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说明书(着色渗透探伤剂)
- 格式:pdf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9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背景着色探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其通过观察被检测物表面被涂敷上着色探伤剂后的颜色变化,从而检查物体的表面缺陷。
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检测物体的表面缺陷,而且可以区分缺陷类型和程度。
但是,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也存在相关风险,包括安全和环境风险。
因此,必须在使用和操纵着色探伤剂时遵循特定规程和操作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规程:1. 储存着色探伤剂必须在干燥、温暖的房间中储存,并避免接触空气、水或其他液体。
在储存时必须注意防潮,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维持着色探伤剂的质量。
2. 传递在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着色探伤剂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或震动,以免对着色探伤剂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密封容器中,以避免泄漏或污染着色探伤剂应该根据国家规定和地方环保规定正确处理或丢弃。
使用着色探伤剂后产生的废物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将污染物泄漏到环境中。
4. 使用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则:•必须使用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服或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只能在安全操作区域使用并只能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使用•必须避免将着色探伤剂溅入眼睛或口中5.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着色探伤剂不应在火源附近使用,以避免着色探伤剂的燃烧或爆炸•如着色探伤剂被吞食,必须立即就医保养规程正确的保养着色探伤剂是必要的,以下是保养规程:1. 盘存着色探伤剂应以确保其储存在湿度和温度适中的区域,以免造成品质损失。
在盘存时应避免着色探伤剂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
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使用均匀的着色探伤剂厚度,避免出现着色探伤剂团块。
需要避免使用含钠的着色探伤剂,以防止产生内部腐蚀。
3. 清理在使用着色探伤剂后必须对设施进行清理,以防止污染。
4. 实验室检查需要从每批生产中抽样检测,并进行实验室测试。
这些测试应涵盖各个方面,包括着色探伤剂的性能、理化类和微生物转化。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以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着色渗透探伤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二、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探伤剂: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着色渗透探伤剂,如水溶性、可清洗型或高温型等。
2. 准备表面:确保被检测表面干净、无油污、无涂层等,以提高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工具:准备好喷雾器、刷子、布料、洗涤剂、水源等工具和设备。
三、涂覆渗透剂1. 清洗表面: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杂质和污垢,确保表面干净。
2. 涂覆渗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确保整个表面都被涂覆到。
四、渗透时间1. 等待时间: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渗透剂充分渗透到被检测材料中的裂纹和缺陷中。
2. 渗透时间: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渗透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不等。
五、渗透剂的清除1. 温水清洗:使用温水冲洗被检测表面,将多余的渗透剂冲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 除去残留:使用布料或刷子,除去表面上残留的渗透剂,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六、施加显像剂1. 涂覆显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显像剂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形成可见的反应。
2. 等待时间:根据显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显像剂充分反应和显像。
七、观察和评估1. 观察反应:使用裸眼或辅助工具,观察被检测表面上的反应情况,如颜色变化或暗斑等。
2. 评估缺陷: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并评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合格。
八、记录和报告1. 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反应和评估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信息。
2. 编写报告: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写探伤报告,包括被检测材料的信息、探测方法和结果等,以供后续分析和处理。
地址: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危险性类别:重要危险品、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呼吸困难、面潮红、酒醉状态,恶心,呕吐、昏迷,心定纤颤,四肢麻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极易燃烧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泄漏处理方法应急处理:通风消除方法:尽可能将溢漏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分散剂成的乳液刷洗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不可在阳光下直射,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当处于不通风环境时应配置呼吸设备手部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避免接触眼睛,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原料,请戴上眼睛皮肤及身体防护:没有特别的防护要求急毒性:此产品属于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时按照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即可局部效应: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十三、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的化学物品处理,此产品需要再使用时应交当地危险处理十四、运送资料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标志包装方法:罐装运输注意事项:危险品十五、法规资料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着色渗透探伤剂易燃、有毒,因此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探伤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远离火源。
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不是边操作边饮食。
2 实施探伤前、必须用镀铬试块检验探伤剂的灵敏度,检验探伤剂是否失效。
3 探伤面积及其25mm范围内邻近区域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影响渗透剂渗入的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加渗透剂。
5 渗透剂应均匀的喷洒于探测面,探测面的温度在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
6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
7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喷洒距离一般为300~400mm,喷洒角度为30deg;~40deg;。
显像时间不应小于7min。
8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
1000Lx。
9 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污水酒精混合液体的密封容器中保存。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着色渗透探伤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发现和评估工件表面的裂纹、夹杂、毛孔等隐蔽缺陷。
然而,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着色渗透探伤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避免有机溶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2.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试剂。
包括着色剂、溶剂、渗透剂、背景亮度表等。
3.对工件进行准备。
清除表面油污、腐蚀物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燥和平整。
渗透处理1.将渗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
应均匀涂刷,确保所有检测区域被完全覆盖。
2.将工件露置在室温下,使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充分渗透到缺陷内部。
3.清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后续着色、镜检等操作产生干扰。
着色处理1.将着色剂均匀涂布于工件表面,稍等片刻让其充分滲入缺陷内部。
2.擦拭掉表面多余的着色剂。
3.在室温下让着色剂在表面停留数分钟。
清洗处理1.用清洁溶剂(例如酒精)清洗表面。
2.用干净的清水清洗表面,确保表面的溶剂已经被清除。
镜检处理1.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紫外灯对着色后的工件进行检查。
2.使用背景亮度表判断缺陷的大小、形状、数量等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对检出的缺陷进行判定和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着色剂、渗透剂等试剂应储存在安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火源、电源、铁质物品接触。
2.在处理试剂、涂料等操作时,应配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例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4.如发生溶剂泄漏、着火等意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扑灭火源,若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并疏散人员。
5.对于未经合格培训的人员禁止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
6.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着色探伤剂(MSDS)Array一、物品与广商资料物品名称:渗透剂制造商或供应商:地址: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危险性类别:重要危险品、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呼吸困难、面潮红、酒醉状态,恶心,呕吐、昏迷,心定纤颤,四肢麻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极易燃烧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泄漏处理方法应急处理:通风消除方法:尽可能将溢漏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分散剂成的乳液刷洗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不可在阳光下直射,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当处于不通风环境时应配置呼吸设备手部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避免接触眼睛,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原料,请戴上眼睛皮肤及身体防护:没有特别的防护要求急毒性:此产品属于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时按照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即可局部效应: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十三、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的化学物品处理,此产品需要再使用时应交当地危险处理十四、运送资料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标志包装方法:罐装运输注意事项:危险品十五、法规资料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DPT-5型着色渗透探伤剂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为溶剂型,可水洗,采用中日合作配方工艺,高灵敏度,低氟、氯、硫含量,无刺激味。
包装:500ml喷雾罐,48瓶/箱
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
18L桶装(散装)
注:特价优惠,欢迎电话垂询!
使用方法:
1.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浮锈、油脂等)清洗干净,打开渗透通道
2.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后,渗透5-15分钟
3.用清洗剂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干净
4.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被检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处均匀喷涂
5.喷涂显像剂后,片刻即可观察缺陷
6.检查完毕,用清洗剂擦洗去除显像剂
技术参数:型号DPT-5DPT-5DPT-5
名称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深红色液体白色液体
腐蚀性
LC4-T6吕合金、MB-2镁合金、30CrMO
试块无腐蚀
、-T6L吕LC4合金MB-2镁合金、30CrMO
试块无腐蚀
LC4-T6吕合金、MB-2镁合
金、30
密度0.69+/-0.020.83+/-0.010.83+/-0.02
可去除性易去除易去除易去除
灵敏度---≤ 0.5μ显示清晰
润湿度---符合HB5358.4-86附录A2.1符合HB5358.4-86附录A2.1温度稳定
性
---符合HB5358.4-86附录A2.6---
沉淀性------ 1.2ml
F的含量≤10ppm≤10ppm≤10ppm
Cl的含量≤10ppm≤10ppm≤20ppm
S的含量≤20ppm≤40ppm≤50ppm。
着色渗透探伤剂操作步骤:1、预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氧化皮、铁锈、浮锈、油脂等)清洗干净,打开渗透通道。
2、渗透:放置5-10分钟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喷嘴应距工件和试块表面 20-30mm,渗透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5-15分钟,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3、清洗:用清洗剂或水(水压≤1.5kg/cm2)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干净,.擦去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4、显像: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已干的被检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 处均匀喷涂。
5、喷涂显像剂后,片刻即可观察缺陷。
6、检查完毕,用清洗剂擦洗去除显像剂。
渗透着色探伤剂使用注意事项1)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应使用DPT-5清洗剂去除。
2)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DPT-5着色渗透探伤渗透温度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 DPT-5着色渗透探伤一般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4)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
在ZB.J04005-87中规定:被检物表面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
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显像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在显像后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被检零件上的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着色渗透探伤是一种常用于检测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表面裂纹、缺陷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渗透探伤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工作。
2. 安全准备2.1 着色渗透探伤工作区应保持清洁,无杂物,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2 检测区域应进行充分防护,确保周围人员不会受到渗透剂的污染。
2.3 操控设备和仪器应经过合格维修并保持良好状态。
3. 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工作服等。
3.1.2 清洁待检测表面,确保无任何污垢。
3.1.3 检测前进行设备的功能性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2 渗透剂涂布3.2.1 将渗透剂倒入涂布器中。
3.2.2 均匀地涂布渗透剂于待检测表面,确保渗透剂能够充分渗透。
3.2.3 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时间,使渗透剂充分渗透。
3.2.4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发展剂施加3.3.1 将发展剂均匀地喷洒于已涂布渗透剂的表面。
3.3.2 根据发展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时间,使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显现出来。
3.4 清洗和评估3.4.1 使用适当的溶剂或清洗剂,将已发展的表面清洁干净,以便进行评估。
3.4.2 根据检测要求,评估表面的裂纹和缺陷,记录和报告检测结果。
4.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方法,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
4.2 渗透剂和发展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渗透剂和发展剂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4.4 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火源和明火,防止渗透剂和发展剂引发火灾。
4.5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措施。
5. 应急处理5.1 皮肤接触5.1.1 操作人员如发现渗透剂或发展剂接触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5.1.2 如接触面积较大或有不适感,应及时就医。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什么是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是一种非破坏性探伤技术,用于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裂纹。
它是一种可见光探伤方法,适用于金属、陶瓷、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荧光粉或染料,并在缺陷处形成反应色,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裂纹。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工作原理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工作原理基于毛细作用原理。
首先,将一层液体渗透剂涂于被检测物表面,使其渗透至表面缺陷或裂纹处,并填充其中。
然后,在表面涂覆可吸附在缺陷或裂纹处的着色荧光剂。
在荧光激发下形成的反应色指示出缺陷或裂纹的位置。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具有极佳的灵敏度,在光线和显微镜下能够清晰显示细微的缺陷或裂纹。
同时,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能够在几乎任何类型的材料上进行检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方法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非常简单。
首先,将被检测物表面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涂层。
使用刷子或喷枪将液体渗透剂涂于被检测物表面,并在最好情况下允许其渗透到缺陷或裂纹处。
然后将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擦干净。
随后,在表面涂布荧光染料或荧光粉,并在光线下观察反应色的位置。
在选择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时,应考虑被检测物的材料和缺陷大小。
对于大型缺陷,使用荧光粉使检测结果更为清晰。
对于小型缺陷或裂纹,可以考虑使用荧光染料来提高灵敏度。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优点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在非破坏性检测中有许多优点:•能够检测到细微的缺陷和裂纹;•适用于多种材料;•使用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技术水平;•检测结果直观,易于解读;•可以定量评估缺陷的大小和深度。
因此,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是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是一种非破坏性探伤技术,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缺陷和裂纹检测。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该SDS 的内容和格式参照GB/T 16483-2008(对应GHS 标准)进行编制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信息 产品中文名称: SKL-WP2水洗型着色渗透剂产品英文名称: SKL-WP2Water Washable Dye Penetrant1.2 产品用途 推荐用途: 无损测试限制用途: 不得用于有可能污染食品或伤及人体的用途。
1.3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依工特种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横桥路 邮编: 215200电子邮箱:*********************** 电话:400-0686-980 1.4 紧 急 事 故 联 络 信 息 紧急联络电话:************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2.1 GHS 危 险 性 类 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危害分类信息如下: 物理性危害:健康危害: 水生环境危害:2.2 标签要素 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304:吞食或进入气道可能有致命危险。
H315:造成皮肤刺激。
水生环境危害(慢性)-4(肝,淋巴组织),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呼吸器官)吸入有害-1,皮肤刺激-2,严重眼刺激/眼损伤-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重复接触-2无相关分类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
H373: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肝,淋巴组织)造成伤害。
H413: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期持续的有害影响。
预防措施:P260:请勿吸入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洗接触部位。
P273:避免排入环境。
P280: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罩/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P301+P310:如果吸入: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P331:不要催吐。
P302+P352:如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和水清洗。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着色渗透探伤是无损检测技术中最简便而又有效的一种常用检测用段,它对危及金属、非金属材料制件寿命和压力容器安全的危险缺陷——如焊接裂缝、疲劳裂缝、应力腐蚀裂缝、磨削裂缝、淬火裂缝等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具有显示灵敏、结论迅速、重复性和直观性好的独特优点。
这些优点使得着色渗透探伤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铁路、交通、造船、矿山、建筑、航空、航天、发电、受压容器以及国防工业部门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PT-5渗透剂符合标准:GB/T 18851.2-2005/ISO 3452:2000产品特点: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快速渗透、快速显像;水/溶剂两用清洗;检测灵敏度接近2级;氟、氯、硫含量低,其升级版DPT-5N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合金材料的检测;不含有毒、有害、有强刺激气味有机溶剂;阀门的触动器喷雾呈扇形,采用进口COSTER大盖嘴触动器型阀门喷涂色泽均匀,覆盖面大,不堵且手感好,P\R\D喷嘴可互换。
适用范围:可广泛用于化工、造船、发电、航空、机械、汽车、冶金、铁路、压力容器等部门的渗透探伤检测。
升级版DPT-5N可用于核级要求用途。
包装:500mL喷雾罐装每套6罐(P1、R3、D2)18L桶装(散装)操作步骤:1。
预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氧化皮、铁锈、油脂等)完全清洗干净;2。
渗透:放置5-10分钟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施加渗透剂,喷嘴应距工件和试块表面 20-30mm,渗透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5-15分钟,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3。
清洗:用清洗剂或水(水压?1.5kg/cm2)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干净; 4。
显像: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被检工件保持距离300mm处均匀喷涂,喷涂显像剂后,片刻即可观察缺陷。
着色探伤剂(MSDS)Array一、物品与广商资料物品名称:渗透剂制造商或供应商:地址: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危险性类别:重要危险品、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呼吸困难、面潮红、酒醉状态,恶心,呕吐、昏迷,心定纤颤,四肢麻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极易燃烧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泄漏处理方法应急处理:通风消除方法:尽可能将溢漏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分散剂成的乳液刷洗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不可在阳光下直射,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当处于不通风环境时应配置呼吸设备手部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避免接触眼睛,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原料,请戴上眼睛皮肤及身体防护:没有特别的防护要求急毒性:此产品属于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时按照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即可局部效应: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十三、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的化学物品处理,此产品需要再使用时应交当地危险处理十四、运送资料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标志包装方法:罐装运输注意事项:危险品十五、法规资料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DPT-3型着色渗透探伤剂---水洗,溶剂清洗两用型,高灵敏度,快速渗透、快速显像。
包装:500ml喷雾罐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2罐)18L桶装(散装)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进口原料,水洗、溶剂清洗两用型,采用日本配方工艺,快速渗透快速显像检测敏度高(2级,可检开口度≦υ)。
包装:500ml喷雾罐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18L桶装(散装)WU-ST着色渗透探伤剂---出口产品,溶剂清洗型,采用日本配方工艺包装:500ml喷雾罐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18L桶装(散装)DPT-GIII着色渗透探伤剂---进口原料,采用日本配方工艺,水洗型探伤剂,中级灵敏度。
包装:500ml喷雾罐,每套6罐。
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WU-T核级着色渗透探伤剂---进口原料,溶剂清洗型,采用日本配方工艺,高灵敏度,卤素与硫含量特殊控制,符合国外JIS、ASME、MIL及国内HB、JB标准,适用于镍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钛合金及飞机铝合金探伤,核极。
包装:500ml喷雾罐,每套4罐。
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1罐、清洗剂2罐)18L桶装(散装)DPT-8型着色探伤剂产品特点:高!检测灵敏度在高灵敏度(2级)级别产品中领先;省!快速渗透,省时间;水/溶剂两用清洗,水清洗性能好,省成本;显像膜可用不加压的自来水轻易冲去,省工省力。
洁!不含有毒、有害、有强刺激气味有机溶剂;优良的水洗性有效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不带刺激性不良气味,使用环保;渗透剂清洗废水易作去色处理。
阀门的触动器喷雾呈扇形,采用进口COSTER大盖嘴触动器型阀门喷涂色泽均匀,覆盖面大,不堵且手感好,P\R\D喷嘴可互换。
产品符合标准:GB/T 18851.2-2005/ISO 3452:2000适用范围:可广泛用于化工、造船、发电、航空、机械、汽车、冶金、铁路、压力容器等部门强调高灵敏度要求的渗透探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