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姓名张裕卿 性别 男 出生年月职称 副教授专业方向 生物化工 通信地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300072办公电话:************电话手机:136****7041EMAIL :*******************.cn教育背景:1982,9-1986,7 在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读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3,9-1996,3 在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读硕士,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9-2000,8 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读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8-2002,10 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9 受中国教育部CSC 资助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学院AIBN 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
工作背景:1996,3-今 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师。
2006-今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任合作Research Fellow 。
1生物医药及医药中间体,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和新型药物制剂2生物催化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3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及应用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油科函字 [2006]25号,060511-6-3)2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07JCYBJC00700 )3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资助项目(863-715-004-220)主要项目: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9971022)1.课程名称《天然产物及药物分离材料》(研究生)2.课程名称《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化工原理》(本科生)教授课程: 3.课程名称《化学工程设计》(本科生)1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学院的Research Fellow of AIBN2中国生态学会委员3中国电子学会电镀技术专业学会委员 4 《广东化工》期刊编委5《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编委参加学术团体: 6中国化工网专家技术频道技术咨询专家1、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新型离子筛的研制及其应用》(2004-F-213-2-03-05)2 、863成果二等奖科研成果:3、本课题组的工作主要是着眼于学科的国际科技前沿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姜浩锡职称:副研究员职务:副研究员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硕导)专业:化学工艺联系电话: +86(0)22-27406119传真: +86(0)22-27406119通讯地址:电子信箱:hxjiang@主要教育经历1998-200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业催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1995,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3-1987,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业催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催化,超临界流体技术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应用催化: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工业催化剂开发合作开发回收烯烃制取化工产品技术集成项目催化剂开发分项超临界流体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纳米晶结构的MnOx-CeO2 中空纳米球催化剂合成调控机制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纳米晶Cu-C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SAS制备研究代表性论著及专利论文论著:1. 超临界抗溶剂法纳米Al2O3-ZrO2颗粒的制备与表征,无机材料学报2010, l. 25(10):1065-10702. 超临界抗溶剂法制备纳米氧化铝颗粒,催化学报,2007, 28(10):890-8943. Two Kinds of Active Sites on Cu Cr Catalysts for th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ol to Ethyl Acetate,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and sustainablechemistry &2nd Asia Oceanian conference on green sustainable chemistry,20094.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ex-Zr1-x-O2 catalyst by SAS,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percritical Fluids, 20085.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by SAS, China-France Workshop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Technology, 2008授权专利:1. 一种烷烃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911582. 用于生产顺丁烯二酸酐的钒-磷-锆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7189。
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
所给学位为化学工程领域精细化工方向的工程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精细化工产品、特种功能材料制备、分离、精制、产品复配等。
侧重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及其工程化应用。
开设的“高等精细有机合成”、“现代分离分析方法”、“精细化工项目工程化过程及案例”、“有机电合成”、“精细化工进展”、“精细化工产品及管理标准”、“功能有机材料与新技术”等重要课程会给研究生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合成与精制技术、现代精细工程化技术及应用、纳米粒子制备与分散技术、纳米半导体催化技术、新型电源及应用技术、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电子显示材料及器件制作。
已有10余个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可为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提供很好的条件,经过实践基地锻炼的工程硕士可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去公司就业打下充分的基础。
化工、电子、能源、材料、生物、航空、航天、兵器、环境、信息等工程技术企业的研发、管理等部门,是本专业就业的主渠道。
学科目标
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催化反应应用技术、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及应用知识。
掌握并熟练多种精细化工实验操作技能,结合实践基地锻炼,应具有独立从事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研发、管理及工程化的能力。
独立撰写出中文科技论文或外文论文。
可在产业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培养方式
学制为3年。
课程学习时间为1.5学期。
其余时间为课题研究、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等。
学习年限: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解析,报考指南及就业方向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今天为大家解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文名:化学工程与工艺修学年限: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级学科: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