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25
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小儿高烧惊厥是儿童在发热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症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恐慌和困扰。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学会正确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保持镇定和冷静当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和冷静。
过度担心和恐慌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和不适感,同时也会影响到正确的护理措施的实施。
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并尽快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二步: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应该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软床或地板上,以避免孩子受伤。
同时,应确保孩子周围没有尖锐物体,以防止孩子在惊厥过程中撞到或受到其他伤害。
第三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同时,可以使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孩子口鼻周围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第四步:不要阻止惊厥过程当孩子发生高烧惊厥时,家长要明白,惊厥是孩子发热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反应,不能被完全阻止。
家长不应该试图用力控制孩子的身体活动,而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和干预。
第五步:松开孩子的衣物在孩子高烧惊厥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松开孩子身上的衣物,以保持通风和降低体温。
可以将孩子的领子、腰带等松开,避免过紧的衣物对孩子的呼吸和血液循环造成不利影响。
第六步:监测惊厥时间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时,家长应该用手表或手机等设备记录下惊厥的起止时间。
这对医生来判断孩子的病情和进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同时,在惊厥结束后,也要及时向医生报告惊厥的情况。
第七步:及时就医虽然小儿高烧惊厥通常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但家长还是应尽快送孩子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和并发症。
医生会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孩子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针对小儿高烧惊厥的紧急护理步骤与方法,家长应该首先保持镇定和冷静,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阻止惊厥过程,松开孩子的衣物,监测惊厥时间,并及时就医。
简述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症,常常会给家长带来恐慌和不安。
在处理小儿惊厥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
1.安抚情绪:小儿惊厥时家长往往会感到惊慌和紧张,这时候需要及时安抚家长的情绪,让他们保持冷静和理智;
2.保持通气道的通畅:在小儿惊厥时,舌头会垂落阻塞气道,这时候需要尽快将孩子的头转向一侧,让舌头垂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3.松解衣物:在小儿惊厥时,会出现抽搐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松解孩子的衣服,减少抽搐时捆绑衣物的束缚;
4.观察瞳孔:小儿惊厥时,瞳孔常常会有异常的变化,如瞳孔扩大或缩小,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
5.定期测量体温:小儿惊厥时,体温常常会升高,需要定期测量体温并进行记录;
6.及时就医:小儿惊厥属于一种急症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就是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家长在处理小儿惊厥时需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及时就医。
- 1 -。
小儿惊厥的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
【护理常规】1.预防室息(1)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松解衣服及领口,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将舌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
(4)做好急救配合,快速、准确地遵医嘱给予镇惊药物,观察记录用药后反应。
2.预防外伤(1)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
(2)在上、下磨牙处放置牙垫防舌咬伤。
对牙关紧闭患儿不可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3)床边放置床档,防止坠床。
(4)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5)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脑水肿发生(1)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声、光等刺激,各种操作集中进行。
(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遵医嘱按时应用脱水药、镇静药。
(4)及时吸氧,以减轻缺氧和脑损伤。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能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用药指导指导家长应备有常用退热药并正确掌握其剂量及用法;对癫痫患儿按照医嘱根据发作类型按时服药,指导家长观察用药后效果。
3.康复指导居室要清洁通风,注意保暖,避免接触传染源,防止感染。
做好体温监控,观察发热表现。
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
掌握抽搐的紧急处理方法。
4.复诊须知根据原发病情况门诊随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高烧引发的小儿惊厥家长应知的护理措施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由各种原因引发,其中高烧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之一。
当孩子发生高烧引发的惊厥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高烧引发的小儿惊厥家长应知的护理措施。
一、切勿慌乱当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惊厥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限性的,不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长应该保持镇定,以便能够有效地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二、保护孩子头部在孩子惊厥时,头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家长需要确保孩子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头部碰撞到硬物。
如果孩子在床上发生惊厥,家长可以在头下垫上柔软的枕头或毯子,以减轻头部震动对孩子的伤害。
三、保持呼吸道畅通惊厥期间,孩子的呼吸道可能会受到阻塞,家长需要确保其呼吸通畅。
首先,家长应该将孩子转移到安静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刺激物。
其次,家长需要保持孩子的头部稍微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如果孩子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家长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松开孩子的衣物当孩子发生惊厥时,肌肉会紧张,血压升高,身体会出现过热的情况。
家长需要迅速将孩子的衣物解开,帮助孩子散热。
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部位来帮助散热。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水,以防止脱水。
五、记录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当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需要记录下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
这个信息对医生来评估孩子的情况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使用手机或纸笔等工具来记录这些信息,以备后续医疗咨询时使用。
六、寻求医疗帮助孩子发生惊厥后,家长需要尽快就医,以便了解导致惊厥的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在就医前,家长可以给孩子用一些退烧药物,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七、家庭护理和预防一旦孩子发生了高烧引发的惊厥,家长需要加强日常的护理和预防工作,以降低再次发生惊厥的可能性。
家长应定期给孩子测量体温,当体温升高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烧。
小儿惊厥
一、概述
小儿惊厥,也称为小儿惊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症。
它通常表现为突然的、不可控制的肌肉收缩,可能伴有意识丧失。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幼儿和婴儿中。
惊厥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感染、代谢紊乱、脑损伤等。
二、症状与体征
小儿惊厥的症状和体征因年龄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典型的症状包括:
1.肌肉收缩:身体或面部肌肉突然收缩,可能导致肢体僵硬或痉挛。
2.意识丧失:患儿可能突然失去意识,呼之不应。
3.眼球震颤:眼球可能固定或快速转动。
4.口吐白沫:可能有口吐白沫的现象。
5.大小便失禁: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小儿惊厥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找到并治疗潜在的病因。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以及根据病因使用其他必要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
四、预防与护理
预防小儿惊厥的关键在于识别并控制潜在的病因。
家长应注意儿童的日常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常见病因。
同时,家长应了解惊厥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处理惊厥发作,并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五、结论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需要紧急处理。
了解小儿惊厥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家长和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处理惊厥发作可以有效减少对儿童的伤害,提高治愈率。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1.保持冷静:当孩子发生抽搐时,父母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
虽然抽
搐看起来很可怕,但多数情况下,它是暂时的,且不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
伤害。
2.确保孩子安全:当孩子抽搐时,应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如地板上或床上。
清除周围的物品,以避免孩子在抽搐期间受伤。
3.不要试图阻止抽搐:当孩子抽搐时,不要试图阻止抽搐或固定孩子
的四肢。
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导致伤害。
4.保护孩子的头部:把软枕头或折叠的衣物垫在孩子的头下,避免头
部受到伤害。
5.利用观察工具:借助手机或录像机等设备记录整个抽搐过程的情况,这可以供医生进行后续的判断和诊断。
6.移除口腔内的物品:在孩子抽搐结束后,检查并确保孩子口腔内没
有任何阻塞物,如食物残渣。
如果有,将其清除。
7.整理孩子的姿势:在抽搐结束后,将孩子放置在侧卧的位置,以防
孩子呕吐或发生窒息。
8.稳定孩子情绪:抽搐过后,孩子可能会变得焦虑和害怕。
父母需要
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安慰和安抚,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9.测量体温:抽搐往往是由高热引起的,所以在给孩子急救时,测量
体温非常重要。
利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孩子的体温,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
与医生沟通。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简介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而紧急的儿童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伴随惊厥发作。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儿童身上,尤其是在热性疾病或传染病的发作期间。
高热惊厥可能会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一定的恐慌和不安,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护理措施以下是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情况下的护理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保持镇静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或照看者应保持镇静并保持冷静。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惊慌失措。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感到安全,并使护理措施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2. 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发生惊厥时,需要确保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可以将孩子放置在柔软且平坦的地面上,以避免摔倒或碰到尖锐物品。
同时,尽量避免将孩子约束或固定,这可能会增加伤害的风险。
3. 侧身位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采取侧身位是非常重要的。
将孩子尽量侧卧,头部稍微偏向一侧。
这样可以避免吞咽呕吐物导致窒息。
同时,侧身位也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舒适和安全。
4. 记录发作情况当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及时记录发作的情况非常重要。
记录时间、发作持续时间、惊厥的症状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这样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病情,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5. 通风和降温孩子发生高热惊厥,高热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及时通风和降温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打开窗户,确保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同时,可以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和脚踝等部位,帮助降低孩子的体温。
6. 注意家庭安全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要确保家庭的安全。
尽量将家中的锐利和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确保孩子活动的环境安全,并避免其他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因素。
7. 就医检查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后,应及时就医检查。
医生会根据情况为孩子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高热惊厥的原因。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和指导。
总结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紧急情况下的小儿高烧惊厥护理技巧与方法高烧和惊厥是幼儿时期常见的紧急情况,对于家长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紧急情况下小儿高烧惊厥的护理技巧与方法。
一、认识高烧和惊厥高烧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在摄氏38.5度以上。
而惊厥是由于高热引起的神经系统紊乱所导致。
高烧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幼儿,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
二、护理技巧与方法1.保持冷静当孩子发生高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冷静的思维和应对方式有助于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2.迅速降温首先,将孩子移到阴凉的地方,并拍打他们的脸部以使之清醒。
其次,可以给孩子擦拭湿毛巾,用温水擦去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汗水,但不要用冷水冲洗或冰敷。
最后,给孩子适量吸水让其保持水分。
3.保持通风确保室内通风良好,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但要注意孩子不要受到直接的风吹,以防引起其他疾病。
4.避免激动与惊吓高烧惊厥时,家长要避免产生剧烈的噪音和刺激,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以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和不适。
5.观察和记录在紧急情况下,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症状和变化,并将其记录下来。
这有助于医生分析问题,并为医疗提供重要参考。
6.寻求专业帮助高烧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在应对措施后,家长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
记住,只有专业医生才能给出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7.预防与日常护理预防高烧惊厥的最好办法是从日常护理开始。
加强儿童身体的锻炼,提高体质,合理饮食,注意保持室内外的合理温度。
定期做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疾病和症状。
三、总结紧急情况下的小儿高烧惊厥需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保持冷静、迅速降温、保持通风、避免激动与惊吓、观察和记录、寻求专业帮助和预防与日常护理是关键。
家长应该及时咨询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恰当的护理和照顾。
小儿惊厥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惊厥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坏。
【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压舌板放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
牙关紧闭者勿用力撬开。
2.控制惊厥紧急按压人中、合谷、曲池等穴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急救物品,遵医嘱应用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镇惊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反应。
3.氧气吸入及时给予吸氧,改善脑细胞缺氧。
4.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精氨酸阿司匹林、阿尼利定(安痛定)等降温,用药后体温无下降趋势者,可用物理方法辅助降温。
5.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应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置于床上应放置床档,防止坠床,在床档处放棉垫,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6.密切观察应保持患儿安静,避免不必要刺激。
观察患儿用药局部及全身反应,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尿量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7.警惕危象应警惕有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如发现患儿伴有意识障碍、收缩压升高、频率减慢、呼吸节律不齐、瞳孔散大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师,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
8.心理疏导关心体贴患儿,操作熟练、准确,取得信任,解释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和家长能主动配合。
【健康教育】1.根据患儿及其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解释惊厥的基本知识,给予心理支持,使之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2.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时要积极降温,明确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指导家长掌握在患儿发热时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
3.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如按压人中、合谷穴,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镇静,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过程中,由于体温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肌肉抽搐的现象。
这种情况对小儿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急救方法
1.保持镇静: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2.松开衣服:将孩子的衣服松开,让他能够呼吸顺畅。
3.移动孩子:将孩子移动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他在抽搐时受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5.观察孩子:在孩子抽搐结束后,观察他的情况,如呼吸是否正常、意识是否清醒等。
6.就医:如果孩子的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
二、护理方法
1.控制体温:在孩子发热期间,家长要及时给孩子退烧药,以控制体温。
2.保持室内通风:在孩子发热期间,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潮湿。
3.补充水分:孩子发热时容易出现脱水,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4.注意饮食:孩子发热时胃口不好,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5.保持心情愉快:孩子发热时容易情绪低落,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安心。
总之,家长们在孩子发热期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和护理,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简述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
小儿惊厥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家长和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是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
1.安全保障:惊厥发作时,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将其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将周围的物品移开,防止孩子碰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孩子的呼吸道可能会受到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3.观察病情: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惊厥情况,记录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以便及时告诉医生。
4.协助医生诊断: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体温、血压、血糖等监测,以及进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
5.心理安抚:惊厥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较大,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安抚,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6.饮食调理:惊厥后,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整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以上是小儿惊厥的护理要点,家长和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小儿惊厥的预防措施,减少孩子的惊厥发作。
- 1 -。
小儿惊厥的主要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3-05-31T11:47:13.04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彭小容[导读]小儿惊厥的主要护理措施彭小容(自贡市荣县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100)惊厥在临床上指的是以阵发性面部和四肢抽动、神志不清等为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是惊厥的高发群体。
近些年,我国小儿惊厥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惊厥患儿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则疾病会对其成长发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临床上强调应对惊厥患儿尽早进行干预。
在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临床上治疗及护理惊厥患儿的手段愈发丰富。
那么,应当如何护理惊厥患儿呢?生命体征监测。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尿量改变、神志改变及瞳孔大小进行密切监测,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同时护理人员应当持续性观测患儿的意识、呼吸、体温、脉搏等指征变化,认真分析患儿的惊厥类型、惊厥发作次数及惊厥持续时间。
如若发现异常,则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
建立静脉通道。
当患儿因惊厥发作被送至医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儿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
在建立静脉通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穿刺的熟练性,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易于固定的留置针,以便患儿可及时接受后续治疗。
高热护理。
当患儿体温达到39摄氏度以上时,护理人员可运用经冷水浸泡的小毛巾湿敷在患者的前额和枕部,并以每五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小毛巾的更换。
当患儿体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时,护理人员可运用浓度为50%的酒精或者是冰水帮助患儿进行肢体的擦洗。
擦洗顺序应从头部、臂外侧到达手臂,再从腋下、臂内侧到达手心,以此实现帮助患儿降低体温的目的。
但在降温过程中注意不要擦洗患儿的胸腹部。
若物理降温方式未取得效果,当患儿体温保持在38.5摄氏度时,护理人员则可遵医嘱给予患儿瑞之清、安瑞克等退烧药口服,情况必要时可对患儿进行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性。
当患儿惊厥发作时应避免搬运患儿,最好的急救方法就是对患儿就地抢救。
1.患儿,女,1岁。
惊厥3次入院,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是A.10%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钠C.地西泮D.氯丙嗪E.苯妥英钠[答案] C[解析] 惊厥发作时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
2.患儿,男,3岁。
以惊厥反复发作入院。
为防止该患儿惊厥时外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A.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B.移开床上一切硬物C.用约束带捆绑四肢D.床边设置防护栏E.压舌板裹纱布置于上、下磨牙之间[答案] C[解析] 患儿惊厥时用约束带捆绑四肢可能造成骨折、脱臼等外伤。
3.婴儿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选择镇静止惊药时不宜选择A.地西泮B.可待因C.苯巴比妥D.异丙嗪E.氯丙嗪[答案] B[解析] 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禁用可待因,因其属强镇咳剂,应用后存在于婴儿脑中的浓度较高,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且容易产生依赖性。
4.患儿,男,10个月。
因发热、咳嗽、惊厥来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9.8℃,咽部充血,前囟平。
惊厥的原因可能是A.癫痫发作B.低钙惊厥C.高热惊厥D.中毒性脑病E.化脓性脑膜炎[答案] C[解析] 高热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5. 引起患儿病情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癫痫B.低血糖症C.高热惊厥D.病毒性脑炎E.化脓性脑膜炎[答案] C[解析] 根据患儿的表现,体温39.7℃,神志清,心肺检查无异常,突然抽搐,最可能是高热引起的惊厥。
6. 遵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2mg(1ml含10mg地西泮),应抽取药液的量是A.0.2mlB.0.4mlC.0.6mlD.0.8mlE.1ml[答案] A[解析] 1ml含10mg地西泮,2mg应抽取药液的量是0.2ml。
7.患儿,女,1岁。
惊厥3次入院,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是A.10%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钠C.地西泮D.氯丙嗪E.苯妥英钠[答案] C[解析] 小儿惊厥发作时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
在面
对小儿高热惊厥时,首先要保持镇定,然后采取以下急救护理措施: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小儿高热惊厥时,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家人或旁人可以开始进行急救措施。
2. 让患儿平躺,将患儿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头部稍微偏向
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噎住呼吸道。
3. 温度调节,将患儿的衣物解开,保持环境通风,并使用冷毛
巾或冰袋轻拍患儿的额头、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
4. 观察呼吸和心跳,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确保呼
吸通畅,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 不要强行阻止抽搐,在抽搐期间,不要强行阻止患儿抽搐,
也不要将物品放入患儿口腔。
应确保患儿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受伤。
6. 观察抽搐时间,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和抽搐前的情况,以便
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7.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一旦患儿抽搐停止,仍然需要立即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病因并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家长和旁人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
急救电话并采取上述急救护理措施,同时尽快将患儿送往医院就诊,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帮助。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张艳茹,解放军306医院,护理部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
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发病原因惊厥的原因按感染的有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并可按病变累及的部位进一步分为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
1.感染性(1)颅内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为多。
病毒感染可致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可致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霉菌感染可致新型隐球菌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
小婴儿宫内感染(TORCH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现惊厥。
(2)颅外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脓毒症、中耳炎、破伤风、百日咳、重症肺炎等急性严重感染,由于高热、急性中毒性脑病及脑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脑细胞缺血、组织水肿可导致惊厥。
在小儿大脑发育的特殊时期可因发热出现其特殊的惊厥---热性惊厥,是颅外感染中最常见的惊厥类型,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传染病初期。
2.非感染性(1)颅内疾病:常见于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颅脑缺氧(如新生儿窒息、溺水)、颅内出血(如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脑血管畸形所致)、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另外还有如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脑病、脑黄斑变性)和其他如各种脑病(如胆红素脑病)、脑白质变性等。
小儿惊厥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配合医生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2、观察惊厥类型、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若惊厥持续时间长、频繁发展应注意观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二、护理措施
1、惊厥发作时不要搬动小儿,就地抢救,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2、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衣领,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予以吸氧吸入,直至患儿惊厥停止,缺氧症状改善。
4、若患儿突然发作,应就地抢救,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
5、备好急救用品。
患儿发生惊厥时,专人守护,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以防患儿发生坠床和碰伤。
6、高热患儿严密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及时测量体温,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7、用药护理:(1)遵医嘱应用止痉药物控制惊厥,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解除肌肉痉挛。
(2)用药时注意用药途径和方法,剂量准确,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8、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昏迷患儿按昏迷常规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时的紧急救护措施,防止舌咬伤及窒息发生。
2、增强患儿体质,预防感冒。
四、注意事项
1、患儿惊厥发作时头偏向一边,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或食物等。
2、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
3、减少探视,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