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 格式:docx
- 大小:15.09 KB
- 文档页数: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是由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组建而成的,它们相互协作,使得计算机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协议与服务以及网络拓扑结构。
一、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种硬件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1.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大型计算机,通常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共享、打印和数据库等。
2. 终端设备: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用于与网络进行交互和获取信息。
3. 路由器:负责网络中不同子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根据IP地址决定数据的转发路径。
4. 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的交换和转发,能够根据MAC地址进行精确的数据传送。
5. 集线器:将多台计算机连接成局域网或广域网的中央节点,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传输。
二、协议与服务计算机网络依赖于各种协议与服务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信息的安全。
其中,常见的协议和服务包括:1.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负责数据的分组、传输和路由,并实现网络间的通信。
2. HTTP协议:用于在Web上请求和传输超文本文档,是构建万维网的基础。
3. DNS服务:将域名与IP地址相互映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特定的网站或资源。
4. DHCP服务:根据需要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提供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5. VPN服务:通过加密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专用网络,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和隐私性。
三、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数据传输路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1. 星型拓扑:中央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到每台计算机,形成一个星形网络。
这种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但中央设备的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中断。
2. 总线拓扑: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主线上,形成一个总线结构。
虽然成本较低,但总线故障会使整个网络瘫痪,并且性能可能会随着电缆长度增加而下降。
3. 环形拓扑:计算机按环形排列,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其前后的计算机。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计算机网络功能组成、计算机网络要素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类、按拓扑结构分类、按交换技术分类、按采用协议分类、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4)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分层与协议、接口与服务、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定义。
从物理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从应用目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以相互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需要弄清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1.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的区别传统的多终端系统是由一台中央处理机、多个连机终端及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如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组成。
在多终端系统中,无论主机上连接多少个终端或计算机,主机与其连接的终端或计算机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终端只是主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它本身并不拥有系统资源,不具备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系统资源全部集中在主机上,数据处理也在主机上进行。
而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不是以一台大型的主计算机为基础,而是以许多独立的计算机为基础。
每台计算机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网络中的全部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以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对网络的理解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二、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
1.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的互联网,如一个公司、学校、医院、酒店等建立的内部互联网。
局域网一般使用以太网技术进行互联,并且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直接相互通信,而不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2.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覆盖一个城市或相邻城市的互联网。
城域网一般使用光纤或无线电波进行互联,并且可以传输更大的数据量,同时具备比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3.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覆盖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互联网,其范围比较广泛。
广域网由多个城域网或局域网连接而成,数据传输采用比较高级的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等。
4.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开的、自由的网络,是所有网络中规模最大、数据量最多的一种网络。
互联网由多个网络接入点互相连接而成,其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具备几乎无限的扩展性和可操作性。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具备数据交换、通信、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
1.数据交换功能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大量信息、文本、音频和视频等文件和媒体的快速传输和共享,无论是在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还是互联网,都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2.通信功能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通信,如即时通信、网络电话、远程视频会议等。
通过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轻易地与全球各地的人进行定时的沟通和交流。
3.信息共享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可以实现各种文件、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比如云存储空间、云服务平台、共享软件等。
4.资源共享功能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在线共享,如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硬盘等,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和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和通信的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LAN主要用于同一建筑物或校园内的计算机互联,WAN则用于跨越城市或国家的计算机互联。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如下: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计算机:计算机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是一台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
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互相连接和通信。
2.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计算机互联的重要设备,包括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
3.通信线路:通信线路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传输介质,包括电信网络、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等。
4.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部分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等。
5.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软件系统,它可以监控网络性能、故障信息、网络拓扑结构等,帮助管理员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和共享信息,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2.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员之间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效率,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
3.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数据库等。
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4.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和信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视频教学、远程教育等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5.实现远程协作: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远程协作,促进全球化合作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协同工作。
6.提高社交效率:计算机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线社交工具,使人们更快捷地认识新朋友,交流信息,分享知识和经验。
计算机网络概念、组成、功能及特点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认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两台及两台以上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和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软件的作用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转递。
通俗地说,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两台或两台以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或设备②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来构建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信息传输通道(即通信子网)③计算机之间使用统一的通路规则或约定(即网络协议)来交换、传递数据。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
网络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连接设备、传输介质等。
其中,通信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是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网络连接设备是连接网络所需要的连接部件和设备。
网络服务器是为网络提供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工作站是一般用户入网的站点,供用户直接使用的入网的计算机。
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和通信协议等。
2、通常将计算机网络划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大部分。
通信子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及其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都属于通信子网,它负责网络信息的传输。
在局域网中,通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和相关软件组成。
在广域网中,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节点交换机)及其运行的软件、集中器等设备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另外,通信子网又可分为“点—点通信线路通信子网”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
广域网主要采用点到点通信线路,局域网与城域网一般采用广播信道。
由于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上出现了两个分支:一类基于点—点通信线路,另一类基于广播信道。
基于点—点通信线路的广域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与协议的研究开展比较早,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协议与标准。
计算机⽹络的结构组成计算机⽹络的结构组成⼀个完整的计算机⽹络系统是由⽹络硬件和⽹络软件所组成的。
⽹络硬件是计算机⽹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络软件是⽹络系统中的技术⽀持。
两者相互作⽤,共同完成⽹络功能。
⽹络硬件:⼀般指⽹络的计算机、传输介质和⽹络连接设备等。
⽹络软件:⼀般指⽹络操作系统、⽹络通信协议等。
1.2.1 ⽹络硬件的组成计算机⽹络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主机、客户机、终端)、通信处理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通信线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信息变换设备(Modem,编码解码器)等构成。
1、主计算机在⼀般的局域⽹中,主机通常被称为服务器,是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计算机,因此对其有⼀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特别是主、辅存储容量及其处理速度要求较⾼。
根据服务器在⽹络中所提供的服务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域名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络⼯作站除服务器外,⽹络上的其余计算机主要是通过执⾏应⽤程序来完成⼯作任务的,我们把这种计算机称为⽹络⼯作站或⽹络客户机,它是⽹络数据主要的发⽣场所和使⽤场所,⽤户主要是通过使⽤⼯作站来利⽤⽹络资源并完成⾃⼰作业的。
3、⽹络终端是⽤户访问⽹络的界⾯,它可以通过主机联⼊⽹内,也可以通过通信控制处理机联⼊⽹内。
4、通信处理机⼀⽅⾯作为资源⼦⽹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将主机和终端连⼊⽹内;另⼀⽅⾯它⼜作为通信⼦⽹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5、通信线路通信线路(链路)是为通信处理机与通信处理机、通信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6、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1.2.2 ⽹络软件的组成在计算机⽹络系统中,除了各种⽹络硬件设备外,还必须具有⽹络软件。
1、⽹络操作系统⽹络操作系统是⽹络软件中最主要的软件,⽤于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户通信,以及全⽹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户提供统⼀的、⽅便的⽹络接⼝,便于⽤户使⽤⽹络。
《计算机⽹络》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是⼀个将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是互连的、⾃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个完整的计算机⽹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成分组成,缺⼀不可。
硬件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通信处理机(⽹卡)等组成。
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
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可靠性、负载均衡计算机⽹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域⽹(WAN)、城域⽹(MAN)、局域⽹(LAN)、个⼈区域⽹(PAN)。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络、分组交换⽹络、报⽂交换⽹络。
按拓扑结构分:星形⽹络、总线型⽹络、环形⽹络、⽹状形⽹络按传播技术分:⼴播式⽹络、点对点⽹络按使⽤者分:公⽤⽹、专⽤⽹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线⽹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上升为因特⽹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草案、建议标准(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因特⽹标准。
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带宽:⽹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单位是『⽐特每秒(b/s)』时延:指数据(⼀个报⽂或分组)从⽹络(或链路)的⼀段传送到另⼀端所需要的总的时间。
n 发送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
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n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n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进⾏的⼀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n 排队时延:等待输⼊队列和输出队列处理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般忽略不计⾼速链路提⾼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不是⽐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它们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相互传递信息和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硬件组成1.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并提供各种计算和应用服务。
主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
2. 通信链路:通信链路是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物理连接,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有线链路包括以太网、光纤等,无线链路包括Wi-Fi、蓝牙等。
通信链路通常由线缆、光纤、无线电等实现。
3.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和管理计算机网络。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和网桥等。
交换机负责转发数据,路由器用于转发数据包并连接不同的网络,网桥则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4.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用户接入计算机网络的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
终端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与计算机网络连接,并使用网络提供的服务和资源。
二、软件组成1.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是指规定了网络中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格式。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协议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校验、错误处理等。
2.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主机上的软件,它提供了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 等。
3.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程序,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和传输数据。
常见的应用软件包括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文件传输程序等。
4.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是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如电子邮件、文件共享、远程登录等。
网络服务可以通过应用软件访问和使用。
三、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人们提出了分层的概念,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常用的网络层次结构有OSI模型和TCP/IP模型。
1. OSI模型:OSI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种网络层次结构,它包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联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它们能够通过通信链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根据网络的规模和功能需求,计算机网络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计算机在网络中相互连接的方式和形式。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其使用范围和功能目标进行分类。
根据使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三种类型。
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一种范围较小的网络,通常覆盖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范围内。
它通常由路由器、交换机、局域网适配器、网线等硬件设备组成,用于满足单一组织内部的通信需求。
局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快,延迟较低,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2. 城域网(MAN)城域网覆盖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它通常由多个局域网通过高速传输介质(如光纤)相互连接而成,用于实现城市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城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快,覆盖范围较广,适用于大规模组织之间的通信。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一种范围更大的网络,通常覆盖多个城市、国家甚至是全球范围。
它由多个城域网和局域网通过路由器、光纤等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用于实现跨越较大距离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延迟较高,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组织之间的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描述了计算机在网络中相互连接的方式和形式。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1.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在一根中央传输线(总线)上的结构。
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总线上,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式进行通信。
总线型拓扑结构简单、易于扩展,但是当总线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可能会瘫痪。
2.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中央设备(如交换机或集线器)上的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一、硬件组成计算机网络是由两个或多个计算机通过特定通信模式连接起来的一组计算机,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组成一般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有哪些,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络适配器,又称为网络接口卡或网卡,四是连接线,学名“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体”,主要是电缆或双绞线,还有不常用的光纤。
如果要扩展局域网的规模,就需要增加通信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网桥和路由器等。
我们把这些硬件连接起来,再安装上专门用来支持网络运行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那么一个能够满足工作或生活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也就建成了。
服务提供者--服务器服务器,Server,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各网络工作站成员的信息请示等,并连接一些外部设备如打印机、CD,ROM、调制解调器等。
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Internet网管中心就有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各类服务器。
广义上的Server,服务器,是指向运行在别的计算机上的客户端程序提供某种特定服务的计算机或是软件包。
这一名称可能指某种特定的程序,例如WWW服务器,也可能指用于运行程序的计算机,例如,“我们的邮件服务器今天崩溃了”,这就是电子邮件不能被发送出去的原因。
一台单独的服务器计算机上可以同时有多个服务器软件包在运行,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向网络上的客户提供多种不同的服务。
网络服务器是不是就是所说的文件服务器,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服务器确也是指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硬件设备,其中装有NOS,网络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工具和各种应用程序等,是组建一个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所必需的基本配置,对于对等网,每台计算机则既是服务器也是工作站。
采用什么样的微机用作服务器最为合适,若有条件购置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则更好,因为硬件上有专门考虑,我们在前面不是说服务器的硬盘存取速度对网络的影响很大吗,所以专用的服务器就对数据的存储、速度、可靠性都有考虑,诸如硬盘镜像、双工等容错技术一般都会得到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从组织结构来讲:计算机网络是通过外围的设备和连线,将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地地域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集合。
从应用的角度讲:只要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各计算机间信息的互相交换,并可共享计算机资源的系统便可称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四部分)服务器(server)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
根据服务器担负的网络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类型,一般在局域网中最常用到的是文件服务器。
工作站(workstation)是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
它不同于服务器,服务器可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管理整个网络,而工作站只是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它的接入和离开对网络系统不会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网络中,工作站又被称为“结点”或“客户机”。
通信协议是指网络中通信各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对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
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
外围设备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的一些连线或连接设备。
常用的连线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等;连接设备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
三、网络的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型。
四、作用范围的大小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五、局域网中的双工和半双工单工:是指在一条线路上只能存在一个单个方向的通信,反向无法进行。
单工通信多用于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电视广播,在局域网中并不采用。
半双工:既双向交替通信。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通信双方只能有一个发送或接收信息。
当一方不管是发送还是接收信息时,另一方只能处在等待状态。
全双工:即双向同时通信。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通信双方即可以发送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
全双工工作模式在局域网中的应用,提高了网络的通信能力。
目前大量的局域网交换机和网卡都采用了全双工这一技术,使网络速度在交换式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倍。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作用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结构1.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
2. 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连接点,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
网络节点通过IP地址来进行唯一标识。
3.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
4. 协议和协议栈:计算机网络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就是协议。
协议栈是指多个协议的层次化结构,常见的协议栈有TCP/IP、OSI 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作用1. 信息交流:计算机网络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
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企业的商务合作,计算机网络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 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比如共享打印机、共享文件等。
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3. 远程访问: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实现远程访问。
通过远程桌面、VPN等技术,用户可以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上实现对其他计算机的操作和管理。
4. 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构建了全球范围的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浩瀚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向更高的传输速度发展,比如光纤网络和5G无线网络。
2. 虚拟化:虚拟化是指将一个物理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资源,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利用和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网络硬件:一般指网络的计算机、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等。
网络软件:一般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等。
1.2.1 网络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主机、客户机、终端)、通信处理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通信线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信息变换设备(Modem,编码解码器)等构成。
1、主计算机
在一般的局域网中,主机通常被称为服务器,是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计算机,因此对其有一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特别是主、辅存储容量及其处理速度要求较高。
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所提供的服务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域名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网络工作站
除服务器外,网络上的其余计算机主要是通过执行应用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我们把这种计算机称为网络工作站或网络客户机,它是网络数据主要的发生场所和使用场所,用户主要是通过使用工作站来利用网络资源并完成自己作业的。
3、网络终端
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它可以通过主机联入网内,也可以通过通信控制处理机联入网内。
4、通信处理机
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5、通信线路
通信线路(链路)是为通信处理机与通信处理机、通信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6、信息变换设备
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