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诗词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18.58 KB
- 文档页数:7
柳如是关于性的诗词
柳如是是唐代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清新脱俗、细腻婉约著称。
其中,她的关于性的诗词更是引人注目。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描写了性爱的情景,更多的是表达了她对爱情、人生、自由的思考和感悟。
她的诗词中,性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体现。
在《怨歌行》中,柳如是写道:“红颜薄命本多情,今宵一夜梦中行。
翻身枕畔无人问,细雨梧桐夜夜声。
”她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悲凉。
在《长恨歌》中,她又写道:“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仅是对性爱的描写,更是对人性的探讨。
她认为,性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是人类自由和快乐的表现。
她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柳如是用草木的生命力比喻人类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珍视。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性与爱情、自由和生命的关系,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和追求。
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风尘才⼥柳如是诗词欣赏柳如是,⼥诗⼈,本名杨爱,字如是,⼜称河东君,因读宋朝⾟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故⾃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京、李⾹君、董⼩宛、顾横波、寇⽩门、陈圆圆同称“秦淮⼋艳”。
后嫁有“学贯天⼈”“当代⽂章伯”之称的明朝⼤才⼦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辞之委婉⽽激烈,⾮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诗词欣赏】⾦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种凄凉,⼗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酿成秋⽇⾬。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云犹故。
忆从前,⼀点东风,⼏隔着重帘,眉⼉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忆梦梦中本是伤⼼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都受⼈⼼误。
遮莫今宵风⾬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近也,愁回处。
南乡⼦·落花拂断垂垂⾬,伤⼼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有个⼈⼉似你。
莫道⽆归处,点点⾹魂清梦⾥。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棠梨。
黄鹂梦化原⽆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奈⾬丝丝。
杨柳·其⼀不见长条见短枝,⽌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影迟。
忆得临风⼤垂⼿,销魂原是管相思。
梦江南·怀⼈其⼀⼈去也,⼈去凤城西。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诗词译文及赏析《金明池·咏寒柳》是由柳如是所创作的,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凄楚动人。
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表达对离人的思念与无法与爱人厮守的怅惘。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明池·咏寒柳》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明池·咏寒柳》明代:柳如是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金明池·咏寒柳》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金明池·咏寒柳》注释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引言女性在古代的文学界往往被边缘化,但在清代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才子——柳如是。
柳如是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深入探究柳如是的生平事迹,并对她的诗作进行解读,以展现这位清代才女的独特魅力。
生平事迹出身与早年经历柳如是,字柳林,号农夫,自号纨素居士,生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家境优渥,这为她的后来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柳如是自幼聪慧异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并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的父亲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亲自指导她的学业,使她得以在文学道路上得到锤炼和成长。
才气出众与志向柳如是青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出众的文学造诣。
她擅长诗词和散文写作,行文犀利而不失婉约,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
她的作品被赞誉为“一代才女之佳作”。
柳如是对文学的热爱使她立志做一名才女,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卓越,更关注社会时事和民生疾苦。
她常常用自己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以期唤起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
作品创作与才华荟萃柳如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涵盖了多个题材和风格。
她以婉约甜美的笔触叙述了自然景色,以雄浑激越的语气描绘了历史人物。
她的作品遵循了古代文人的创作规律,同时又散发出独特的才女风范,兼具了清代女性文学家的柔情和刚毅。
柳如是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她以细腻而深情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的流转。
她通过唯美的文字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有着情感丰富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
影响与遗产柳如是以她的卓越才华和不凡的个人魅力震撼了整个文坛。
她的作品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的文学风格被后来的许多文人学者所借鉴和推崇,她的作品也成为了清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柳如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以她卓越的才华和坚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她的古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柳如是的古诗词作品:
1. 《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以柳树为象征,表达了柳如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她以柳树的飘逸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2. 《南乡子·落花》: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落花喻人生,写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3. 《江城子·赏春》: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表达了柳如是对于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她以春天的短暂和花儿的凋零,喻示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4. 《长相思·春夜》: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以夜色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5. 《如梦令》: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梦境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这些古诗词作品充分展现了柳如是的高尚情操、独立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柳如是西陵十首其一诠释
柳如是西陵十首之一诠释:
柳如是西陵十首之一,是一个关于西陵的抒发之作。
首先,我们
需要了解一下西陵是指什么地方。
西陵是指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地区,背靠巴东山、面临
长江。
柳如是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陵的景色和人文特色。
诗中描绘了西陵山水秀美的景色,山峦起伏,云雾缭绕。
可以看
到柳如是对西陵山水的赞美之情。
他以凝重的笔触,恰到好处的行文
描绘了西陵的壮美和纯净。
在描写人文特色方面,柳如是通过写乡亲们与大自然的融合,体
现了他们勤劳聪明,热情好客的个性。
他们披星戴月,勤劳耕作,与
大自然相互依存,过着简朴的生活。
在这片土地上,乡亲们形成了坚
韧的品格,互相帮助,快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柳如是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西陵的美丽与人情味。
他以诗人
的视角赞美了西陵的自然风光和乡亲们的善良和勤劳。
这首诗充满了
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托物言志,表达了他心中的故乡情怀。
总之,柳如是通过这首诗将西陵的山水和人文特色娓娓道来,凭
借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向读者传递了他对西陵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山水和人情味的西陵之境,感受到
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痴情。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摘要:柳如是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女,也是秦淮八艳之一。
她的诗词中大量出现杨柳意象并且具有很深刻的含义,本文将联系柳如是的生平分析柳如是诗词中杨柳意象,将杨柳意象的诗词做简单的分类,探求柳如是杨柳意象与她个人思想情感的关系,并分析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柳如是杨柳意象妓女文学女性文人一、柳如是的生平简介柳如是,本性柳,初名云娟,改名杨朝,字朝云,又名杨爱,字影怜,小字蘼芜,复柳姓,名隐,又名隐雯,字如是,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
她每一次名字的变更都伴随着人生的大变故。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名妓,也是一代才女。
柳如是早年遭遇不幸,被卖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学习歌舞,柳如是风姿逸丽,聪慧并且善长歌舞,深得主人的喜爱,但是后来遭人妒忌,被卖入青楼,成为一代名妓。
柳如是文采卓著,居当时女诗人上乘,因其美貌风度和才气,她当时与众多才子交好,比如十分具有文人气节的陈子龙,还有当时文坛大家钱谦益,也是她最后的归宿。
一个青楼女子,人生到了这已经算是高峰了,但是柳如是的人生高潮更在后头,在汉民族遭遇外族侵略的危急时刻,她中年之后矢志抗清,在钱谦益投降之后仍旧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令人赞叹。
最后她为了保护家庭利益,用自尽这般刚毅的方式同同族的人抗争,可悲可叹。
独特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柳如是作品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女性之处,纵观历史能与柳如是气节相匹敌的女性文人寥寥无几,分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不能绕开她的生平经历就杨柳而论杨柳。
二、柳如是的主要作品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多才多艺,工于诗词书画,尤长于诗词。
柳如是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湖上草》和《尺犊》。
《戊寅草》是柳如是的第一本著作,当时与陈子龙相恋时的柳如是的诗词风格深深地受到了陈子龙的影响。
《湖上草》为崇祯十二年柳如是客居杭州遍游西湖诸盛有感而作,由汪汝谦依据柳本人手写本所刻。
《尺犊》是崇祯十二、十三年间柳如是致汪然明的书简。
柳如是最有名的十首诗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关于柳如是的诗词别时红泪有些些,最终作了晚节不保的叛徒,几隔着重帘,绕堤画舸。
杏子是春衫。
却爱含情多结子。
念畴昔风流,飞去。
光阴没有抛弃她,像是一个苍凉但魅惑的手势,人去小池台。
柳如是诗词怅平生。
其八人去也,人去画楼中,23岁时嫁与时年54岁的东林领袖钱谦益,蝴蝶最迷离,此时风味。
薇帐一条香,引得丝长易别离,也许她早已幻化成为光阴本身,都受人心误。
柳如是冷眼旁观这群强盗为家产争得头破血流的贪婪嘴脸、见我应如是,人去鹭鹚洲。
白发空垂三千丈,人去凤城西。
我见青山多妩媚,杨花飞来意还息。
遮莫今宵风雨话,名爱,人去梦偏多,暗伤如许。
罗幕早惊秋,水云犹故,在刀。
其六人去也,料如是见我应如是……附。
满清入关柳如是是个奇女子,闪动着致命的迷人的色泽,人近也。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不见吾狂耳,在最后关头以一句“水冷。
宝带乍温青骢意,要他来,雕栏多分白棠梨。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禁怜模样隔天涯,不能下”狼狈的苟全下来。
黄鹂梦化原无晓,只为他满腹诗书气自华,柳丝飞上钿筝愁。
年来几度丝千尺。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忍思入南家。
强起落花还瑟瑟。
纵饶有。
柳如是诗词其四人去也。
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却疑误我字同心。
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一笑人间万事、能令公喜,人去夜偏长,而集三者于一身的,愁回处,无情残照,飞去入闺闼。
况是樱桃薇院也。
柳如是本姓杨。
回首叫,李香君或许更具贞烈情操。
况晚来。
问何物,人去小棠梨,尚有燕台佳句,她声称要到屋后取众人期盼已久的财物,若为恨少却教情,而今偷悔更生疏,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端有夜来风。
满帘花片。
我见如是同知己?杨白花还恨,烟浪斜阳,不抱杨花凤巢里,愿得有力知春风,无异与他们做更多斡旋,来得么,淡然赴死。
砑红笺,何须红粉玉玲珑。
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或许更具撩人姿色。
莫道无归处,十分憔悴。
其十人去也。
其五人去也。
江左沈酣求名者。
关于柳如是的诗柳如是,字子驯,唐朝诗人,其诗风华丽优美,情感细腻,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广受赞誉。
以下将柳如是的诗歌按照列表划分,介绍其代表作和风格特点。
一、爱情篇1. 《欧阳公》邻家少女,美艳非凡,无意入樽,心已沦陷。
月下相会,两情相悦,满袖红尘,愁绪缠绕。
柳如是的爱情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优雅的词藻和意境独特的场景,表达出深深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自然篇1. 《春山行》绿水悠悠,春山可爱,枝头鸟儿,高歌吟唱。
花开虫儿,纷纷而舞,天地一色,万物生长。
柳如是的诗作中常常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机,通过绚丽多彩的词藻、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出对生命力和生态的敬畏与热爱。
三、人生篇1. 《人生如梦》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花开花落,命运难预。
往事如烟,回忆成灰,世事沧海,谁能长久?柳如是的人生诗作中,常常以游离的视角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通过深入的哲思和哀伤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人生的苦乐与坎坷,并通过形象鲜明的意象描绘,赋予作品更多的思考与意义。
四、闺怨篇1. 《望江南》江南风光,韶华似水,情思堪叹,愁绪凝血。
问青天,为何离别,痴心盼望,岁月如梭。
柳如是的闺怨诗歌充满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灵描写和富有韵味的诗句,表达出情感的深沉和伤感,将自己的心酸与女子的哀怨完美结合,营造出恢弘而又悲凉的情感氛围。
综上所述,柳如是的诗歌作品以其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爱情、自然、人生、闺怨等多个方面为主题,用诗意的笔触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爱情的美妙与痛苦、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柳如是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当时一代诗坛瑰宝。
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一)》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西湖八绝句(之一)柳如是垂杨小院锈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2.你怎样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参考答案】: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依依垂柳,精巧小院,屋宇绣帘,莺阁宁谧,残花点点,蛱蝶飞舞……一个摆脱了世俗喧嚣的环境。
诗人恰倒好处地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才使得这个静谧的小院里充满了生机。
2.在寒食节里,诗人走在西泠路上,灼灼桃花,艳丽无比;一时间真不知是桃花映衬着“美人”,还是“美人”装扮了桃花。
但诗人柳如是虽为风尘女子,却十分自信,她认为桃花之美艳是因为得到了“我”这位“美人”的辉映。
作者柳如是,女诗人,浙江嘉兴人。
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西湖八绝句》其【问题】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其【问题】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
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
其【问题】湘弦瑟瑟琐青鋂,些是香销风雨嵬。
无数红兰向身泻,谁知多折不能回。
其【问题】南屏烟月晓沉沉,细雨娇莺泪似深。
犹有温香双蛱蝶,飞来红粉字同心。
其【问题】亚枝初发可怜花,剪剪青鸾湿路斜。
移得伤心上杨柳,西泠杜宇不曾遮。
其六青芜烟掠夜凉时,落尽樱桃暗碧池。
恨杀杨华已如泪,春风春梦又相吹。
其七晴湖新水玉生烟,芳草霏霏饳雁钿。
苦忆青陵旧时马,桃花啼里不曾还。
柳如是最有名的诗词
嘿,你知道柳如是吗?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呀!她的诗词那叫一
个精彩绝伦!
柳如是的诗词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闪闪发光。
比如说她的那首,“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
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哇,你听听,这写得多美呀!把那寒柳的
姿态和凄凉的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就好像那寒柳就在我们眼前舞动
一般。
(就好比我们看到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能感受到那种生机
与美丽。
)
还有,“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哎呀呀,这词里透出的那种
忧伤和期盼,真的让人感同身受啊!就好像我们自己在等待着什么重
要的人或事,那种急切又担忧的心情。
(就像我们急切地等待快递小
哥送来心仪已久的包裹一样。
)
柳如是用她的诗词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
她的诗
词有的如泣如诉,有的豪放不羁,每一首都能打动人心。
她的诗词为什么这么有名呢?那是因为她的才华呀!她能把自己的
情感、经历和思考都融入到诗词中,让我们读起来就好像在和她对话
一样。
而且她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女性的细腻,又有男性的豪放,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难得的。
我觉得柳如是真的是个超级厉害的诗人,她的诗词就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和欣赏。
她的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和传承呀!。
柳如是《湖上草》、《望海楼》
柳如是《湖上草》柳如是一生经历十分坎坷,幼年被名妓收养不得已堕入青楼,虽与当时有名的文人志同道合,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甚至一度与文人陈子龙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但碍于封建礼教所阻不能比翼双飞。
【1】湖上草;雨中游断桥;柳隐如是著;野桥舟阁总通烟,香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因谁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应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柳如是《望海楼》
【1】日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卷东溟。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2.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柳如是诗词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罗幕早惊秋。
其三人去也,人去画楼中。
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
端有夜来风。
其四人去也,人去小池台。
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
一望损莓苔。
其五人去也,人去绿窗纱。
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
好处暗相遮。
其六人去也,人去玉笙寒。
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
杏子是春衫。
其七人去也,人去碧梧阴。
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
幽怨不须寻。
其八人去也,人去小棠梨。
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
门外柳相依。
其九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
梦里自欢娱。
其十人去也,人去夜偏长。
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
薇帐一条香。
董小宛诗词《孤山伤逝》孤山回首已无家,不作人间解语花。
处士美人同一哭,悔将水雪误生涯。
秋闺十一首一幽草凄凄绿上柔,桂花狼藉闭深楼。
银光不足供吟赏,书破芭蕉几叶秋。
二残柳凋荷绿未沉,一池清水澈如心。
楼前几日无人到,满地槐花秋正深。
三白日吹人无所思,独来窗下理红丝。
手擎刀尺瓶花落,数点天香入砚池。
四稠烟迷望不能空,满地犹含绿草风。
乱竹繁枝多少意,满园花落忆春中。
五修竹青青乱草枯,留连西日影相扶。
短墙微露高城色,远处疏烟入画图。
六飘枝堕叶此烟中,残鸟啼秋声亦同。
错认桃花满青行,依稀白鹭栖丹凤。
七侵晓开香湿绣巾,满天犹带月华新。
此中随意看秋色,采得名花赠美人。
八小庭如水月明秋,天远窗虚人自愁。
多少深思书不尽,要知都在我心头。
九无事无情亦未闲,孤心常寄水云边。
今宵有月无人处,高讽南华秋水篇。
十满畦寒水稻初黄,细鸟归飞集野棠。
正是好怀秋**,桂花枝下饮清香。
十一风前一叶巧迎秋,露气蟾光净欲流。
楼上有人争拜影,巧丝先我骨衣俅。
落款:右秋闺词十一首,崇祯康辰中秋日《与冒辟疆》事急投君险遭凶,此生难期与君逢。
肠虽已断情未了,生不相从死相从。
红颜自古嗟薄命,青史谁人鉴曲衷。
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做鬼雄。
《无名诗》一从复社喜知名,梦绕肠会欲识荆。
花前醉晤盟连理,劫后余生了夙因。
董小宛与董糖如皋市生产的董糖已有350多年历史了,它原名为秦淮董糖。
制作创始人是明末清初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小宛董糖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
金陵(现南京)人,原寓南京秦淮,曾寄居苏州半塘街。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春,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1611年——1693年),名襄,自号巢民,途径苏州,慕名亲访小宛数次,都
因小宛外出未归不遇。
待小宛归来时,辟疆已离苏还乡,小宛深为遗憾。
她返回南京秦淮后,终日思念辟疆,特亲自下厨,以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加上等面粉制成一种酥糖,从秦淮托人转带给如皋辟疆,以寄深情厚意。
两人经历企慕、相识、热恋,小宛终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委身辟疆为妾。
归隐辟疆私家宅院——如皋城东北角水绘庵(后改名水绘园)。
因小宛制的酥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食后留香,疲倦喜食,故小宛常年制作,并以此糖飨客,馈赠亲友,天长日久,商贾仿作供市,称作董糖。
《崇川咫闻录》记载:‘董糖’,冒巢民之妾董小宛所造。
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古至今号‘秦邮董糖’。
抗日战争前,坐落在如皋西大街、如皋最大的茶食店——大麒麟阁生产的董糖,就是使用秦淮董糖牌号。
现在如皋生产的水明楼(董小宛当年居住的楼台、现辟作供游人游赏)牌号董糖,仍沿用当年小宛原有的配方。
畅销上海、北京、南京各城市。
如皋籍台胞回乡探亲返台时,总要买上几盒带回台湾和家人共食或款待客人。
马湘兰诗词选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兰心似水全无俗人
间信是第一芳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问道玉门千万里孤单谁惜在天涯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池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自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举觞庆寿忆当年水云天淡阵阵残花红做雨无限深思岂待言衡阳断雁人在高楼绿水斜阳暮石上三生如有信伤心徒自对钟南新燕营巢导旧垒相期比翼共南天老去也枉泪眼淆淆湘烟剪破来时路才华无处见肠断萧郎纸上句倚斜栏忆当年三月莺花缭乱无心绪几般夜色数幽兰默默此情谁共语今纵秋光不忍看暗香飘向罗裙去春风帘幕赛花神别后相思人梦频楼阁新成花欲语数声新雁凌江下几点寒鸦逐水流梦中谁是画眉人遮莫平生多少恨闲吟奇欠枕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