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大选:32人要干掉特朗普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3
美国大选结果分析2020年11月3日,美国大选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今年是特殊年份,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导致美国也一样受到较大的影响。
而且,由于大选双方的选举立场鲜明极端,选民的分崩离析对美国大选造成了挑战。
本文将从选民群体,选举结果和政策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选民群体首先,选民群体是决定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
今年的美国大选吸引了超过1亿2千万人投票,这是美国大选有史以来的最高投票率之一。
而且,今年的选民群体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年轻人和非白人选民在今年的选举中比以往的选举更加活跃。
年轻选民的投票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女性选民,拉丁裔,亚裔和黑人的投票率也在增加。
此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有更多的选民选择了提前投票和邮寄投票,这也导致了投票结果的延迟。
选举结果第二,选举结果是关于美国大选的焦点。
最终,拜登在选举人团票数上清晰胜出,但特朗普并未承认败选。
特朗普的不承认造成了对大选结果的争议和分裂,而美国政府和全球各国也都面临了对新总统的认可问题。
而且,特朗普在一些关键摇摆州提出了选举舞弊的指责,这也引起了选民的质疑和疑虑。
最后,经过联邦法院的一系列诉讼和各界的呼吁,拜登总统在1月20日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总统。
政策影响最后,选举结果将对美国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拜登政府的上台必将带来一系列的政治变化,其中包括改变美国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恢复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推动包括医疗保健改革和经济刺激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
而且,随着拜登上台,美中关系恐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而特朗普的政府也在最后的几个月内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将继续影响美国的政策和经济。
总之,今年的美国大选是历史上最具挑战性和独特性的一次。
选民群体的变化,选举结果的争议和政策影响将对美国和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刻,美国和全球各国都在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7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
然而,上任不久,特朗普便陷入了一系列法律争议。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便是他与美国司法部及国会之间的法律纠纷。
本文将针对特朗普法律翻盘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件经过1. 特朗普竞选团队涉嫌干预美国大选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被指控涉嫌干预美国大选。
2017年,美国司法部展开调查,指控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情报机构存在勾结。
此后,美国国会也介入调查,要求特朗普提供竞选团队与俄罗斯之间的通信记录。
2. 特朗普阻挠国会调查在国会调查过程中,特朗普多次阻挠调查。
他指责国会调查是“政治迫害”,并多次要求调查人员停止调查。
此外,特朗普还试图解雇调查人员,以阻止调查深入。
3. 特朗普被弹劾2019年12月,美国众议院以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为由,对特朗普进行弹劾。
随后,美国参议院开始审理弹劾案。
在审理过程中,特朗普的法律团队积极为其辩护,试图翻盘。
4. 特朗普翻盘成功2020年2月,美国参议院最终以52票赞成、48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特朗普的弹劾案。
这意味着特朗普成功翻盘,避免了被罢免的命运。
三、案例分析1. 特朗普的法律团队特朗普的法律团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充分发挥了律师的专业技能,为特朗普辩护。
以下是特朗普法律团队的主要特点:(1)团队经验丰富:特朗普的法律团队由多位资深律师组成,他们在美国法律界享有盛誉。
(2)策略明确:团队针对特朗普面临的指控,制定了明确的辩护策略,力求翻盘。
(3)善于利用舆论:特朗普的法律团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善于利用舆论,为特朗普争取公众支持。
2. 特朗普的政治优势特朗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政治优势。
以下是特朗普的政治优势:(1)民众支持:特朗普在美国民众中拥有较高的支持率,这为他翻盘提供了有力支持。
(2)党派团结: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在参议院中占据多数,这为他翻盘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录1分裂的国会或变局,对美国政治局势至关重要 (1)2参议院选举没有定论,民主党有微弱优势 (2)2.1从当前选情和筹款看,民主党占据微弱优势 (2)2.2重点关注摇摆州,两党竞争激烈 (3)2.3最高院大法官为参议院选举增加了玄幻色彩 (5)3众议院选举几乎已无悬念 (6)4国会的统一或可期 (7)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2020年11月3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美国总统选举将如期举行,同日还将确定第117届新国会的组成。
特朗谱总统和拜登先生的激烈角逐吸足眼球,然而重要性丝毫不低的美国国会选举则显得关注度不足。
距离11月3日还有不到三周的时间,我们将持续关注美国大选的动态,本篇为美国大选系列第一篇,梳理了本届国会选举。
在如今美国党派分裂愈发严重的时代,参议院选举的悬念较大,两党争夺席位态势焦灼;众议院形势比较明朗。
1 分裂的国会或变局,对美国政治局势至关重要政局分裂,美国总统政策的推行离不开国会的助力。
奉行“三权分立”的美国,赋予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以不同权力。
美国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上议院)和众议院(下议院)组成。
美国所有的联邦立法都需要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国会控制了立法、人事、财政、监督、弹劾及对外宣战等多项重大权力,所以也管国会议员们叫“lawmaker”。
一位失去参众两院支持的总统相当于“跛脚鸭”总统,通过奥巴马推行医改法案就可见一斑。
如今美国政局愈发分裂,国会乃至总统的选举更多体现出两党的党派之争。
无论是之前的政府关门、特朗普弹劾,还是最近两党关于第五轮财政刺激计划的反复争议都可以看出,如今两党之间政策主张分裂严重,美国政治愈发极化。
目前,共和党控制参议院多数席位,民主党则控制众议院多数席位,呈现分裂态势。
本次大选国会参众两院都有议员要改选,数量不一。
国会一共535名议员,其中,参议员100名,美国50个州每个州有2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约1/3议员;众议员435名,与参议员每州名额相等不同,众议员是按照每个州的人口数分配名额,人口大州议员多,小州议员少,任期为2年。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新一届政府将面临诸多挑战2020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正式揭晓,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成功当选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这场紧张激烈的选举对于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一届政府将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外形势、经济问题和社会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形势美国内外形势堪忧,新一届政府面临严峻挑战。
国内方面,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经济不断衰退,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
此外,民众对于种族不平等、枪支管控、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呼吁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在国际舞台上,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东亚地区安全局势紧张。
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如何稳定美国国内,修复国际关系,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尽管目前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新一届政府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福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社会议题社会议题也是新一届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种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难题,在前一届政府中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动荡。
新一届政府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种族平等,减少种族歧视。
此外,枪支管控问题、气候变化、医疗保健等议题也需要政府关注和解决。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社会议题,新一届政府才能有效推进社会公平和民众福祉。
总结起来,新一届美国政府将面临国内外形势不稳定、经济问题和社会议题等多重挑战。
在这些挑战面前,新一届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团结国内,改善国际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只有稳定国内形势,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议题,新一届政府才能为美国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世界各国喜忧参半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46期4年前,俄罗斯议员“举杯欢庆”特朗普入主白宫。
而今天,气氛完全不同。
俄罗斯议员阿列克谢·斯卢茨基说:“这位民主党人(拜登)在选举讲话中称俄罗斯为最大的敌人,因此很难期待一名俄罗斯政治人士为此次美国大选结果喝彩。
”特朗普当选时,美国亿万富翁的集体身家有2.9万亿美元,至特朗普第一任期即将结束,他们的财富稳增1万亿美元之多。
因此,即便美国人饱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失业、破坏性的种族问题、零售销售疲弱等多重危机,华尔街的股票指数在今年夏天依旧高歌猛进。
这是特朗普常常挂在嘴边的“功绩”。
他甚至在最终一轮总统候选人辩论中警告说:“如果拜登当选,股市会崩溃。
”然而,尽管财富增长令人咋舌,但富豪们对于特朗普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
更讽刺的是,11月9日,全球股市冲上历史新高,市场预期拜登将提振美国经济和海外政策的稳定性。
那么,拜登当选,各国又是什么反应?英国:压力动力并存拜登宣布胜选后,最尴尬的盟国是哪个?毫无疑问是英国。
英国首相约翰逊曾痛骂当时的奥巴马-拜登政府,甚至说奥巴马是“半个肯尼亚人”。
拜登也毫不客气,曾嘲笑约翰逊“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克隆了特朗普”。
在英国脱欧问题上,特朗普极力赞成,但拜登警告称“英国脱欧将令英国地位‘降低’”。
媒体曝出拜登当选新一任总统后,约翰逊在推特(社交平台)上向拜登发了一封祝贺信。
这封信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将颜色调整,图案背景里竟另有文字:在“拜登当选”字样上方,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字样;在“我期待与美国密切合作”字样附近,则是“第二任期”的字样。
网友分析,表面看,约翰逊是在祝贺拜登当选,但其实还是念念不忘特朗普,这是要祝贺他获得“第二任期”。
随后,英国政府发言人解释,因为这次美国选举太激烈,英国政府预备了两份声明,但因技术性问题便成了这样。
英国《卫报》批评称,英国政府“修改一个已经存在的图像,而不是创建一个全新的图像,这种做法令人困惑。
美国大选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走向第一部分:美国大选概述美国大选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影响美国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的走向。
2020年的美国大选尤其重要,由于新冠疫情、民权运动等事件的发生,美国当前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2020年美国大选备受关注。
本次美国总统选举将于11月3日举行,候选人包括现任总统特朗普和拜登。
目前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接近,大选结果仍是未知数。
不过,根据历史数据和现有信息分析,拜登获胜的可能性更高。
第二部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走向作为现任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的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1. 对外贸易政策特朗普政府一直强调“美国优先”的立场,对外贸易政策更是其政绩之一。
特朗普领导下,美国与多个国家展开贸易谈判,试图打破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
同时,特朗普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例如对于钢铁、铝等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些政策引起了国内外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弹,但特朗普政府表示,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降低失业率。
2. 环保政策特朗普政府的环保政策备受争议。
特朗普上台以来,宣布退约巴黎气候协议,撤销了奥巴马政府的多项环保政策,支持煤炭和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产业。
此举引起了环保组织和科学家的抨击,认为特朗普政府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态度令人担忧。
3. 移民政策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备受争议,其多项移民限制措施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反对。
特朗普政府试图加强边境管控,减少非法移民数量。
同时,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也受到多个国家的谴责,例如在美国境内推行的分离家庭政策,让许多人对特朗普政府的人权记录表示关切。
第三部分:大选后的政策展望随着大选的到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都会对美国社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特朗普连任如果特朗普成功连任,他的政策走向可能会更加强硬和保守。
可能会加大对贸易伙伴的打压,重启与伊朗等国的紧张关系,加速减少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等。
这会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也会使得美国国内深化两极分化、社会不稳定加剧。
环球智库022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两党制的政党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两党制下的总统选举制度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但随着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政治斗争的激化,总统选举逐渐成为了两党相互攻讦的舞台,其存在的问题愈加明显,这些问题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又一次暴露出来。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存在的长久性问题选举人团制度存在弊病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的一大特色,直接影响总统人选。
选举人团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组成的,各州拥有的选举人数量是由各州在国会的参众议员数量决定的,当前美国的选举人团共有538人,总统候选人只需获得过半数票即可当选总统,而当出现第三党候选人使得没有一个总统候选人获得过半数票时,则由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三名候选人中选举一人为总统。
此外,除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施行按普选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的“国会选区制”外,其他48州施行“胜者得全票”制,即本州所有选举人票均投给普选票占多数的那位候选人。
(1)选举人团制度加重了各州间的不平等。
选举人根据各州所拥有的参众议员数量设置,使得各州拥有的选举人数量有很大差距,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中,有18个州的选举人数量不超过5人,这些州在选举中发挥的作用远小于加利福尼亚(55票)、德克萨斯(34票)等州。
选举人数量不等决定不同州在总统选举中拥有不同的话语权。
同时几乎每届总统选举都会出现所谓的“战场州”,即两党总统候选人所获得普选票数相近的州,比如2020年的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等。
由于红州与蓝州获得的选举人票相对固定,因此决定总统选举最终结果的往往是战场州的选情,这就导致总统候选人会对战场州格外关注,例如特朗普于2020年9月8日在佛罗里达州发表竞选演讲,许诺延长佛罗里达等州近海钻井点禁令,以保护当地环境,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2)选举人团使得民意被扭曲。
选举人团的存在将少数精英群体的意见伪装成“民意”,其投票很大程度上不能代表美国普通选民的选择,以2016年总统大选为例,在最后的选举人团投票中,出现了7名“失信选举人”。
美国大选:历史上五次争议激烈、影响深远的总统选举2020年11月6日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有可能跟现实相呼应。
诸多迹象显示,2020年特朗普和拜登之间的选战将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角力,其争议和影响可能超过2016年;那次大选特朗普全靠选举人团选票胜出。
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触发时局动荡、影响深远的总统选举。
美国历史上五位输了选票却赢了白宫的总统为什么得票最多者不一定当选美国总统?1824 -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和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1824年大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众议院投票最终决定总统人选的选举。
当时参加总统角逐的有4名候选人,都来自同一个政党—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安德鲁·杰克逊、约翰·昆西·亚当斯、威廉·克劳福德和亨利·克雷。
选票点算结果是杰克逊胜出,赢得选民和选举人团多数票。
但是,他获得的选举人票数比当选总统所必需的票数少了32张。
根据宪法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众议院投票决定,而且众议院只能在得票最多的三名候选人中投票。
因此克雷出局。
克雷当时是众议院议长。
众议院投票,最后选举亚当斯出任总统。
实际上,杰克逊获得的选举人团票数比亚当斯多,99票对84票。
约翰·昆西·亚当斯(1767-1848),美国第六任总统杰克逊是战争英雄,代表西部挑战当时一直被东部精英把持的白宫,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民粹”主义的候选人;亚当斯的父亲是美国第二任总统;克雷属于代表当时美国社会精英阶层的“辉格派”。
克雷及其阵营与更倾向于普罗大众的杰克逊对立。
最后,众议院投票确定亚当斯当选总统。
亚当斯组阁时任命克雷担任国务卿,杰克逊当即怒斥黑幕操作,“腐败交易”。
杰克逊力主在美国政治精英圈“反腐”,他的败选引发了要求废除选举人团制度的呼声。
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拜登当选世界迎来新篇章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拜登当选世界迎来新篇章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于11月3日如期举行,这场备受全世界关注的选举于当地时间11月7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成功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6任总统。
拜登的当选导致了世界的注目,标志着一个新的篇章的到来。
作为一场史无前例的选举,2020年美国大选备受瞩目。
本次选举的关注度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的,原因之一是紧张的选情。
拜登代表的民主党和现任总统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的较量在各个层面展开,两位候选人之间的争议、批评和竞争无处不在。
选民们关注着候选人们的政策主张、领导能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愿景。
同时,全球的经济、环境和安全形势也与这场选举息息相关,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对选举结果极为关注。
在选举的结果揭晓之后,拜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46任总统。
他的当选对于世界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拜登的当选代表了一种政治转变。
相较于特朗普的强硬派风格,拜登更加强调合作、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
他的当选可能会为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政策共识。
其次,拜登政府的政策取向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一个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国家,美国的政策对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拜登表示将重返《巴黎协定》、致力于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在贸易政策上更加注重与盟友的合作。
这些举措或许会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
除了拜登的当选,这次大选中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关注的结果。
民主党在众议院保住了多数席位,而共和党则保住了参议院中的一些关键席位,这意味着拜登政府可能面临来自立法机构的阻力。
此外,选举结果也反映出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尽管拜登赢得了选举,但特朗普的得票率也相当可观,这显示出美国社会对于两党的支持和观点的分歧。
美国大选结果的揭晓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响。
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纷纷祝贺拜登的当选,并表达了与美国合作的意愿。
同时,各国也对于未来与美国的关系和国际形势表示期待和关注。
美式民主的案例
你看啊,每次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那可真是热闹得像一场大戏。
候选人之间互相攻击,各种挖黑料。
比如说特朗普和拜登竞选那阵儿,广告里都是互相指责对方政策不行啦,拜登这边说特朗普应对疫情一塌糊涂,特朗普又反击说拜登脑子不灵光之类的。
这就像是两个小孩在抢一个玩具,不是好好说自己有多适合当总统,而是拼命挑对方的毛病。
而且啊,竞选资金也成了大问题。
那些大财团在背后给钱支持候选人,就像在投资一样。
候选人拿了钱,就得为这些财团的利益考虑。
那普通老百姓的声音呢?有时候就被这一堆钱的事儿给盖住了。
就好像是一场有钱人玩的游戏,而不是真正为了人民利益的民主选举。
还有,美国选民投票率有时候也不高呢。
很多人都觉得选谁都差不多,自己的那一票好像也改变不了啥大局面。
这就好比是你去参加一个活动,但是你知道不管你参不参加,结果可能都被那些有权力和钱的人定得差不多了,那你还会特别积极吗?这美式民主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可在选举这个事儿上,有太多让人觉得不太民主的小九九啦。
美国2020大选:两位亿万富翁的对决?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47期2019年11月8日,美国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突袭”参选,这不仅将冲击民主党的党内平衡,对2020年选战来说,更是吹皱一池春水。
如果这位身价百亿、净资产几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17倍的人最终迎战特朗普,“二富相争”将上演何种戏码?在2020年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一年之际,一条新消息震动了美国政坛。
美国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于11月8日在亚拉巴马州递交材料,注册为明年总统选举亚拉巴马州民主党初选候选人。
只是,他迄今没有公开宣布是否参加2020年总统选举。
布隆伯格的“突袭”参选,不仅将冲击民主党的党内平衡,对2020年选战来说,更是吹皱一池春水。
如果这位身价百亿、净资产几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17倍的人最终代表民主党迎战特朗普,“二富相争”将上演何种戏码?布隆伯格为何改变主意“突袭”參选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20年11月3日举行,但大选“前哨战”已经打响,两党阵容也初步显现。
共和党方面,党内初选将从明年2月正式开启,除特朗普外还有3名共和党人宣布参选。
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党内支持率高达83%,另外3名竞争者均未超过3%。
相比共和党这边的“一枝独秀”,民主党方面则是“群雄并起”。
其中,4人具备相对优势——美国前副总统拜登(28%)、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沃伦(23%)、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17%)和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长布蒂吉格(9%)。
正当民主党内拜登、沃伦等人为谁能获得党内最终提名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偏偏又有新人加入这团“拥挤的混战”——布隆伯格11月8日在亚拉巴马州递交材料,注册为明年总统选举亚拉巴马州民主党初选候选人。
而就在今年3月,布隆伯格宣布不竞选总统。
美媒分析称,布隆伯格改变主意有三个原因:首先,拜登投入选战后,其民调声势虽暂居第一,但无论是基层拜票还是公开辩论,都屡屡失言,不断出状况。
他的筹款能力也受到质疑。
2020年美国大选面面观2020年美国大选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激烈和紧张的一次选举,也是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中关键一环。
在这场大选中,特朗普总统和拜登竞选对手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2020年美国大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观察。
从候选人的形象和政治立场来看,特朗普和拜登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特朗普总统的一贯做法是以“美国优先”为核心,主张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强硬的外交政策。
而拜登则主张重返多边主义,加强美国与盟国的合作,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还承诺提高医疗保健的普及程度。
两位候选人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这也直接影响了选民的选择和支持。
从美国社会的种族和阶级矛盾来看,2020年的美国大选也彰显出了不同群体的矛盾和冲突。
特别是在美国近年来频发的警察暴力事件中,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问题成为了选举中的焦点。
特朗普在这方面主张维持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执法部门的权力应得到保护;而拜登则呼吁改革警察制度,减少种族歧视,提高社会公正性。
这些矛盾使得美国社会的撕裂更加明显,也影响了选民的选票。
从国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来看,2020年美国大选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
特朗普在任期内一贯主张推动美国的制造业和基建建设,并在税收政策上实行减税,以激励企业投资和创造就业。
而拜登则强调重视技术创新和绿色能源发展,提倡提高企业纳税,以实现财富再分配和社会公正。
这也涉及到了不同阶层和产业利益的分歧,影响了选民的经济政策选择。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2020年美国大选对于世界格局和全球政治关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和外交摩擦,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紧张局势。
而拜登则试图重建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加强全球合作,以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
这也关系到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020美国总统大选日“战况”空前激烈,选情一度反转作者:赵萌来源:《世界知识》 2020年第22期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拉开帷幕。
3日晚,投票全部结束,并随即开始计票。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特朗普相继拿下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等摇摆州,并在多个计票尚在进行的“摇摆州”暂时领先。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则稳住了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民主党基本盘。
随后,拜登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说∶“在每张选票统计出来前,一切都没有结束。
”特朗普则发表推文称他“大获全胜”。
当地时间4日上午,选情出现“反转”,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先后“由红翻蓝”,拜登在两州的普选得票数反超特朗普。
18时左右,美联社等机构计票统计显示,拜登已拿下这两州的选举人票。
截至当地时间11月6日2时左右,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统计,特朗普赢得213张选举人票,拜登斩获253张选举人票。
两位总统候选人均暂未获得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
美国总统选举采取“选举人团”制度,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270张或以上)即可当选总统。
据媒体报道,宾夕法尼亚州等重要“摇摆州”之所以难以按惯例在选举日当晚完成计票,主要是新冠疫情等因素导致邮寄选票、提前投票数量激增,增加了统计难度和时间。
据统计,2020年大选提前投票人数超过1.01亿人,其中邮寄选票超过6500万张。
面对胶着选情,特朗普竞选团队4日已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佐治亚三州提起诉讼,要求停止计票。
特朗普竞选团队还要求在威斯康星州重新计票。
11月4日以来,美国菲尼克斯、费城等摇摆州城市爆发了多起抗议活动。
特朗普和拜登的支持者就大选中的“计票规则”针锋相对。
(赵萌) (截稿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11月6日18时)(①②③ 供图/澎湃影像平台④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美国大选预测报告2020年的美国大选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
截至目前,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初选,选民们将为他们的下一位总统投票。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尝试预测大选的结果,并分析可能影响选情的因素。
一、候选人评估首先,我们需要对两位主要候选人进行评估,他们分别是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拜登。
特朗普在过去的四年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总统。
他的硬线政策和经济政策得到了一些选民的赞同,但也招致了不少反对声音。
他的孟加拉国苗裔解决政策和医保政策在选民中产生了深刻的分歧。
特朗普在全球贸易战中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受到一些工人阶级选民的赞赏,但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拜登则以其长时间的政治经验和温和的立场而闻名。
作为奥巴马政府的副总统,他的经验使他成为一位相对妥协和团结的候选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方案和社会改革,旨在解决贫困问题和地区不平等。
然而,一些选民对他的政策表示怀疑,并认为他的政策可能导致资金短缺和经济不稳定。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选民投票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过去几个月里,新冠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失业率飙升,企业倒闭,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这些都给了民主党一个批评现任总统的理由。
然而,在过去几个月中,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以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这些举措可能会在选民中产生积极的反应,并加强对特朗普的支持。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美国大选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社会面临着种族关系紧张、社会不平等以及枪支暴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选民中引起了巨大争议,并可能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拜登竞选活动的焦点主要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改善警察系统、推动平等和包容的社会政策等。
这些政策在一些选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并可能会吸引更多支持。
特朗普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则与拜登有所不同。
他强调法律和秩序,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立场,例如对付示威者和打击非法移民。
这些政策在保守派选民中获得了广泛支持,但也在进步派选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对。
美国投票情况汇报2020年11月3日,美国举行了总统大选。
这场选举备受全球关注,因为它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两位候选人分别是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场选举共计有超过1.5亿人参与投票,占美国总人口的约66%。
这一数字远高于之前的选举,显示出美国民众对这次选举的高度关注和参与热情。
在投票结果方面,乔·拜登最终获得了超过8100万张选票,而唐纳德·特朗普则获得了约7400万张选票。
乔·拜登以较大优势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6任总统。
这一结果引发了各方的热议和讨论,也标志着美国政治的新篇章的开启。
此次选举中,各州的投票结果也备受关注。
在一些关键州,选举结果非常胶着,甚至需要进行复盘计票。
这些州的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总统大选结果。
而在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摇摆州”,选举结果也产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这些都为选举增添了一些悬念和不确定性。
除了总统大选外,美国的国会选举也备受关注。
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选举中,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争取到了一定的席位,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国会的政治构成和政策制定。
因此,这些选举结果也备受关注,并对美国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情况呈现出了一系列的特点,投票率创历史新高、选举结果颇具悬念、各州选举结果多变、国会选举席位争夺激烈。
这场选举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未来,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场选举的后续发展,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
2020年美国大选:32人要干掉特朗普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14期
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大本营里,抬着桑德斯前进的是美国年轻人。
他们对桑德斯的欣赏与支持,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
早在桑德斯宣布参选之前的2014年,18至24岁这个年龄群中对社会主义的好感就已高过资本主义。
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选民中有超过50%自称是“社会主义者”。
事实上,这已经是美国社会一个长期的趋势。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击败希拉里上台,出乎外界预料。
想要换掉他,还得等到2020年大选。
为了打倒特朗普,美国最大反对党,即民主党党内参选情况爆炸,精兵良将频出,目前已经公开宣布参选的就有12人,后面至少还有20个遮遮掩掩、看起来也想要参选的人。
这32个人,方向统一、目标一致,就是要干倒特朗普。
民主党群雄“约战”特朗普
面对民主党的总统参选人,特朗普不以为意。
在之前的保守派政治大会上,他轻蔑地暗讽民主党:“这么多人参选?是来搞派对的吗?”特朗普曾面对镜头公开说:“我实在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以共和党人的身份,狠狠痛击他们。
”
但其中,有三个人,是特朗普忌惮的:一个是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一个是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一个是前副总统拜登。
布隆伯格是一名77岁的大富豪,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9名,资产555亿美元,曾执政美国纽约市长达12年。
在他执政纽约期间,市长一年有20万美元年薪,他只拿一块钱,出行全是私人飞机、汽车,但费用都自己买单,不花公款。
总的来看,在布隆伯格执政期间,没有利益集团能左右他,因为他有钱。
从执政12年的政绩来看,布隆伯格也做得不错。
他上台后大力整治纽约市治安,将纽约的犯罪率控制在近50年来最低,谋杀案件大幅減少了50%。
布隆伯格一直被认为是2020年挑战特朗普的有力人选。
但是就在支持者认为他足以担当大任时,他却在3月5日突然宣布退选。
布隆伯格的退选,引出了第二位民主党大人物——约瑟夫·拜登。
拜登同样是77岁,律师、民主党资深参议员、奥巴马执政期间的副总统,专长是外交和国家安全领域。
拜登具备很多支持者眼中的难得品质,但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旦拜登参选,那么民主党就将直接面临一条路线之争。
因为布隆伯格退选了,已经参选的人之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左派桑德斯了。
桑德斯走的是左派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他的很多政策都在向社会主义靠拢。
而拜登常年走的是中间派温和路线。
所以拜登一旦参选,就是民主党左派与中间派的路线之争了,到底哪条路线能胜出,尚不可知。
“民主社会主义者”桑德斯
这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第二次逐鹿白宫。
3年前在美国民主党初选中,他以1%的微弱劣势输给希拉里。
近期多家美国民调显示,他在民主党2020年总统候选人中热度仅次于拜登。
桑德斯在纽约布鲁克林长大,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冷战背景下,尚在芝加哥大学念书的他便加入了美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年轻时的他争取公民权利,反对越战,参与1963年由马丁·路德·金召开的历史性民权集会——华盛顿大游行,甚至曾因为在芝加哥公立学校里抗议种族隔离政策而被警察逮捕。
1971年,桑德斯正式涉足政坛,加入了反对越战的自由联合党,并以“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标签活跃到现在。
到目前为止,他是美国政坛上首位“信奉社会主义”的参议员。
2016年,以“民主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参选美国总统时,他抨击“1%的富人掌握着99%的美国财富”,批判体制性的种族主义,主张提高最低工资、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恢复公立大学免费、实现由政府单一支付的全民医保、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向最富有的富豪、大公司以及华尔街投机活动征税等。
在当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桑德斯位居榜首。
桑德斯票从何来?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大本营里,抬着桑德斯前进的是美国年轻人。
他们对桑德斯的欣赏与支持,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
早在桑德斯宣布参选之前的2014年,18至24岁这个年龄群中对社会主义的好感就已高过资本主义。
35岁以下的选民中有一半自称是“社会主义者”
桑德斯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并将谴责社会不公、抨击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掠夺性作为竞选口号。
但在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时,他从来不提委内瑞拉和古巴,甚至也忽略中国,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北欧的丹麦、瑞典。
桑德斯其实是希望从罗斯福“新政”和约翰逊“社会改革”中汲取灵感,重建一个重福利国家。
他明白美国现在需要进行社会变革,但他也远没觉得这场变革需要通过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政党来完成。
他主张的只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给予工人阶级某种改善。
打个比方:假设桑德斯是一个船长,觉得船员们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决定进行一些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是换一个管后勤的副手,也可能是在船上新开一个麻将室改善业余生活,但绝不可能是改变船长或酬劳分配方案。
说到底,桑德斯口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其实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修补。
此外,从桑德斯和特朗普政治主张的不同,也能看出美国社会时下所呈现出的一些分裂现状。
2018年6月,美国多家民调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有约40%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是近40年来最差的总统;而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在当时却创下上任以来的新高。
“最差总统”与“支持率新高”同时存在,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高度分化。
坚定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人觉得美国这些年在外面是“打肿脸充胖子”,吃了大亏;反对特朗普的人则认为美国自身制度出现问题,并对现行资本主义作出一定程度的反思。
早在2011年,皮尤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有49%“积极看待社会主义”;2016年《波士顿环球报》在美国的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选民中有超过50%自称是“社会主义者”。
事实上,这已经是美国社会一个长期的趋势,所以才出现非传统的“新鲜人”不断入主白宫的现象。
奥巴马是非传统的候选人,赢了;特朗普也是,也赢了。
如今桑德斯再战江湖,在美国民众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中,很难说他能走多远。
(《环球时报》201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