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章节小结1.基本概念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的活(浓)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类电极。
参比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基本恒定的电极。
膜电位:跨越整个玻璃膜的电位差。
不对称电位:在玻璃电极膜两侧溶液pH相等时,仍有1mV~3mV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是由于玻璃内外两表面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以及外表面玷污、机械刻划、化学腐蚀等外部因素所致的。
酸差:当溶液pH<1时,pH测得值(即读数)大于真实值,这一正误差为酸差。
碱差:当溶液pH>9时,pH测得值(即读数)小于真实值,这一负误差为碱差,也叫钠差。
转换系数:指当溶液pH每改变一个单位时,引起玻璃电极电位的变化值。
离子选择电极:一般由电极膜(敏感膜)、电极管、内充溶液和内参比电极四个部分组成。
电位选择性系数: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电极对X和Y离子响应能力之比,亦即提供相同电位响应的X和Y离子的活度比。
可逆电对:电极反应是可逆的电对。
此外还有相界电位、液接电位、原电池、残余液接电位。
2.基本理论(1)pH玻璃电极:①基本构造:玻璃膜、内参比溶液(H+与Cl-浓度一定)、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绝缘套;②膜电位产生原理及表示式:;③玻璃电极作为测溶液pH的理论依据。
(2)直接电位法测量溶液pH:①测量原理。
②两次测量法。
pHs要准,而且与pHx差值不大于3个pH单位,以消除液接电位。
(3)离子选择电极:①基本构造:电极膜、电极管、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②分类:原电极、敏化电极;③响应机理及电位选择性系数;④测量方法:两次测量法、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4)电位滴定法:以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E-V曲线法、曲线法、曲线法)。
(5)永停滴定法:以电流变化确定滴定终点,三种电流变化曲线及终点确定。
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 章节小结1.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子流。
第8章 电位分析法及永停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下列电极的电极电位(25℃),并将其换算为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电位 值:(1) Ag | Ag + (0.001mol/L)]lg[059.0//++++=Ag Ag Ag Ag Ag θϕϕ)(623.0001.0lg 059.07995.0V =+= 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电位:241.0)()(//-=++SHE SCE Ag Ag Ag Ag ϕϕ)(382.0241.0623.0V =-= (2) Ag | AgCl (固) | Cl - (0.1mol/L)]Cl lg[059.0//--=Ag AgCl Ag AgCl θϕϕ)(281.01.0lg 059.02223.0V =-=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电位:241.0)()(//-=SHE SCE Ag AgCl Ag AgCl ϕϕ)(040.0241.0281.0V =-=(3) P t | Fe 3+ (0.01mol/L ) , Fe 2+ (0.001mol/L) ][][lg 059.023//2323+++=++++Fe Fe Fe Fe Fe Feθϕϕ)(830.0]001.0[]01.0[lg 059.0771.0V =+= 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电位: 241.0)()(2323//-=++++SHE SCE Fe Fe Fe Feϕϕ)(589.0241.0830.0V =-=2.计算下列电池25℃时的电动势,并判断银极的极性。
Cu | Cu 2+ (0.0100mol/L) || Cl - (0.0100mol/L) | AgCl (固) | Ag 解: ]Cl lg[059.0//--=Ag AgCl Ag AgCl θϕϕ)(340.00100.0lg 059.02223.0V =-= (或: ]Cl [lg059.0]A lg[059.0///-Kspg Ag Ag AgAgAg AgCl +=+=+++θθϕϕϕ )(339.00100.01056.1lg059.07995.010V =⨯+=-) ]lg[2059.02//22++=++Cu Cu Cu CuCuθϕϕ)(278.00100.0lg 2059.0337.0V =+=CuCuAg AgCl //2+〉ϕϕ 银电极为电池正极∴电池电动势 )(062.0278.0340.0E //2V CuCu Ag AgCl =-=-=+ϕϕ3.计算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Hg | HgY 2- (4.50×10-5 mol/L) , Y 4-(x mol/L) || SCEY 4-浓度分别为L mol /1033.31-⨯,L mol /1033.33-⨯,L mol /1033.35-⨯。
永停滴定法与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的原理的区别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永停滴定法与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的原理的区别在化学分析中,永停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是常用的两种滴定方法。
电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是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准确度与重复性,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和便于推广等优点。
在进行电化学分析时,通常是将被测物制成溶液进行测定。
根据测量的电信号不同,可分为电位法、伏安法、电导法和电重量分析法。
化学电池: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
由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外电路组成。
化学电池可由两种电极插在同一种溶液中组成,称为无液接界电池;也可以由两个电极分别插在两种组成不同,但能相互连通的溶液中组成,这种电池称为有液接界电池。
在有液接界电池中,通常用某种多孔物质隔膜将两种溶液隔开,或用一盐桥装置将两种溶液连接起来,其目的是阻止两种溶液混合,又为通电时的离子迁移提供必要的通道。
电位分析法主要利用有液接界电池,永停滴定法利用无液接界电池。
根据电极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化学电池又可分为原电池(galvanic cell )和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自发进行,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应用: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电解池的电极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在两个电极上施加一定的外电压,电极反应才能进行,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应用:永停滴定法。
书写电池表达式规则:1)溶液注明活度。
2)用︱表示电池组成的每个接界面。
3)用︱︱表示盐桥,表明具有两个接界面。
4)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写在左;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写在右。
5)电解质溶液位于两电极之间,并应注明浓度,如为气体应注明压力、温度。
电池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 )的定义为:E 电池=ϕ+ - ϕ-相界电位、金属电极电位:当金属插入具有该金同离子的溶液中构成了电极,在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速度等于金属离子沉积到金属表面上的速度达到平衡时,在金属与溶液界面上形成了稳定的双电层而产生电位差,即相界电位(phase boundary potential )或金属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
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作者:————————————————————————————————日期: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一、选择题1.Daniell 原电池中锌极是( )A 、还原反应B 、正极C 、氧化反应、负极D 、阴极2.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 )A 、电子传导B 、离子交换和扩散C 、电流D 、电子扩散3.璃电极测量溶液pH 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为( )A 、校正曲线法B 、直接比较法C 、一次加入法D 、增量法差4.下列关于玻璃电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电极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B 、玻璃电极可测定任意溶液的pH 值C 、玻璃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D 、玻璃电极可用于测量混浊溶液的pH 值5.测定溶液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 、温度6.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A 、成正比B 、对数成正比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7.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 、内外溶液中H +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H +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8.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中浸泡,其主要目的是( )。
A 、清洗电极B 、活化电极C 、校正电极D 、清除吸附杂质9.理论上,pH 玻璃电极在1-14范围内,E 与pH 应成线性关系,实际上pH >9时测定电极电位比理论值高,则测得pH ( )A 、等于真实值B 、大于真实值C 、小于真实值D 、无规律10.在电位滴定中,以∆E /∆V-V(E 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B 、曲线的最小斜率点C 、峰状曲线的最高点D 、∆E /∆V 为零时的点11.电位滴定中,以△2E/△V2~V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 、△2E/△V2为零的点B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C 、曲线的最小斜率点D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12.电位滴定法中用于确定终点最常用的二次微商法计算滴定终点时所需要的在滴定前后滴定液消耗的体积数和对应的电动势的数据记录最少不少于( )组.A 、2B 、3C 、4D 、513.以下的原电池经改进后可用于测定( )。
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类电极的原理。
了解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掌握pH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及其他离子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熟悉玻璃电极的原理及性能。
pH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及其他离子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终点确定和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终点确定方法。
熟悉各种类型的电位滴定。
了解滴定法所使用的仪器。
教学重点及难点: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pH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及其他离子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玻璃电极的原理及性能。
电位滴定法的终点确定和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终点确定方法。
§9.1电化学分析概述一、电化学分析法:将试样溶液和适当的电极组成电化学电池,用专门的仪器测量电池的电化学参数——电压、电流、电阻、电量等。
根据电化学参数的强度或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二、分类:1.电位分析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2.电解分析法:电重量法;库仑法;库仑滴定法。
3.电导分析法:直接电导法;电导滴定法。
4.伏安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流滴定法。
三、特点:属于仪器分析法。
仪器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
四、应用:电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起始于19世纪中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化学分析新技术不断出现,使电化学分析正向着微量分析、动态实时分析、无损分析、在线分析方向发展。
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环境、材料、化工等领域。
§9.2电位法的基本原理一、化学电池电位法是利用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来测定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法。
1.原电池是由两个电极插入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中组成,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其电动势是正极的电位与负极的电位之差。
例如Daniell 电池2.双电层、相界电位、金属电极电位当金属插入具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在金属与溶液两相界面上,由于带电质点的迁移形成了双电层,双电层间的电位差称为相界电位,即溶液中的金属电极电位。
3.液接电位两种不同组分的溶液或组成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溶液接触界面间,由于离子在通过相界面时扩散速率不同而形成的电位,叫液接电位。
通常用盐桥降低或消除液接电位。
二、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一)指示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常分为两大类:金属基电极和离子选择电极。
1.金属基电极是以金属为基体的电极,其电极电位是基于电子转移反应。
(1)金属—金属离子电极(2)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3)惰性金属电极2.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亦称膜电极。
利用选择性电极膜对溶液中特定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从而指示该离子活度(或浓度)的电极。
其电极电位是基于离子的扩散和交换反应。
(二)参比电极电位值已知并基本保持不变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1.饱和甘汞电极2.银—氯化银电极第九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9.3 直接电位法原理: 将一指示电极和一参比电极插入被测离子溶液中去,组成原电池,利用电池的电动势与被测组分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测定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活度(或浓度)的电位法,称为直接电位法。
一、溶液pH 的测定:(一)pH 玻璃电极1.构造:它由玻璃管、电极膜、内参比溶液和内参比电极组成。
电极膜是一特殊成分的球状玻璃膜,厚度约0.1mm ;内参比溶液是酸度一定和浓度一定的KCl 溶液;内参比电极是银-氯化银电极。
2.响应原理:当玻璃电极的玻璃薄膜的内外表面充分被水浸泡后,能吸收水分形成厚度为10—4~10—5mm 的水化凝胶层,该层中的Na +可与溶液中H +进行交换,使凝胶层内外表面上的Na +的点位几乎全被H +所占据,越深入该层内部,交换的数量越少,达到干玻璃处则无交换。
由于溶液中和水化层中H +活度不同,H +将由活度高的一方向低的一方扩散。
若H +由溶液向凝胶层方向扩散,负离子及高价正离子难于进出玻璃膜,无扩散。
结果,余下过剩的阴离子在溶液中,而在水化凝胶层则有过多的H +,使水化凝胶层带正电,从而改变了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因而在两相界面上形成双电层,产生电位差,并抑制H +继续扩散,当扩散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时,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值。
这个电位差值即是相界电位。
1 2.303lg RT a K F a ϕ=+'外外外(外相界电位) 1 2.303lg RT a K F a ϕ=+'内内内 (内相界电位) 式中a 外、a 内为待测与内参比溶液H +的活度。
a '外、a '内为玻璃膜外、内水化层中H +的活度K 1、K 2为外内水化层的结构参数。
由于玻璃膜内外结构相同,水化层Na +点位几乎全部被H +占住,所以:K 1=K 2;a '外=a '内。
2.303lg RT a F a ϕϕϕ=-=外外膜内内由于玻璃膜有内外两个界面,两界面间形成的电位差即是膜电位。
玻璃膜的膜电位取决于内外溶液的H +的浓度,而内参比溶液的H +浓度又是定值,故膜电位的大小仅取决于外部溶液的酸度,只随外部溶液酸度的变化而变化。
2.303lg RT K a Fϕ'=+外膜 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为膜电位和内参比电极电位之和。
由于内参比电极的电位是一定值,因此玻璃电极的电位与外部溶液H +活度(或浓度)直接相关,也只随外部溶液H +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玻璃电极可用于测定溶液的pH 。
其电位可用下式表示:GE K SpH ϕ=-式中K 是与玻璃电极本身性能有关的电极常数。
S 为电极的转换系数,是指溶液pH 每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玻璃电极电位的变化值。
理论值是2.303RT/F (25℃时等于0.059V )。
一般稍小于理论值(不超过2mV )。
3.玻璃电极的性能(1)转换系数S = 2.303RT/F(2)碱差和酸差碱差:是指当溶液pH >9时,使pH 的测定值小于真实值而产生的负误差。
原因是此时溶液中Na 离子浓度很大,可代替H 离子进入水化层而产生响应。
酸差:是指当溶液pH <1时,使pH 的测定值大于真实值而产生的正误差。
原因不详。
(3)不对称电位2.303lg RT a F a ϕϕϕ=-=外外膜内内当a 内= a 外时,膜电位应为零,但实际并不为零,仍有1~3mV 的电位差。
这一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4)电极内阻内阻较大,测定时通过的电流要小。
否则电极内阻所消耗的电动势较大。
(5)使用温度0~50℃(二)测量原理和方法测定溶液pH ,常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SCE)电极为参比电极,浸入到被测溶液中即组成原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玻璃电极┇被测溶液┇SCE 参比电极 (十)其电动势为:SCE E ϕϕ=-玻(0.059)0.059S C E E K p H K p H ϕ'=--=+ 但由于K '很难准确测得,故测定溶液的pH 常采用“两次测量法”。
先测定一已知pH 值的标准缓冲液,再测样品溶液,得:0.059E K pH '=+标标0.059E K pH '=+样样将二式相减得:0.059E E pH pH -=+样标样标由上式可知,测定出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电动势,就可计算出样品溶液的pH 值。
注意事项:1.普通玻璃电极使用pH范围:1~9。
测定高pH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问题。
必要时选用适用的玻璃电极测定。
2.选择标准缓冲液pH与样品溶液pH接近。
一般不应相差3个pH单位。
标准缓冲液与样品溶液pH接近是为了消除参比电极在标准缓冲液与样品溶液中产生的液接电位不同所造成的误差,在标准缓冲液与样品溶液中产生的液接电位之差,称为残余液接电位。
3.玻璃电极在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24h,以使玻璃膜内外水化层达到一致,减少电极引入的误差。
4.不应测定含F离子高的溶液。
5.标准缓冲液与样品溶液的温度必须相同。
(三)复合pH玻璃电极是玻璃电极和甘汞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单一电极题。
二、其它离子的测定(一)离子选择电极1.结构:它由电极管、电极膜、内参比溶液和内参比电极组成。
2.响应机理:膜材料和内参比溶液中均含有与待测离子相同的离子,当电极浸入溶液后,由于电极膜和溶液界面的离子交换及扩散作用,在他们的界面形成双电层,达到平衡后形成稳定的膜电位。
其电位只与待测离子的活(浓)度有关,并满足Nernst方程。
i 2.303lg RT K C nFϕ=± 阳离子取“+”号,阴离子取“-”号。
n 为离子的电荷数。
当有干扰离子共存时,可用尼可尔斯基—艾森曼方程表示。
/,2.303l g [()]X n Y n x X Y Y RT k a k a nF ϕ=±+ ,x Y k 为电极选择性系数。
其值越小,干扰越小。
(二)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1.原电极:用于直接测定有关离子的活(浓)度的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电极非晶体电极2.敏化离子选择电极:通过界面反应,将有关离子的活(浓)度转化为可供原电极响应,间接测定关离子的活(浓)度的离子选择电极。
气敏电极酶电极(三)测量方法以离子选择电极为负极,饱和甘汞电极为正极: 2.303lg SCE i E RT K C nFϕϕ=-=离总离子强度调节剂:1.标准比较法 即“两次测量法”。
测定时,先测量一个标准溶液,再测量样品溶液:s s 2.303lg RT E K C nF'=± 21, S= 2.303/E E E RT nF ∆=-±两式相减整理得:x x s2.303lg C s RT C E E nF -=± 2.标准曲线法 在离子选择电极的线性范围内,测量从稀到浓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电动势,并作E —lgC i 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样品溶液的E x ,最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1gC X 。
这种方法称为标准曲线法。
通常该方法须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以使各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
3.标准加人法 若样品溶液离子强度很大,离子强度调节剂不能起作用,或样品溶液基质复杂且变动性较大时,则可用标准加入法进行。
即先测样品溶液(浓度为C x ,体积为V x )的电动势E 1 ,然后于该液中加入浓度为C S (约lOOC x )、体积为V S (约V x /100)的标准溶液,再测此混合溶液的电动势E 2 ,则:1x 2.303lg RT E K C nF '=±x x 2X 2.303lg s s sRT C V C V E K nF V V +'=±+ 设: 21 2.303/E E E S RT nF ∆=-=±整理得: /()10s s X E S X s XC V C V V V ∆=+- (四)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误差1.电极选择性误差由于干扰离子的存在,电极对其响应所产生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