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01.50 KB
- 文档页数:38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学成为了能够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一、观察法孔德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离不开观察,越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越是需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
孔德将在实践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他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
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孔德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其中,对于社会静态现象的观察必须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社会动态现象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社会动力学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三、比较法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两点重要性: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2、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一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它不能揭示社会状态的连续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而只能把他们当做同时并存的现象加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
四、历史法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
其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他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历史的方法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较。
小结接下来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孔德特别强调的是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
社会学研究⽅法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精⼼整理社会学研究⽅法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作为⼀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社会研究者必须⾼度重视测量的⼯作。
第⼀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测量(Measurement):根据⼀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数字或符号表⽰出来的过程。
作⽤:确定⼀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平。
⼆、测量的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数字或符号来进⾏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桌⼦“测量谁”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桌⼦——⾼度“测量什么”3、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将桌⼦放置在⽔平的地⾯上,然后⽤直尺从地⾯垂直地靠近桌⾯的边缘,桌⾯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桌⼦的⾼度。
“怎么测”4、数字和符号:⽤来表⽰测量结果的⼯具。
120厘⽶、110厘⽶“如何表⽰”三、社会现象的测量测量在⾃然科学研究中应⽤⼗分⼴泛,⼗分成熟,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相对落后⼀些,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是其中⾮常重要的原因。
1、⼈⼀⽅⾯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另⼀⽅⾯⼜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法回避的主客观⽭盾。
2、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们的⾏为,以及由⼈们的⾏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3、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分复杂,因⽽测量的量化程度⽐较低,可重复性也⽐较差。
四、测量层次(尺度)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 :本质是⼀种分类体系,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数学特征:等于、不等于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举例:性别(男、⼥)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低或⼤⼩,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观察法:在理解社会现象的基础上,观察者以来自社会的观
点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
2. 访谈法:在分析社会实践及交往场景时,访谈者可通过有效沟通,
通过访谈、搜集更多的社会信息;
3. 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社会问题的数据,对社会的现
象及某些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
4. 社会参与法: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观察者可以进一步探究社会现
象的内涵;
5. 实验法:针对具体因素进行实验,不同的人群通过实验居住试验,学习大量的社会现象。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概念题1.中层理论答: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
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
2.信度与效度[华中农大2011年研]相关试题:信度[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
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
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
(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
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②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3.社会指标答: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
社会指标具有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社会指标”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在其1966年发表的《社会指标》一书种提出,很快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数据编码及其作用。
[人大2012年研]答:(1)数据编码的含义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的定性特征,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传送、接受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2)数据编码的作用①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十分庞杂,有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含义又使人难以记忆。
为了便于使用,容易记忆,常常要对加工处理的对象进行编码,用一个编码符合代表一条信息或一串数据。
名词解释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3、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
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的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4、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5、抽样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或选择抽出样本的过程6、操作化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他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7、二次分析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了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8、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
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9、信度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用同样方法对同一事物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就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10、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11、分层抽样又称为类型抽样,他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12、整群抽样他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用所抽取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
整群抽样中对小群体的抽样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13、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焦点集中,对对象特别深入和详细)14、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
社会研究概念: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三个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具体有哪些研究方式: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methodology) 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 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 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2) 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3) 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4) 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 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6) 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通常化为四种主要类型,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 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资料收集和分析是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两项重要任务, 与四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对应, 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比如自填问卷的方法、结构访问与无结构访问的方法、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的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概念操作化的方法、问卷资料的编码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以及量表制作技术、变量测量技术、实验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它们处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具体的层面, 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特点。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虽然它们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但各种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都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
p10定量和定性研究概念: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