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3-史济民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7.11 MB
- 文档页数:61
软件工程技术讲座软件教研室艾孜海尔编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目录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 (1)1.1 软件 (1)1.1.1软件的进展 (1)1.1.2软件定义 (2)1.1.3软件的特点 (2)1.1.4软件的分类 (4)1.2 软件工程概念 (6)1.2.1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定义 (6)1.2.2软件工程的差不多内容与目标 (10)1.2.3软件工程的原则 (10)1.3 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11)1.3.1软件生存周期 (11)1.3.2软件开发模型 (12)第2章可行性研究 (19)2.1 问题定义 (19)2.2 可行性研究 (19)2.2.1方法、步骤 (19)2.2.2文档编写 (25)第3章需求分析 (28)3.1 需求分析的方法步骤 (28)3.2 数据流图的分析与细化 (28)3.3 需求规格说明的编写 (29)第4章概要设计 (31)4.1 概要设计的任务与步骤 (31)4.2 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31)4.2.1模块化 (31)4.2.2抽象与逐步求精 (31)4.2.3信息隐藏和局部化 (33)4.2.4模块独立性 (33)4.2.5结构设计原则 (37)4.2.6概要设计文档 (38)第5章详细设计 (40)5.1 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40)5.2.1详细设计的任务 (40)5.2.2详细设计的原则 (40)5.2 详细设计的方法 (40)5.2.1程序流程图 (41)5.2.2N-S图 (42)5.2.3伪代码 (42)5.3 详细设计说明书 (42)第6章编码 (44)6.1 程序设计语言 (44)6.1.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44)6.1.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44)6.2 编码风格 (45)6.2.1源程序文档化 (45)6.2.2数据说明 (50)6.2.3语句结构 (50)6.2.4输入/输出(I/O) (53)6.3 程序效率 (53)6.3.1有关程序效率的几条准则 (54)6.3.2算法对效率的阻碍 (54)6.3.3阻碍储备器效率的因素 (54)6.3.4阻碍输入/输出的因素 (54)6.4 编程安全 (55)6.4.1冗余程序设计 (55)6.4.2防错程序设计 (56)第7章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58)7.1 软件质量的定义 (58)7.2 阻碍软件质量的因素 (59)7.3 软件质量保证策略 (60)7.4 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61)7.5 软件评审 (61)7.5.1设计质量的评审内容 (62)7.5.2程序质量的评审内容 (63)7.6 软件质量保证的标准 (64)7.7 软件测试打算与测试分析报告 (65)第8章项目打算与治理 (67)8.1 软件项目特点、治理的专门性及软件治理功能 (67)8.1.1软件项目的特点 (67)8.1.2软件治理的功能 (68)8.1.3确定软件项目的工作范畴 (68)8.2 确定软件开发所需的资源 (68)8.2.1人力资源 (69)8.2.2硬件 (69)8.2.3软件 (69)8.3 人员的打算和组织 (70)8.4 成本估量及操纵 (71)8.4.1软件开发成本估量方法 (71)8.4.2专家判定技术 (71)8.4.3成本估算模型 (72)8.5 进度打算 (74)8.5.1软件工作的专门性 (74)8.5.2各时期工作量的分配 (74)8.5.3制定开发进度 (75)8.6 软件配置治理 (76)8.6.1基线 (76)8.6.2软件配置项 (77)8.6.3软件配置治理过程 (78)8.7 软件治理方案 (81)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1.1 软件软件是一种产品,同时又是开发和运行产品的载体。
上海##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设计实践变电器校验院(系)计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系年级2003级#学生#时间2006-2007第一学年19周-20周设计地点学院机房307指导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名:学生签名:变电器校验管理系统一、课题背景、目的变电器校验管理系统是供电局对下属变电所以及变电所内的各变电器的校验信息管理。
它能通过数据的统计对各变电所的变电器提供定期的校验和管理,使总部在业务上实现了有效的管理和及时提供有效应对措施。
二、课题的内容需求分析变电器校验管理系统得需求分析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理解需求,二是分析需求。
1、理解需求(1)进入主界面,点击年份、变电所和变电器名称,查询并显示符合条件的变电器资料。
(2)主界面,点击某行取得须校验的变电器信息,查询并显示符合条件的变送器遥测量数据。
(3)单击主界面上的校验报告按钮,可显示所有的变电器校验信息。
(4)点击校验信息上的修改按钮,可以修改变电器的各属性信息。
(5)也可将校验日期,校验人,结论,结论分析添加后点击修改按钮将对应的内容添加到数据库。
(6)点击校验报告界面上的刷新按钮,即不提交修改后的数据重新初始化界面内的数据。
(7)点击校验报告界面上的退出按钮,。
2、分析需求变电器校验管理是对指定年份下的指定变电所的变电器的测量数据以及结果进行校验和确认。
共分为四个部分:安装区域,变电器遥测量数据,变电器遥测量数据的校验数据,校验结论。
变电器校验的基本功能:(1)变电器安装区域根据用户指定的信息(如年份、变电所、变电器名称),显示变电器的信息方便用户确认。
(2)变电器遥测量数据用户在变电器安装区域中显示的内容中选取需要校验的的变电器后会在本区域显示需要的变电器遥测量数据。
(3)变电器遥测量数据的校验数据此模块可以修改有关变电器以及变电器遥测量数据各个属性值。
(4)校验结论可以根据给定的校验公式进行数据的校验,然后将校验后的数据(包括校验人,校验日期,结论,结论分析)保存到数据库。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78401或040110 授予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好的品德,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教育技术学科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备能独立地从事教育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
4.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毕业生可在教育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中小学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企业从事培训教学系统和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在从事教育软件与资源设计与开发的公司从事开发工作。
二、研究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形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教育系统设计与绩效评估、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政策、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知识服务&智能教学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技术等研究方向。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内涵、外延及研究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技术、教育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教育技术哲学思考;教育技术学发展史与学科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技术引发学习方式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
2.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策略、模式、评价等基本问题;新媒体支持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基本方法;绩效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企业或组织中的学习、培训或训练中的应用。
3.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本方向主要进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智能评测与决策系统研究、我国不同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策略和机制研究、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型和方法学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中信息资源与组织体系等建设理论研究。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绪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答: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夸大。
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2. 什么是软件生产工程化?工程化生产方法与早期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差别在哪里?答:结构化程序设计地出现,使许多产业界认识认识到必须把软件生产从个人化方式改变为工程化。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同时这也是工程化生产方法。
3. 分别说明(1)软件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2)软件技术与软件管理的相互关系。
答:(1)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两大支柱,它们密切相关。
当一种方法提出来并证明有效后,往往随之研制出相应的工具,来帮助实现和推行这种方法。
新方法在推行初期,总有人不愿接受和采用。
若将新方法融合于工具之中,使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了解新方法,就能更快促进新方法的推广。
(2)在工业生产中,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不善的企业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
软件在生产中不能按质按时完成计划,管理混乱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所以对于一个理想的软件工程环境,应该同时具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4.试从你的亲身实践,谈谈软件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用C开发一个软件,是校园一卡通的模块。
首先,要在编辑程序支持下在计算机中输入源程序。
然后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
如果发现错误,就重新调入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
编译通过后,再调用连接程序吧所有通过了编译目标程序连同与之有关的程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可执行软件。
编译程序,编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支持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属于软件工具。
离开这些工具,软件开发就是去了支持,变得十分困难和低效,甚至不能运行。
《软件工程》课程原则表1 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 《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旳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 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旳地位。
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旳重要环节, 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旳轨道, 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旳开发、维护和管理旳科学。
《软件工程》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旳一门关键课程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旳学习, 规定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旳工程化旳措施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照旳流程、准则、原则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旳措施, 以及有效地筹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 为学生参与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旳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旳本课程旳开设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旳一般过程, 掌握软件开发旳老式措施和最新措施, 能用软件工程旳措施参与软件项目旳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 为更深入地学习和此后从事软件工程旳实践打下良好旳基础。
1.知识目旳(1)专家以软件工程旳发展、重要措施、常用工具旳使用为主线。
包括: 软件工程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旳软件管理措施、常用旳建模工具等。
(2)关键旳知识讲授阶段有: 软件需求获取措施、需求规格阐明撰写与评审措施、软件设计旳基本概念、构造化设计措施、体系构造设计、面向对象UML旳软件分析措施、UML 建模措施、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旳专家, 学生应具有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2.能力目旳(1)运用软件工程旳概念、原理、技术和措施开发与维护软件旳能力(2)编写有关技术文档旳能力(3)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和团体工作交流能力。
3.素质目旳(1)职业素养旳培养: 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旳职业规定、团体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旳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旳问题可以予以精确判断, 明确处理思绪。
(三)参照课时64(理论: 32\试验: 32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