顶或20厚水泥砂浆 0.25 KN/㎡ 合计 3.80KN/㎡3.1.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0.5KN/㎡ 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3.5KN/㎡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20r k m 65KN .065.00.1S S -⋅=⨯=⋅=μ3.1.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一)梁自重主框架梁: 25×0.3×(0.75-0.12)=4.725 KN/m 次梁: 25×0.25×(0.6-0.12)=3 KN/m (二)柱自重柱 25×0.5×0.5=6.25 KN/m 抹灰层 17×0.01×4×0.5=0.34 KN/m合计 6.59KN/m (三)墙自重外墙体为240厚KP1砖,内墙体为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1.外纵墙自重(KP1砖)纵墙 19×(1-15%)×1×0.24=3.876 KN/m 铝合金窗 0.35×1.7=0.595 KN/m 外墙面帖瓷砖 0.5×(4.5-1.7-0.8)=1 KN/m 内墙面20厚抹灰 17×0.02×(4.5-1.7-0.8)=0.68 KN/m合计 6.151KN/m 2.内墙自重及横墙自重纵墙(横墙) 5.5×(4.5-0.6)=5.148 KN/m 抹灰厚(两侧) 17×(4.5-0.6)=2.652 KN/m合计 7.8KN/m3.女儿墙自重墙重及压顶重 19×(1-15%)×0.9×0.24+25×0.24×0.3=5.676KN/m外帖瓷砖 0.5×1.2=0.6 KN/m水泥粉刷内面 0.36×1.3=0.468KN/m合计 6.744KN/m3.2框架内力计算3.2 .1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计算(一)执行PMCAD主菜单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首先。
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
再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对于梁,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宽度200mm,主梁高度取跨度的1/8~1/12,宽度取高度的1/3~1/2;次梁的高度取跨度的1/12~1/16,宽度取高度的1/3~1/2。
对于框架柱,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长和宽都要大于300mm,同时控制柱的轴压比。
对于板,单向板楼板厚取跨度的1/40~1/45,且大于60mm;双向板楼板厚取跨度的1/50~1/45,且大于80mm。
接着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
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考虑外轮廓平齐采取偏心。
然后在荷载定义下输入楼、屋面恒、活荷载最后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并且确定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等等。
(二)执行PMCAD主菜单2,布置次梁楼板此处次梁是指未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梁,不得重复布置。
对楼梯间进行全房间开洞,对个别房间板厚发生变化的,按照设计实际作局部修改,对有悬挑板的梁上布置悬挑板。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拷贝前层的楼板开洞、修改板厚、设悬挑板、次梁布置等信息。
(三)执行PMCAD主菜单3,输入荷载信息对个别房间进行楼面荷载修改,如板厚有变化的房间的楼面恒载、厕所的楼面恒载及门厅、走道、楼梯间的楼面活荷载等。
对梁承受的非板传来的荷载(如填充墙等)进行输入,注意,对梁承受填充墙荷载的需考虑窗洞、楼梯间全房间开洞的须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梯段传至楼层梯梁的均布恒(活)载、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下层框架梁的集中恒(活)载。
程序能对梁的自重、板的导荷进行自动计算,这些荷载都不能在此处重复计算,荷载的输入是指程序不能计算和导算的外加荷载,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输入,不得多输,更不能漏掉荷载。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前面已经布置好的任意一层作荷载拷贝,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拷贝楼面荷载、梁间荷载、节点荷载等信息。
(四)ST —8计算对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
3.2.2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纵梁线刚度(D 值法)表2-4 纵梁线刚度bi 计算表表2-5 柱线刚度ci 计算表柱的侧移刚度D 值按下式计算:2cch12i D α=。
根据梁柱线刚度比K 的不同,柱可分为中框架中柱和边柱、边框架中柱和边柱等,计算结果如下:表2-6 (BCDEF 列)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mm N (-1⋅表2-7 (AG )列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mm N (-1⋅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见下表表2-8 各层层间侧移刚度i D ∑由表可见,12D /D 735401/674998 1.0890.7∑∑==>,故该框架为纵向向规则框架。
#算法举例:(BCDEF 列)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底层)1. BK=6.594/3.646=1.809 αc=(0.5+K)/(2+K)=0.606 Di1=αc ×12×ic/h2=0.606×12×3.646×1010/54002=13090 2. B-7 C-1 C-7 D-1 D-7 E-1 E-7 F-1 F-7(9根) K=8.792/3.646=2.411 αc=(0.5+K)/(2+K)=0.660Di2=αc ×12×ic/h2=0.660×12×3.646×1010 /54002=142603. 中柱(D-6)K=(8.792+8.792)/3.646=4.823 αc=(0.5+K)/(2+K)=0.780Di3=αc ×12×ic/h2=0.780×12×3.646×1010/54002=168534. B-2K=(8.792+6.594)/3.646=4.220 αc=(0.5+K)/(2+K)=0.606Di4=αc ×12×ic/h2=0.759×12×3.646×1010/54002 =16399i D =13090+14260×9+16853×24+16399=562301(2~5层) 3 B-1K=6.594/3.646=1.809 αc=K/(2+K)=0.475Di1=αc ×12×ic/h2=0.475×12×3.646×1010/45002=102633 B-7 C-1 C-7 D-1 D-7 E-1 E-7 F-1 F-7K=8.792/3.646=2.411 αc=K/(2+K)=0.547 Di2=αc ×12×i c /h2=0.547×12×3.646×1010 /45002=118183 中柱 (D-6)K=(8.792×2)/3.646=4.823 αc=K/(2+K)=0.707 Di3=αc ×12×i c /h2=0.707×12×3.646×1010 /45002=152753 B-2K=(8.792+6.594)/3.646=4.220 αc=K/(2+K)=0.678 Di4=αc ×12×i c /h2=0.678×12×3.646×1010 /45002=14649i D =10263+11818×9+15275×24+14649=497874 (AG )列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 底层 1.(A-1)K=4.396/3.646=1.206 αc=(0.5+K)/(2+K)=0.532Di1=αc ×12×i c /h 2=0.532×12×3.646×1010/54002=114942. (A-7,G-1,G-7 3根)K=6.594/3.646=1.809 αc=(0.5+K)/(2+K)=0.606 Di1=αc ×12×i c /h 2=0.606×12×3.646×1010/54002=130903. (A-2)K=(6.594+4.396)/3.646=3.014 αc=(0.5+K)/(2+K)=0.701 Di3=αc ×12×i c /h 2=0.701×12×3.646×1010/54002=151464. (A3~6,G2~6 9根)K=(6.594+6.594)/3.646=3.617 αc=(0.5+K)/(2+K)=0.733 Di3=αc ×12×i c /h 2=0.733×12×3.646×1010/54002=15837i D =11494+13090×3+15146+15837×9=173100 2~5层: 1.(A-1)K=(4.396+4.396)/(2×3.646)=1.206 αc=K/(2+K)=0.376Di1=αc ×12×ic/h2=0.376×12×3.646×1010 /45002=81242. (A-7,G-1,G-7 3根)K=(6.594+6.594)/(2×3.646)=1.809αc=K/(2+K)=0.475 Di2=αc ×12×ic/h2=0.475×12×3.646×1010/45002=102633.(A-2)K=(6.594+4.396)/(3.646)=3.014 αc=K/(2+K)=0.601 Di3=αc ×12×ic/h2=0.601×12×3.646×1010/45002=12985)K=(6.594+6.594)/(3.646)=3.617 αc=K/(2+K)=0.644 Di4=αc ×12×ic/h2=0.644×12×3.646×1010/45002=13914i D ∑=8124+10263×3+12985+13914×9=1771243.2.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一)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3.98 KN/㎡ 2.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3.80 KN/㎡ (二)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0.5KN/㎡2.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3.5KN/㎡3.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20r k m 65KN .065.00.1S S -⋅=⨯=⋅=μ(三)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1.外墙240KP1砖19×(1-15%)=16.15 KN/m3 外墙面瓷砖0.5KN/㎡,外墙面20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的重力荷载为:0.5+0.24×16.15+17×0.02=40716KN/㎡2.内墙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 KN/m3)双面抹灰各20mm,则内墙的重力荷载为: 5.5×0.24+17×0.02×2=2 KN/㎡3.铝合金门窗单位面积的重力荷载为:0.35 KN/㎡4.梁柱计算: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表2-9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表(四)各层墙(外墙)自重标准值计算:1.女儿墙重:总长 L=(43.2+40)×2=166.4m总重Gk1=6.744Kn/m×166.4m=1122.2KN2.标准层墙重:总长 L=166.4-24×5=154.4m总重Gk1=6.151Kn/m×154.4m=949.71KN(五)板重力荷载标准值:表2-10 板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表(六)各层自重标准值的计算:1.首层(墙+梁+板+柱)G K=949.71/2KN+4079.47KN+6306.37KN+1515.938KN=12376.63KN2.标准层(墙+梁+板+柱)G K=949.71KN+4079.47KN+6306.37KN+1515.938KN=12851.49KN3.顶层(墙+梁+板+柱)G K=949.71/2KN+1122.2KN+4079.47KN+6877.44KN+1515.938KN=14544.758KN(七)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G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取为a.雪荷载:0.5 b.屋面活荷载:0.0 c.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荷载:0.5.1. 首层(墙+梁+板+柱)G1=12376.63+0.5×(1627.74+25.2)×3.8=15517.22 KN2. 标准层(墙+梁+板+柱)G i =12851.49+0.5×(1627.74+25.2)×3.8=15992.08 KN3. 顶层(墙+梁+板+柱)G 5 =14544.76+0.65×1728×0.5=15106.36 KN (八) 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本设计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 类,差得T g = 0.45s ,αm ax =0.08s ,取阻尼比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