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风玫瑰图
- 格式:ppt
- 大小:498.00 KB
- 文档页数:14
风玫瑰图中文名称:风玫瑰图英文名称:wind rose;wind rose diagram定义1: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或风速大小的图。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定义2:用极坐标表示某地某海区某时段内风向、风速分布的统计图。
分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两种类型。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信息技术(三级学科)定义3:某地区一定时间内的风向、风速及其频率的风况统计图。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工程与渔港(二级学科)风玫瑰图Breeze rose diagramfēnɡ méi ɡuī tú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
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
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它是消防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在开展建审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摘自“百度百科”风玫瑰图释义在风向玫瑰图中,频率最大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
最常见的风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的风的频度成正比。
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
有些风玫瑰图上还指示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
图例季风的风玫瑰图如图所示。
“风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如图一,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玫瑰”。
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应用风玫瑰图是消防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在开展建审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一般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正确确定大型易燃、可燃气体和液体贮罐、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大型可燃物品仓库以及散发可燃气体、液体蒸气的甲类生产厂房或甲类物品库房及生活区的位置。
高中地理:风玫瑰图在气象统计、城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方面的应用我们知道理想大陆上的气压带、风带是如此的规则、单一、稳定,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是无法找到这样的地区的。
为了表示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内的风频、风速等情况,就需要更科学、更直观的统计方式──风玫瑰图,用风玫瑰图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流情况,更贴近现实。
风玫瑰图是以“玫瑰花”形式表示各方向上气流状况重复率的统计图形,所用的资料可以是一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其类型一般有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联结的闭合折线图形(如图1)。
在图1中该地区最大风频的风向为北风,约为20%(每一间隔代表风向频率5%);中心圆圈内的数字代表静风的频率。
如果用这种方法表示各方向的平均风速,就成为风速玫瑰图。
风玫瑰图还有其他形式,如图2~图5,其中图3为风频风速玫瑰图,每一方向上既反映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又反映这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段的风羽多少);图4~图5为无量化的风玫瑰简易图,线段的长度表示风频的相对大小。
例1、读上海某年的风频玫瑰图,据此回答:(1)这一年上海的最大风频的风是,一般多出现在(夏季)。
(2)如果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上海的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的郊外,这是因为。
(3)这一年上海年降水量达到近20年的最大值,从图中可以看出的原因是。
(4)如果该图表示风速玫瑰图,最大风速的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高压中心与阿留申低压中心间的气压差大B.亚洲高压中心与冰岛低压中心间的气压差大C.亚洲低压中心与夏威夷高压中心间的气压梯度力大D.亚洲低压中心与亚速尔高压中心间的气压梯度力大解析:(1)风向指的是风来自的方向,故本题最易犯的错误是将最大风频的风写成西北风,由于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风多出现在夏季。
区域污染气象特征评价区位于抚顺市区西南部,浑河南岸。
据现有气象资料分析,主要气象特点为:(1)就地面风场而言,以SW和NNE为主,而偏东风和偏西风出现频率较少,常年主导风向为NNE风;(2)风速随高度变化增加,符合幂次律分布。
1 主要气候特征本地区地处中温带,属寒冷湿润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受东亚季风和辽东丘陵地形的影响,主要气候特征为: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826.9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8%,年平均气温为7.5℃,冬季平均气温为-8.9℃,夏季为23.1℃,年平均风速为2.6m/s,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的逆温层多发生在冬季。
2 地面风场特征(1)地面风速特征地面风速特征统计结果见表2-1。
表2-1 各月及年平均风速值 m/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平均风速 2.3 2.3 2.7 3.6 2.8 2.5 2.2 2.3 2.4 2.7 2.7 2.3 2.6 (2)大气稳定度变化特征采用GB13201-91及HJ/T2.1~2.3-93中的分类方法,按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划分为A、B、C、D、E、F六类,各类稳定度出现的频率统计结果见表2-2。
表2-2 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项目 A B C D E F春 2.81 8.76 5.65 50.14 7.71 24.94夏 5.09 9.71 4.05 57.52 4.80 18.84秋 2.50 8.49 5.65 41.41 8.70 33.26冬0.43 9.29 6.21 33.33 10.87 39.87年 2.72 9.06 5.38 45.66 8.01 29.17由表2-2可见,全年中D 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为45.66%,其次是E 、F 、C 类,而A 类稳定度出现的频率最低。
(4)风向、风速及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年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的统计结果见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