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叶华,郑曙明,黄辉

(西南大学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研究中心,重庆402460)

摘要介绍了《水产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征,以及其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在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引入理论教

改探索和实践教学革新等方式,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进行了长期教学跟踪,即通过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形象化的内容以解释抽象的概念;通过问题导向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开发性实验、自主实验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产遗传育种;教学方法改革;问题导向学习;开放性实验教学;自主实验设计;生产实践教学;成果评价中图分类号S -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36-17933-02

作者简介

叶华(1981-),女,四川广元人,讲师,博士,从事水产动物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

,E-mail :yhlh2000@126.com 。收稿日期2012-10-1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内容。遗传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覆盖面广,涉及细胞、分子、个体、群体的遗传现象,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水产动物育种学是应用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包括传统方法中的鱼类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及细胞工程育种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

长期以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主要是采用理论讲授教学,多数同学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而且,要用有限的课时完成遗传育种学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这客观上要求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要从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个性与思维发展的能力为主。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改革。1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中,遗传学从个体遗传学入手,引申到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及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两个分支,其中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和理论。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只能通过短暂的记忆和复述来学习。这种被动学习使得知识的遗忘率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差。同时,传授式教学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出,缺乏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灌输式的教学也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老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性和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科研复合型人才

[1]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实验内容和水产养殖生产密切相关,其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设置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通过实验改革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及数据整理分析,巩固和加深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理论知识,加强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同时,还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2教学方法改革2.1理论课改革

2.1.1

灵活引用谚语、成语,强化基本概念。遗传学中大量

的基本概念靠死记硬背只能是短暂记忆,

无法长期根深于学生的脑海中,因此引用谚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例如,讲解“遗传”概念时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等,解释“变异”时引用“母生九子,九子各别”等。

对于对立性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遗传与变异、染色质与染色体、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遗传力与育种值等概念,通过列出表格的比较法进行讲解,必要时配上相应图片或实例加以说明,并在不同章节中涉及相关概念时加以重复,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重要概念的印象。2.1.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合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问

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于1969年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2-3]

。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医学院采用PBL

方法教学

[4]

。而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介绍和在教

学中引入PBL 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医学教学中,农业院校较少采用PBL 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次教改探索中进行了PBL 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2.1

设置问题。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

容相关的、趣味性浓的热点内容设置问题,例如在转基因技术一章中设置转基因水产动物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问题不是让学生理解与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是锻炼学生推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关该问题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以及团队协作可解决问题的程度;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关此问题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将被动传授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维的科学素质,以有效增加学习动力。2.1.2.2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由4名左右的学生组合成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36):17933-17934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卢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