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表达效果》优秀微课
- 格式:ppt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98
认识比喻句教学内容:认识比喻句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1、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了解比喻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老师带着你们来认识比喻句二、认识比喻句1、什么是比喻句呢?(课件出示)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或者描写。
2、课件出示图片例句例句:树上的红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这个句子写了哪两种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寻找共同点:树上的红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苹果和灯笼是不同类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红红的,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课件出示: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课件出示: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语叫作“比喻词”课件出示:我们平时常见的比喻词有:“像、仿佛、是、变成、好比、真像、好似、像......似的等等”。
课件出示:树上的红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
这个句子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红苹果是本体、红灯笼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课件出示句子:大象的鼻子好像一根水管。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孩子们学得真快,老师再考考你们,可要认真思考哦(课件出示句子)1、妹妹长得像妈妈。
2、小明昨天考试好像考了100分。
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分析(课件出示):妹妹长得像妈妈这个句子,本体是妹妹,喻体是妈妈她们是同一类别的,所以不是比喻句小明昨天考试好像考了100分这个句子本体是考试,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三、小结(课件出示)通过学习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了比喻句具备以下特点:1、比喻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比喻修辞的作用》微课教学设计
华民乡中心学校白冬梅
教学目标:
1.能帮助学生深化比喻修辞手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比喻句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 本次学习分析了文中比喻修辞的作用,强化了孩子们对比喻的理解,。
2. 进而使学生理解修辞背后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 .什么是比喻句呢?
定义: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组成: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达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
3.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的、好似、仿佛……。
4.说一说。
出示课件
现在你已经认识、了解了比喻句,仔细看图,我们来学习说比
喻句吧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空中。
(2)月亮圆圆的,亮亮的,好像一个银盘。
三、学以致用
现在你已经会说比喻句啦,你一定很高兴,快来小试身手吧。
请你欣赏一组图片,在欣赏的同时,也别忘了完成一项任务哦: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你看它们有的像(),有的像()。
师:你看,运用了比喻句,使这些云简直活了起来。
微课《比喻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通过对比两种不同事物,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句子。
2.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本体、喻词和喻体。
3. 比喻句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类型。
2. 教学难点:比喻句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微课形式,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2.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喻句的特点和运用。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句实例,引发学生对比喻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比喻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类型。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比喻句,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句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认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运用比喻句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比喻句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句的用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练习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比喻句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制作微课视频:包括比喻句的定义、例句和练习题等内容,以便学生直观地学习。
2. 准备练习材料: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白板等,以便进行课堂演示和互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比喻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创新性,了解他们对比喻句的掌握程度。
微课教学设计——修辞手法之比喻萧县马井镇长征中学武艳菊教学目标:1.理解比喻修辞的含义.2.了解比喻句的类型。
3.能准确辨析比喻句。
教学重点:准确辨析比喻句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说起比喻,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现在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比喻句,他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的课本和习作中。
今天我们将系统地学习比喻句。
板书课题《修辞手法之比喻》。
二.辨识比喻(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雨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
2.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4.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二)生回答三.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四.比喻的结构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成了、变为……学生找出下列句子的本体喻体比喻词1.女同学像鲜花一样美丽2.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3.二月春风似剪刀。
五.比喻的作用:比喻可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
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六.比喻的分类明喻本体+喻词(象、如等)+喻体例:1.共产党像太阳。
2.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例: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喻体(本体、喻词均不出现)例:1.在稿纸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喻"猫爪子印")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七.慧眼辨真假1.同类相比例如:她长得很像妈妈。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2.表示猜测例如: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篇1设计意图:通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
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
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
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所有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都为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品读句子,领会“比喻句”的作用。
1、示图:苹果。
怎么把这个苹果写得形象呢?2、通过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3、小结: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赏句子,收获“比喻句”的特点。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仿佛明亮的宝石。
结合语境分析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微课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04-25T10:20:45.7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作者:施书围[导读]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分析句子一直成为了学生的心头之恨施书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阿岗镇红梁小学 655816一、教学背景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分析句子一直成为了学生的心头之恨,很多学生会刻意锻炼自己的分析句子能力,从本节课之后,学生就会对结合语境分析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这一语文分析手法有不一样的认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熟练掌握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结合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句子,通过运用已知的手法,结合语境进行语句分析,为学生增强语文的预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分析句式成分,能够让学生在看到句子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句子使用了什么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行怎样的分析句式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结合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句子,从学生的日常理解语文结合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句子,为学生增强结合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句子的能力建立学生的基础认知,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学生从理解文章的能力引申为写作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微课让学生能结合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理解句子,掌握答题方法。
2.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掌握语境,从比喻修辞角度理解句子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习修辞手法知识点。
3.:通过介绍结合语境分析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六、教学过程1、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好!我是阿岗镇红梁小学的施老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结合语境分析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首先,请大家看课件上的这几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紫藤萝花漫像淡紫色的瀑布,恶狼般的眼睛,泥鳅般的雨来。
修辞手法——比喻教学目标:1、了解用比喻表达的基本效果;2、练写比喻句,提高用比喻进行表达的能力;3、在学习中感受巧妙表达的愉悦。
教学重点:如何用生动的比喻来扮靓自己的语言教学难点:运用感官在比喻句中寻找相似点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叮当显身手师:比喻的三种类型把初次接触修辞的小叮当可给弄糊涂了。
你们帮帮它吧。
从上面选中一个序号并点击,告诉叮当出现的句子是什么类型的比喻句。
1、明喻: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刺猬的身体好似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2、暗喻: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3、借喻:他摇晃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凌乱的头发)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儿童)备注:只有喻体(本体和比喻词不出现)二、叮当有问号师:带有比喻词的就一定是比喻句吗?大家来判断一下吧。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解析:他们都是同类,这是拿他和哥哥的长相在进行比较②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玲,王东等等。
--表示例举③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④读完了《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表示想象解析:这是在进行回忆。
因此,比喻句的判定标准: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要合情合理。
三、叮当爱唱歌师:因为比喻能使句子显得更加鲜活生动,浅显易懂,所以在作文、诗歌、歌曲各种文学体裁中都能看到比喻句的身影。
小叮当特别喜欢唱一首歌,歌中就有比喻句。
会唱的一起唱起来吧。
(播放歌曲《七里香》)师:大家一起说是什么歌?生:周杰伦的《七里香》师:你们喜欢他的歌吗?生:(喜欢)师:喜欢他的歌的哪一点呢?生:旋律很美、歌词写得好、特别等师:有同学说歌词写得好!老师选了《七里香》里的几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大家一起朗读,带着你们喜欢的感觉把作曲者那种美好的情感、味道读出来。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表达特点,能够识别和运用比喻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喻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表达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喻句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比喻句。
(二)新课讲授1. 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b.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c. 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如“像”、“如同”等。
3. 比喻句的表达特点:a. 生动形象:用具体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事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b. 富有诗意:比喻句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诗意。
c. 情感丰富:比喻句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课堂练习1. 识别比喻句:在给定的句子中,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其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2. 创作比喻句:根据提供的主题,运用比喻句进行创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表达特点。
2. 强调比喻句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运用比喻句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比喻句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表达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比喻句,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