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_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 格式:pdf
- 大小:38.96 KB
- 文档页数:5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1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
鲁乱,孔子适齐。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
孔子遂行。
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缺。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
晏婴进曰:“令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曰:“丘得其为人,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B.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C.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D.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篇一」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l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①料量平: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②司空:官名。
③l:公羊,五l,即五l大夫,官名。
④累绁:用绳索捆绑,引申为牢狱。
⑤大司寇:官名。
⑥粥:卖。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僻D.吾即没,若必师之没: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斥乎齐,逐乎宋、卫吾又何怨乎今之人B.处虽辟,行中正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C.孔子遂行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D.鲁大夫孟子病且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1.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学有才”的一组是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于是反鲁,鲁复善待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吾即没,若必师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子的赞誉,孟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含答案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孔子迁于蔡三岁①,楚王闻孔子在陈、蔡之间,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②”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孔子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③矣。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④?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推而行之,不容于天下,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⑤”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释:①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因失望于鲁王,59岁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周游诸侯,游说其大道。
经曹、宋、郑至陈国、蔡国。
②用事:当权执政;③斯滥:就胡作非为。
④吾道非邪:我们的学说错误了吗?⑤高山仰止:喻高尚的德行让人仰视;景行行止: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就像大路,导人践行。
1.下列各项中对于文中带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偏旁推测,“疾”字本义为“疾病”,文中“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就是此义,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一样。
B.“绝”字含义很多,有:断绝;尽、完;隔绝;横渡;副词最、极等。
文中“绝.粮七日”中的“绝”是动词,断绝。
C.汉语中常见一词多义,如文中“夫子之道至大”与文中“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两个“至”含义、用法都不一样。
D.《史记》有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世家、书、表、列传,“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司马迁将布衣孔子列入“世家”,表明其赞誉之情。
2.✬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陬邑。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10-13题。
(19分)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名曰丘,字仲尼。
孔子贫且贱。
长九尺六寸。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反乎鲁。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孔子遂适卫,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
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
”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
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吾乃不可乎?”孔子曰:“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孔子行。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B.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C.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D.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等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
鲁乱,孔子适齐。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
孔子遂行。
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 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缺。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下文是关于《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史记·孔子世家》》第二篇:《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2》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2文言文阅读训练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本大题共5小题,6~9题每小题3分,10题10分,共22分。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①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帆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日:“东门有人其领似尧其项类阜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观殷夏礼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不多者七十有二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
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J平卒。
高皇帝过鲁,以木车祠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摘编自《史记•孔子世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门有人其颗/似尧其项/类皋陶其房/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B.东门有人/其颠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C.东门有人其题/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D.东门有人/其貌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能,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
叔孙氏车子鉏[chú]商获兽,以为不祥。
仲尼视之,曰:“麟也。
”取之。
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是中华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
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病,子贡请见。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
”后七日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1.继承—继承人,2.子孙,后代)(当国君执政)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繁殖;生长,增长)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gǔ]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羖[gǔ]:公羊。
黑色的公羊。
用5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缧绁lei2xie4,用绳索捆绑)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暂代官职。
如,摄,守,行,署,权,假)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1(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选自《捕蛇者说》)(乙)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注释:①城父:地名,春秋时楚国之地,在今河南宝丰县。
②莫能兴:不能站立起来。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实词。
(1)殚其地之出殚:_____________(2)而乡邻之生日蹙蹙:_____________(3)向吾不为斯役向:_____________(4)楚使人聘孔子聘:_____________2.选出下列加粗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号呼而转徙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B.今其室十无一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C.积于今六十岁矣孔子用于楚《史记.孔子世家》D.若毒之乎属予作文以寄之《岳阳楼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语句中表现蒋氏不愿恢复赋的一项是(),属于孔子被围的原因的一项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自吾氏三世居是乡C.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D.吴伐陈,楚旧陈E.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F.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参考答案:1.(1)殚:用尽;(2)蹙:窘迫;(3)向:从前;(4)聘:聘请。
《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①。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③三都④。
于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
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
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
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二子奔齐,遂堕费。
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
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
我将弗堕。
”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
②拨(fá):大盾。
③堕:毁坏;拆毁。
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孔子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孔子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子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孔子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①?”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
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
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注】诸枉,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错,同"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B.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C.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D.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俎豆,古代举行祭祀、宴会时盛祭品、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育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生鲁昌平陬邑。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度,《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般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也成为中国姓氏之一。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1(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选自《捕蛇者说》)(乙)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注释:①城父:地名,春秋时楚国之地,在今河南宝丰县。
②莫能兴:不能站立起来。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实词。
(1)殚其地之出殚:_____________(2)而乡邻之生日蹙蹙:_____________(3)向吾不为斯役向:_____________(4)楚使人聘孔子聘:_____________2.选出下列加粗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号呼而转徙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B.今其室十无一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C.积于今六十岁矣孔子用于楚《史记.孔子世家》D.若毒之乎属予作文以寄之《岳阳楼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②爵之大夫起累绁③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④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①量平: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②羖:公羊。
③累绁:用绳索捆绑。
④粥:卖。
1.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B.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C.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D.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名字:古代的“名”是一个人出生后不久,由父母所命名:“字”一般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男子成人礼),女好十八岁举行笄礼(女子成人礼)时取字。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①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臣
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
右司马。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
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②拨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
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
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
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
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
为季氏宰,将③堕④三都。
于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
率费人袭鲁。
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
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
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
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二子奔齐,遂堕费。
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
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
氏也。
我将弗堕。
”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
②拨
B.文章写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惧怕而省悟,并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龟阴之地的行动来向鲁国赔罪。
C.定公十三年夏,鲁定公听众孔子的建议,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
封邑的城墙,在拆毁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扰。
D.公敛处父认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墙,那么齐人必将兵临城下,孟氏没有了保障,会处于危险中。
于是,他坚决抗命不拆成邑的城墙。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具:配备
项,前者是副词,将要;后者是连词,表转折。
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项,前者是介词,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来。
D项,前者是副词,于是,便;后者是代词,表领属关系,你的。
①句说的是孔子在鲁国受到重视而被屡次提拔;②句说的是两国君主在夹谷见面的情景;⑥句是齐国有司的话。
“中都宰”是指中都的地方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宰相”。
13.
于是派人出使鲁国,告诉鲁国举办友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定在夹谷。
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乐人下去了。
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
君主如果心里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
【参考译文】
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的地方长官,孔子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
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
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
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
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
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正好代理宰相的职务,他对定公说:“我听说
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
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
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
”定公说:“好的。
”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
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
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
让登坛。
双方互相敬酒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
齐景公说:“好的。
”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
喧闹着一涌而上。
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
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
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
景公说:“好的。
”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
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
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
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
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慌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
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
”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鲁定公十三年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下的家中不能收藏武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高一丈长三百丈的城墙。
”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打算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封邑的城墙。
这时,叔孙氏首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
季
孙氏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就带领费邑的人袭击鲁城。
鲁定公和季孙、孟孙、叔孙三人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宅,登上了季孙武子的高坛。
公山不
狃率领的费邑人进攻他们,没有能打进去,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打他们,费邑人失败逃走,鲁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击溃。
公山不狃、叔
孙辄两人逃到了齐国,费邑的城墙终于被拆毁了。
接着准备拆成城,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告诉孟孙说:“拆除了成邑的城墙,齐国人必将进逼到我们的北大门。
且成城又是你们孟氏的屏障,没有成城也就等于没有孟氏。
我不打算拆毁”。
十二月,鲁定公率兵包围了成城,没有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