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主要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62.88 MB
- 文档页数:12
按照构图的稳定性原则,当然这是对静物拍摄而言。
稳定性构图上,一般讲求画面的物体在颜色,大小,重量上显得均衡,不出现一边倒,不会让人感觉有倒伏或者压抑的感觉。
>(1)井字形构图<br>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
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
<br>(2)正三角形构图<br>构图中三角形一向是比较稳重的形式,而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除了画面上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外,在表现力上也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
对于需要表现一定气氛的画面,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br>(3)倒三角形构图<br>和正三角形构图的稳重相反,倒三角这种构图方式具有一种动态的活力。
给人一种明快、动态的感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或者比较,这样才能打破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更活泼。
<br>(4)斜三角形构图<br>斜三角形是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之间的一种构图方式,其表现力也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构图之间,可以使主体和辅助背景对比更加鲜明,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方式。
<br>(5)垂直式构图<br>垂直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高山、建筑物、瀑布等景物的拍摄上。
它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富有气势。
<br>(6)斜线式构图<br>斜线式构图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动态感,能使画面产生动感。
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
<br>(7)水平式构图<br>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
1、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它画面2、水平线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透、稳定等特点。
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平,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廓无垠的草原等。
3、X构图和十字形构图X: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点,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十: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出现的构图形成。
此构图能剩余较多的窨,因而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使观者祖母自然向十字交叉部位集中。
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
4、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5、S形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斜线式构图可分为立体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
常表面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
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特定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7、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8、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9、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10、向心式构图和放射式构图向: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现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国画构图十种方法关于构图,虽然没有固定的法则,但根据古往今来无数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可归纳出下列十种构图方法:少而精取势法、居中取势法、均衡取势法、疏密主从取势法、分段取势法、满幅取势法、相互呼应取势法、折带形取势法、凹型取势法、斜角对衬取势法等。
一、少而精取势法在画面上仅突出一点绘画,另一点以轻淡相衬,形成无限的空间与深远之感,令人联想画外有画。
《独钓寒江雪》二、居中取势法在整幅画面中,几乎四周均有空间与空白,而所画的景物集中在中间部,其特点是主体,气势凝重而明快。
国画作品四尺对开三、均衡取势法无论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为主体,由密至疏,由浓至淡向大面积空间部位过渡,而空透有空间的这一方,画少许景物与主体相呼应,虽然有疏密与轻重,但整体均衡,这种构图方法为均衡取势法。
四、疏密主从取势法以一方为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显主体,而大部空白处,景物宜疏,用墨轻淡且散,形成疏密对比,主从轻重对比气势,轻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衬。
画技理论中所讲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道理就在于此。
五、分段取势法将画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用云雾自然过渡,按主宾关系每个段落均有景物,则总体构成一幅完整、气韵贯通的山水画。
六、满幅取势法顾名思义,全幅均要画满。
需要重点突出的则重写之,但要适当留白,无白不透而且闷塞,虽然布局满幅,但要分出浓淡、疏密、主宾,且不可浓淡难分,其特点是沉厚、凝重。
七、相互呼应取势法立幅画面上下呼应,横幅画面左右呼应,其关键在于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选的一段为主体,重点突出,而另一段则断断续续地过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与主体呼应,或者是留白处与留白处相呼应,有笔墨处与有笔墨处相呼应,形成气韵贯通大局和谐之势。
水墨山水3*6尺八、折带形取势法似一布带,从左折向右,再从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升之状。
或从右折向左,再从左折向右。
类似“S”形状的上下利用或“∽”形状左右利用。
这种折带形取势法,古人立幅山水画中利用者颇多。
构图的形式有哪些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构图的形式编辑,希望能帮到你。
构图形式(1)九宫格构图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已讲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
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
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 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
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
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强。
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2)十字形构图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安全感、和平感和庄重及神秘感,也存在着呆板等不利因素。
但适宜表现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古建筑题材,可产生中心透视效果。
如神秘感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中。
所以说不同的题材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
但只有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
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突出紧张感。
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4)三分法构图在摄影构图时,将画面的横向和纵向平均分成三份,线条交叉处叫做趣味中心。
当我们在观察一副照片时,目光会优先被吸引到趣味中心的位置,所以在拍照时我们尽可能将主体事物安排在趣味中心的附近。
当然,在使用三分法构图时也可以将景物放置在黄金分割线处,这样的话从视觉上看会比较美观一些,比如建筑物或者是地平线等等。
其实在很多的单反相机中,包括一些卡片相机中都内置有构图辅助线功能,开启这个功能相机会自动的在取景器中添加构图辅助线,来帮助我们进行构图。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十种构图方法详解1、平行构图:平行是一种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也是构图中最常用到的形式,它可以使作品具有统一性,简便明快。
在构图时,采用平行构图时,可以让作品表现出宽阔的感觉,同时也能够突出画面的主体物。
平行构图中,通常以水平、垂直或斜线来连接组成构图,比如可以将画面中的物体沿水平、垂直或斜线等形式连接成一定的构图。
2、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构图方式,它是根据构图中的物体两边所形成的对称,使画面具有统一性并呈现出结构化感。
对称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完整性,也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对比度,对于把握画面细节的能力会更强。
3、三角构图:三角构图是构图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将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组合成三角形的构图形式。
三角构图可以让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而且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来表现出更多的变化。
4、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可以让作品具有圆滑流畅的感觉,而且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圆形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圆形、椭圆形等,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5、节点构图:节点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以节点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可以让作品具有立体性,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变化。
节点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直线、曲线、圆等形式,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6、五线构图:五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根据画面中的物体的位置绘制五条线,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五条线也能够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横向构图:横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横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宽阔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8、纵向构图:纵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纵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高度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构图形式是摄像人员构思立意的直接体现,拍摄不同的内容可能会运用相同的构图形式,拍摄同一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构图方法,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拍摄中融汇贯通。
随着数码摄像机进入家庭,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影像谁都会,但是要想拍摄出的影片让人看上去舒服,拍出艺术风格的影片,还得掌握些构图技巧。
一、构图的基本形式由摄像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动静变化及取景构图所产生的画面结构,形成各种构图形式。
根据画面构图形式的内在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等。
1、静态构图。
一般情况下,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均处于静止状态,镜头内的构图关系基本固定。
静态构图多为单构图形式。
比如,我们拍摄远处的风景,多用固定镜头表现,画面中的景色、人物、树木等均基本不动,即为静态构图形式。
静态构图适用于造型艺术。
2、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下的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或分别处于运动状态,使得画面内视觉形象的构图组合及相互关系连续或间断地发生变化。
动态构图是影片所特有的构图方式。
比如拍摄行驶中的汽车,画面中被摄对象(汽车)的行驶坐落就不断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就构成了动态构图。
3、单构图。
单构图画面中被摄对象基本处于固定状态,也不出现明显的光影和色彩变化。
这种构图形式可以用来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绪氛围,如拍摄一丛盛开的玫瑰花喻示爱情的到来,如图2,拍摄金秋的枫叶象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拍摄一轮旭日隐喻出青年人的蓬勃热情等等。
4、多构图。
多构图镜头不经过外部组接,而是在一个镜头内部通过蒙太奇造型形式、被摄对象与摄像机的调度、焦点虚实变化等多种手法变化构图形式。
多构图镜头能够传递多信息于一个镜头。
二、活用线形结构构图根据画面构图形式的外在线形结构的区别,还可以将其分为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圆形构图、对称构图、非对称构图等。
1、水平线构图。
水平构图的主导线形是向画面的左右方向(水平线)发展的,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