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蠖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46
【励志故事】子弹打不透的树小虫却可以
铁桦树又名赛黑桦,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地区,树皮呈暗红色或接近黑色,上面密布
着白色斑点。
这种树木非常坚硬,硬度是钢铁的两倍,子弹打在这种木头上,就像打在厚
钢板上一样,纹丝不动,被称为比钢铁还硬的树。
按理说这么坚硬的树,不会受到虫害的侵扰,可是当科学家打开树干的时候,惊奇地
发现,一种叫斑衣角的小虫子在其中,这让科学家很奇怪,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斑衣角
能做到这一点,和它付出的巨大努力有关。
这种小虫子,最小的特征就是前面存有一个结实的角,似的钻头一样,但是单凭这些
还远远不够,它们旁边存有一个气囊,里面储存水,而且它们飞行器十分特定,都就是旋
转式飞行器,这些特点就为它们步入铁桦树提供更多了协助。
但是最重要的是它们有耐心,开始它们找到一点,用气囊挤出来一点水,润湿这一点,然后用角往里钻,身体不住地旋转,当然起初效果看不出来,它们这个动作一坚持就是15~16个小时。
几个月后,这个点存有了损坏的变化,这只斑衣角寿命也至了,另一只补足上,接着
重复这个动作,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直至这一点越陷越深,等这个小窝建好不好,大约须
要20年,后来的斑衣角可以居住进来了。
因为铁桦树自身的特点,虽然斑衣角前期代价
非常大的心血,但是这个小窝只要顺利,既遮风挡雨又能够靠近别的动物危害,就可以确
保族群长久性地存活下去。
只要我们抛开杂念,专注一件事情,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shēngwù)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dānyuán)第一章生物的生殖(shēngzhí)和发育第一节植物(zhíwù)的生殖1.有性生殖(yǒuxìng shēngzhí):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优点:不断产生新品种。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扦插—迅速增加数量;嫁接—产生新品种。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可以使一株植物上开多种颜色的花。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嫁接后体现接穗的性状。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镇海中学陈志海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桦尺蠖的发生及防治摘要结合湟中实际,阐述了当地主要乔木树种之一桦树被桦尺蠖危害的状况、分布范围、形态特征以及发生规律,提出了进行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桦尺蠖;发生;防治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属于内陆高原气候,年降水量350~550mm,海拔2 200~4 400m,桦树是主要的乡土树种,总面积达3 640hm2,桦尺蠖发生面积达560hm2。
桦尺蠖的发生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公益林事业的发展,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1危害范围及状况桦尺蠖在湟中县的国有林区都有发生,且分布范围广,尤其在上五庄林区、群加林区较为严重,发生面积560hm2,其中轻度危害293hm2,中度危害165.2hm2,重度危害101.8 hm2,发生率为15.4%(见表1)。
2形态特征成虫雄蛾翅展35mm,体长7mm。
翅薄、灰白色,内线2条,外线大波状,亚缘线白色。
触角羽毛状,端部1/3变丝状。
雌蛾体长8mm,呈纺锤形,灰黑色,翅退化,仅存2对极小的翅芽。
卵球形,直径0.3~0.4mm,初产时绿色,后变蓝色,至孵化前变为红褐色。
幼虫初龄长2~3mm,体色绿褐两色,末龄长20~22mm。
蛹长7~10mm,初化蛹绿色,后变红褐色或黑褐色。
3发生规律桦尺蠖在我县1年发生1代(见表2)。
(1)成虫活动时间是9月下旬至10月底,雄蛾比雌蛾提前羽化3~5d,初羽化的成虫10d内均在树干基部活动。
雄蛾在桦树落叶上和树干基部较多,草皮上有3~5头/m2,每株树干上有4~7头。
雌蛾多在树干基部。
雄蛾一般下午5~7时开始活动,喜飞翔并且有趋光性,雌雄善爬且具有假死性。
羽化盛期雌雄比为0.9∶1。
在树干基部进行交配活动,交配高峰期在19~21时。
交尾方式呈背向水平式,交尾时间短的只有2min左右,长的可达数小时。
产卵于桦树基部的苔藓下及树皮缝隙中,以卵越冬,到次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
(2)初孵幼虫沿桦树树干上爬,分散取食,一般每叶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