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兔减压神经放电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33
实验7 家兔大脑皮层刺激效应(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二、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躯体运动机能的最高级中枢,电刺激该区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
三、实验器材家兔、常用手术器械、咬骨钳、骨钻、止血钳、剪毛剪、计算机采集系统、银丝电极(双电极)、突体手术台、石蜡油、20%氨基甲酸乙酯、棉球、温热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将其麻醉后腹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眉骨至枕骨部纵向切开皮肤,沿中线切开骨膜。
用手术刀柄自切口处向两侧剖开骨膜,暴露额骨和顶骨。
用骨钻在一侧的顶骨上开孔(勿伤及脑组织)后,将咬骨钳小心伸入孔内,自孔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
向前开颅至额骨前部,向后开至顶骨后部及人字缝之前(切勿掀动人字缝之前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
按开颅区域,暴露双侧大脑半球。
2.用眼科剪小心剪开脑膜,暴露脑组织。
将温热生理盐水浸湿的薄棉片盖在裸露的大脑皮层上(或滴几滴石蜡油)防止干燥。
3.放松动物四肢,用棉球吸干脑表面的液体,。
将无关电极固定在头部切开的皮肤上,先用刺激电极接触皮下肌肉,调节刺激强度。
以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及25~30Hz的频率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观察躯体肌肉活动的反应。
绘出大脑半球背面的轮廓图,标出躯体肌肉运动的代表区域。
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特征。
实验 7 家兔皮层诱发电位(二)一、实验目的1、学习记录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波形。
二、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所引导的电位变化。
本实验是以适当的电刺激作用于左前肢的浅桡神经,在右侧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引导家兔的诱发电位。
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动物的皮层感觉区,在研发皮层机能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2011年10月28日家兔颈部动脉和神经的分离及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和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目的与要求】1.学习家兔颈部手术与分离主动脉神经的方法。
2.学习在体神经冲动引导与记录的方法,理解主动脉神经的生理功能。
3.掌握记录和测量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4.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改变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影响,并分析该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实验原理】主动脉神经是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又称减压神经。
神经传入冲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主动脉血压的升高或降低而相应增加或减少,从而使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或减弱,以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由于家兔主动脉神经独成一束,易于分离,故常用家兔为实验动物,进行主动脉神经冲动的引导与血压实验。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即可使升高的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与观察其作用。
【实验动物及器材】家兔、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眼科剪、支架、气管插管、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保护电极、纱布、棉球、丝线、 20ml注射器、20%-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电刺激连线,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铁架台,婴儿秤,输液装置,照明灯,有色丝线;【实验步骤】1、实验动物准备1)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按4-5ml/Kg(1g/Kg)耳缘静脉注射20%-25%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2)固定剪毛:背位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手术视野中的被毛。
3)手术分离血管与神经A、颈部皮肤切口5-7cm,分离皮下组织B、分离肌肉层:钝性分离C、行气管插管:倒“T”切口,插管固定D、分离血管与神经:一侧:迷走神经(1)、主动脉神经(2)、颈动脉(1)另一侧:迷走神经(1)、颈动脉(3)(插管用)2、连接仪器引导减压神经放电活动打开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引导电极在第一通道中,设置通道功能为神经放电,输入实验相关信息,采样观察减压神经放电活动。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颈部动脉和神经的分离及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和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2011年10月28日【目的与要求】1.学习家兔颈部手术与分离主动脉神经的方法。
2.学习在体神经冲动引导与记录的方法,理解主动脉神经的生理功能。
3.掌握记录和测量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4.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改变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影响,并分析该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实验原理】主动脉神经是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又称减压神经。
神经传入冲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主动脉血压的升高或降低而相应增加或减少,从而使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或减弱,以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由于家兔主动脉神经独成一束,易于分离,故常用家兔为实验动物,进行主动脉神经冲动的引导与血压实验。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即可使升高的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与观察其作用。
【实验动物及器材】家兔、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眼科剪、支架、气管插管、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保护电极、纱布、棉球、丝线、20ml注射器、20%-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电刺激连线,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铁架台,婴儿秤,输液装置,照明灯,有色丝线;【实验步骤】1、实验动物准备1)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按4-5ml/Kg(1g/Kg)耳缘静脉注射20%-25%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2)固定剪毛:背位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手术视野中的被毛。
3)手术分离血管与神经A、颈部皮肤切口5-7cm,分离皮下组织B、分离肌肉层:钝性分离C、行气管插管:倒“T”切口,插管固定D、分离血管与神经:一侧:迷走神经(1)、主动脉神经(2)、颈动脉(1)另一侧:迷走神经(1)、颈动脉(3)(插管用)2、连接仪器引导减压神经放电活动打开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引导电极在第一通道中,设置通道功能为神经放电,输入实验相关信息,采样观察减压神经放电活动。
兔膈神经放电实验报告兔膈神经放电实验报告引言: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实验来探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实验旨在研究兔膈神经的放电活动,以期增进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兔子:选择健康的成年兔子,体重在2-3千克之间。
- 麻醉剂:使用适量的麻醉剂使兔子处于无痛觉状态。
- 电极:使用细且导电性良好的电极,将其插入兔子的膈肌中。
- 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兔膈神经的放电活动。
2. 实验步骤:- 麻醉兔子:将兔子置于适当的麻醉环境中,确保其处于无痛觉状态。
- 插入电极:将电极插入兔子的膈肌中,确保电极与神经接触良好。
- 记录数据:将数据记录仪连接到电极上,开始记录兔膈神经的放电活动。
- 分析数据: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兔膈神经的放电模式和频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了兔膈神经的放电活动。
兔膈神经放电的频率和模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兔子进食或呼吸活动时,兔膈神经的放电频率会增加。
而在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兔膈神经的放电频率会减少。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兔膈神经放电的强度在不同的刺激下有所变化。
例如,当兔子遭受到惊吓或疼痛时,兔膈神经的放电强度会增加。
而在平静的环境中,兔膈神经的放电强度则相对较低。
讨论与分析:兔膈神经放电的模式和频率的变化与兔子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进食和呼吸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兔膈神经在这些活动中的放电频率会增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而在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兔膈神经的放电频率减少,以节省能量。
此外,兔膈神经放电强度的变化与兔子的情绪状态有关。
惊吓或疼痛会引起兔子的紧张和痛苦,导致兔膈神经的放电强度增加。
而在平静的环境中,兔膈神经的放电强度相对较低,说明兔子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结论:通过对兔膈神经放电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兔膈神经放电的频率和模式与兔子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进食和呼吸活动时放电频率增加,休息或睡眠状态下放电频率减少。
兔减压神经放电及药物对放电的影响【目的和原理】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外周神经复合电位引导方法,通过同步记录减压神经放电及颈总动脉血压变化,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压力感受器的工作特性,加深对减压反射的理解。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重要调节机制。
减压神经为主动脉弓血管壁上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
多数哺乳动物的减压神经在颈部混入迷走神经,其传入中枢的冲动引起降压反射。
家兔的减压神经自成一束,在颈部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一起走行于颈动脉鞘内,主要反映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压力刺激的情况。
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当主动脉弓处血压升高时,主动脉管壁被动扩张,减压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增多,反之,传入减少。
在压力感受性调节中,心迷走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均为胆碱能纤维,其节后纤维通过释放Ach作用于心肌M受体而抑制心肌的活动使得血压降低;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分别为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节前纤维释放Ach作用于节后神经元的N受体而兴奋节后神经,后者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兴奋心肌,收缩血管,使得血压升高。
不同药物作用于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改变动脉血压,使得减压神经放电出现差异。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器械和药品】台秤、兔手术台、注射器(1ml、20ml各一个)、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BL-42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监听器、引导电极、血压换能器、三通阀、铁支架2个、动脉夹2个、动脉插管、玻璃分针、棉线、2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0.5%肝素盐水、1:100000乙酰胆碱、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酚妥拉明。
【实验方法和步骤】1:动物手术(1)家兔捉拿、称重。
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将动物麻醉,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2)减压神经和颈总动脉的分离:剪去颈部手术野的毛,于喉下正中部位切开皮肤6~9cm,止血钳行钝性分离,暴露气管及两侧颈总动脉。
先不破坏颈动脉鞘,仔细观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之间一条最细的神经即为减压神经。
家兔“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调节”综合性实验的分析与评价杨雪梅;张冬梅;王俊亚;陈岩【摘要】目的:加深学生对减压神经与动脉血压调节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观察家兔在体减压神经传入冲动的发放特征及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变化与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发放的关系。
结果减压神经放电幅度与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夹闭颈总动脉使减压神经放电增强;去甲肾上腺素使减压神经放电增强;乙酰胆碱使减压神经放电减弱。
结论通过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实验注意事项与实验效果评价方法。
%Objective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about the theory of discharge of aortic nerve on blood pressure adjustment, along with their hands-on ability, observational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Methods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ortic Nerve Impulse in rabbits, along with the relations of neurohormonal factors and discharge of aortic nerve and blood pressure adjustment.Result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aortic nerve impulse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in a cardiac cycle. The amplitude of Aortic nerve impulse was increased by clamping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or by norepinephrine. The amplitude of Aortic nerve impulse was decreased by acetylcholine.Conclusion We summarize the problems we encounter and solutions we use in doing these student experiments into experimental not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hich can guide us in future experiments.【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8【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减压神经放电;动脉血压;综合实验【作者】杨雪梅;张冬梅;王俊亚;陈岩【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机能学教学实验室,北京 101300;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机能学教学实验室,北京 101300;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机能学教学实验室,北京 101300;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机能学教学实验室,北京 10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23近年来,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验家兔主动脉神经放电生命科学学院蒙嵘40508088【实验目的】1.复习家兔的耳缘静脉麻醉方法2.学习颈部脉神经及血管分离术3.学习在体主动脉神经冲动的引导方法4.观察主动脉神经放电特点及药物对神经冲动发放的影响【实验原理】1. 家兔主动脉区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在颈部单独成一束,称为减压神经或主动脉弓神经。
减压神经具有稳定动脉血压的作用。
当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时,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也随之增多或减少,使减压反射相应地增加或减弱,以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2. 家兔的减压神经所处方位位于颈部的颈动脉下,这里有3条神经,其中一条最为粗大的是迷走神经,相对于最细的神经即为我们需要的减压神经。
3.心电图导联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lead)。
常用的导联如下: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1. 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 )的电位差。
当l 的电位高于r 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 的电位高于l 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2. 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 )的电位差。
当f 的电位高于r 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3. 导联: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联,反映左下肢(F)与左上肢(l )的电位差,当f 的电位高于l 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4.心电图P波:心房除极化QRS: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T > 1/10RP-R间期:< 0.20s (60-90次/分)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和房室束传导所需的时间S-T段:< 0.05 ~ 0.1 mV 心室肌细胞均处于复极化缓慢进行阶段,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
家兔减压神经的降压原理
# 聊聊家兔减压神经的降压奥秘。
今天咱们来唠唠家兔减压神经的那些事儿,特别是它神奇的降压原理。
家兔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宇宙,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使命和作用。
这减压神经啊,那可是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角色。
想象一下,家兔的血压就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速度,有时候会开得太快,这可不好,得有个“交警”来管管。
而减压神经,就是这个负责调控血压的“交警”。
为啥它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呢?这得从它传递信号的方式说起。
减压神经其实是一群特别敏感的神经纤维,就像一个个小侦探,时刻监测着动脉血压的变化。
当血压升高的时候,这些小侦探就开始忙活啦!它们能敏锐地感觉到血压的升高,然后迅速把这个“危险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收到信号后,就像是接到了紧急任务的指挥部,马上做出反应,下达一系列指令来降低血压。
比如说,它会让心跳慢一点,别那么拼命地泵血;还会让血管扩张一些,这样血液流动的阻力就减小了,血压也就跟着降下来啦。
你看,这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巧妙地调节着血压的平衡。
而且哦,减压神经的工作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它还能根据血压的变化程度,做出不同强度的反应。
血压升得越高,它传递的信号就越强,中枢神经系统采取的降压措施也就越有力。
咱们再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没有减压神经,家兔的血压不得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乱了套啦!说不定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呢。
所以说啊,减压神经虽然在我们身体里不太起眼,但它的作用可真是大大的。
它默默地守护着血压的稳定,让家兔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家兔主动脉神经放电实验八家兔主动脉神经放电一、实验目的1、学习颈部脉神经及血管分离术2、学习在体主动脉神经冲动的引导方法3、观察主动脉神经放电特点及药物对神经冲动发放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主动脉神经(又称减压神经)是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
神经传入冲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主动脉血压的升高或降低而相应增加或减少,从而使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或减弱,以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即减压反射。
2、心电图导联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lead)。
常用的导联如下:(一)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Ⅰ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 )的电位差。
当l 的电位高于r 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 的电位高于l 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Ⅱ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 )的电位差。
当f 的电位高于r 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Ⅲ导联: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联,反映左下肢(F)与左上肢(l )的电位差,当f 的电位高于l 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3、心电图①、P波:心房除极化②、QRS:心室去极化③、T波:心室复极化T > 1/10R④、P-R间期:< 0.20s (60-90次/分)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和房室束传导所需的时间⑤、S-T段:< 0.05 ~ 0.1 mV 心室肌细胞均处于复极化缓慢进行阶段,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
⑥、u波:T后0.02 ~ 0.04s,与T波方向一致,蒲肯野细胞复极化。
三、材料与方法(一)动物与器材⏹家兔⏹兔体手术台、RM6240计算机采集系统、音箱、常用手术器械、引导电极、止血钳、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肾上腺素(1∶5000)、乙酰胆碱(1∶10000)、石蜡油、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