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置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39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体系心理极端事件,如自杀,是中小学生在心理失调状态下的绝望选择。
因此,建立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至关重要。
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体系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主要依托以下三种途径: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学校的心理普查和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
一)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班主任与心理委员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二)学校的心理普查学校的心理普查能够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三)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常规的心理辅导也可以有效地识别中小学生的异常心理,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通过以上途径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后,应组织心理教师对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辅导和评估,最后根据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第一类为一般心理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占较大比例,主要包括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研究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轻微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以及受到身边同学心理危机状况影响而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二)第二类为严重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所占比例较少,主要包括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并出现明显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以及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明显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第三类为极端危机这部分学生心理危机已经到达极端状态,需要紧急干预和救助。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包括家庭问题、突发事件、失败经历以及人际冲突等。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包括一般心理危机、重大危机以及已确诊的心理障碍。
对于第一类学生,学校可以采取班级、年级的二级跟踪关注制度,由班主任、心理教师以及任课教师一起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
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手册(教师版)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指的是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超出了人们有效应对的能力范围,使人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混乱和不安。
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体容易对自身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同时对危机个体依存的环境也具有潜在的威胁,尤其是日常生活相对集中的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导致的对自我及他人的伤害性后果十分突出。
给学生的成长及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一般心理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占较大比例: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轻微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二)第二类为严重危机: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并出现明显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2.学习或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如近期家庭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如性伤害、意外怀孕、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重大考试或事件(比赛、竞赛、评比等)出现严重失败;与同学、教师、父母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导致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第三类为重大危机,指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患有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或精神分裂症并已确诊的学生,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心理危机跟我们教师有什么关系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心理危机发生前也会出现一些预兆,当事人的语言或行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迹象,因此是可以识别并预防的。
而作为跟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了解心理危机基本知识,对学生危机有效识别,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既是教师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构建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网络,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
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暖身活动:请看活动规则当听到食物的名字时,请您拍一下掌。
(我们一起拍一下掌)当听到动物的名字时,请您说一声“耶”(我们一起说一声耶)准确地识别食物和动物的名字,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而准确地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有没有心理问题不是看面相和根据他的静态行为来判断的,而是有一些科学标准的”。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心理学背景老师,怎么去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呢?也很简单,主要是通过以下的4个方面:1.反应异于常人举个例子,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因为和同桌借东西起了争执,他就生气的跑上学校楼顶。
一般人和同学发生冲突矛盾,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可能很生气告诉老师处理,可能两个人互不相让,但不会跑到楼顶。
那还有老师就会问,反应异于常人就是有心理问题吗?牛顿被苹果砸到反应也是异于常人啊,他在想,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不是往上掉,难道牛顿是有心理问题吗?哈哈,异于常人还有可能是天才呀。
是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异于常人主要是说行为或想法很奇怪,一般人难以理解。
2.性格明显变化我们说人格是我们最稳定的特征,所以,当一个学生的性格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比如从活泼开朗变得安静抑郁,如果不是有重大的生活变故,就可能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3.持有痛苦体验这一点是很关键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都感觉到很困扰,很痛苦,比如前面的那个五年级和同学发生矛盾的男生,他只要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痛苦,比如厌学的孩子,他觉得来到学校就很烦。
4.社会功能受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能在学习、人际、生活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
比如厌学的孩子,他已经不能够正常学习了,比如那个和同桌争吵的男生,他这样的情绪反应就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
当然,这四项我们可以结合来看,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我们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那么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呢?1.学习问题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考试成绩下降、考试焦虑、厌学,比如心语信箱有这样的来信:尊敬的老师,我非常忧愁,平时上课老师讲的课有点听不懂,每天放学还要被老师留下来辅导,使我压力很大,每天不到十二点都睡不了觉,又要上那么多课都不能消化知识点,导致我一学就忘,真不知道怎么办?每天都感到无力的样子,真不希望这样。
校园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培训教材校园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培训教材第一章心理危机及其特征1.1 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指由于个体在应对外界压力和困难时,无法获得满足感和平衡感,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困扰的过程。
1.2 心理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心理危机常常由突发事件或累积性事件引起。
- 不可预测性:心理危机无法提前预测,出现时常常使人难以应对。
- 个体独特性:心理危机的表现因个体的不同而各异,没有固定的模式。
- 高度的紧迫感:心理危机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慌等强烈情绪的出现。
- 影响范围广泛:心理危机一旦出现,不仅会对个体造成影响,还会波及到其周围的人群。
第二章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2.1 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 情绪波动:长期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情绪异常。
- 行为改变:骤然改变的学习或工作状态,社交退缩等行为的出现。
- 思维困扰:对现实问题产生过度的担忧,困惑和疑虑等。
- 身体状况:出现明显的体重改变、睡眠障碍、饮食不正常等。
- 社交问题:脱离常规社交圈子,与他人交往减少或产生冲突。
2.2 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预防为主: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 心理咨询中心的建立: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 紧急联系机制:学校应制定紧急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心理危机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多渠道收集信息: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如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收集学生心理问题的信息,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的迹象。
第三章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策略3.1 心理援助的重要性- 心理援助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困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心理援助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个体走出心理危机状态。
- 心理援助可以培养个体的心理韧性,提高逆境应对能力。
3.2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倾听与关怀:在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学校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倾听和关怀,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