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8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画出y=-x与y=-x+2的图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直线y=kx+b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___|b|__个单位而得到,当b>0时,向___上__平移,当b<0时,向___下__平移。
即k值相同时,直线一定平行。
二、 复习预习①如图〔l 〕所示,当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2〕所示,当k >0,b ﹥O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3〕所示,当k ﹤O ,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4〕所示,当k ﹤O ,b ﹤O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 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为 一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k b ,(0,b).它的倾斜程度由k 决定,b 决定该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三、知识讲解考点1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为一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kb ,(0,b).它的倾斜程度由k 决定,b 决定该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2、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xy 是定值. 3、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在这条直线上的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这条直线的解析式.考点2 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上加下减〔b〕,左加右减〔x〕直线y=kx+b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___|b|__个单位而得到,当b>0时,向___上__平移,当b<0时,向___下__平移。
即k值相同时,直线一定平行。
考点3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的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一)——平移求一次函数图像平移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点的坐标变化解决问题。
知识点:“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斜率 k,我们就可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我们知道:y =kx+b经过点(0,b),而(0,b)向上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b+m),向下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b-m),向左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m,b),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m,b ),直线y =kx+b平移后斜率不变仍然是k,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x+ h,把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带入这个解析式求出h,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反馈知识的应用:例1:把直线y=2x-1向右平移1个单位,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y=2x-1经过点(0,-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1)。
平移后斜率不变,即k=2,所以可以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2x+ h,再将点(1,-1)代入求出解析式中的h,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解:设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h点(0,-1)在y=2x-1上,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1),将点(1,-1)代入y=2x+h中得:-1=2×1+hh=-3所以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3例2:把直线y=2x-1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点(0,-1)在直线y=2x-1上,当直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点变为(0,-1+3),即为(0,2);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点(0,2)变为点(0+1,2),即点变为(1,2)。
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x+h,根据斜率k =2不变,以及点(1,2)就可以求出h,从而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解:设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h.易知点(0,-1)在直线y=2x-1上,则此点按要求平移后的点为:平移后得到的点(1,2)在直线y=2x+h 上则:2=2×1+hh=0所以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总结: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只要找出一个点坐标,求出按要求平移后此点的坐标变为多少,再根据斜率不变和变化后的点来求解析式。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对称求一次函数图像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对称点的坐标解决问题。
知识点:1、与直线y=kx+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2、与直线y=kx+b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反馈知识的应用:例:已知直线y=2x+6.分别求与直线y=2x+6关于x轴,y轴和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
分析: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坐标轴)对称时,则相关点解:1、关于x轴对称设点( x , y )在直线l上,则点( x , -y )在直线y=2x+6上。
即:-y=2x+6y=-2x-6所以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关于直线对称。
2、关于y轴对称设点(x,y)在直线l上,则点(-x,y)在直线y=2x+6上。
即:y=2(-x) +6y=-2x+6所以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3、关于直线x=5对称(作图)由图可知:AB=BC则C点横坐标:-x+5+5=-x+10所以点C (-x+10, y)设点(x,y)在直线l上,则点(-x+10, y)在直线y=2x+6上。
即:y=2(-x+10)+6y=-2x+26所以关于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26.总结:根据对称求直线的解析式关键在找对称的坐标点。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对称轴)对称,可见例题中分析的方法去求对称点。
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一次函数又称为线性函数,表示为y = kx + b。
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对一次函数的图像进行平移变换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及其相关概念和公式。
1. 平移变换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平移变换是指将函数图像沿着横轴或纵轴方向平移一定的单位长度。
当对一次函数进行平移变换时,只需考虑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2. 沿横轴的平移变换当对一次函数图像沿横轴正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度时,函数表达式中的x值需要减去h。
即新的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h) + b。
同样地,当对一次函数图像沿横轴负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度时,函数表达式中的x值需要增加h。
3. 沿纵轴的平移变换当对一次函数图像沿纵轴正方向平移v个单位长度时,函数表达式中的y值需要增加v。
即新的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 + v)。
同样地,当对一次函数图像沿纵轴负方向平移v个单位长度时,函数表达式中的y值需要减去v。
4. 示例和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示例。
假设有一条一次函数的图像,其函数表达式为y = 2x + 3。
我们对该函数图像进行以下平移变换:- 沿横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 沿纵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
对于沿横轴的平移,我们将函数表达式中的x值减去2,得到新的函数表达式y = 2(x - 2) + 3。
这个新的函数表示了原函数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图像。
对于沿纵轴的平移,我们将函数表达式中的y值减去3,得到新的函数表达式y = 2x + (3 - 3)。
这个新的函数表示了原函数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图像。
通过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我们可以改变函数图像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更灵活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总结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操作,通过改变函数表达式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来实现。
沿横轴的平移变换可以通过调整函数表达式中的x值实现,而沿纵轴的平移变换可以通过调整函数表达式中的y值实现。
板块一
此处需要添加知识点1
已知:正比例函数
1
1
1
一次函数
板块二
此处需要添加知识点1
把函数
1
1
阅读下面的材料:
∵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点∵,∴直线为.∴点的坐标为∵,∴.∴点在轴的正半轴上.
当点在点的左侧时,
当点在点的右侧时,
1
⑴2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板块三
1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函数
1
求在直角坐标平面中不等式1
如图,已知直线
1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
1
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1
已知一次函数
1
已知一次函数1
若将直线
1
如图,将直线
1
在同一坐标系中,对于函数①2
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1
已知:一次函数2
已知点
1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函数
的值对应取绝对值所得,
图象中位于轴下方部分翻折到轴上方所得,直1
已知
1
如果一条直线
1
已知一次函数
1
函数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1
解关于
标注函数>二次函数。
)左右平移过程中,纵坐标不变,改变的是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向左平移自变量变小,因此要加上平移的变大,因此要减去平移的量,简述为“左加右减”.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
()关于轴对称(翻折)后,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相反数.
即关于轴对称后的解析式为18/06/12
x x 2y y =kx +b y
()关于原点对称(绕原点旋转即关于原点对称后的解析式为【方法】口诀:“关于谁,谁不变;另一个,变相反;关于原点都要变”.
()关于直线对称(翻折)
【方法】
①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结合图形求出对称后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3y =kx +b 已知直线与直线1y =kx +b 2y =n
【方法】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结合图形求出对称后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y =3x O 90∘y =− x 13
y =3x
y = x 13
y =−3x。
\ 1 /0⎨b ⎩ ⎩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基础知识通关19.1 函数1. 变量与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 的量为常量。
2. 自变量、函数、函数值: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x 与 y ,并且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x 是 ,y 是 x 的。
如果当 x=a 时 y=b ,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 。
3. 解析式:像 y=50-0.1x 这样,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
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4. 函数的图象: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 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19.2 一次函数5. 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 x,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y=kx+b(k ≠0)的形式,则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 b=0 时,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1)b .0 k 0 b 012(2)(3)b . 0 k1 2b 03b 03(1)(2) (3)6. 正比例函数一般式:y=kx (k ≠0),其图象是经过 的一条直线。
7.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性质正比例函数 y=kx (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当 k>0 时,直线 y=kx 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 , 当 k<0 时,直线 y=kx 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 , 在一次函数 y=kx+b (k ≠0)中:当 k>0 时,b>0,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与 y 轴交点在 y 轴正半轴,图象过 象限; 当 k>0 时,b<0,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与 y 轴交点在 y 轴负半轴,图象过 象限; 当 k<0 时,b>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与 y 轴交点在 y 轴正半轴,图象过 象限; 当 k<0 时,b<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与 y 轴交点在 y 轴负半轴,图象过 象限;8.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9. 一次函数的图象变换直线的平移:⑴当直线 y=kx+b 向左(右)平移 m(m>0)个单位时,可得:y=k(x+m)+b(y=k(x-m)+b); ⑵当直线 y=kx+b 向上(下)平移 n(n>0)个单位时,可得:y=kx+b+n(y=kx+b-n).由一次函数平移的特征可以发现,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互相平行,则 k 值相等;反之亦然. 直线的对称:⑴直线 y=kx+b 关于 x 轴对称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 ⑵直线 y=kx+b 关于 y 轴对称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 ⑶直线 y=kx+b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解一元一次不等可转化为式 kx+b>0 或kx+b<0(k≠0)10.一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本章知识结构图从图象上看从图象上看解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可转化为一次函数 y=kx+b当y=0 时,求 x 值确定直线 y=kx+b与x 的交点横坐标一次函数 y=kx+b求当 y>0 或y<0时,x 的取值范围当y>0 时,直线上的点在 x 轴上方当y<0 时,直线上的点在 x 轴下方\ 2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一本笔记本5 元,买x 本共付y 元,则5 和y 分别是()A.常量,常量B.变量,变量C.常量,变量D.变量,常量2.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A.B.C.D.3.已知 A、B 两地相距 3 千米,小黄从 A 地到B 地,平均速度为 4 千米/小时,若用 x 表示行走的时间(小时),y 表示余下的路程(千米),则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A.y=4x(x≥0)B.y=4x﹣3(x≥)C.y=3﹣4x(x≥0)D.y=3﹣4x(0≤x≤)4.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0 B.x≠2019 C.x≤2019 D.x≥20195.当x=2 时,函数y=﹣x2+1 的值是()A.﹣2 B.﹣1 C.2 D.36.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除,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如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李师傅上班处距他家 2000 米B.李师傅修车用了 15 分钟C.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 2 倍D.李师傅路上耗时 20 分钟7.若函数y=x m+1+1 是一次函数,则常数m 的值是()A.0 B.1 C.﹣1 D.﹣28.一次函数y=ax+b 和y=bx+a 的图象可能是()A.B.C.D.9.若一次函数y=(m﹣1)x﹣3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m 的取范围为()A.m>0 B.m<0 C.m>1 D.m<110.如图,函数y=mx+n 和y=﹣2x 的图象交于点A(a,4),则方程mx+n=﹣2x 的解是()A.x=﹣2B.x=﹣3C.x=﹣4D.不确定\ 3 /11.某物体运动的路程S(厘米)与运动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休运动20 秒所经过的路程是厘米.12.函数y=(m﹣4)x是正比例函数,则m=.13.若直线y=kx﹣3 经过点(1,﹣2)和点(0,b),则k﹣b 的值是.14.如图,一次函数y=6﹣x 与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值为.1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A(﹣1,3),B(2,﹣5),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16.一次函数y=kx+b,当1≤x≤4 时,3≤y≤6,则k+b=.1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是常数,k≠0),当﹣3≤x≤1 时,对应的y 的取值范围是﹣1≤y≤,且y 随x 的减小而减小,则k 的值为.1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与y 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 的方程﹣ax+b=0 的解是.第18 题图第19 题图19.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2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方程k1x+b=k2x 的解为.20.“五一黄金周”期间李师傅一家开车去旅游,出发前查看了油箱里有 50 升油,下面的两幅图分别描述了行驶里程及耗油情况,行驶130 公里时,油箱里剩油量为升.\ 4 /21.若一次函数 y=(6﹣3m)x+(2n﹣4)不经过第三象限,求 m、n 的取值范围.22.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已知 A(3,0),B(0,4).(1)求点 C 的坐标;(2)求经过点 C,D 两点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求菱形 ABCD 的面积.23.如图,函数y=﹣2x+3 与y=﹣x+m 的图象交于P(n,﹣2)(1)m,n 的值;(2)直接写出不等式 -x+m>﹣2x+3 的解集;(3)求出△ABP 的面积.24.已知 O 为原点,点 A(8,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 P(x,y),且 x+y=8,设△OPA 的面积为 S.(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求x 的取值范围;(3)当S=12 时,求 P 点坐标;(4)画出函数 S 的图象,\ 5 /\ 6 /25. 某公交车每天的支出费用为 600 元,每天的乘车人数 x (人)与每天利润(利润=票款收入﹣支出费用)y (元)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每位乘客的乘车票价固定不变):(1) 在这个变化关系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 若要不亏本,该公交车每天乘客人数至少达到多少? (3) 请你判断一天乘客人数为 500 人时,利润是多少?(4) 试写出该公交车每天利润 y (元)与每天乘车人数 x (人)的关系式.四、附加题(共 2小题)26. 某市为支援灾区建设,计划向 A 、B 两受灾地运送急需物资分别为 60 吨和 140 吨,该市甲、乙两地有急需物资分别为 120 吨和 80 吨,已知甲、乙两地运到 A 、B 两地的每吨物资的运费如表所示:x 的取值范围;(2) 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27.五一节快到了,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参加人数估计为 10 至20 人,甲、乙两家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分别提出了优惠方法,甲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买 3 张全票,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一律按 6 折优惠,已知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 100 元.(1)分别表示出甲旅行社收费 y1,乙旅行社收费 y2 与旅游人数 x 的函数关系式;(2)随着团体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费更优惠?\ 7 /基础知识通关答案1.变化,不变2.自变量,函数,函数值6.原点(0,0)7.增大,减小一、二、三, 一、三、四, 一、二、四, 二、三、四9.y=-kx-b, y=-kx+b, y=kx-b单元检测答案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分析】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所以 5 和y 分别是常量,变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一本笔记本 5 元,买 x 本共付 y 元,则 5 和 y 分别是常量,变量.故选:C.【知识点】12.【分析】根据函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给自变量一个值,有且只有一个函数值与其对应,就是函数,如果不是,则不是函数.【解答】解:A、B、C 选项中,对于一定范围内自变量 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y 是x 的函数;D 选项中,对于一定范围内 x 取值时,y 都有2 个值与之相对应,则 y 不是x 的函数;故选:D.【知识点】23.【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容易知道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全程需要的时间为:3÷4=(小时)∴y=3﹣4x(0≤x≤).故选:D.【知识点】54.【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 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019﹣x≥0,解得 x≤2019.故选:C.【知识点】25.【分析】把x=2 代入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2 时,y=.故选:B.【知识点】26.【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图可得,李师傅上班处距他家 2000 米,故选项 A 正确;李师傅修车用了 15﹣10=5(分钟),故选项 B 错误;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2 倍,故选项C 正确;李师傅路上耗时 20 分钟,故选项 D 正确,故选:B.【知识点】4\ 8 /7.【分析】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 y=kx+b(k≠0,k、b 是常数)的结构特征:k≠0;自变量的次数为 1;常数项 b 可以为任意实数.可得 m+1=1,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m+1=1,解得:m=0,故选:A.【知识点】58.【分析】对于各选项,先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得到 a 和b 的符号,然后根据此符号判断另一条直线的位置是否符号要求.【解答】解:依次分析选项可得:A、读图可得,b>0,a>0;两条直线都过一、二、三象限,与图不符;B、读图可得,b>0,a<0;一条直线过一、三、四象限,另一条过一、二、四象限,与图不符;C、读图可得,b<0,a<0;两条直线都过二、三、四象限,与图不符;D、读图可得,b>0,a<0;一条直线过一、三、四象限,另一条过一、二、四象限,与图相符.故选:D.【知识点】79.【分析】一次函数 y=(m﹣1)x﹣3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一次项系数 m﹣1 是负数,即可求得 m 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1<0,解得:m<1,故选:D.【知识点】710.【分析】把A(a,4)代入 y=﹣2x 求得a 的值,得出 A(﹣2,4),根据方程的解就是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y=﹣2x 的图象过点 A(a,4)∴4=﹣2a,解得 a=﹣2∴A(﹣2,4)∵函数 y=mx+n 和 y=﹣2x 的图象交于点 A(﹣2,4)∴方程mx+n=﹣2x 的解是x=﹣2 故选:A.【知识点】10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11.【分析】由图象可求出函数的关系式,再依据关系式,已知一个变量求另一个变量的值.【解答】解:设 S 与 t 的关系式为 S=kt,当 t=4 时,S=10,代入得:k=∴S=t当t=20 时,S==50【知识点】712.【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到 m2﹣15=1 且m﹣4≠0.【解答】解:∵y=(m﹣4)x 是正比例函数∴m2﹣15=1 且 m﹣4≠0解得 m=4(不合题意,舍去)或 m=﹣4【知识点】613.【分析】把题中所给两点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计算可得 k 和b 的值.【解答】解:\ 9 /∵直线 y=kx﹣3 经过点(1,﹣2)和点(0,b)∴,解得k=1,b=﹣3∴k﹣b=4.【知识点】714.【分析】将点 A 的横坐标代入 y=6﹣x 可得其纵坐标的值,再将所得点 A 坐标代入 y=kx 可得k.【解答】解:设 A(2,m).把 A (2,m)代入 y=6﹣x 得:m=﹣2+6=4把A (2,4)代入 y=kx 得4=2k,解得 k=2.故答案是:2.【知识点】815.【分析】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把A(﹣1,3),B(2,﹣5)两点坐标代入得到:,解得,∴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知识点】816.【分析】分k>0 和k<0 两种情况,结合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到关于 k、b 的方程组.【解答】解:当 k>0 时,此函数是增函数∵当 1≤x≤4 时,3≤y≤6∴当 x=1 时,y=3;当 x=4 时,y=6∴,解得当 k<0 时,此函数是减函数∵当 1≤x≤4 时,3≤y≤6∴当 x=1 时,y=6;当 x=4 时,y=3∴,解得:∴k+b=3 或6.【知识点】7,817.【分析】由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运算求解.【解答】解:易知 k>0 时,y 随 x 的减少而减少∴当 x=﹣3 时,y=﹣1,代入正比例函数 y=kx 得:﹣1=﹣3k,解得 k=【知识点】6,718.【分析】由于一次函数 y=ax+b 与y=﹣ax+b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所以一次函数 y=ax+b 与x 轴的交点(2,0)关于y 轴的对称点即为关于 x 的方程﹣ax+b=0 的解.【解答】解:∵一次函数 y=ax+b 与 y=﹣ax+b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一次函数 y=ax+b 与 x 轴的交点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即为 y=﹣ax+b 与 x 轴的交点\ 10 /又∵一次函数 y=ax+b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2,0)∴一次函数 y=﹣ax+b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2,0)∴关于 x 的方程﹣ax+b=0 的解是 x=﹣2【知识点】919.【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是关于 x 的方程的解,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是(﹣1,﹣2),所以,关于 x 的方程 k1x+b=k2x 的解为 x=﹣1【知识点】1020.【分析】找准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用时 1 小时时,油量剩余 45 升,行驶了 30 公里;当用时在 1﹣2.5 小时之间时,可得:每小时行驶的里程为公里,每小时耗油量为升∴当用时 1+1=2 小时时,此时刚好行驶了 130 公里,此时油箱里的剩油量为:45﹣8×1=37 升【知识点】4,7三.解答题(共 7 小题)21.【分析】若函数 y=kx+b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 k<0,b≥0,由此可以确定 m、n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6﹣3m)x+(2n﹣4)不经过第三象限∴6﹣3m<0,2n﹣4≥0故 m>2,n≥2【知识点】72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再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 OC 的长即可.(2)求出 C,D 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3)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A(3,0),B(0,4)∴OA=3,OB=4∴AB=5∵四边形 ABCD 是菱形∴BC=AB=5∴OC=1∴C(0,﹣1)(2)由题意 C(0,﹣1),D(3,﹣5),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kx+b,则有,解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x﹣1(3)S=5×3=15菱形 ABCD【知识点】823.【分析】(Ⅰ)先把P(n,﹣2)代入y=﹣2x+3 求出n 得到P(,﹣2),然后把P 点坐标代入y=﹣x+m 求出m;(Ⅱ)写出直线y=﹣x+m 在直线y=﹣2x+3 的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Ⅲ)先求出 A、B 的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Ⅰ)把P(n,﹣2)代入y=﹣2x+3 得﹣2n+3=﹣2,解得n=;∴P(,﹣2)把P(,﹣2)代入y=﹣x+m 得﹣+m=﹣2,解得m=﹣(Ⅱ)不等式﹣x+m>﹣2x+3 的解集为x>;(Ⅲ)当 x=0 时,y=﹣2x+3=3,则 A(0,3)当x=0 时,y=﹣x﹣=﹣,则B(0,﹣)75所以△ABP 的面积=×(3+ )×=16【知识点】8,1024.【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中函数关系式及点 P 在第一象限即可得出结论;(3)把S=12 代入(1)中函数关系即可得出 x 的值,进而得出 y 的值;(4)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即可.【解答】解:(1)∵A 和 P 点的坐标分别是(8,0)、(x,y)∴S=×8×y=4y∵x+y=8∴y=8﹣x∴S=4(8﹣x)=32﹣4x∴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S=﹣4x+32(2)由(1)得 S=﹣4x+32>0,解得:x<8又∵点 P 在第一象限S∴x>0综上可得 x 的范围为:0<x<8(3)∵S=12∴﹣4x+32=12,解得 x=5∵x+y=8∴y=8﹣5=3,即 P(5,3)(4)∵解析式为 S=﹣4x+32∴函数图象经过点(8,0)(0,32)(但不包括这两点的线段)所画图象如图【知识点】725.【分析】(1) 在变化过程中,哪个变量是随着哪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确定自变量、因变量;(2)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利润 y =0 时,相应的人数 x =300,从而得出答案;(3) 从表格中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当人数 x 每增加 50 人,利润 y 就相应的增加 100 元,通过推算可得出结果;(4) 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可以直接写出函数的关系式,【解答】解:(1)在这个变化关系中,自变量是每天的乘车人数 x (人);因变量是每天利润 y (元);(2) 当 y =0 时,x =300因此要不亏本,该公交车每天乘客人数至少达到 300 人(3)200+100× =400 元因此当一天乘客人数为 500 人时,利润是 400 元(4)y =100×=2x ﹣600 【知识点】1,4四、附加题(共 2 小题)26.【分析】(1) 设甲地运到 A 地的急需物资为 x 吨,则运到 B 地(120﹣x )吨,乙地运到 A 地(60﹣x )吨,运到 B 地(x+20)吨,根据题意即可求得总运费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2) 由(1)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得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可求得何时总运费最低,继而可求得总运费最低时的运输方案.【解答】解:(1) 设甲地运到 A 地的急需物资为 x 吨,则运到 B 地(120﹣x )吨,乙地运到 A 地(60﹣x )吨,运到 B 地(x+20)吨.可得:y =20x+25(120﹣x )+15(60﹣x )+24(20+x )即 y =4x+4380(0≤x ≤60)(2) ∵k =4>0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 =0 时,最低费用 y =4380(元)方案:甲运往 B 地 120 吨,乙运 A 地 60 吨.乙运 B 地 20 吨.【知识点】7,一次函数的应用27.【分析】(1)根据甲、乙两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找出甲旅行社收费 y 1,乙旅行社收费 y 2 与旅游人数x 的函数关系式;(2)分 y 1<y 2,y 1=y 2,y 1>y 2 三种情况找出 x 的取值范围或 x 的值,此题得解.【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y 1=100×3+100× (x ﹣3)=50x+150;y 2=100×60%x =60x .(2) 当 y 1=y 2 时,即 50x+150=60x ,解得:x =15;当 y 1<y 2 时,即 50x+150<60x ,解得:x >15,当 y1>y2时,即 50x+150>60x,解得:x<15,综上所述:当 10≤x<15 时,乙旅行社收费更优惠;当旅游的人数为 15 人时,甲、乙旅行社收费一样;当 15<x≤20 时,甲旅行社收费更优惠.【知识点】10。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平移求一次函数图像平移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点的坐标变化解决问题。
知识点:“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斜率 k,我们就可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我们知道:y =kx+b经过点(0,b),而(0,b)向上平移m 个单位得到点(0,b+m),向下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b-m),向左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m,b),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点(0+m,b),直线y =kx+b平移后斜率不变仍然是k,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x+h,把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带入这个解析式求出h,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反馈知识的应用:
例1:把直线y=2x-1向右平移1个单位,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y=2x-1经过点(0,-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1)。
平移后斜率不变,即k=2,所以可以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2x+h,再将点(1,-1)代入求出解析式中的h,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解:设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h
点(0,-1)在y=2x-1上,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1),
将点(1,-1)代入y=2x+h中得:
-1=2×1+h
h=-3
所以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3
例2:把直线y=2x-1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点(0,-1)在直线y=2x-1上,当直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点变为(0,-1+3),即为(0 , 2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点(0,2)变为点(0+1,2),即点变为(1 , 2 )。
设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kx+h,根据斜率k=2不变,以及点(1 , 2 )就可以求出h,从而就可以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解:设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h.
易知点(0,-1)在直线y=2x-1上,
则此点按要求平移后的点为:
( 0,-1 )
平移后得到的点( 1 , 2 )在直线y=2x+h 上
则:2=2×1+h
h=0
所以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2x
总结: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只要找出一个点坐标,求出按要求平移后此点的坐标变为多少,再根据斜率不变和变化后的点来求解析式。
练习:1、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是________,
直线y 2x 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2、直线y=2x 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3、直线y=8x+13既可以看作直线y=8x-3向______平移(填“上”或“下”)____单位长度得到;也可以看作直线y=8x-3______平
移(填“左”或“右”)_____单位长度得到.
答案:1、(0,-1);y=2x-1 2、 y=2x-3 3、上 16 左 2
2 向上平移3个单位
向右平移1个单位 ( , )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对称
江苏省兴化市竹泓初级中学225716 徐荣圣
求一次函数图像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对称点的坐标解决问题。
知识点:
1、与直线y=kx+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2、与直线y=kx+b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反馈知识的应用:
例:已知直线y=2x+6.分别求与直线y=2x+6关于x轴,y轴和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
分析: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坐标轴)对称时,则相关点
解:1、关于x轴对称
设点(x , y )在直线l上,则点(x , -y )在直线y=2x+6上。
即:-y=2x+6
y=-2x-6
所以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
关于直线对称。
2、关于y轴对称
设点(x,y)在直线l上,则点(-x,y)在直线y=2x+6上。
即:y=2(-x) +6
y=-2x+6
所以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
3、关于直线x=5对称(作图)
由图可知:AB=BC则C点横坐标:-x+5+5=-x+10
所以点C (-x+10, y)
设点(x,y)在直线l上,
则点(-x+10, y)在直线y=2x+6上。
即:y=2(-x+10)+6
y=-2x+26
所以关于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26.
总结:根据对称求直线的解析式关键在找对称的坐标点。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对称轴)对称,可见例题
中分析的方法去求对称点。
练习:1、和直线y=5x-3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和直线y=-x-2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
2、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 -2x+8关于y轴对称,
求k、b的值。
答案:1、y=-5x-3;y=x+2
分析:设点(x,y)在直线上,则点(-x,y)在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y=5x-3上,所以直线为y=-5x-3;设点(x,y)在直线上,则点(x,-y)在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y=-x-2上,所以直线为y=x+2.
2、y=2x+8
分析:设点(x,y)在直线y=kx+b上,而直线y=kx+b与直线y= -2x+8关于y轴对称,则(-x,y)在直线y= -2x+8上,所以有y=-2(-x)+8,即:y=2x+8 所以k=2,b=8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旋转
江苏省兴化市竹泓初级中学225716 徐荣圣
求一次函数图像平移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点的坐标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变化解决问题。
知识点:当旋转的角度为180°时,两条直线关于这点成中心对称。
设旋转后直线上任一点(x , y),则关于旋转点(m , n)成中心的对称的点为(2m-x,2n-y),此点在旋转前的直线上。
若旋转的角度不是180°,则需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两个点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1、已知直线y=6x+6,将直线绕着坐标原点o旋转180°,求旋转后的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直线绕着坐标原点o旋转180°,即绕点(0,0)旋转180°。
可设点(x , y)在旋转后的直线上,则点(-x , -y)在直线y=6x+6上,带入就可以求出旋转后的直线解析式。
解:设旋转后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 , y),由关于原点(0 , 0)成中心对称的坐标关系,则(-x , -y)在直线y=6x+6上。
所以-y=6(-x)+6,
即y=-6x+6
所以旋转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6x+6。
例2、已知直线y=-x+8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点C在
直线y=-x+8上,点C的横坐标为6。
将直线绕着C点逆时针旋转一
个角度后,交x轴于点D,且CA=CD。
求旋转后的直线的解析式。
分析:从图中可知,若知道点C和点D的坐标,
再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旋转后的
直线的解析式。
解:过点C作CE⊥x轴于点E。
显然△ACD为等腰三角形。
把x=6代入y=-x+8,得y=2,故点C(6,2),E(6,0)。
易知A(8,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D点坐标为(4,0)。
旋转后的直线过C、D两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可知y=x-4,
所以旋转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x-4。
总结:若直线是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则设点(x , y)在旋转后的直线上,再根据中心对称求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代入旋转前的直线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旋转一点的角度,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两个点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
练习:1、点(2,-1)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为___________。
2、点(-2 , 3)关于点(1 , 1)中心对称的点为___________。
3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
将△AOB绕
3、如图,直线y=-
4
点O顺时针旋转90°到△A′OB′的位置。
求直线A′B′的
解析式。
答案:1、(-2,1)2、(4,-1)
3x-3
3、y=
4
分析:易知A(3,0),B(0,4)。
则OA=3,OB=4由旋转知△AOB≌△A′OB′.
∴OA′=OA=3,OB′=OB=4.
∴A′(0,-3),B′(4,0).
3x-3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4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