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上的桥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48
永乐桥(连通三条石大街—五马路)于三岔河口的永乐桥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两层,设有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集交通、观光、游览功能于一体。
永乐桥摩天轮直径达100多米,通透的48个座舱可容纳300多位游客同时观光,转一周大约需要三四十分钟。
摩天轮可将你带到120米左右的高空,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尽收眼底,堪称名副其实的“天津之眼” 金钢桥(连通大胡同—中山路) 金钢桥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俗称老桥,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改建于1996年,为双层拱桥,一座彩虹似的金刚桥,全长600米,宽15米。
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时代建筑感,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 狮子林桥(连通通北路—狮子林大街)狮子林桥位于南开区、红桥区与河北区的交界处的海河之上。
始建于1974年。
为确保海河通航要求,有关部门于2003年对狮子林桥进行顶升,当时尚属国内首例。
同时,桥头的4座石狮修葺一新,又在桥上新塑大小狮子1177只,共计1181只,狮子雕像神态各异,或仰天长啸,或闭目养神,或低头沉思,或欢腾雀跃,绝无重样,桥中“狮子林”可谓中国一绝。
金汤桥(连通水阁大街-建国道)金汤桥,“固若金汤”之桥。
它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由天津海关道和相关租界当局、外国公司合资,将此地浮桥改建而成的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同类桥梁。
在天津,金汤桥又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
在平津战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军官兵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在此会师,天津解放,所以该桥也被天津人民亲切地称之为“会师桥”。
北安桥(连通福安大街—胜利路)北安桥原为木结构,早在民国初年就是连接意租界与日租界的重要桥梁。
抗战胜利后,此桥改建为水泥灌桩桥,名为胜利桥。
1975年改建为3孔拱形钢混结构,更名为北安桥。
桥头雕像采用西方古典主义表现形式,内容上以中国“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题材,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
天津超美的12座桥,要历史有历史,要颜值有颜值,你都了解它们是谁吗?2016-12-03 天子下凡摘自天津人在中国,有一颗渤海明珠,叫天津,在天津,有一条条的河流横穿境内,自古便有“九河下梢天津卫”的美誉,在这一条条河上,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们独立的存在着,但又是一个集体,构成了这独特的“桥家族”......金钢桥天津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
金钢桥的来历其实,以前金钢桥不长这个样子~~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于1902年将原驻保定的总督衙门移驻天津,为了提高他的政治地位和为来往京津两地方便,迁天津新址后,在河北种植园南侧,修建新车站称总站,俗称北站。
1903年车站建成后,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为大经路。
(今为中山路)为了与河对岸沟通,将原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是钢结构,故称金钢桥。
金汤桥金汤桥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
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
始建于1906年,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平津战役中的胜利会师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5个军、22个师约34万人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
西突击集团自西营门突破,东突击集团自民族门、民权门突破,两集团同时向金汤桥挺进。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因此金汤桥又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狮子林桥狮子林桥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2003年8月由城建集团对桥体成功实施了整体抬升,抬升高度1.271米。
狮子林桥上到底有多少个狮子?狮子林桥就是因为桥上的石狮子得名,狮子成'林',可见得有多少,在改建之前,桥上一共有184个石狮子,分为汉白玉石雕、高浮雕和铸铁狮子三种。
改建以后的桥上保留了四座汉白玉狮子,又新增了1177只,最终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天津海河上的桥梁永乐桥(桥上是摩天轮——天津之眼)解放桥(三大开启钢桥之一)金汤桥(天津最早的开启钢桥)在天津建卫600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海河上的桥也不过具有100多年的桥梁史,但在天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载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
康熙年间,海禁取消,天津的“运河经济”重新回到了“河海并重”的局面,江南产粮区的漕粮、沿海的芦盐、江南的丝织品沿河海两线源源不断地运到天津周转集散。
1860年以后,天津开港,由于工商业日渐发达,私营渡口应运而生,而交通量较大的渡口则被官方架设成为了浮桥。
二十世纪初,天津先后建成了三座开启式钢桥——金汤桥、解放桥和金刚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他的著作中点评天津城的钢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
一开一合,水陆两便。
这是一种经济型的桥梁结构,当时在中国这种桥绝无仅有,在天津开了先河”。
金汤桥——在桥梁建筑史上,是以开先河的开启式钢桥而闻名的,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金汤桥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初叫东浮桥,如今上了年纪的人仍称其为“东浮桥”。
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5个军、22个师约34万人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
西突击集团由38军、39军、43军128师组成,自西营门突破;东突击集团由44军、45军组成,自民族门、民权门突破;两集团同时向金汤桥挺进,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
今天的金汤桥畔有一座纪念碑,记载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
因此,金汤桥又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也有人称其为“会师桥”。
解放桥——原名万国桥、法国桥,前身叫老龙头桥。
当年,法国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天津站附近,修建一座桥梁。
1902年开始动工,1926年建成,桥梁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
史料记载,当年的万国桥是海河上最贵的一座桥。
当时渴求参建的投标方共有17家,设计方案多达31种,几经审查后,交由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这座桥前前后后建了三年多,原定工程费100万两白银封顶,想不到开工后造价日升,完工后的费用超过了190万两白银。
天津解放桥的历史和故事
解放桥位于中国天津火车站(东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
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
它不仅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是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连接着河北区的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的解放北路,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
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
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是法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的。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于1923年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后,于1928年将老桥拆除。
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
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此名。
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称它为法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叫做中正桥。
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
海河桥的介绍
海河桥是一座古老的桥,是用石头砌成的。
它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劳动的结晶。
海河桥以前叫做“天桥桥”,因为这座桥架在海中,所以才
被叫做海河桥。
从远处望去,海河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海中。
这座桥非常古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座桥非常坚固。
据说,从秦朝开始就已经有了。
在北宋年间,因为当时海河泛滥,人们在海边搭起了一座“海河桥”。
人们把原来的桥拆了,又用石头
重新砌成了一座桥。
这座桥非常坚固。
即使是在大地震中也没有倒塌。
海河桥非常坚固,而且它的材质也非常特别。
海河桥的石头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石头。
经过几个月的风吹雨打,石头就会变成黄色、棕色和黑色。
因为这些石头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所以把它们称为“山石子”。
海河桥不但坚固而且还非常漂亮。
人们在上面走的时候可以把两边的栏杆都打开,这样就可以让人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了。
如果有船经过这里时,还可以从河里看到许多人在河里划船呢!
虽然海河桥不能像其它桥一样行走和跑跳,但它也非常美丽!
—— 1 —1 —。
内金水河桥简介
内金水河桥坐落在河北区金纬路上,全长72米,宽9.5米,是一座石拱桥。
桥北距北京北站北广场2.5公里,南距天津南站
南广场1.5公里。
该桥为天津市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该桥始建于1897年,是当时英商在天津的一个主要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后由清政府重建。
1926年又在原
基础上加高至4.5米,成为石拱桥。
建国后经多次整修加固,其
结构一直比较完好。
该桥曾有三座桥台,一座位于河北区金纬路中段西侧,建于1906年;一座位于河北区金纬路东侧,建于1907年;一座位于
河北区金纬路西侧,建于1913年。
该桥自建成后一直是天津市内通往北方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
通道之一,也是海河两岸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
到1949年天津
解放后才停止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桥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2008年起,天津市将金纬路、金纬北路、金纬东路三条道
路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将金纬路与河北区金纬路间的东西两侧
道路合并为一条新的道路——金纬北路。
—— 1 —1 —。
说说天津海河上的那些桥夜晚的海河,是天津的一大景观。
来天津,不夜游海河,不知道天津的美。
要游海河,不得不说说“天津的桥”。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
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桥对于每一个天津人来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的人、与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深深的交织在了一起。
1。
天津永乐桥天津永乐桥(来源:网络)永乐桥原名慈海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横跨子牙河,连接河北区五马路和红桥区三条石横街,与具有“彩虹桥”之称的金钢桥相距700米,全长330米,跨度100米。
为增强永乐桥摩天轮的外观视觉冲击力,摩天轮的车轮和主体结构采用了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与绿色,使游客通过色彩就能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情调。
每当夜幕降临,夜间照明系统不仅将巨轮照得通体发亮,同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将机动车道与人行桥一并照亮。
这些主体灯光与桥上商店、餐厅的灯光交相辉映,令海河的夜景更加绚丽。
永乐桥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功能也很独特,除了可以通行车辆和行人,永乐桥上还设置了一个封闭的商业空间供游人购物、休闲和等候登摩天轮.在永乐桥下层两侧各设置有一条3米宽的人行道,中间是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在永乐桥的设计中被称为“商业空间”。
据了解,想登上摩天轮参观的游客,将通过专用通道进入这个封闭的商业空间,在这里等候登摩天轮.另外,空间里还设有咖啡厅、零售商店等,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购物。
此外,“天津之眼”区别于其它摩天轮的一点,在于它的轿箱空间比一般的大,游客在轿箱内不仅可以坐着观景,还可以随意走动。
2。
天津金钢桥天津金钢桥(来源:网络)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始建于1903年,1924年建新桥。
由于年代久远,损坏严重。
于1996年重建新桥。
新桥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
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关于金钢桥的历史记忆概述:金钢桥始建于1903年,1924年又建新桥,1903年所建桥俗称老桥。
海河桥梁概述一、历史上的海河桥梁中国七大水系,干流仅有七十多公里的海河,像一棵主干不高却枝杈繁茂的大树,荫及数省市。
处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也成为一座带有浓厚“桥文化”色彩的城市。
她和许多临江河近水域的城市一样,不同年代建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桥梁。
吊旋的解放桥、金刚桥,平转的金汤桥,平拖的金华桥……建城历史并不太长的天津,若没有近代以来大量造型各异的开启式钢桥,她的“桥文化”历史不会在全国享有令人瞩目的地位。
桥梁专家茅以升有一句话:“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
下面来给您详细介绍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多河道的城市。
天津早期的桥梁,大都是跨越小河和沟渠的小木桥或小石桥。
在天津,海河、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等,流经市区的一些较大河流,早期都是依靠渡船,连接两岸交通。
随着漕运和盐业的发展,天津日益繁荣。
从清康熙末年到同治末年,在一些重要交通河口开始修建浮桥。
天津最早的浮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
地点在现今的红桥区西沽。
当时,有这样的记载——“制巨舰,贯以铁索,排列水面为浮桥。
从此行旅往来如履平地。
” 历史上,“浮梁驰渡”曾经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天津城历史上著名的浮桥有:盐关浮桥、院门口浮桥、北大关浮桥、大红桥浮桥、大伙巷浮桥等。
“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
”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繁忙的商贸中心。
随着城市的发展,浮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于是改建正式桥梁。
清代光绪13年即1887年,天津的第一座钢结构大桥建成。
为了满足河道通航的要求,这座桥的桥面高,纵向坡度陡,桥面高悬在空中,好象长虹凌空飞架,所以又有“虹桥”之称。
1924年,虹桥被洪水冲毁。
为了通行,临时在这里建了一座浮桥,叫做大红浮桥。
1933年开始在这里筹建新的大红桥,四年以后大红桥竣工。
工程费用共计26万元,资金由天津海关附加税中提取。
1、双层拱桥造型新颖——金刚桥
2、狮子林桥
3、百年老桥——金汤桥
4、欧风汉韵高贵典雅——北安桥
5、日月双辉独一无二---------大沽桥
6、20年老桥沉稳敦厚——广场桥(始建于1982年)
7、修旧如旧重新开启——解放桥
8、海河老桥重焕新颜——新赤峰桥
9、风帆灯塔海河领航——保定桥
10.改造在即体现"光明"—大光明桥
11.设计时尚宛若飘带——蚌埠桥
12.造型优美宛若花瓣——奉化桥
13."浮桥"改为斜拉桥——刘庄浮桥
14.蓝色航母姿容初现——光华桥
15.单塔悬索首屈一指——富民桥
16.海津大桥
17.海河桥(外环线)
18.海门大桥(塘沽河北路)
19.海河大桥(塘沽丹拉高速公路支线)。
永乐桥位于三岔河口的永乐桥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两层。
上有直径高达100多米的摩天轮。
金钢桥金钢桥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俗称老桥,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新的金钢桥改建于1996年,为双层拱桥,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时代感。
狮子林桥狮子林桥始建于1974年。
桥上共有神态各异的狮子雕像1181只。
金汤桥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同类桥梁。
在天津,金汤桥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
进步桥可直达南马路,是连通河北、南开、和平三区的交通枢纽。
北安桥桥头雕像以中国“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题材,桥栏基柱上的4尊乐女雕像也是神采飞扬,与桥两侧的几十盏欧式雕塑灯相映成趣。
大沽桥大沽桥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双拱向外倾斜,共由88根吊杆系于桥身两侧,如此设计真正实现了横跨的意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
在2006年国际桥梁大会上,大沽桥一举获得世界著名桥梁大奖——尤金•菲戈奖,解放桥建成于1927年的解放桥为中孔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开启之时气势恢宏,巨轮畅行无阻。
赤峰桥赤峰桥主桥横跨130多米,引桥为互通式立交桥。
主桥塔高64米有余,好像风帆。
金汇(保定)桥金汇桥最大的亮点是西岸桥头的帆形主塔,寓意着时代大潮拉动城市金融发展,天津正乘风破浪,日益繁荣。
大光明桥大光明桥桥头的4座欧式“射手座”雕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由、光明的文化内涵。
金阜桥金埠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主桥与两侧如飘带造型的人行桥构成了完美的三维结构,给游客以轻盈通透的空间感。
直沽桥直沽桥的主跨度近140米,由众多飞跨拱、钢结构“花瓣”和吊杆构成。
远望直沽桥,轻盈灵巧,动感十足。
刘庄桥1992年在老开启式钢丝网水泥船浮桥的旧址上建成的天津市区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光华桥光华桥的主跨梁像一艘航母横卧在海河上。
国泰桥国泰桥像海河上的美丽彩虹,观光客可乘电梯来到“彩虹”之巅,一览津城美景。
海河游轮经过的桥的历史故事长乐桥:浪漫传承的古老建筑在海河的美丽岸边,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它就是长乐桥。
作为海河游轮经过的重要景点之一,长乐桥不仅是一座具有重要交通功能的建筑,更是蕴含着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
长乐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多次修复和重建,如今的长乐桥依然保存着明代的特色和风貌。
它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桥的名称“长乐”寓意着安宁和幸福。
据传说,当年的皇帝曾经在这里游船欣赏海河美景,因此将这座桥命名为长乐桥。
长乐桥横跨海河,连接了南岸的天津和北岸的和平区,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和商贸活动的重要通道。
长乐桥作为海河游轮的必经之处,见证了几百年来的沧桑变迁。
曾经,在这座桥上行走的人们往来商贾云集,货物如潮水般流动。
无数的商贩和游客都聚集在这里,感受着海河的魅力和欢声笑语的氛围。
然而,长乐桥也曾多次遭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摧残。
每一次重建都是对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如今的长乐桥依然保存着明代建筑风格的痕迹,其石拱桥身和刻有华丽图案的石栏杆,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和技艺的杰出成就。
在长乐桥上漫步,仿佛穿越了时空,能感受到古老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这座古老的桥梁不仅是海河畔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更是城市记忆的象征。
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它依然以骄人的姿态屹立不倒。
长乐桥的历史故事,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
每一次游船经过长乐桥,都是对历史的致敬和珍视。
海河游轮经过的长乐桥,不仅是一条河流上的航线,更是连接着人们心灵和回忆的桥梁。
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也能品味到古老建筑的美妙和独特魅力。
长乐桥是一个永恒的见证者,与游客们一同留下美好的记忆。
天津海河桥梁(最新最全)
永乐桥:拥有世界唯一一座建在桥上的摩天轮。
金汤桥:天津现存最早的大型铁桥之一。
北安桥:西洋古典风格加中国古典韵味。
大沽桥:获得全球桥梁设计建造最高奖。
解放桥:耗资125万两白银,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桥。
直沽桥:造型优美简洁,宛如从空中撒落的花瓣。
狮子林桥:共有1181个狮子,每只造型都不一样。
大光明桥:一座精致华美的欧式风格桥梁。
据了解,为了展示天津的桥梁,天津还特意建了一座占地22公顷的桥园,内设桥梁展览馆向人们讲诉“万国桥梁博览会”的历史。
公园于今年10月开放,迄今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1,三岔河口~与永乐桥
2金刚桥(过去说金刚桥像彩虹~~~可惜和现在海河上无数新桥相比,金刚桥显得有些落伍了)
3狮子林桥与望海楼~~
被义和团烧过的望海楼~
4金汤桥,看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么?著名的金汤桥会师就是这里啦!
东岸的袁世凯旧居
5进步桥,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比较现代,像列火车
6北安桥
7大沽桥
8海河上最有名的桥——解放桥,以前叫万国桥,法国铁桥,中国第一个金属架构的开启桥
路过天津站送一张
9赤峰桥
10保定桥,可惜没开灯,凑合看吧,为了凑数,一个桥也别落下,嘿嘿
11奉化桥。
天津大光明桥的介绍天津大光明桥是位于中国天津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梁,也是天津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它横跨于海河之上,连接着南开区和河西区,是天津市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大光明桥的建造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缓解天津市中心交通压力而兴建的。
这座桥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的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大光明桥的主桥长约300米,宽约28.3米,桥面由钢筋混凝土铺设而成。
它采用了双塔单索面吊索结构,使得整座桥梁在视觉上更加轻盈,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桥梁的两侧设有行人道,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使得大光明桥成为了天津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大光明桥的建造对于天津市的交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连接了两个繁华的城区,也将河西区与天津火车站、天津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相连,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桥梁上设有多个车道,使得车辆能够顺畅地通过,减少了交通堵塞的现象。
除了交通功能,大光明桥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桥梁两侧设有多个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海河的美丽风景,欣赏到天津市区的壮丽景色。
尤其是夜晚,大光明桥灯光璀璨,桥面上的彩灯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大光明桥所在的海河两岸也是天津市的文化胜地。
南开区一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着许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址,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河西区一侧则是天津市的新兴区域,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购物中心。
大光明桥的存在,使得这两个区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交通和观赏功能,大光明桥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它见证了天津市的发展和变迁,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
在天津市民心中,大光明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天津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天津大光明桥是一座具有重要交通功能和观赏价值的桥梁,它连接着南开区和河西区,成为了天津市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它的建造不仅缓解了天津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也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