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74.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物理必修一检测试题注:考试9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一.选题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2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B .给体操运动员打分,可把运动员当作质点C .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D .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C .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 .米、牛顿、千克 B .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 米/秒2、千克、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 . 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 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5.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10m/s B .10.2m/s C . 10.3m/s D . 10.4m/s6.如图所示是P 、Q 两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A .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 .零时刻P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 .在t 1时刻之前,P 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 质点的加速度D .在0-t 1时间内,P 质点的位移大于Q 质点的位移7.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A .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 .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不变C .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 .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8.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 .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 .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 .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9.已知质量为10kg 的物体,只受两个力F 1与F 2,其大小分别为10N 和30N , 则它们的合力和加速度大小不可能等于:( )A .15NB .25NC .5 m/s 2D . 3.5 m/s 210.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木块对墙的压力与F 是一对平衡力D .木块对墙的压力与墙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右减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12.在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减速下降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 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为m (g -a )B .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 (g + a )C .此人超重D .此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m (g + a )二.实验题:(共15分) 13.(6分)用接在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 1=30mm ,x 2=36mm ,x ,3=42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x 4=48mm .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2.114.(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2024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全部、选修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是某-家用体育锻炼的发球机,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发出A、B两球,返回同一水平面时,两球落至同一位置。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运动至最高点时,两球速度相等B.两球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于B球加速度C.两球飞行时间相等D.从抛出至落回同一水平面,A球速度变化量大于B球速度变化量2.研究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如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从A点将球水平发出,刚好过网,在B点接到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高4Lh =B.发球时的水平初速度02gv Lh=C.球落到球台上时的速度2v gh=D.球从A→B所用的时间24htg'=3.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4m,该同学质量为50kg,绳和踏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踏板速度大小为4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最接近()A .100N B.200N C.330N D.360N4.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R B∶R 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的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
物理高一期末考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A.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B. 加速度是速度的矢量和C. 加速度与速度无关D. 加速度是速度的倍数2.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自然加速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改变运动状态3. 关于动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才守恒B. 在有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一定不守恒C.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失B. 能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C.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热力学过程5.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其加速度大小为:A. 9.8 m/s²B. 10 m/s²C. 11 m/s²D. 12 m/s²6. 以下哪项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A. 确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 计算物体的受力情况C. 预测物体运动的轨迹D. 测量物体的质量7.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降低B. 压强不变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C. 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 压强与体积成正比,与温度无关8.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摩擦力的作用是:A. 使物体加速B. 使物体减速C. 使物体保持匀速D. 使物体运动方向改变9.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指数关系10. 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A. 相同B. 相反C. 垂直D. 无固定关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测试检测试题(一)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 .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标量,位移、速度和力都是矢量C .研究气流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 .炮弹以700m/s 的速度射出炮口,700m/s 是指炮弹在炮筒中的平均速度大小2.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快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马拉车加速前进说明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3.一列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 地驶向B 地,列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a ,到达B 地时恰好静止,若A 、B 两地距离为s ,则火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t 为()A B C D 4.有一个勇敢的跳水者走到跳台边缘时,先释放一个石子来测试一下跳台的高度,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现测出石子在空中下落的时间为1.0s ,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m/s 2,则跳台实际离水面的高度可能为()A .4.7mB .4.9mC .5.0mD .9.8m5.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静止的木箱,某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推木箱,但没有推动。
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A .方向一定平行于斜面向上B .方向一定平行于斜面向下C .大小一定为零D .大小可能为零6.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从0t =开始以初速度0v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1N F =的作用,取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A .B .C.D.7.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物体的加速度()A.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大小为2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奇数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偶数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奇数秒末的位置一定相同D.在偶数秒末的位置一定相同9.高空作业的电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由静止从离地面45m高处脱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螺母下落1s内的位移为10mB.螺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9sC.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 sD.螺母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10.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3m、2m。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某人站在一静止的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台秤的惯性,则台秤的示数()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2.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和木板之间,不计摩擦,墙对球的弹力为F1,木板对球的弹力为F2,在将木板由图示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两弹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减小、F2增大B.F1、F2都增大C.F1增大、F2减小D.F1、F2都减小3.(多选题)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4.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D.物体只有在向下运动时才受到重力作用5.下列情景中,物体M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6.质量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如图所示。
已知斜面足够长,g取10m/s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拉力的大小为20NB. t=1s时物体的机械能最大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 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7.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8.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及所受合外力三者的方向关系是()A.三者的方向是相同B.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可成任意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C.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可能不同D.三者的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9.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50m10.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3/4,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A.20 m B.24 m C.30 m D.60 m11.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A.位移B.质量C.密度D.加速度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g=10m/s2)()A.力F的最小值为60NB.力F的最大值为60NC.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小时,力F的值一定为60ND.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大时,力F的值一定为100N13.(多选题)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0~t 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 0~3t 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221v v 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1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块与竖直轻弹簧相连,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m 竖直向下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恰好对地面无压力.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的加速度为(1+m M )g B .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的加速度为gC .当m 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形变最为kMg D .当m 速度最大时,M 对地面的压力为Mg15.把自由落体运动总路程从上到下分成相等的两段,则上、下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4B .(2﹣1):1C .1:2D .1:(2﹣l )16.(多选题)如图所示,四中情境中物体A 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与外界的接触面(点)均光滑,其中物体A 所受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两球完全相同且接触,O 为A 球的球心B .O 为A 球的球心,C 为A 球重心C .O 为A 球的球心,墙壁竖直D .O 为半球形的球心,A 为一根均匀直棒17.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2v B .g v 2 C .g v 22 D .gv 2)22( 18.(多选题)如图所示,工件随倾斜传送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关于工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工件受到四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牵引力B .工件受到三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 .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D .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19.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现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木块.当F 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加到一定值,木块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C.斜面受到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20.F1、F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4N,F2=3N.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A.2 N B.3 N C.5 N D.15 N21.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水平F=120N的拉力拖着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 B.0.02 C.0.2 D.0.222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B.所受合力增加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木块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某次实验,保持木块所受的合外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木块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a﹣m图象如图甲所示,由于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并不容易确定,因此不能确定a与m成反比,紧接着该同学作了a﹣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a﹣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因此可判断出a与成比,即a与m成反比;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外力为N.24.“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四、计算题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斜面与水平地面在P点平滑连接,通过轻绳连接的A、B 两物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此时轻绳处于水平且无拉力,物体A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物体B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75,对物体B施加水平恒力F=76N,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s物体B到达斜面底端P点,此时撤去恒力F,若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1)两物体加速时轻绳上的张力T;(2)物体A进入斜面后,两物体恰好不相撞,求轻绳的长度L.26.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可认为物体在连接处速率不变).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下滑到达斜面底端A 时速度v A 的大小;(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t .27.一个质量m=2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6s 的位移x=54m .求:(1)物体的加速度a 的大小;(2)水平拉力F 的大小.28.有一根长L=5m 的铁链悬挂在某楼顶处,楼中有一窗口,窗口上沿离铁链的悬点H=25m ,当铁链从静止开始下落后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219/g m s 。
人教版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7点整举行,7点整是时刻B.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C.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一定静止D.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齿轮的转动问题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2.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3.从离地面为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5.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B.5N3NC.9N0D.17N0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则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B.C.D.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8.如图4所示,小球A、B、C质量分别为m、2m、3m,A与天花板间,B与C间用弹簧相连,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A、B间绳烧断,在绳断瞬间,A、B、C的加速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分别为()A.g、g、gB.-5g、2.5g、0C.-5g、2g、0D.-g、2g、3g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不只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轻绳和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弧上的A、B两点,另一端固定在小球a上,静止时,小球a恰好处于圆心O处,如图甲所示,此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弹簧恰好水平,现将轻弹簧与轻绳对调,将a球换成b球后,小球仍位于O点,如图乙所示,则a、b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A. 1:1B. 3:1C. 2:3D. 3:22.某同学到达站台时正有一辆轻轨列车停靠站,但门以关闭准备启动,此时该同学站在车头旁。
列车启动后,测得列车最后一节车厢经过该同学的时间是 2.7s,已知列车每节车厢长9m,共4节车厢,忽略车厢连接处长度,并将列车启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列车启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0.56m/s2B. 0.36m/s2C. 0.18m/s2D. 2.47m/s23.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0~5s内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5~15s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C. 15~20s内飞机匀减速下降D. 0~25s内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0m4.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s内、2s内、3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B. 一质点的位置坐标函数是x=4t+2t2,则它运动的初速度是4m/s,加速度是2m/s2C.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一定随时间均匀减小D.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之差都相等5.如图所示,三根质量和形状都相同的光滑圆柱体,它的重心位置不同,搁在两墙上,为了方便,将它们的重心画在同一截面图上,重心位置分别用l、2、3标出,设N1、N2、N3分别为三根圆柱体对墙的压力,则( )A. N1=N2=N3B. N1<N2<N3C. N1>N2>N3D. N1=N2>N36.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置两个质量为m1和m 2的木块,m1>m2,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物体的位移为()A. 时间的函数B. 空间的函数C. 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空间的函数D. 速度的函数答案:C2. 电磁现象中,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物体一定是()A. 导体B. 能量源C. 非导体D. 电荷答案:A3. 向人体内纳入的氧气造成的分子运动,属于()A. 热运动B. 电运动C. 光运动D. 磁运动答案:A4. 力对物体的影响可以归纳为()A. 造成改变B. 加速运动C. 阻止运动D. 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答案:B5. 电荷受到非力平衡的作用时,会发生()A. 静止不动B. 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D. 圆周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动量定理表明,当保持动量不变时,物体会发生()。
答案:动量定向变化7. 物理学家发现,物体 es 的力平衡时,其受到的向心力必定与()成正比。
答案:其运动的半径8. 现今的一种新的源泉能量叫做()能量,它是由核反应产生的。
答案:核9. 在光学中,以反射的方式把某一()的光线发射到某一面,叫做的反射光束。
答案:方向10. 任意两个电荷之间互相作用时候,电场的强弱,符号表示为()。
答案:E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一个定容体,P=10 Pa、V=1000L,当它加热10K时,其压强为多少?答案:P = 11 Pa12. 一个小球被投向地面,起始时的高度是h1,速度v1,其落地时的高度为h2,速度v2。
若h1=5m,h2=10m,落地时速度v2=5m/s,那么小球投放时的速度v1是多少?答案: v1=10m/s。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模拟试题任县中学胡建国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2.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4.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针对书和桌面的受力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B.书受到的支持力、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弹力C.书受到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1 - 212, s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A. 4m/s 和2m/s2B. 4m/s 和一4m/s2C. 4m/s 和4m/s2D. 4m/s 和06.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A. -200m/s2B. 200m/ s2C. -100m/ s2 D . 100m/ s27.下列几组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力,可能使质点保持平衡的是()A.20N、30N、20NB.2N、5N、9NC.8N、9N、19ND.15N、5N、10N8.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B.3:1C.3:4D.4:3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v/3B.v/2C.2v / 3D.3V / 210.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是()11如图所示为两物体a、b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第20s和第60s时,两物体a、b的间距相等C.第40s时,两物体a、b速度相等,相距200mD.第60s时,物体b在物体a的前方12.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14如图所示,斜面体质量为M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滑块质量为m ,放在斜面体上, 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在滑块下滑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滑块下滑过程中()建 A,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 + m )g父 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 + m )gM C.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 + m )g方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忽怒忽怒怒怒1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 、m 两个物块,现用力F 推物块m ,使M 、m 两物块 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 ------------- mF MF -------- ► m MA. ---------B. --------- M + m M + m -------------------- ----- ----------- J MF 一 C .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N , M 、m 仍向右加速,则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R Mg M + mM _ MFD .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N , M 、m 仍向右加速,则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 M + m 二非选择题16. (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 线上:。
期末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安徽宿州高一期末)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C.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物体的质量2.(2020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三个图像表示A、B、C、D、E、F六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B.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C.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D.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3.(2020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
细绳OA、OB、OC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OA、OB夹角是90°,绳OC与竖直杆夹角为60°,绳CD水平,如果绳CD的拉力等于100N,那么OA、OB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A.50NB.100NC.100√63N D.100√33N4.(2020湖南株洲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测小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全过程,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
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14mg B.13mg C.12mg D.mg5.(2020四川凉山高三第一次诊断)A 、B 两物体同时同地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B 在直线上做往返运动B.物体A 做加速度增大的曲线运动C.A 、B 两物体在0~1 s 运动过程中距离越来越近D.B 物体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3∶26.(2020湖南株洲高三教学检测)如图,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力F 作用下匀速擦拭黑板。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期末到了,高一物理试卷怎么出呢?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C.40s末乙追上甲;D.在追上之前,2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刚要正好落到地面。
那末,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A.2mB.2.5mC.2.9mD.3.5m4.在已知合力的分解中,有多组解的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外力压物体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减小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保持不变C、不管F怎样增大,物体a总保持静止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a可能沿斜面下滑6.如图所示,m1、m2组成的连结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上运动,m1、m2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m1对m2的拉力为()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合外力越大,惯性越小D.在同一外力作用下,速度改变越快,惯性越小8.物体在固定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运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B.(M-m)g/mC.0D.(M+m)g/m10.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外力F1与F2,F1、F2的变化如图3-6-1所示,则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不断增大,方向与F1相同B.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速度方向与F1相同C.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方向与F1相同D.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方向与F2相同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计18分)1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F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其中1—9为单选题,10—15为多选题,多选题全部正确得3分,部分正确得1分,有错选0分)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可将苹果视为质点B. 物体在前5秒内指的是物体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C.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可能和路程相等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2. 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 速度达到5m/s ,则在这10s 内( )A.汽车的加速度是2m/s 2B.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的位移是50m3. 一物体从离地面H 高处自由下落,下落到距地高为h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则h 等于( ) A.B .C.D .4. 如图所示吊床用两根等长的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的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后顺着吊床长度方向平躺在吊床上,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
两种情况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F 1=F 2 B. F 1<F 2 C. F 1>F 2D. 无法判断F 1、F 2的大小5.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 、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于A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绳恰好竖直,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 ∶AB ∶OB =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 =2m B =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绳的拉力大小为10mg3B.OB 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C . F 的大小为4mg3D. AB 绳的拉力大小为mg6.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放置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现对物体施加水平的作用力F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最大静摩擦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版一.1. 如图1为()A.C.2.A.B.C.D.3. 如图2的有()A. BB. BC. BD. B4.A.B. 物体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肯定减小C.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必定大D. 物体的速度等于零,其加速度必为零5. 甲、乙两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3所示,由图线可知,甲乙出发的情况不可能的是()A. 甲、乙同时开始运动B. 甲、乙的初速度为零C. 甲的加速度比乙大D. 甲、乙一定从同一地点出发B. 当乙车速度为2v时,离甲车距离最远C. 当乙车的速度为2v时,追上甲车D. 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13.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着两个质量均为m且用轻弹簧相连着的小球A和B,现用细绳将球B固定,如图8所示。
若用剪刀把细绳剪断,则在剪断细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图1322. 如图14所示,人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7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当人拉着与水平线夹37°的绳绕过光滑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人恰好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则人与重物的质量之比为 。
37°图1423. 如图15所示,升降机的平台质量为20kg ,人的质量为50kg ,若要使升降机以2/1s m a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人对绳的拉力为 N 。
图15三. 实验题(普通校、重点校全做,本题共2小题,共10分)24.(4分)为一游标卡尺的示意图,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 尺身;② 内测量爪;③ 外测量爪;④ 紧固螺钉;⑤ 游标尺;⑥ 主尺;⑦ 深度尺。
(2)被测小球的直径是 cm 。
25.(1)把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步骤排成合理的顺序 。
A. 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B. 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使用C.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无定滑轮一端,接好电路E.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2)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
高一物理期末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
其中6,9,11为多选题,其他为单选题.选全对的得4分,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C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在增加时,物体做加速运动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在减小时,物体做加速运动2.如图所示,通过空间任意一点A 可作无数个斜面.如果物体从A 点分别沿这些倾角各不相同的光滑斜面滑下,那么物体在这些斜面上速率相同的点所构成的面是( ) A .球面 B .抛物面 C .水平面 D .不规则的曲面3.一个质点受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 1和F 2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 1突然增大到F 1+△F 则质点此后(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不一定相等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变加速曲线运动4. 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 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g 取10m/s 2),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A5.如图所示,ad 、bd 、 cd 是竖直面内的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c 、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上最高点,d点为圆周上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圆环,三个圆环分别从a、b、c 处由静止释放,用t 1 、t 2 、t 3依次表示各环到达d 点所用的时间,则( ) A .t 1<t 2< t 3 B .t 1>t 2> t 3 C .t 3>t 1> t 2 D .t 1=t 2 =t 36.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7.设飞机在飞行中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以速度v 匀速飞行,其发动机功率为P ,则飞机以v 2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 .P 2 B .P 4 C .P 8 D .无法确定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cdt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物理试题 第1页(共42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4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 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7~10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0年9月17日,水下考古队在山东刘公岛的定远舰遗址将定远舰的一块铁甲起吊出水,铁甲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
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长度、质量和时间及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闻中涉及“长2.86米”中,米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物理学中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C .新闻中涉及“重约18吨”中,吨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21N 1kg m/s =⋅2.很多探险者采用乘坐热气球的方式完成探险任务。
某探险小组返回到出发地的上空后,乘坐的热气球在空中沿竖直方向以速度ν匀速下降,气球、座舱、探险小组成员和压舱物的总质量为M 。
当热气球在距地面的高度为h 处时,将压舱物抛掉一些,欲使热气球能恰好到达地面,则抛出的压舱物的质量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热气球的浮力不变,空气阻力不计)( )A .222Mv v gh-B .222Mv gh v +C .222gh v Mv +D .22Mv gh3.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绕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O 点处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细绳上。
人教版高中《必修1》物理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Ⅰ一、计算题。
1.(2020秋•朝阳区期末)在平直公路上测试某新型汽车的性能。
已知汽车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经过t=15s速度达到v=30m/s,此时立即刹车直至停止。
已知刹车过程中的位移大小x=90m。
汽车的加速、刹车过程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不计驾驶员的刹车反应时间。
求:(1)这辆汽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2)这辆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2。
2.(2021春•石景山区期末)如图所示。
用F=2.0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1.0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2)物体在前3.0s内位移的大小x。
3.(2021春•安康期末)锻炼运动员肢体力量和耐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在路面上推动轮胎加速跑,如图甲所示。
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保持两只脂膊相互平行推动轮胎使其沿直线运动,胳膊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37°,运动员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轮胎的质量为10kg。
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求:(1)0~4s内运动员的位移大小及加速度大小;(2)运动员每只胳膊施加的推力大小。
4.(2021春•绿园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 B=10m/s的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试求:(1)A追上B之前它们相距最远时的距离;(2)A追上B所经历时间。
5.(2020春•济南期末)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在一次实验中,该同学将滑块从A点推出,而后让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轨道自由滑行,经过B点处的光电门后,最终停在轨道C点处。
已知滑块的质量m=2kg,滑块经过B点处光电门的速度为4m/s,A、B两点相距6m,B、C两点相距5m,求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56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4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2、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B 对A 的摩擦力向右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D .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 3、如图所示,A 物块质量为2m ,B 物抉质量为m ,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 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压力为 O),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z ,现将悬绳剪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B .悬绳剪断瞬间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g/2C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 时速度最大D .悬绳剪断后A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 时加速度最小4、一质点沿x 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速度选增大后减小B .速度选减小后增大C .速度始终减小D .速度始终增大 5、如图所示,已知M>m,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物体M 和m 恰好做匀速运动,若将M 与m 互换, M 、m 与桌面的动摩因数相同,则 ( )A .物体M 与m 仍做匀速运动B .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 )g/MC .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g/(M+m )D .绳子中张力不变 6、如图所示,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
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 1和球对墙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1增大,F 2减小 B .F 1减小,F 2增大 C .F 1和F 2都减小 D .F 1和F 2都增大7、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和30°,这些轨道交于O ,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 点的先后顺序是 ( ) A .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 .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 .甲、乙、丙同时到达 D .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8、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A .1∶1B .2∶1C .3∶1D .4∶1 9、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两个物体A 、B 靠在一起往下滑,对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斜面光滑,则物体A 只受两个力B .若斜面光滑,并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且m B >m A ,则物体A 受三个力C .若物体A 、B 与斜面间有摩擦,则物体A 必受三个力D .若物体A 、B 与斜面间有摩擦,则A 可能受四个力10、运动小球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1m ,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2m ,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在第4s 内通过的位移为4m ,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这4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B .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C .小球在3s 末的瞬时速度是3m/sD .小球在这4s 内做的一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平直车道上行驶。
t =0时两车都在距离终点相同位置处。
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12、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B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一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阻力13.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 A =1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则 ( ) A .若F=1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3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C .若F=4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 .若F=8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14.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
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为2m ,g 取10m/s 2。
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 =1m/s 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取行李,则( )A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 处 B .乘客提前0.5s 到达B 处C .行李提前0.5s 到达B 处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 才能到达B 处9题图二、实验题。
(12分)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中,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橡皮条的 一端C 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 另一端拉到O 点.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CO 的拉力是合力,AO 和BO 的拉力是分力B .每次操作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C .拉橡皮条的细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好D .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2)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CO 方向的是 16.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某种打点计时器,C 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 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图(b)为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学生电源。
由学生电源可以判断该同学选用(c)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打点计时器, (2)在“探 究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的数据。
在分析处理时,同学们存在两种方案;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倒数1/m 的图象。
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同学______________(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中的图象。
(3)在“探究加速度a 与合力F 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F 的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32分)17. (9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BC ,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3m/s 、v 2=6m/s ,则(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 2,试求AC 的距离l18.(11分)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 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 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 2,斜坡倾角θ=37°。
(sin37°=0.6,cos37°=0.8)(1)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 =60kg ,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 点到C 点的水平距离为S =50m ,为确保人身安全(不落入水中),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 应有怎样的要求?19. (12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 、B 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轻绳长L =1m ,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A 的质量m 1=2kg ,B 的质量m 2=8kg .A 、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作用在B 上,使A 、B 向右运动.当F 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g=10m/s 2).求:(1)绳刚被拉断时F 的大小; (2)若绳刚被拉断时,A 、B 的速度为2m/s ,保持此时的F 大小不变,当A 静止时,A 、B 间的距离.高一物理答题卷15.(1)(2)16.(1)(2)(图像画到下图)(3)高一物理答案 1、C 2、D 3、B 4、D 5、D 6、C 7、B 8、C 9、AD 10、AB 11、AC 12、AC 13.BD 14.BD15.(1)CD(2分) (2) F’ (2分)16. (1)乙 (2分) (2)乙(2分) 图像如图所示(2分)(3)该同学未平衡(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2分)17. 答案:(1)5m/s. (6分) (2) 12m (3分)18、答案:(1)2m /s 2(2)斜坡的高度不能超过25m 解析:(1)在斜坡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F f =ma ①(1分) F N -mg cos θ=0②(1分) F f =μF N ③(1分)解①②③得:a =g sin θ-μg cos θ=2m/s 2(2分)(2)设斜坡倾角为θ,斜坡的最大高度为h ,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 ,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 2=2a hsin θ④------(1分)沿BC 段前进时的加速度a ′=μmg /m =μg ⑤------(1分)沿BC 段滑行的距离L =v 2/2a ′⑥(1分)为确保安全要求,则L +h cot θ≤S ⑦(1分)联立④⑤⑥⑦解得h ≤25m,故斜坡的高度不能超过2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