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与朱元思书》,选自。
(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
南朝梁文学家,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失。
(4)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5)从:顺,随。
(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7)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8)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绝:极(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急流的水。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16)若:好像。
(17)奔:这里指飞奔的马(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9)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向高处伸展。
邈,远,向远处伸展。
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26)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27)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叫声。
穷,穷尽。
(28)无绝:就是“不绝”。
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绝:停止。
(29)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与朱元思书》注释“漂荡”一词探析作者:周旬月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12期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一课中,开头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根据课下注释的注解,“从流飘荡”一句翻译为“(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既然是“船随江流”,此处“飘荡”一词中的“飘”字是否该理解为“漂”的通假字?如果不是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境,作者吴均是不是故意使用“飘荡”?如果作者故意使用“飘荡”,课下注释解释为“漂荡”是不是不符合原作意境?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一、现代汉语中应为“漂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飘”字的解释为:①动词,随风摇动或飞扬。
②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
③轻浮;不踏实。
④姓。
而“飘荡”一词有两种解释:①随风飘动。
②漂泊。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注解②字典用的是“漂”而不是“飘”。
那么,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漂”字的解释:①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②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
例句:远远漂过来一只小船。
再看“漂荡”的两种解释:①随波漂动:小船在水中漂荡。
②漂泊。
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我们发现,此处“漂荡”的第二种解释与“飘荡”的第二种解释同一词义,均解释为“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均用了“漂”字,均与“水”关联。
根据课文意,小船随水流“piāo”浮移动,显然,取“漂”字准确。
水为液体,船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顺着液体或风吹的方向移动,且“漂荡”第一个解释的例句就是“小船在水中漂荡”。
由此看来,根据现代汉语词意和用词习惯,的确应该用“漂荡”。
学生也正是因为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漂荡”和“飘荡”的解释,才会提出质疑。
另外,2002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也明确了“漂泊”“漂流”是推荐使用的规范词形,而“飘泊”“飘流”属于不规范词形。
2020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作家作品:吴均,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二、教材注释:1共色: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跟、随。
3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4许:表示约数。
5缥(piǎo)碧:青白色。
6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7寒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9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1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2激:冲击,撞击。
13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4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5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16鸢(yuān)飞戾(lì)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7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8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19反:同“返”,返回。
20横柯(kē):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课文都有哪些呢,大家不妨来看看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本店铺给您的同学。
《与朱元思书》语言积累与运用1.重点字词字音缥.(piǎo)碧轩邈..(miǎo)泠泠..成韵(yīng)..作响(líng)嘤嘤千转(zhuàn)鸢.飞戾.天(yuān lì)纶.lún...横柯.(kē)字词《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许表示约数。
缥(piǎo)碧:青白色。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寒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激:冲击,撞击。
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鸢(yuān)飞戾(lì)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反:同“返”,返回。
横柯(kē):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交映:互相掩映。
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一词多义轩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中轩.敞者为舱(相容词,高)从从.流飘荡(顺、随)从.民所欲(依从)古今异义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与朱元思书注释及翻译(实用版)目录1.介绍《与朱元思书》的背景和作者2.对《与朱元思书》进行注释3.对《与朱元思书》进行翻译4.总结全文正文《与朱元思书》是我国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所写的一篇书信体散文。
吴均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辞赋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朱元思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以下是对《与朱元思书》的注释:1.“朱元思”:友人,字元思,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
2.“山阴道上”:指从建康(今南京)到吴兴(今湖州)的一条道路,沿途风景优美。
3.“舍弟”:指吴均的弟弟,当时在建康任职。
4.“罢疾”:指因病辞职。
5.“横舟对青楼”:指作者乘船经过青楼(指朱元思的住所),但不能上岸拜访,因友人不在家。
6.“微风及回飚”:指微风吹拂,凉爽宜人。
7.“索居”:指独自居住,表示孤独寂寞。
接下来是对《与朱元思书》的翻译:尊敬的朱元思:自从你离开建康,我就再也没有你的消息。
在这漫长的山阴道上,我想起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我的舍弟因病辞职,现在在家中修养,我也因此无法去探望你。
每当我乘船经过你的青楼,都会因你不在家而感到遗憾。
近来,天气转凉,微风及回飚,让人感到清爽。
然而,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仍然感到孤独寂寞,索居无伴。
我时常会想起你,想起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见,共度美好时光?愿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你的朋友,吴均总结全文,《与朱元思书》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个侧面。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商汤见伊尹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令。
2、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例句:君将何之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多助之至C.若君欲见之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下面对短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汤认为伊尹对于国家,就好像良医好药一样,能辅助自己让国家强盛起来,所以他是诚心去拜访伊尹的。
B.文章从侧面烘托出伊尹的贤能。
C.从文中看,彭氏之子是怕商汤好,才极力阻止其见伊尹。
D.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商汤是个敬重人才,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智君王。
4、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②君将何之:③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注释1500字《与朱元思书》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书信,文中韩愈向好友朱元思表达了对其失意和困惑的关切,并试图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给予朱元思一些安慰和启示。
下面是《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朱元思君,亲家之道,吾尝疏著书以陈闺闱之议,亲事也;尝为君疏著书以告处世之务,君与我言义也。
至于为时政勉君之属,形为书传,今一于此,亦可也。
于我观新作《宴登岳阳楼》诗,以为君辈之作,宜先观者,自用亦勉之也。
朱元思者,王聘之族子也,家贫无以色事,诚卒业于乡、吏、士之路,岂不憎爱勉强饰辞者乎?已教以顺理为体,文辞可终始也。
世无有奸佞之臣不属焉者,必坐猜忌之难,而任进取之报;世无有师傅塞塞之人不属焉者,必优任暴虐之主,而待闲居之安。
《宴登岳阳楼》诗视岳阳楼下湖南,楼上看江西,风景宜人,文人墨客尤喜来此较艺。
《岳阳楼记》是东晋的世人周恩瓘写的,人称岳阳楼记是文章。
山川滋味,大有可表者,己奉(改以)长恨歌词,昨日与兄肆几,临风解襟,谓其辞美。
诗其所叙与肆几中龙阳相近。
曾参灵仙灵山之上者,俯仰这岳阳楼,随便境界,饮泉水,吃野果,登高远游——这是人生比较可贵的多么幸福啊!韩愈所写的《长恨歌》,应该也和我们这几首诗互相接近。
乘船楼观,即以胜景之词来激发自豪。
悲去国而何以忘世事,卑庸以结交,过辱以往名!生不逢时,从侈与俱败;遇时称季,况愿留名!人生就像盘中菜啊,香的、脆的、鲜嫩的只是很少,而且美的是谁都要吃,长恨歌词总也难表达完全的。
愈先生敢问,蔡琰、颙舒二人,皆豪杰罗教、陶俎陶器也,皆生长恨之中,何无牵遣也?今以诗遣充之,中于名(听说名声)。
请问,夷陵之游,也许是什么问题或者地方呢?韩故号长恨船,自号曰长恨舟子、长恨隻竿、长恨敢居 - 这些“长恨”号是什么类型呢?私心不可表也。
凡自道也者,非有至理,所以怨人而对人也。
我怀篇颂是夜舟,贼风暴雨,幸全吾首歌一曲,终于表发忍悲深藏。
长恨隻竿是庇护船人的长跳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11课《与朱元思书》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
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
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地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地绿出来。
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
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我又想,人们到这儿瞻仰、凭吊,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表达对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风骨的崇敬。
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见。
与施从事书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②,孤峰入汉③;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④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萝被⑤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
②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
干:连接。
③汉:银河。
④翼:鸟儿。
⑤被:通“披”,覆盖。
【且读且思】请从选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乌篷摇梦到春江(节选)》作家叶文玲笔下的富春江有着梦幻般的美丽。
富春江的俏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富春江的娇在于水色碧绿清澈,富春江的美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富春江的风物独具魅力。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傲世风骨的喜爱与崇敬。
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上
册)
1、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