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 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概述一、国际行为主体及其特征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实体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或基本特征:( l )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事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能够发生对外行为,能够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作用。
( 2 )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国际行为主体以各自利益的特殊性为基本特征,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关键在于利益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构成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竞争、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3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的操纵和控制,独立地制定自己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并影响国际间的相互交往,独立地运用其行为能力,发挥其职能作用。
( 4 )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并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任何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被其他行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
以上四大要素或特征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行为能力是确立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者地位的关键;特殊利益是其相互区别的基本依据;独立自主的地位是其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组织形式和实力则是其具备行为能力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即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
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路径第一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探讨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经济危机等问题。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可避免,最终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 继承和发展:包括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等落后国家需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认为中国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如全球化、金融化、信息化等。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其内在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尖锐。
-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内向型发展策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三、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分析- 古典现实主义:以摩根索为代表,强调国家利益、权力斗争和均势。
他们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国家追求权力和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核心动力。
- 新现实主义:以沃尔兹为代表,关注国际体系结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的自助性导致了安全困境,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
四、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分析- 古典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主张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私有制和民主政治。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新自由主义: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强调市场原教旨主义、政府作用最小化、全球经济一体化。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一、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 研究国内政治如何影响对外经济政策,如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