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53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10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活动过程: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齐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二、讲授新课1、课件:打出图文,配合轻音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
3、学生自学生字,小组合作完成。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重点指导几个难理解的词语“喜马拉雅山脉”、“嵌在”、“年轮”、“妙不可言”。
5、默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想:共写了大自然的几种语言?6、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语言,朗读该小节。
7、你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诗歌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8、诗歌里共写了大自然的哪几种语言?(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用简笔画形式将诗歌里的七种语言表示出来)9、学习第二小节。
这个小节里写了哪一种语言?它告诉我们什么呢?(课件打出蓝天白云图)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的白云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个小节?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该这样读?为什么?学生齐读该小节。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入题。
【导语】《⼤⾃然的语⾔》是⼀⾸诗歌,共有五节,第⼆、三、四节以蝌蚪在⽔中游动、⼤鱼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巅的三叶⾍化⽯为例,说明这些都是⼤⾃然的语⾔。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然的语⾔》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然的语⾔》原⽂ 别以为⼈才说话, ⼤⾃然也有语⾔。
这语⾔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云, 这就是⼤⾃然的语⾔: ⽩云飘得⾼⾼, 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然的语⾔: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伞。
蝌蚪在⽔中游泳, 不就像⿊⾊的逗点? ⼤⾃然在⽔⾯写着: 春天来到⼈间。
⼤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串? ⼤⾃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年只长⼀圈, 这是⼤⾃然的语⾔。
你如果钓到⼤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圈就是⼀岁, 这⼜是⼤⾃然的语⾔。
⼤⾃然把三叶⾍化⽯, 嵌在喜马拉雅⼭脉。
这是在告诉⼈们: 那⼉曾是汪洋⼀⽚。
⼤⾃然的语⾔啊, 真是妙不可⾔。
不爱学习的⼈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才能发现。
【篇⼆】⼩学三年级语⽂《⼤⾃然的语⾔》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能⼒ 读懂诗歌内容,知道⼤⾃然的语⾔指的是什么。
过程与⽅法 读中感悟,体会⼤⾃然语⾔的神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激发学⽣探索⼤⾃然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知道⼤⾃然的语⾔指的是什么,领略⼤⾃然语⾔的妙不可⾔。
教学难点: 学⽣对⼤⾃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件。
2、查找有关“三叶⾍”化⽯、“喜马拉雅⼭脉”的⽂字或图⽚资料。
3、观察⼤⾃然,搜集有关“⼤⾃然语⾔”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揭⽰课题 1、欣赏四季美景。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然界的⼀切都显⽰出⽆限的魅⼒,请孩⼦们跟⽼师⼀起去欣赏⼏个画⾯。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句子1.大自然是神奇而壮丽的。
2.碧绿的树叶在风中摇曳。
3.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4.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舒适。
5.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
6.彩虹横跨天空,美丽动人。
7.花儿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8.河水潺潺流过,清澈见底。
9.山峦连绵,景色壮丽。
10.草地上有小动物在嬉戏玩耍。
11.星空璀璨,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12.大海波涛汹涌,震撼人心。
13.晨雾弥漫,宛如仙境。
14.松树的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15.落日映照在湖面上,美轮美奂。
16.荷花盛开,如梦如幻。
17.雪山耸立,雪白一片。
1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19.风吹过麦田,起伏如海。
20.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
21.沙漠中的风沙吹得漫天黄沙。
22.老树枝繁叶茂,树荫婆娑。
23.干枯的河床此时水草丰茂。
24.落叶飘飘,如雨如烟。
25.海浪拍打着礁石,哗啦啦的声音。
26.山间溪流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
27.大风吹动树枝,发出呼呼的声音。
28.狼嚎声在山谷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29.冰川裹挟着庞大的力量徐徐前行。
30.雹子砸向大地,砰砰作响。
31.浓密的雾气弥漫在山谷间,朦胧而美丽。
32.萤火虫在夜晚闪烁,犹如星星萤灯。
33.枫叶红似火,秋风吟唱。
34.花瓣随着微风飘落,如诗如画。
35.小溪潺潺流淌,水波粼粼。
36.浪花拍打着沙滩,悠扬动听。
37.草原上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
38.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无云。
39.薄雾缭绕,晨曦中宛如仙境。
40.雨水打在叶子上,嘀嗒声不绝。
41.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电闪雷鸣。
42.天边的晚霞映照着山川河流,美不胜收。
43.冬日的阳光洒在白雪上,银光闪烁。
44.雨露滋润着大地,生机盎然。
45.春风轻拂,万物复苏。
46.秋天的果实累累,五彩斑斓。
47.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璀璨夺目。
48.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珍爱和保护它。
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种,都体验在大自然事物的方方面面,体验在每一个大自然组成的万事万物中,白云、蚂蚁、蝌蚪、大树等都是大自然表达出的语言。
1、白云,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是个晴天。
2、地上的蚂蚁,这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3、蝌蚪在水中游泳,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看到蝌蚪在水中游,春天来到人间。
4、天上的大雁,是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在编队南飞,秋天就在眼前。
5、大树,如果被砍倒,可以发现大树的年轮一年只长一圈,有多少个圈就代表着大树多少岁。
6、大鱼,这是大自然的语言,鱼鳞上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
7、“三叶虫”化石,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三叶虫”化石被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8、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9、麻雀,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看到麻雀囤食,预示要落雪。
10、燕子,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看到燕子低飞,这是预示着将要下雨。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篇1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处处都有,睁开眼就能观察。
你看那天上的小鸟,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鸟连忙躲屋檐,今日准下雨。
你看那地上的小狗,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小狗汪汪大叫,肯定有生疏人来了。
蝴蝶在空中翱翔,不就像在跳舞?大自然在空中写着:春天就要来临。
松树在地上找食物,不就像捡小球一样?大自然在地面上写着:冬天就在眼前。
你假如捡到贝壳,上面有条线——那是他的年龄,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假如观察蟾蜍大搬家,一群一群处处搬——表示地震前兆,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贝壳放在地底下,嵌在晋江市。
这是告知我们:以前这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行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索的人才能发觉。
大自然的语言篇2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处处都是,睁开眼就能发觉。
你看那天涯的晚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晚霞映红天涯,明天准是艳阳天。
你看那水中的鱼儿,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鱼儿跃出水面,出门要带雨伞。
你看那地上的小草,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草刚刚钻出地面,春天已到人间。
杨柳黄叶飘飘,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在落叶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假如你在海边捡到贝壳,就会把生命线发觉。
一天只长一条波纹,从不把人哄骗。
假如在冰冷的冬天,令人可怕的蛇消失。
这是大自然在告知我们,地震将会再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妙不行言:懒汉永久看不懂,只有勤于思索的人才会发觉。
大自然的语言篇3别以为大自然没有语言,其实大自然语言处处都有,只要认真观看就能发觉!你看那草地上的羊儿,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羊儿抢着吃草,大雨就要来临。
你看那充满在山间的大雾,也是大自然的语言,早晨假如大雾迟迟不退,那么中午准是晴天。
迎春花竞相开放,不就像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那是大自然在花园写道:春天已降落人间。
枫叶红了,像不像一片火红的朝霞?大自然的语言篇4山间散去云烟,林荫慢慢消逝,自由鸟演绎天空的高远,落日晕染天际,清泉击石响彻云霄。
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1、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2、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3、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
4、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早晨有雾,晴朗如故。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6、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7、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蜘蛛结竖网,天即将有雨。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大自然的语言的主要内容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源头,也是我们永恒的慷慨恩赐者。
在大自然中,有着无穷无尽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却又无比深刻,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世界上诉说着。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无需言语的交流,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智慧,让我们能够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首先,大自然的语言是由风、水、山、树等元素组成的。
风是大自然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轻柔地拂过面庞,也可以狂暴地呼啸而过,它的声音是多变的,有时像是低语,有时又像是呼唤。
水是大自然中最为柔美的元素,它可以潺潺流淌,也可以奔腾不息,它的声音是清澈的,有时像是歌唱,有时又像是哀鸣。
山是大自然中最为威严的元素,它可以挺拔高耸,也可以陡峭险峻,它的声音是沉稳的,有时像是呼唤,有时又像是守护。
树是大自然中最为生机勃勃的元素,它可以郁郁葱葱,也可以挺拔挺拔,它的声音是清新的,有时像是低语,有时又像是呼唤。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语言,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世界上诉说着。
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无声的交流。
在大自然中,没有言语的交流,却有着更为深刻的交流方式。
风可以吹拂树叶,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风和树之间的交流;水可以拂过石头,石头在水中激起涟漪,发出潺潺的声音,这是水和石之间的交流;山可以挡住风雨,风雨在山上呼啸,发出轰隆的声音,这是山和风雨之间的交流。
这种无声的交流,是大自然中最为真挚的语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温度。
最后,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智慧的传承。
在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信息和智慧,这些信息和智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风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活力;水可以滋润万物,让我们领悟到大自然的柔美和包容;山可以挡住风雨,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坚定和力量;树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和宽容。
这些信息和智慧,是大自然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们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温度。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14篇6大自然的语言篇一.《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含练习).《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大自然的语言》课课练.《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评估测试练习.《大自然的语言》综合能力测试.《大自然的语言》自学评估.《大自然的语言》课标理念教学详案.《大自然的语言》说课设计.《大自然的语言》反思性案例分析.《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综合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有关资料大自然的语言篇二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给足时间,照顾差生)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
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优秀6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力目标: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情感目标: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活动难点: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现在的季节。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气温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不冷不热、温暖等词)我这里有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哪一张是这个季节的人们?(教师提供三张图片,上面的人们分别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袄让幼儿选择)二、初步探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此时不同地方气温差的现状。
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北极人的图片、非洲热带地区人们的图片。
教师:仔细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发现那里的气温怎么样?猜猜他们现在是什么季节?2.初步讨论三个地方气温差异的原因。
教师:其实这两个地方和我们这一样是春天,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热,这个地方那么冷,而我们这比较温暖呢?(教师边说边将这三张图片摆在黑板上)3.幼儿自由发表观点。
三、通过操作大胆猜想三张图片在地图上的位置。
1.教师出示有三座房子标记的地球平面图。
教师:这三张图片中的人们分别住在图上的`三个地方,猜一猜分别住在哪里?请你把他们送回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材料已经过塑封处理,每张图片的背后贴有双面胶,方便粘贴。
)3.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并请幼儿陈述理由。
4.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并请幼儿调整自己的操作。
四、操作探索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谈话引出气温和太阳远近有关教师: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保持温暖?(太阳)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教师:哦,原来太阳能使我们保持温暖。
如果想要热一点,我可以怎么办?如果想要冷一点,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离太阳近就热,离太阳远就冷)2.探索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