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42
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期限”。
第一节手术前准备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是使病人和手术组人员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
2.手术前准备与病人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病人的局部和全身状态有密切关系择期手术:溃疡病的胃大部切除术限期手术:恶性肿瘤的手术急症手术:脾破裂手术、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修补手术病人的局部及全身状态分为耐受力良好和耐受力不良两种一、一般准备1.心理方面准备(含医务人员)(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预后,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
(2)充分尊重病人自主权的选择,应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取诊断治疗措施,在病人没有知情同意前,不宜做任何手术或有损伤的治疗。
2.生理方面准备——病人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和手术后的过程。
(1)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开始停止吸烟(2)备血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量的全血(3)预防感染: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杜绝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进入手术室;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的手术;②胃肠道手术;③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④污染的创伤、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⑥血管手术;⑦人工制品植入术;⑧脏器移植术。
(4)胃肠道准备:①非胃肠手术病人,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为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
术前一夜肥皂水灌肠。
②胃肠道(尤其是结肠)手术,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如果行左半结肠或直肠手术,则应行清洁灌肠,并于术前2~3天开始服用肠道制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机会。
(5)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术前一周左右,根据不同状态,经口或经静脉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6)其他:术前一天或术日早晨检查病人,如有发热(超过38.5度)或女病人月经来潮,延迟手术;术前夜给镇静剂,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进手术室前排空尿液,必要时留置尿管;手术前取下活动牙齿。
肾错构瘤围手术期护理外三科彭琳一、概述肾错构瘤是一种实质性占位病变,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于脂肪瘤的一种,由厚壁血管、平滑肌和成熟或不成熟脂肪组织构成,可以单个,多个或双侧发病。
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
80%为女性,但我国肾错构瘤患者绝大多数并不伴有结节性硬化。
可伴结节性硬化,此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是遗传的家族性疾病,80%病人脸部有蝴蝶状皮脂腺瘤,其他器官如脑、眼、骨、心、肺亦有病变。
大脑发育迟缓、智力差、有癫痫发作,多为双肾多发病源。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从发病机理上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总结出各种类型肾错构瘤形成的根本原“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胞与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肾毛细血管的平滑肌组织之间有关,并形成肾脏突出的肿块,称之为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①肿瘤在肾内多无症状②肿瘤过大时有腰痛,腹部慢性胀痛、钝痛或隐痛,有可能突然破裂大出血,休克。
2、辅助检查由于肿瘤靠近集合系统,破溃后可引起血尿,尿液检查可有潜血。
双肾错构瘤可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表现,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的异常。
B超颇具特征,肿瘤内的脂肪及血管部分呈现分布均匀的密集高回声区,肌肉及出血部分显示低回声区。
X线腹部平片见肾轮廓不清,腰大肌影消失,肾区有钙化。
尿路造影可见肿块压迫肾盂、肾盏,使之变形、拉长、缩短等,但无侵蚀现象。
CT 是诊断肾错构瘤的主要方法。
呈密度不均的肿块,含脂肪量较多,CT值为-40到-90Hu。
肾癌护理常规一、概述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60岁,男、女比例为2:1。
【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及腰部肿块等。
【特殊检查】 B超、X线、CT、MRI、肾动脉造影等。
【治疗要点】根治性肾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二、术前护理1、每天测血压2次,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协助医生了解患侧及健侧肾脏功能以及手术方式。
2、改善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必要时输血。
3、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切除一侧肾脏,只要健侧肾脏功能正常,对自身各方面没有影响。
可让术后恢复良好的肾切除病人与之交谈,解除思想顾虑,取得合作。
4、同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尿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
(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有无手术后内出血及休克表现。
应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及意识的变化每0.5~1h测量血压、脉搏1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色量是否正常,当引流液颜色鲜红、量>100ml/h,出现脉搏加快,脉压缩小时,提示有腹腔内出血,立即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2、体位一般肾切除术后病人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肾癌根治、腹膜后淋巴清扫的病人应卧床5~7天。
3、营养支持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肛门排气后逐渐进流食、半流食、普食。
4、用药护理选用对肾脏无损害或毒性较轻的抗生素,保护肾功能。
5、肾功能观察由于手术对肾脏的直接影响,可暂时增加健侧肾脏负担。
术后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根据血、尿生化检查相应调整水和电解质的摄入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减轻健侧肾脏负担。
6、引流管的护理一般伤口引流管若无引流液排出,2~3天拔除。
7、健康教育(1)康复指导:保持心情愉快,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等。
(2)定期复查肝、肾、肺等脏器功能。
放疗、化疗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和
患者的安全,以下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
1. 术前准备:
- 在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释手术过程
和可能的风险。
- 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
生命体征指标。
- 根据医嘱,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液、尿液分析等。
-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完成。
2. 术中护理:
-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无菌操作。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定期记录血压、心率、
呼吸等指标。
-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如递刀、吸引、缝合等操作。
- 注意手术场的无菌环境,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根据需要,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时报告医生任何异常情况。
3. 术后护理:
-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注意监测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 观察伤口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渗液、感染等并及时更换敷料。
- 确保患者舒适,如满足口渴、疼痛管理等基本需求。
-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 提供术后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内容。
- 定期复查患者的术后效果,关注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医生。
以上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措施,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护理。
同时,护士还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
要求,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后细心护理与查房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方法。
术后细心护理和定期查房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1. 观察伤口:术后要密切观察手术伤口,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 保持伤口清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伤口清洁护理,避免感染。
3. 饮食调理:根据医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促进消化和康复。
4. 注意休息:术后休息是必要的,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查房注意事项:
1. 观察病情变化:查房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病情变化,包
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2. 观察伤口情况:查房时要仔细观察手术伤口的愈合情况,注
意有无感染迹象。
3. 监测尿量:查房时要询问患者的尿量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
记录并通知医生。
4. 了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查房时要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及时向医生反馈。
综上所述,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后的细心护理和查房对于患
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病情变
化和不适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同时,患者本人也应积极配合
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惯,以促进康复。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4、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合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