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渗透探伤操作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金属件、铸造件PT(渗透)探伤流程一、PT探伤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①.预清洗(罐体颜色为黄色);②.施加渗透剂(罐体颜色为红色);③.去除多余的渗透剂(罐体颜色为黄色);④.自然干燥;⑤.施加显像剂(罐体颜色为蓝色);⑥.观察并进行评定。
二、渗透检测操作方法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先采用洗涤剂水溶液(洗涤剂水溶液温度要求70℃左右)清洗除被检区表面的油污、污垢等(若被检区表面生锈,须打磨清除),晾10分钟后,再用清洗剂(罐体颜色为黄色)去除被检区表面残留洗涤剂等干扰渗透的杂物。
2、喷涂渗透剂(罐体颜色为红色):对被检区表面喷涂渗透剂,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被检表面湿润状态。
3、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低于10℃时,渗透时间应不少于25分钟。
4、去除多余的渗透剂:用干净抹布将被检区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擦掉,再将少许清洗剂(罐体颜色为黄色)喷在抹布上沿着一个方向擦试,不得往复擦试。
5、干燥:被检区表面不得大于50℃,应采取自然干燥方法,并必须彻底干燥。
6、喷涂显像剂(罐体颜色为蓝色):6.1先手握显像剂罐体(罐体颜色为蓝色)摇动,以保持显像剂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再喷涂在整个被检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薄膜。
6.2喷涂显像剂时,喷嘴应距被检表面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形成夹角30~40°为宜。
6.3显像时间一般不少于8min。
7、观察判定探伤结果:7.1观察显示应在喷涂显像剂后8~20分钟内进行。
如果自然光线不足,可用不小于300瓦的白炽灯近距离照在被检部位进行观察。
7.2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察。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处理和渗透检测。
8、后清洗工件检测完毕后应进行后清洗,以去除对工件有害的殘留物。
三、PT探伤显示的分类和记录1、小于0.5mm显示不计,除确认显示迹痕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以外,其它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显示迹痕均应作为缺陷处理。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是检验焊接接头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焊缝的磁粉探伤相比,它具有不局限于铁磁性材料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合金等非磁性材料。
着色渗透探伤过程是将含有颜料和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焊件受检部位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使其渗入到开口的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除残留在表面的渗透液,等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已渗入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表面上来而显示出缺陷痕迹。
渗透探伤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坡的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表层的埋藏缺陷。
1.着色渗透探伤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着色渗透探伤法还可按不同的显像过程分成干式显像法、湿式显像法和无显像剂显像法。
着色渗透探伤法可用于以下部位的检查:1)焊前坡口切割面或加工面的检查。
2)焊缝及近缝区表面的检查。
3)焊接过程中焊道表面的检查。
4)临时装配定位拉筋板拆除后焊疤表面的检查。
2.着色渗透探伤剂的组成焊缝渗透探伤用试剂包括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
(1) 渗透剂液体状态的渗透剂通常由颜料、溶剂、乳化剂和多种增强渗透性能的添加剂组成。
(2) 去除剂焊缝渗透探伤用去除剂分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型。
水洗型去除剂的主要组分是工业用水。
后乳化型去除剂由乳化剂和水组成。
乳化剂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并附加调整粘度的溶剂。
(3) 显像剂渗透探伤用显像剂分干式显像剂、湿式显像剂和快干式显像剂。
干式显像剂的组分是白色无机粉末,如氧化镁和氧化钛粉末。
湿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的水溶液。
且溶液中显像粉末呈悬浮状态。
同时附加润湿剂,分散剂及防腐剂。
快干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溶解于挥发性有机溶液中,并加适量限制剂和稀释剂等。
3.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及操作要点焊缝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包括预处理、预清洗、渗透处理、乳化处理、去除处理、干燥处理、显像、观察和后处理等。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以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着色渗透探伤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二、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探伤剂: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着色渗透探伤剂,如水溶性、可清洗型或高温型等。
2. 准备表面:确保被检测表面干净、无油污、无涂层等,以提高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工具:准备好喷雾器、刷子、布料、洗涤剂、水源等工具和设备。
三、涂覆渗透剂1. 清洗表面: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杂质和污垢,确保表面干净。
2. 涂覆渗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确保整个表面都被涂覆到。
四、渗透时间1. 等待时间: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渗透剂充分渗透到被检测材料中的裂纹和缺陷中。
2. 渗透时间: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渗透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不等。
五、渗透剂的清除1. 温水清洗:使用温水冲洗被检测表面,将多余的渗透剂冲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 除去残留:使用布料或刷子,除去表面上残留的渗透剂,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六、施加显像剂1. 涂覆显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显像剂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形成可见的反应。
2. 等待时间:根据显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显像剂充分反应和显像。
七、观察和评估1. 观察反应:使用裸眼或辅助工具,观察被检测表面上的反应情况,如颜色变化或暗斑等。
2. 评估缺陷: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并评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合格。
八、记录和报告1. 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反应和评估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信息。
2. 编写报告: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写探伤报告,包括被检测材料的信息、探测方法和结果等,以供后续分析和处理。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是检验焊接接头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焊缝的磁粉探伤相比,它具有不局限于铁磁性材料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合金等非磁性材料。
着色渗透探伤过程是将含有颜料和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焊件受检部位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使其渗入到开口的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除残留在表面的渗透液,等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已渗入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表面上来而显示出缺陷痕迹。
渗透探伤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坡的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表层的埋藏缺陷。
1.着色渗透探伤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湿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的水溶液。
且溶液中显像粉末呈悬浮状态。
同时附加润湿剂,分散剂及防腐剂。
快干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溶解于挥发性有机溶液中,并加适量限制剂和稀释剂等。
3.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及操作要点
焊缝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包括预处理、预清洗、渗透处理、乳化处理、去除处理、干燥处理、显像、观察和后处理等。
各检验程序的操作要点、缺陷痕迹的形式及其成因详见下表。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中各种常见的焊接缺陷痕迹特征综列于下表。
缺陷痕迹的评定,可参照
JB/T6062-199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痕迹分级》标准的规定执行,该标准将缺陷痕迹分成4个质量等级,I级要求最高,IV级要求最低。
详见下表。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着色渗透探伤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发现和评估工件表面的裂纹、夹杂、毛孔等隐蔽缺陷。
然而,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着色渗透探伤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避免有机溶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2.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试剂。
包括着色剂、溶剂、渗透剂、背景亮度表等。
3.对工件进行准备。
清除表面油污、腐蚀物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燥和平整。
渗透处理1.将渗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
应均匀涂刷,确保所有检测区域被完全覆盖。
2.将工件露置在室温下,使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充分渗透到缺陷内部。
3.清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后续着色、镜检等操作产生干扰。
着色处理1.将着色剂均匀涂布于工件表面,稍等片刻让其充分滲入缺陷内部。
2.擦拭掉表面多余的着色剂。
3.在室温下让着色剂在表面停留数分钟。
清洗处理1.用清洁溶剂(例如酒精)清洗表面。
2.用干净的清水清洗表面,确保表面的溶剂已经被清除。
镜检处理1.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紫外灯对着色后的工件进行检查。
2.使用背景亮度表判断缺陷的大小、形状、数量等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对检出的缺陷进行判定和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着色剂、渗透剂等试剂应储存在安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火源、电源、铁质物品接触。
2.在处理试剂、涂料等操作时,应配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例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4.如发生溶剂泄漏、着火等意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扑灭火源,若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并疏散人员。
5.对于未经合格培训的人员禁止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
6.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1. 准备工作1.1着色探伤剂:检查渗透剂(红)、清洗剂(黄)、显像剂(蓝)有无漏气、过期、膨胀,是否于通风干燥温度范围在10-50℃的环境中避光保存,渗透检测探伤剂的存放条件必须达到上述的要求。
1.2操作环境:温度在10-52℃范围内,通风良好且周围没有火源。
光线充足,白光照度≥500lux。
2. 操作程序2.1预清理2.1.1待测的焊缝、铸件必须经过酸洗处理,以确保其表面无氧化皮、油污、夹渣、夹砂等影响表面性能的缺陷。
2.1.2待测的产品检查无误后,用水冲洗产品的待检处(焊缝为焊缝±50mm,铸件为整体或者冒口打磨区等容易出现缩松的区域),冲洗完毕后倾倒清洗剂,用干净的布沿一个方向反复擦拭,直至待检面光洁。
2.2 渗透2.2.1进行渗透之前请确保待检产品处于干燥的状态,并且待检面光洁无污染。
2.2.2在待检面上均匀施加渗透剂,确保渗透剂覆盖待检面范围边缘延伸30mm处。
2.2.3渗透时间控制在10-15min,在渗透时间内确保渗透剂保持湿润。
2.3清洗2.3.1达到渗透时间后用干净的布或纸沿同一方向将待检面多余的渗透剂擦掉。
2.3.2待检面大部分渗透剂擦除干净后,将清洗剂喷在干净的布或者纸表面,沿一个方向反复擦拭待检面,直到待检表面完全没有渗透剂残留。
2.3.3对于整体检测的大型铸件,可以用水冲洗渗透剂,水压不超过340kPa,冲洗角度最好控制在30-40°,一直冲洗到整体无渗透剂残留为止。
2.4干燥2.4.1 对于焊缝等部分位置检测的、用清洗剂清洗的产品,可以直接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确保无杂物落在待检面上。
2.4.2对于用水冲洗的产品,可以用风机烘干,热风温度不超过70℃,一直干燥至表面无水渍即可,禁止干燥太长时间2.5显像2.5.1干燥完毕后即可进行显像操作,施加显像剂之前要先摇匀。
2.5.2对于焊缝和部分检测的铸件,施加显像剂时角度控制在30-40°,喷嘴距待检面300-400mm,沿一个方向施加一次显像剂即可。
引言概述: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焊缝中是否存在裂纹、表面缺陷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焊缝着色渗透探伤的应用。
正文内容:
1.焊缝着色渗透探伤的原理
1.1渗透探伤原理
1.2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原理
2.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操作步骤
2.1表面清洁处理
2.2涂布着色剂
2.3涂布渗透剂
2.4渗透时间
2.5清洗和干燥
3.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注意事项
3.1实验器材和试剂的选择
3.2操作环境的要求
3.3操作人员的要求
3.4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3.5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解释
4.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4.1着色剂的表现
4.2渗透剂的表现
4.3观察光源的选择
4.4实验结果的判定标准
4.5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5.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应用领域
5.1压力容器领域
5.2建筑工程领域
5.3车辆制造领域
5.4航空航天领域
5.5核工业领域
总结: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结果可靠。
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选择适合的试剂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对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结果的判
断,可以及时发现焊缝中的缺陷,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在压力容器、建筑工程、车辆制造、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