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玻璃仪器校正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37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总则1.1 校正用蒸馏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每个仪器(每段)应校正两次,两次校正水重之差应小于0.01g。
1.5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
2.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2.1 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2.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 称取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计算容量瓶中的水重。
从表中查得在此温度下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溶积(ml)。
3.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3.1 取待校正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 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 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从表中查出在此温度下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1 取一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将被校正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2 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或10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3 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4 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1 ml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
5.量筒校正操作规程5.1 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5.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量筒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5.3 称取空量筒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再称定重量。
5.4 计算容量筒中的水重。
6.结果记录备用。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使公司玻璃量器校准操作更精密准确。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需内部校准的玻璃量器的校准操作。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内部玻璃量器的周期校准。
4 内容4.1玻璃量器周期校准4.1.1校准前准备4.1.1.1准备好待校准的玻璃仪器(洗净、干燥),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容量瓶不需要),一根温度计(范围至少是0~30℃,分度值为0.1℃)),新制备的纯化水(纯化水至少在校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以达到室温)4.1.1.2校准时室温要求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2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4.1.2.1容量瓶校准将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带塞容量瓶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取下量瓶,加水至标线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
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得到纯化水的质量(m)。
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4.1.2.2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将流液口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
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
将被检吸量管内的纯水放人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同时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4.1.2.3量筒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量筒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量筒外面的水,用胶头滴管吸出量筒中的水,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将倒液嘴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玻璃仪器校准方法
玻璃仪器校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玻璃工艺指标的
精度和稳定性,为玻璃工艺提供较高精度的准确性。
玻璃仪器校准包括计量校准、功能校
准和性能校准等等。
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玻璃仪器校准方法。
首先,应使用精确可靠的计量仪器,例如CAL1000实验室计量控制器,来校准玻璃仪器,
可以有效地保证玻璃仪器的量测精度。
CAL1000玻璃计量控制器可以测量玻璃温度、相对湿度、窗口面积、透明度、强度等,确保不同属性的玻璃仪器对准量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
定性。
其次,应采用光谱分析仪来校准玻璃仪器,将光谱峰值和特征曲线与原值比较,调整玻璃
仪器,使光谱峰值和特征曲线与原值保持一致,可以方便地提高测试灵敏度、精度、准确
性和重复性。
第三,采用恒温恒湿环境控制设备来校准玻璃仪器,以确保测量环境在相同温度和湿度下,将玻璃仪器校准到标准值,以确保精确性和重复性。
最后,在开展玻璃仪器校准之前,应该了解所有仪器的使用规范和详细的校准流程,以及
校准标准及其实施的要求,确保我们的校准程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以上就是玻璃仪器校准的几种实用方法,校准熟练后,仪器就可以得到可靠的准确性,能
够满足玻璃工艺生产更高精度、性能、质量而带来较高效率的需求,为玻璃工艺处理提供
更好的保障。
玻璃仪器的校准一、原理:根据不同温度下水的重量计算出量器容积。
二、条件:校准室内温度不宜超过(20±5℃),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
三、仪器、容器及试剂:1、仪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1℃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具塞锥形瓶、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等2、试剂:煮沸放置室温的蒸馏水。
四、总则:1、待校正的仪器应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2、滴定管、移液管可不必干燥,容量瓶及校正用具塞锥形瓶必须干燥。
3、如果水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水时测量、记录水的温度。
4、每个(每段)仪器应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一、容量瓶的校准1、目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50ml、100ml、200ml、250ml、1000ml单标线容量瓶的校准3、校正规程: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即可),注入蒸馏水至水的弯月面底部与容量瓶颈上的标线相切。
记录水温,用滤纸吸干瓶颈内水滴,盖上瓶塞准确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容量瓶内容纳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1)来除水重,即可算出容量瓶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是容积)。
4、结果处理: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2,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二、移液管的校准1、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物质分析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3、校正规程:1)取一个50ml洗净晾干的锥形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12)用洗净晾干的20ml移液管,吸取纯水至标线以上,用滤纸片擦干管下端的外壁,调节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将水移至锥形瓶内,使流液口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勿接触磨口!),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使水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15s,放完水随即盖上瓶塞,称量M23)将温度计插入5~10min,测量水温,并查出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Dw4)两次称得质量之差即为释出纯水的质量M,并利用公式V=Mw/Dw计算移液管的实际容量,计算出校正值。
玻璃仪器的校正文件编号:HNLS/SOP-J034-2014玻璃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滴定分析法主要量器有三种: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其真实容积与它所标示的体积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在准确度要求高的分析中,须对上述量器进行校正。
一、容量的定义及玻璃量器的分类1.1容量的定义校正使其表面容量和真实容量一致。
表面容量(或标称容量):仪器上所标示的容量值。
真实容量(或实际容量):满足规定准确度,用来代替真值使用的容量值。
1.2玻璃量器的分类1.2.1工作玻璃量具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常用玻璃量具(如滴定管、容量瓶等)、通用玻璃量具(比色管、离心管等)和专用玻璃量具(如雨量筒、血糖管等)。
1.2.2工作玻璃量具按使用方法,可分为量入式量具(In)和量出式量具(Ex)。
二标准温度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其容积会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规定某一温度值为标准温度,即是指量具的标示容量是在该温度下标定的。
容器的容积一般是以20℃为标准温度三、常用玻璃量器的校正:3.1玻璃量器的校正常采用称量法(或衡量法):是通过称量被测量器中量出或量入介质的质量,并根据该温度下介质的密度进行计算,得到量具在20℃时容量的方法。
一般,用纯水作为介质;某些微量的量具校正采用水银为介质,以避免水蒸发对结果的影响。
3.2计算3.2.1玻璃量器在标准温度20℃和任一温度t 时的实际容量分别按下列式计算:V20 = m·K(t)(1)Vt = V20〔1+β(t-20)〕(2)(1)式中:K(t)值列于附表中;m——被检玻璃量器内所能容纳水的质量,g。
根据测定的质量值(m)和测定水温所对应的K(t)值,即可由上式求出被检玻璃量器在20℃时的实际容量。
(2)式中:Vt—检定温度t 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V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β—被检玻璃量器的体胀系数,℃-1;t—检定时蒸馏水的温度,℃;3.3举例标称容量为50ml的钠钙玻璃量具,称得量具内的纯水质量为49.898g ,测定水温为15.6℃,求量具在标准温度20℃下的实际容量V20。
玻璃仪器如何校准?一份玻璃仪器校正规程送你!1、容量瓶的校正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取烧杯盛放校正用水,水及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登记水温,先称空容量瓶重,然后加水至刻度,留意不行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否则应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然后用试验温度时1mL水的重量除水重,即得容量瓶容积的毫升数。
各容量瓶的实际体积可用氢氟酸直接刻于适当位置,也可将容量瓶编号后,记录于专用的记录本上备用。
2、移液管的校正取一干燥锥形瓶,精称,然后取内壁已洗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将水入已称定重量之锥形瓶中,精称,登记水温,以用试验温度时1mL水的重量除水重,即得该移液管的容积。
各容量瓶的实际体积可用氢氟酸直接刻于适当位置,也可将容量瓶编号后,记录于专用的记录本上备用。
3、注射器、量筒、滴定管、刻度吸管的校正取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然后将被校正的注射器、量筒、滴定管、刻度吸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登记水的温度,从注射器、量筒、滴定管、刻度吸管中放下肯定体积的水至锥形瓶中(依据滴定管大小及管径匀称状况,每次可放1、2、3、5或10mL),精密读取读数至小数其次位,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然后再放肯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的校正,然后用水在试验温度时的重量除放出水的重量,即得到真实容积。
结果可以列成表已备后用。
较正试验每段必需重复两次,每次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校正时必需掌握滴定管的流速,使每秒钟流下3~4滴(30秒钟5mL),读数必需精确。
4、校正容器时留意事项4.1所用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一小时以上。
4.2待校正的仪器,应认真洗净(常用清洁液洗涤),洗至内壁应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和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需干燥后才能校正。
4.3校正时所用小锥形瓶,必需洁净,瓶外须干燥。
4.4在开头放水前,滴定管或移液管尖端与外面的水必需除去。
4.5如温室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一、引言玻璃仪器广泛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分析和物质测量等工作中,准确性和精确性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玻璃仪器的准确性和正确使用,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校正前准备工作1.确认所需校正的玻璃仪器种类,包括烧杯、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以及所需准备的校正仪器和物料。
2.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清洁干净,无杂质和损坏。
3.校正前检查校正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与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符合要求。
三、校正步骤1.温度校正(1)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校正温度计的准确性。
(2)准备不同温度下的标准溶液,分别使用标准溶液和温度计测定温度。
(3)记录温度计所示温度和标准溶液的温度。
(4)根据测定数据,可校正温度计的温度误差。
2.容量校正(1)使用干净的烧杯等容器称取所需容量的水。
(2)将称取的水转移到准备好的容量瓶中。
(3)使用标准计量器具,测量容量瓶中的实际容量。
(4)记录实际容量和瓶口刻度的偏差值。
(5)根据偏差值计算容量瓶的容量校正值。
3.实验室玻璃仪器的线性校正(1)根据不同仪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校正。
(2)使用标准物质和玻璃仪器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根据测量数据制作校正曲线,并进行合理的拟合。
(4)确定线性校正的参数,如斜率和截距。
(5)根据校正参数对其他样品进行测量和校正。
四、校正结果的评估和记录1.计算校正结果的溯源不确定度,包括温度校正、容量校正和线性校正等方面的不确定度。
2.对校正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确保校正结果符合仪器的要求。
3.记录校正的详细过程和结果,包括校正日期、仪器型号、校正参数等。
4.确保校正记录的可追踪性和完整性,以备查阅和证明。
五、校正后的控制措施1.将校正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定期检查和维护玻璃仪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3.定期进行校正验证,确保校正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培训实验人员,提高其对玻璃仪器校正的重视和正确操作。
精密玻璃仪器的校正和水密度表(摘自计量网)1 容量瓶的校正1.1 将待校正的清洁、干燥的容量瓶恒重,称重。
1.2 测量纯化水的温度(可将纯化水置仪器室1小时以上,仪器室室温即为纯化水的温度)将纯化水注入容量瓶标线处,称重。
1.3 根据纯化水的温度,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该温度下该容量瓶标示刻度体积的水的质量,并称重,视水液的弯月面是否与刻度吻合。
1.4 校正刻线:若与刻度不符合,可用纸条与水液的弯月面成切线贴成圆圈,然后倒去内容水,在纸圈上,下涂以石腊薄层,再沿纸圈用别针刻一圆圈,涂上氢氟酸,几分钟后洗去过量的氢氟酸,并除去石腊及纸圈,即见容量瓶上的新刻度。
1.5 重复1.1和1.2步骤,取平均值计算容量瓶体积,算出允差,并填附表A。
2 移液管,刻度吸管的校正。
2.1 在洁净的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内吸入已测过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2.2 将水放入预先恒重并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称量,计算,可得水的重量。
(应测2次,得放出水的平均重量)。
2.3 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密度表(见附表B),计算,可得移液管或刻度吸管的体积。
2.4 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3 滴定管容积的校正3.1 在洗净的滴定管内注入纯化水,使弯月面最低处与刻度零位相切。
3.2 由滴定管中放水到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
3.3重复3.1和3.2操作,取平均值。
3.4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质量及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表(见附录B),计算,可计算出滴定管该部分管柱的体积。
3.5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4 量筒、量杯的容积校正4.1 将洁净的量筒或量杯注入已知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4.2 将水倒置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可得水的质量。
4.3 根据水温查附表B水的密度,可计算出该量筒或量杯的体积。
4.4 根据附表B规定的标准容量允差,判断被校正量筒或量杯是否合格,并将校正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4.1 滴定管校准检定规程4.1.1 准备一个干洁的盛器(50—100mL称瓶或有塞锥瓶)并称准至0.001g4.1.2 将被检滴定管充分洗净后,用室温蒸馏水注满至零刻度处(用0.1℃温度计测量水温为t℃),待30秒钟后读数。
4.1.3 将滴定管的水慢慢放出10mL(±0.1mL)于盛器内,并将管尖端接触盛器内壁.4.1.4 称取盛器连水的质量(称准至0.001g)t℃时水的质量=盛器连水质量-盛器的质量20℃时的真实容量(mL)=t℃时水的质量+t℃时容量改正数4.1.5 再将10mL刻度以下的水,逐次10mL地放出,并按上述手续逐段检定。
4.2 吸管校准检定规程4.2.1将被检吸管,用洗液和水充分洗净,至器壁沾附的水膜不呈断裂或水滴状为止,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4.2.2 准备一个干洁的盛器(50—100mL称瓶或有塞锥瓶),称重(称准至0.001g)。
4.2.3 以被检吸管吸取室温蒸馏水(用分度0.1℃的温度计测量水温为t℃)至刻度,移入盛器内,称重(称准至0.001g)。
4.2.4 t℃时水的质量=盛器连水质量-盛器的质量20℃时真实容量(mL)= t℃时水的质量+t℃时容量改正数(查附录三,分析计算用表,表28)。
4.3温度计校准检定规程4.3.1 将标准温度计和被检定的温度计用棉线系在一起,使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齐平,上端固定悬挂于一铁架所附的铁环上,下端放置于250ml烧杯内,杯中盛水,加入冰或适量的冷却剂,使能降到所需检定之温度。
当标准温度计达到检定的温度时(务必整数),同时立刻读出被检温度计的温度,两者之差,即为被检温度计的改正数,然后令水温上升,照上法逐度检查。
4.4容量瓶校准检定规程4.4.1将被检容量瓶,用洗液和水充分洗净,至器壁沾附的水膜不呈断裂或水滴状为止,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4.4.2 用已校准的移液管吸取等量的水或分几次放入被检的容量瓶中,吸管尖端与器壁接触循沿15~40秒钟取出吸管,液体湾月面与核度相切。
页码:第 1 页共 3 页题目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起草:日期:年月日文件编码审核: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部批准: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化验室生效日期年月日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适用于玻璃容量仪器校正。
3.职责:化验员、仪器管理员、化验室主管对实施负责。
4.内容:4.1总则4.1.1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4.1.2待校正的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干燥。
4.1.3如室温有变化,每次操作时应记录水的温度。
4.1.4称量所用的天平精度应达到万分之一。
4.2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4.2.2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2.3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2.4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4.3.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4.3.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精密称定。
4.3.2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管外的水。
4.3.3将水放入已精密称定的称量瓶中,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3.4依据表1计算移液管体积(ml)。
4.4.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4.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精密称定。
4.4.2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4.3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4.4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4.5在15ml至25ml刻度处,宜以1ml为单位进行校正。
4.4.6依据表1计算滴定管体积(ml)。
4.5.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按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进行,但其校正单位为其总刻度单位的十分之一。
4.6量筒的校正操作规程:使用已经校正过的刻度吸管、大肚吸管进行相对校正。
表1.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温度/℃重量/g 温度/℃重量/g 温度/℃重量/g 温度/℃重量/g10 0.99839 16 0.99780 22 0.99680 28 0.9954411 0.99832 17 0.99766 23 0.99660 29 0.9951812 0.99823 18 0.99751 24 0.99638 30 0.9949113 0.99814 19 0.99735 25 0.99617 31 0.9946814 0.99804 20 0.99718 26 0.99593 32 0.9943415 0.99793 21 0.99700 27 0.99569 33 0.99405滴定管级别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50分度值(ml)0.01 0.02 0.05 0.1 0.1容量允差(ml)A ±0.010 ±0.010 ±0.025 ±0.04 ±0.05B ±0.020 ±0.020 ±0.050 ±0.08 ±0.10大肚吸管标称总容量(ml) 1 2 3 5 10 15 2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A ±0.007±0.010±0.015±0.020±0.025±0.030±0.05 ±0.08B ±0.015±0.020±0.030±0.040±0.050±0.060±0.10 ±0.16量瓶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A ±0.010 ±0.015 ±0.020 ±0.020 ±0.03 ±0.05 ±0.10B ±0.020 ±0.030 ±0.040 ±0.040 ±0.06 ±0.10 ±0.20量筒标称总重容量(ml) 5 10 25 50 100 容量允差(ml)±0.10 ±0.20 ±0.50 ±0.50 ±1.0刻度吸管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容量允差(ml)A ±0.008 ±0.012 ±0.025 ±0.05 ±0.10B ±0.015 ±0.025 ±0.050 ±0.10 ±0.20。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室玻璃仪器是科研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其中玻璃量器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重要工具。
玻璃仪器校准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确定校准仪器:根据实验需要确定需要校准的玻璃仪器,并记录仪器的型号、规格和序列号等相关信息。
2.准备校准标准:根据校准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校准标准,包括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等,确保其质量准确可靠。
3.清洁仪器:使用去离子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洁待校准的仪器,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二、校准操作1.校准前的检查:仔细检查待校准的仪器是否完好无损、无污染,并确保校准仪器和校准标准都已准备齐全。
2.调零:对待校准的仪器进行零点调整,确保仪器的零点准确可靠。
3.校准:按照标准操作方法,使用校准标准对待校准的仪器进行校准,根据校准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4.复检:如果校准的仪器需要经常使用,建议进行复检以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三、事后处理1.校准记录:将校准的日期、仪器信息、校准结果等关键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并做好归档工作,确保校准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校准报告:根据校准记录,撰写校准报告,说明校准的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3.维护保养:及时清洗和保养校准后的仪器,确保其长期的使用性能和准确性。
4.异常处理:如果在校准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仪器存在故障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复工作。
根据仪器校准的不同需求,上述操作规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考虑更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执行校准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校准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校准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使用的玻璃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玻璃仪器校准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和操作安全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情况,确保校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玻璃检测仪器校准方法1、容量瓶容积的校准1.1 将待校准容积瓶清洗干净,并自然干燥1.2 准确称其重量(精确至5位有效数字),加入已测过温度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刻度线处,再称其重,前后两次重量差即为瓶中水重量,用该温度时水的相对密度除水的重量,就得到容量瓶准确的容积。
1.3 重复三次求的平均值即可,如果实测值与标称值间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该容量瓶即可使用,否则将其实值记录在瓶壁上,以备计算时校准用。
附表一: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2、移液管容积的校准在洗净的移液内吸入蒸馏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在标线处,然后把水放入预先称好重量(精确至0.01g)具塞小锥瓶中,塞好后称取瓶和水总重量,根据水的重量,水的温度,以及水的相对密度计算出移液管的转移体积,相应做2至3次取平均值。
注:(1)、带塞小锥瓶必须洗净并烘干,移液管只须洗净即可。
(2)、开始放水前,管尖不能挂水珠,外壁不能有水。
(3)、移液管放完水后,等15秒后拿出,尖嘴处残留最后一滴水不可吹出(B级等待8秒,注有吹字的则要吹出)。
附表一:移液管(无分度)的允许偏差表二:刻度吸管的允差3、滴定期管容积的校准(1)、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内外壁都不挂水珠。
(2)、注入蒸馏水,排除尖嘴气泡,使之充满水,并使水的弯月面最低处与零刻度线重台,除去尖嘴外的水。
(3)、由滴定管中放5ml到已称过重量的,清洁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要控制流速保持在3-4滴/S,5ml约用半分钟,读数时的液面应与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称得水的重量及操作温度下的相对密度即算得滴定管中部分管柱的实际容积。
(4)、在方格纸上以滴定管的校正值为横坐标,滴定管读数为纵坐标,画出整个曲线,这样的滴定时任何体积的校正值都可以以曲线上查出,计算结果时应将校准值加入得到的体积中。
附表一:滴定管的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