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周测试题(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15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自刭陷阱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B.椒兰跌跤暗礁一代天骄骁勇善战C.缔造孝悌谛听瓜熟蒂落递交申请D.梦魇俨然衍变奄奄一息偃旗息鼓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剽悍录像机欢渡春节贻误战机 B.笔杆两码事顾名思义风云变换C.震撼吊胃口艰苦奋斗迫不及待 D.宣泄金刚钻无可置疑应接不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B.每次试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C.深秋的颐和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潭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七彩教育网D.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中国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4.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江苏省招生的清华大学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B、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C、在这次奶粉事件中,提醒大多数中国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好的趋势。
D、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
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示例:比: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肩比肩化:左人正立右倒画人形颠倒表变化2.下列文段中有三处推理不符合逻辑,请仿照①的句式,说明另外两处。
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自己”,其实是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的“自己”,则有可能是“平凡、简单、朴素、实在”的路人。
因此,朋友圈里越“晒”什么,就一定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习惯“炫富、秀幸福”的人,他的现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一定存在巨大反差;相反,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拥有着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调而充实的人生。
①朋友圈里越“晒”什么,不一定就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
②________③________3.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个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符合归纳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知识是羽翼,知识是翅膀,原来知识就是我们翱翔天空的工具。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如今,穿汉服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过去普遍认为,只要民族是落后的,与民族有关的东西就是落后的。
当前,我国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扬,必能增强文化自信。
只要老百姓都喜欢穿汉服,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文化传承有了实践主体。
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①民族落后,与民族有关的东西不一定就落后。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5.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
河北省衡⽔中学2018届⾼三上学期语⽂试题…河北省衡⽔中学2018届⾼三上学期七调考试语⽂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阅读(35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刘根⽣⼀位新锐设计师受梵⾼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条“夜光⾃⾏⻋道”,路⾯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激光的⼩⽯头,如同银河洒落⼈间,令⼈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的存在,⽽应“以⼀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陶醉,皆因实⽤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的物质需要,艺术满⾜⼈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品质的⽣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
国内外的⼀些城市中,涌现出⼀种叫作“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灌⽊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城市的钢筋⽔泥⻛格同绿⾊⾃然格格不⼊。
“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与⾃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限可能。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作繁茂的⼤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要素则近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枝叶⽆所依存;剥掉树⽪,去除叶⼦,树⼲不过是根⽊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场都唯宽⼤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存,既浪费也没有特⾊。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是“得天之道,其事若⾃然”。
如同庖丁解⽜,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在顺应⾃然、求⾄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出神⼊化。
河北衡水中学2024-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使社会呈现出个体化趋势,而个体化趋势下青年的社会心态也将随之转变。
在现代社会中,标准化的价值观不复存在,生活方式没有孰优孰劣,每个人经历的都是试验性的生活,生活方式的个人化与价值观的独立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边界意识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而被强调,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
当前青年群体对社交边界感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青年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
社交边界感已经成为现代青年的新需求。
具体来看,此种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个人的边界。
拥有清晰的个人边界能使人学会评价人际关系,规避掉繁杂人际关系中的迷茫与压力,以及其对个人生活意志的主宰。
二是不侵犯他人的边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坚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能够做到尊重他人的社交边界,才是社会互动中被崇尚的礼貌社交。
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边界感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对社交中的边界予以重视,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他将社会生活中的社交距离视为自我与他人“内在关联”的心理距离,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屏障”,起到屏保作用。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频繁的社会流动让现代人每天要不断地与人接触,面对社交过载,如果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屏保效应”,人们终将会困于烦乱的社会交往中而感到精疲力竭,因此,边界感还为疲惫的年轻人提供了在内卷化社会中喘息的机会。
(摘编自王昕迪、胡鹏辉(边界感:现代社会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构》)材料二:2023年,“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名词层出不穷。
“搭子社交”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们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1.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家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3.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
这反映了汉代A.提倡愚孝思想 B.强化宗法伦理 C.确立儒学正统 D.重视文化教育4.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5.《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徐业以稽市物,物踊腾案,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6.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
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
◆牛刀小试•成功靠岸◆课堂达标(二十八)[A 基础巩固练]1.(2018·湖南省常德市一模)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14,a 3=8,则a 6等于( )A .16B .32C .64D .128 [解析] ∵S 3=14,a 3=8,∴⎩⎪⎨⎪⎧a 1-q 31-q =14a 1q 2=8, 解得a 1=2,q =2,∴a 6=a 1q 5=2×32=64,故选:C.[答案] C2.(2018·衡水模拟)已知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a n },若a 1·a 20=100,那么a 7+a 14的最小值为( ) A .20 B .25 C .50D .不存在[解析] (a 7+a 14)2=a 27+a 214+2a 7·a 14≥4a 7a 14=4a 1a 20=400.∴a 7+a 14≥20. [答案] A3.(2018·河北三市第二次联考)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为:“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该女子所需的天数至少为( )A .7B .8C .9D .10 [解析] 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x 尺,则-251-2=5,得x =531,∴前n 天所织布的尺数为531(2n-1).由531(2n -1)≥30,得2n≥187,则n 的最小值为8. [答案] B4.(2018·成都模拟)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a 2=2,a 5=14,则a 1a 2+a 2a 3+…+a n a n +1等于( )A .16(1-4-n) B .16(1-2-n) C.323(1-4-n) D.323(1-2-n) [解析] ∵a 2=2,a 5=14,∴a 1=4,q =12.a 1a 2+a 2a 3+…+a n a n +1=323(1-4-n).[答案] C5.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存在m ∈N *,满足S 2m S m =9,a 2m a m =5m +1m -1,则数列{a n }的公比为( )A .-2B .2C .-3D .3[解析] 设公比为q ,若q =1,则S 2m S m =2,与题中条件矛盾,故q≠1.∵S 2mS m =a 1-q2m1-qa 1-q m 1-q=q m+1=9,∴q m=8.∴a 2m a m =a 1q 2m -1a 1q m -1=q m =8=5m +1m -1,∴m =3,∴q 3=8,∴q =2. [答案] B6.(2018·郑州一模)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a 2a 3…a n =2n 2(n ∈N *),且对任意n ∈N *都有1a 1+1a 2+…+1a n<t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 )A.⎝ ⎛⎭⎪⎫13,+∞B.⎣⎢⎡⎭⎪⎫13,+∞C.⎝ ⎛⎭⎪⎫23,+∞ D.⎣⎢⎡⎭⎪⎫23,+∞ [解析] ∵数列{a n }满足a 1a 2a 3…a n =2n 2,∴n =1时,a 1=2,当n≥2时,a 1a 2a 3…a n -1=2(n -1)2,可得:a n =22n -1,∴1a n =122n -1,数列⎩⎨⎧⎭⎬⎫1a n 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2,公比为14,∴1a 1+1a 2+…+1a n =12⎝ ⎛⎭⎪⎫1-14n 1-14=23⎝ ⎛⎭⎪⎫1-14n <23,因为对任意n ∈N *都有1a 1+1a 2+…+1a n <t ,则t 的取值范围为⎣⎢⎡⎭⎪⎫23,+∞,故选D. [答案] D7.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为1,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且b n =a n +1a n ,若b 10·b 11=2,则a 21=______.[解析] ∵b 1=a 2a 1=a 2,b 2=a 3a 2,∴a 3=b 2a 2=b 1b 2,∵b 3=a 4a 3,∴a 4=b 1b 2b 3,…,a n =b 1b 2b 3…b n -1,∴a 21=b 1b 2b 3…b 20=(b 10b 11)10=210=1 024. [答案] 1 0248.(2018·长春调研)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a 2a 3=4,a 4a 5a 6=12,a n -1a n a n +1=324,则n =______. [解析] 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 由a 1a 2a 3=4=a 31q 3与a 4a 5a 6=12=a 31q 12, 可得q 9=3,a n -1a n a n +1=a 31q 3n -3=324,因此q3n -6=81=34=q 36,所以n =14.[答案] 149.(2018·河北武邑中学二模)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2,a 5,a 11成等比数列,且a 11=2(S m -S n )(m>n>0,m ,n ∈N *),则m +n 的值是______.[解析] a 25=a 2a 11⇒(a 1+4d)2=(a 1+d)(a 1+10d),(d≠0)整理得a 1=2d ,a 11=2(S m -S n ), 可得a 1+10d =2⎣⎢⎡⎦⎥⎤ma 1+-2-na 1--2d ,化简得(m 2-n 2)+3(m -n)=12, 即(m -n)(m +n +3)=12, 因为m>n>0,m ,n ∈N *,所以m =5,n =4,所以m +n =9,故填:9. [答案] 910.数列{a n }满足:a 1+2a 2+…+na n =4-n +22n -1,n ∈N *.(1)求a 3的值;(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 [解] (1)令n =1⇒a 1=1; 令n =2⇒a 1+2a 2=2⇒a 2=12;令n =3⇒a 1+2a 2+3a 3=4-54⇒a 3=14.(2)当n≥2时,a 1+2a 2+3a 3+…+(n -1)a n -1=4-n +12n -2,①a 1+2a 2+3a 3+…+(n -1)a n -1+na n =4-n +22n -1.②②-①,得na n =n +12n -2-n +22n -1=n 2n -1,∴a n =12n -1,又∵当n =1时,a 1=1也适合a n =12n -1,∴a n =12n -1(n ∈N *),易证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首项a 1=1,公比q =12.∴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a 1-q n1-q=2-12n -1.[B 能力提升练]1.设{a n }是各项为正数的无穷数列,A i 是边长为a i ,a i +1的矩形的面积(i =1,2,…),则{A n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A .{a n }是等比数列B .a 1,a 3,…,a 2n -1,…或a 2,a 4,…,a 2n ,…是等比数列C .a 1,a 3,…,a 2n -1,…和a 2,a 4,…,a 2n ,…均是等比数列D .a 1,a 3,…,a 2n -1,…和a 2,a 4,…,a 2n ,…均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相同[解析] ∵A i =a i a i +1,若{A n }为等比数列,则A n +1A n =a n +1a n +2a n a n +1=a n +2a n 为常数,即A 2A 1=a 3a 1,A 3A 2=a 4a 2,….∴a 1,a 3,a 5,…,a 2n -1,…和a 2,a 4,…,a 2n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相等.反之,若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成等比数列,且公比相等,设为q ,则A n +1A n =a n +2a n=q ,从而{A n }为等比数列.[答案] D2.若a ,b 是函数f(x)=x 2-px +q(p>0,q>0)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a ,b ,-2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p +q 的值等于( )A .6B .7C .8D .9[解析] 由题意知:a +b =p ,ab =q ,∵p>0,q>0,∴a>0,b>0.在a ,b ,-2这三个数的6种排序中,成等差数列的情况有a ,b ,-2;b ,a ,-2;-2,a ,b ;-2,b ,a ;成等比数列的情况有a ,-2,b ;b ,-2,a.∴⎩⎪⎨⎪⎧ab =4,2b =a -2或⎩⎪⎨⎪⎧ab =4,2a =b -2,解得⎩⎪⎨⎪⎧a =4,b =1或⎩⎪⎨⎪⎧a =1,b =4.∴p =5,q =4,∴p +q =9,故选D. [答案] D3.(2018·衡水中学第六次调研)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 }首项为,且满足a 2n -a n a n -1-n(n +1)a 2n -1=0,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b n }的前项和为S n ,S 5=15,且b 1,b 3,b 9成等比数列设c n =b na n ,求数列{c n }的前项和T n =______.[解析] (1)a 2n -a n a n -1-n(n +1)a 2n -1=(a n +na n -1)(a n -(n +1)a n -1)=0,因为{a n }各项均为正数,则a n+na n -1>0,∴a n -(n +1)a n -1=0即a n =(n +1)a n -1则a n -1=na n -2,a n -2=(n -1)a n -3,…a 2=3a 1上面n -1个式子相乘得a n =(n +1)!,设{b n }的公差d,5b 1+10d =15,(b 1+2d)2=b 1(b 1+8d),解之得b 1=1,d =1,b n =n ,c n =b na n=n +!=n·n!+!n !=1n !-1+!. [答案] 1-1+4.(2017·课标Ⅰ)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0,21,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N :N>100且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A .440B .330C .220D .110[解析] 由题意得,数列如下: 1, 1,2, 1,2,4, …1,2,4,…,2k -1…则该数列的前1+2+…+k =+2项和为S ⎝⎛⎭⎪⎫+2=1+(1+2)+…+(1+2+…+2k )=2k +1-k -2要使+2>100,有k≥14,此时k +2<2k +1,所以k +2是之后的等比数列1,2,…,2k +1的部分和,即k +2=1+2+…+2t -1=2t-1,所以k =2t-3≥14,则t≥5,此时k =25-3=29, 对应满足的最小条件为N =29×302+5=440,故选A. [答案] A5.(2018·太原二模)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 }满足a 2n +1-a 2n =a 2n +a n a n +1,且a 2+a 4=2a 3+4,其中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b n }满足b n =na n +n(n ∈N *),若存在正整数m ,n(1<m <n),使得b 1,b m ,b n 成等比数列,求m ,n 的值.[解] (1)因为a 2n +1-a 2n =a 2n +a n a n +1,即(a n +1+a n )(2a n -a n +1)=0,又a n >0,所以有2a n -a n +1=0,即2a n =a n +1,所以数列{ a n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a 2+a 4=2a 3+4,得2a 1+8a 1=8a 1+4,解得a 1=2,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n ∈N *).(2)b n =na n +n=n 2n +1,若b 1,b m ,b n 成等比数列,则⎝ ⎛⎭⎪⎫m 2m +12=13⎝ ⎛⎭⎪⎫n 2n +1,即3m 2+n(2m 2-4m -1)=0,所以2m 2-4m -1<0,解得1-62<m <1+62,又m ∈N *,且m >1,所以m =2,此时n =12. [C 尖子生专练]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a n +1=⎝ ⎛⎭⎪⎫12n ,记T 2n 为{a n }的前2n 项的和,b n =a 2n +a 2n -1,n ∈N *.(1)判断数列{b n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求出b n ; (2)求T 2n .[解] (1)∵a n ·a n +1=⎝ ⎛⎭⎪⎫12n ,∴a n +1·a n +2=⎝ ⎛⎭⎪⎫12n +1,∴a n +2a n =12,即a n +2=12a n .∵b n =a 2n +a 2n -1,∴b n +1b n =a 2n +2+a 2n +1a 2n +a 2n -1=12a 2n +12a 2n -1a 2n +a 2n -1=12,∵a 1=1,a 1·a 2=12,∴a 2=12⇒b 1=a 1+a 2=32.∴{b n }是首项为32,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b n =32×⎝ ⎛⎭⎪⎫12n -1=32n .(2)由(1)可知,a n +2=12a n ,∴a 1,a 3,a 5,…是以a 1=1为首项,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2,a 4,a 6,…是以a 2=12为首项,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T 2n =(a 1+a 3+…+a 2n -1)+(a 2+a 4+…+a 2n )=1-⎝ ⎛⎭⎪⎫12n 1-12+12⎣⎢⎡⎦⎥⎤1-⎝ ⎛⎭⎪⎫12n 1-12=3-32n .。
一、文言文阅读(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
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楚生鹿当一而八万。
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①,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②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干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③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
”桓公曰:“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④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⑤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
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⑥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漕粟千赵。
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注】①通轻重:这里指做买卖。
②白徒:指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
③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
④芊:地名。
位于齐楚接壤处。
⑤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
⑥修械器: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将:率领B.什.至而金干斤也什:十倍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D.衡山之民释其本.本:农耕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B.使人之.楚买生鹿载粟而之.齐C.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楚以.生鹿藏钱五倍D.楚王果.自得而求谷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藏谷十之六: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
称为“羊岱”,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常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①诡计:奇计。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皆计所侵.,送绢尝之A.侵占B.侵犯C.侵害D.侵袭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A.结交B.连接C.往来沟通D.沟通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5分)(2)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9分)张夔察侃为孝廉..,至洛阳,数诣张华。
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
侃每往,神无忤色。
华后与语,异之。
除.郎中。
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支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宦,召为舍人。
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
侃诣之,晫曰:“《易经..》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
”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
吏部郎温雅谓晫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晫曰:“此人非凡器也。
”尚书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
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
庆后为吏部令史,举侃补武冈令。
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为郡小中正。
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
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
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
”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
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
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出兵御之。
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
”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又加侃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恢。
侃乃以运船为战舰,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讨官贼,但须列上有本末耳。
”于是击恢,所向必破。
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
后以母忧.去职。
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节选自《晋书·陶侃列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甚奇.之奇:感到稀奇B.与太守吕岳有嫌.嫌:不合,有矛盾C.使与诸军并力距.恢距:拒,抵御D.后以母忧.去职忧:忧虑,心情不好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办法和名额相同。
B.除,授予官职。
“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指南录后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中的“除”与文本中“除”的意思相同。
C.《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D.鹰扬将军,武官名,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
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侃有执着坚定的精神。
他多次拜见张华,让张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至张华后来授予他郎中职位。
B.豫章国郎中令杨晫赏识人才。
他认为陶侃是一个固守正道、能圆满地办好事情的人,他曾与陶侃一块坐车去拜见中书郎顾荣。
C.武库令黄庆很知人善任。
黄庆认为陶侃终究要才能大成,在自己当了吏部令史后,举荐陶侃做了武冈县令,后来还将陶侃推荐给乐广。
D.刘弘不听信谗言。
随郡内史扈瑰在刘弘跟前挑拨离间,刘弘回答说:“陶侃的忠诚和才能,我了解得已经很久了,哪里会有这种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5分)(2)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
(5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9分)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为明崇祯癸未..进士。
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
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
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
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
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
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
其旁僦①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
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
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
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
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程②无脚,四角悉支败瓦。
闻客入,欲起逾垣。
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
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
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③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
”客皆班荆④,主人墙隅烋烋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
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
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
日欲晡.,辞客而退。
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
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
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
岁庚戌,无疾而终。
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
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
激愤而殉,以明节也。
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
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注】①僦:租。
②程:床前的小桌。
③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
④班荆:布草而坐。
⑤烋烋然:灰尘蒙积的样子。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直前托视疾因:于是,就B.日欲晡.晡:升起C.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具:准备D.扼腕..终身扼腕:惋惜1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根据相关材料,来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