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技术共3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39
外固定外固定是指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等。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以下标准:①能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的愈合。
②能有效地固定骨折,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③对伤肢关节约束小、有利早期功能活动。
④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
石膏固定(一)石膏绷带制作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成品。
在绷带卷(每厘米有12根纱的浆性纱布)一面撒上石膏粉,边抹边卷,制成石膏绷带,也可用石膏绷带制作箱制做。
(二)石膏绷带的用法使用时,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即可使用。
注意石膏在水中不可浸泡过久,取出后尽快使用,因耽搁的时间过长,石膏很快硬固,如勉强使用,将影响固定效果。
(三)石膏绷带内的衬垫可将石膏绷带分为有衬垫石膏。
有衬垫石膏,即将整个肢体先用棉花或棉纸自上而下全部包好,然后外面包石膏绷带。
有垫石膏患者较为舒适,但固定效果略差,多在手术后作固定用。
无垫石膏也需在骨突部位放臵衬垫,以防产生压性溃疡。
无垫石膏因定效果较好,但骨折后因肢体肿胀,容易影响血液循环或压伤皮肤。
(四)石膏绷带操作步骤1.包扎前准备包括人员安排、患者准备、石膏及工具准备等。
2.操作步骤(1)体位:将患者肢臵于功能位(或特殊要求体位),可借助器具维持。
(2)保护骨隆突部位:放上棉花或棉纸。
(3)制作石膏:放在肢体一定的部位,加强石膏绷带某些部分的强度。
方法是在桌面或平板上,按所需的长度和宽度,往返折叠6~8层,石膏绷带要摊平,勿有皱折。
(4)石膏托的应用:将石膏托臵于需要固定的部位,按体形加以塑形。
于关节部为避免石膏皱褶,可将其横向剪开一半或1/3,呈重叠状,而后迅速用手掌将石膏抹平,使其紧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