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

二零二零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前言 (1)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三节目标任务 (4)

第四节基本原则 (7)

第五节规划范围 (8)

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9)

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9)

第七节水产养殖业发展分析 (23)

第八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27)

第三章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29)

第九节功能区划概述 (29)

第十节禁止养殖区 (30)

第十一节限制养殖区 (31)

第十二节养殖区 (32)

第四章保障措施 (35)

第十三节加强组织领导 (35)

第十四节强化监督检查 (35)

第十五节完善生态保护 (36)

第十六节其他保障措施 (36)

第五章附则 (38)

第十七节关于规划效力 (38)

第十八节关于规划图件 (38)

附图1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 (39)

附图2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禁止养殖区) (40)

附图3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限制养殖区) (41)

附图4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养殖区) (42)

附图5 省淡水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 (43)

附图6 省淡水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禁止养殖区) (44)

附图7 省淡水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限制养殖区) (45)

附图8 省淡水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养殖区) (46)

附图9 省沿海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 (47)

附图10 省沿海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禁止养殖区) (48)

附图11 省沿海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限制养殖区) (49)

附图12 省沿海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养殖区) (50)

附表1 省淡水地区禁养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1)

附表2 省淡水地区限养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1)

附表3 省淡水地区养殖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1)

附表4 省沿海地区禁养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2)

附表5 省沿海地区限养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2)

附表6 省沿海地区养殖区规划信息汇总表 (52)

附表7 省稻渔综合种养信息汇总表(淡水地区) (53)

附表8 省稻渔综合种养信息汇总表(沿海地区) (54)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9-2030)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前言

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省以江名,简称“”。省下辖11个省辖市,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省水产养殖面积约260688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80924公顷,淡水养殖面积179764公顷;水产品总产量5957090吨,其中淡水捕捞产量130628吨,淡水养殖产量1133036吨,海水捕捞产量2873946吨,海水养殖产量1208973吨;渔业总产值21814592万元,其中渔业产值10640899万元,涉渔工业和建筑业5513282万元,涉渔流通和服务业5660411万元。

“十三五”期间,全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转型升级主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法治建设”两大主线,着力发展现代生态渔业、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美丽和谐渔村,力促渔场修复振兴和努力实现渔民全面小康,积极探索一条资源、环境、产业、民生统筹协调的渔业转型升级新路子。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规范我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根据原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

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农渔发﹝2016﹞39号)的相关要求,结合省渔业发展现状,编制了《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以下简称为《规划》)。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2.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1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15.省渔业管理条例

16.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17.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8.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9.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21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22.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23.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

二、政策性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

4.《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

5.《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6.《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

7.《关于全面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

8.《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意见》

三、相关规划

1.《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2.《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3.《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4.《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5.《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6.《省湿地保护规划》

7.《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四、编制依据的文件和标准

1.《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农渔发〔2016〕39号)

2.《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

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

4.《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SC/T9101)

5.《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2018年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2018年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公报》

第三节目标任务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9-2030年,考虑到全省各县(市、区)已经发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件基准数据为2016年,为了便于数据的整合,本次全省养殖水域滩涂基础数据为2016年,并以2018年为现状年进行插补分析。规划文本中社会、经济、水质等指标采用2018年统计分析数据。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生态渔业为目标,对省养殖水域滩涂进行规划布局,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严格限制养殖水域滩涂被占用,严禁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的行为。按照禁养区全面退出,限养区严格控制,养殖区鼓励绿色发展的原则,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各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模式技术全面推广普及,力争渔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现代生态养殖业取得较大发展,基本建立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监管能力相配套、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色现代生态渔业产业格局。

(二)具体目标

1.渔业养殖布局更趋合理。根据原农业部相关规定和省农业农村厅要求,结合省水产养殖实际情况,调整和配置水产养殖空间与布局,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到2030年,确定禁养区面积742339.16公顷,限养区面积1829548.07公顷,养殖区面积2041719.78公顷。

表1 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功能区信息表单位:公顷

2.转变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结合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循环水养殖和生态养殖小区等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促进水产养殖向集约化、生态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

3.渔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持续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养殖尾水排放达到相关类别的排放要求或实现循环使用;大力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相关管控措施,实行饮用水水源地、大中型水库全面退养、科学有序推进增殖放流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三、重点任务

1.完善养殖水域空间布局。根据不同水域类型,分类落实管控措施和政策措施,对禁养区全部退养,对限养区合理规范养殖容量和做好养殖尾水处理,对养殖区鼓励发展生态高效循环养殖模式,引导和支持养殖渔(农)民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健康、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渔业。

2.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淡水养殖方面,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池塘绿色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池塘内循环工程化养殖、工厂化养殖等节水减排、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海水养殖方面,积极发展海上贝藻类、鱼贝藻类间养和全浮流紫菜养殖等碳汇渔业,充分发挥水产养殖在消除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作用,推广应用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推动生态渔业发展和渔业转型升级。

3.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规划引导,科学合理布局渔业重点功能区,科学开发大中型水面资源积极推进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实行近岸海域养殖容量控制,调减港湾传统养殖网箱,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行动,从源头上减少水产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开展绿色养殖,促进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

淡水地区,继续大力推广池塘生态养殖,深化提升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沿海地区,大力推广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加强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充分发挥碳汇渔业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碳汇渔业在海洋能源的新开发、新利用。同时,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养殖区或限制养殖区。

二、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

合理评价主要水域的环境承载力,坚持适度开发,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开展渔业节能减排,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淡水地区鼓励发展以洁水美景作为主要目的渔业生态利用养殖和池塘发展集约化养殖。沿海地区稳定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调减过密近海养殖网箱,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探索发展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三、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坚持对渔业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根据不同海淡水水域承载力评估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着眼于渔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合理布局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产养殖生产空间,制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四、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

规划符合《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等空间规划,同时做好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交通运输、港口航道、旅游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五、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

坚决杜绝养殖生产“一刀切”和“一拆了之”的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尊重养殖户的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决策权,既正视渔民养殖的历史现实,又兼顾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坚持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解决渔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第五节规划范围

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省管辖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水域和滩涂。

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简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省管辖海域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全省行政管辖海域范围内海岛4350个,其中居民海岛222个,无居民海岛4128个,是全国海岛数最多的省份。在“2016中国海洋宝岛榜”中,有21个海岛上榜,占总数的1/5。

图1 省行政区划图

(二)地形地貌

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地形大致可分为北平原、西丘陵、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七个地形区。全省陆域面积中,山地占74.63%,水面占5.05%,平坦地占20.32%,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境内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如天目山、雁荡山、四明山等,有山必有水,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钱塘江、瓯江、灵江、甬江、苕溪、鳌江、曹娥江、飞云江以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在境内的部分。其中,钱塘江为省内第一大河流。

图2 省地形地貌图

(三)水域分布情况

水系主要有苕溪、京杭运河段、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以及沿海诸河水系。钱塘江是省内第一大江,干流长度609公里,其中在省境内586公里。

根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钱塘江、瓯江、杭嘉湖地区等流域综合规划及区域规划,八大流域水域总体布局如下:

1.钱塘江流域:以衢江、兰江、富春江、钱塘江等干流和新安江、江

山港、金华江、浦阳江、分水江、曹娥江等主要支流河道为纽带,以新安江、湖南镇、富春江、汤浦、白水坑、碗窑等水库为节点,以湛头、高湖、大勤畈等蓄滞洪区为补充。

2.苕溪流域:以东苕溪~导流港~湖州市区环城河、长兜港等干流和西苕溪~旄儿港~龙溪港、小梅港、中苕溪、北苕溪、余英溪、浑泥港等重要支流河道为纽带,以青山、对河口、赋石、老石坎、老虎潭等水库为节点,以南湖、北湖等蓄滞洪区为补充。

3.京杭运河段流域:以京杭运河、红旗塘、太浦河等骨干河道为纽带,以汾湖、连三连四荡、梅家荡、南官荡等湖泊为补充,北排入太湖、东排入黄浦江及南排入钱塘江杭州湾。

4.甬江流域:以奉化江、姚江、甬江等干流和山区的东江、县江、剡江、鄞江、慈江等重要支流及鄞奉、鄞西和姚江北部平原地区河网骨干河道为纽带,以四明湖、皎口、周公宅、亭下、横山等水库为节点。

5.椒江流域:以永安溪、灵江、椒江等干流和十三都坑、朱溪、始丰溪、义城港、邵家渡港、永宁江等支流河道为纽带,以里石门、长潭、牛头山、下岸等水库为节点。

6.瓯江流域:以大溪、瓯江等干流和松阴溪、小溪、宣平溪、好溪、楠溪江等支流河道为纽带,以紧水滩、成屏、滩坑等水库为节点。

7.飞云江流域:以飞云江干流和洪口溪、小溪、泗溪、玉泉溪、金潮港等支流河道为纽带,以珊溪、赵山渡、百丈漈、仙居、三插溪电站等水库为节点,下游滨海平原以温瑞塘河与瑞平塘河为主要输水通道。

8.鳌江流域:以鳌江干流和莒溪~横阳支江、梅溪、凤卧溪等支流河

道为纽带,以桥墩、吴家园等水库为节点。

图3 省主要水域分布图

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由北往南的主要港湾有:杭州港、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和温州湾。这些港湾大多呈半封闭状态,受外海潮汐作用的影响,潮差大、潮流作用明显,都属于强潮海区。舟山海区虽然潮差较小,但由于地形的集流作用,潮流流速却相当大,故仍属于强潮海区。近海的潮汐能资源蕴藏丰富。同时,港湾内还分布大片滩涂,适宜于发展海水养殖业。

二、自然气候条件

(一)气候和降水情况

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之间。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因受海洋影响,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是我国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之一。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阴雨、倒春寒等。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天气仍有一定影响。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旱涝等。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天气受

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雨雪等。

(二)水质情况

2018年从“治污剿劣”向“全面巩固提升水质”转变,实施了“五水共治”碧水行动。2017年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90.3%,至2018年总体保持稳定向好趋势。

据《2018年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良,全省221个省控断面中,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及以上的水质断面占84.6%,比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断面占89.6%,提高3.6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近岸海域发生赤潮18次,累计面积约1069平方千米,其中有毒有害赤潮6次,面积180平方千米。与2017年相比,赤潮发生次数减少15次,累计面积减少999平方千米。

图4 省地表水水质状况

在八大水系、运河和河网中,江河干流总体水质基本良好,其中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瓯江、飞云江、苕溪六条水系的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优良;椒江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断面占90.9%,比2017年上升9.1个百分点。平原河网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占54.8%,与2017年相比,上升16.7个百分点。湖泊水库水质中,水库水质总体优良,主要为Ⅱ类;湖泊水质相对水库略差。

图5 省近岸海域海水类别分布图

全省近岸海域水体总体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Ⅰ类、Ⅱ类海水占39.6%,Ⅲ类海水占17.6%,Ⅳ和劣Ⅳ类海水占42.8%。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其中,温州和台州近岸海域水质较好,温州Ⅰ类、Ⅱ类海水比例占77.4%,台州Ⅰ类和Ⅱ类海水比例占59.4%,水体均未富营养化;宁波Ⅰ类、Ⅱ类海水比例占30.6%,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舟山以Ⅳ类和劣Ⅳ类为主,占61.6%,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一)内陆水域

1.初级生产力

省内陆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变,丰富地貌特征,造就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