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_第2版
- 格式:ppt
- 大小:345.00 KB
- 文档页数: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 2016年10月04日前言本部分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性。
GB 51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目前拟分为15部分: ——第1部分:洒水喷头; ——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 ——第3部分:水雾喷头; ——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 ——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 ——第6部分:通用阀门; ——第7部分:水流指示器; ——第8部分:加速器; ——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 ——第10部分:压力开关; ——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头及组件; ——第12部分: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第13部分:水幕喷头; ——第14部分:预作用装置; ——第15部分:家用喷头; …… 本部分为GB 5135的第4部分。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ISO 618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报警阀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93年英文版)。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分技术委员会(CSBTS/TC 113/SC2)归口。
本部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要起草人:凌桂道、杨震铭、李毅。
1 范围 GB 5135的本部分规定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报警阀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干式报警阀以外的其他附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513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话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 3098.3 紧固件机械性能紧定螺钉 GB/T 3287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 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5720-1993 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GB/T 6031-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 GB/T 9112 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5135的本部分。
第四章水喷雾灭火系统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设置要求;熟悉水喷雾灭火系统分类与组成、系统的组件与功能以及系统基本设计参数;了解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水雾喷头,在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下将水流分解成粒径不超过1mm的细小水滴进行灭火或防护冷却的一种固定式灭火系统。
第一节系统灭火机理水喷雾系统通过改变水的物理状态,通过水雾喷头使水从连续的洒水状态转变成不连续的细小水雾滴,而喷射出来。
它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
水喷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作用。
这四种作用在水雾喷射到燃烧物质表面时通常是以几种作用同时发生,并实现灭火的。
一、表面冷却水喷雾系统以水雾滴形态喷出水雾时比直射流形态喷出时的表面积要大几百倍,当水雾滴喷射到燃烧表面时,因换热面积大而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并迅速汽化,使燃烧物质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物质热分解所需要的温度以下,使热分解中断,燃烧即终止。
表面冷却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喷雾液滴的表面积,同时还取决于灭火用水的温度与可燃物闪点的温度差,闪点愈高,与喷雾用水两者之间温差愈大,冷却效果亦愈好。
对于气体和闪点低于灭火所使用的水的温度的液体火灾,表面冷却是无效的。
二、窒息水雾滴受热后汽化形成原体积1680倍的水蒸气,可使燃烧物质周围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燃烧将会因缺氧而受抑或中断。
实现窒息灭火的效果取决于能否在瞬间生成足够的水蒸汽并完全覆盖整个着火面。
三、乳化乳化只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当水雾滴喷射到正在燃烧的液体表面时,由于水雾滴的冲击,在液体表层造成搅拌作用,从而造成液体表层的乳化,由于乳化层的不燃性使燃烧中断。
对于某些轻质油类,乳化层只在连续喷射水雾的条件下存在,但对粘度大的重质油类,乳化层在喷射停止后仍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有利于防止复燃。
四、稀释对于水溶性液体火灾,可利用水来稀释液体,使液体的燃烧速度降低而较易扑灭。
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目录序言第1章 总则第2章 国际通岸接头第3章 人员保护第4章 灭火器第5章 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第6章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第7章 固定式压力水雾和细水雾灭火系统第8章 自动喷水器、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第9章 固定式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第10章 取样探烟系统第11章 低位照明系统第12章 固定式应急消防泵第13章 脱险通道的布置第14章 固定式甲板泡沫系统第15章 惰性气体系统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前言1本规则的目的是为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II-2章所要求的消防安全系统提供具体工程规范的国际标准。
2在2002年7月1日或以后,本规则对于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所要求的消防安全系统将具有强制性。
本规则今后的任何修正案都必须按该公约第VIII条规定的程序予以通过并生效。
第1章 总则1适用范围1.1本规则适用于经修正的《1974年安全公约》第II-2章所述消防安全系统。
1.2除非另有明文规定,本规则适用于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的消防安全系统。
2定义2.1主管机关系指船舶的船旗国政府。
2.2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2.3消防安全系统规则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II-2章中定义的《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
2.4就本规则而言,公约第II章规定的定义同样适用。
3等效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为了给消防安全系统的现代技术和开发留有余地,如果能满足公约第II-2章F部分的要求,主管机关可以认可本规则中未予规定的消防安全系统。
4毒性灭火剂的使用如果主管机关认为,无论是本身还是在某种可能条件下,某灭火剂的使用会释放有毒气体、液体和其它物质,其数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应禁止使用。
第2章 国际通岸接头1适用范围本章具体规定了公约第II-2章所要求的国际通岸接头的规范。
2工程规范2.1标准尺寸国际通岸接头法兰的标准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表2.1国际通岸接头标准尺寸┏━━━━━━━━━┯━━━━━━━━━━━━━━━━━━━━━━━━━━━━┓┃名称│尺寸┠─────────┼────────────────────────────┨┃外径│178 mm ┃┠─────────┼────────────────────────────┨┃内径│64 mm ┃┠─────────┼────────────────────────────┨┃螺栓圈直径│132 mm ┃┠─────────┼────────────────────────────┨┃法兰槽口 │直径为19 mm的孔4个,等距离分布在上述直径的螺栓圈上,开槽┃┃│口至法兰盘的外缘┃┠─────────┼────────────────────────────┨┃法兰厚度│至少为14.5 mm ┃┠─────────┼────────────────────────────┨┃螺栓和螺母│4副、每副的直径为16 mm,长度为50 mm ┃┗━━━━━━━━━┷━━━━━━━━━━━━━━━━━━━━━━━━━━━━┛2.2材料和配件国际通岸接头应用钢材或其它等效材料制成并设计成能承受1.0 N/mm2的工作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发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5〕2033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发〔1984〕10号文的通知要求,由公安部负责主编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公安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发〔1984〕10号文的通知,由四川省公安厅会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四川省建筑勘测设计院以及公安部四川、天津消防科研所等七个单位派员组成的编制组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共分七章和三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数据的基本规定,消防给水,喷头布置,系统组件,系统类型和水力计算等。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英、美、日、联邦德国、苏联等国家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安装标准和资料,并征求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部、委所属设计、科研、高等院校以及公安消防等单位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各单位在施行过程中,请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资料和意见寄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灌县),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
公安部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数据的基本规定第三章消防给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第四章喷头布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仓库的喷头布置第三节舞台、闷顶等部位的喷头布置第四节边墙型喷头布置第五章系统组件第二节阀门与检验、报警装置第三节监测装置第四节管道第六章系统类型第一节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第二节干式喷水灭火系统第三节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第四节雨淋喷水灭火系统第五节水幕系统第七章水力计算第一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第二节减压孔板和节流管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举例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自动消防设施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自动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自动消防设施指经过自动控制或者通过联动控制的灭火装置、火灾报警设备、疏散控制设备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第二章自动消防设施的分类和使用第四条自动消防设施分为灭火设施、报警设备、疏散控制设备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第五条灭火设施分为自动灭火系统和手动灭火设施。
自动灭火系统应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存储区、机房、厨房等重点部位,能够自动监测火情,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
手动灭火设施应设置在每个楼层的易燃物品堆放处、过道、出入口等位置,以方便人工操作进行灭火。
第六条报警设备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各个区域,能够及时发出火警信号并启动疏散控制设备。
第七条疏散控制设备应设置在楼梯间、消防通道等位置,能够及时引导人员疏散,并控制楼梯电梯的运行。
第八条其他配套设备包括灭火水源、防排烟设备、防火门窗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和维护。
第九条自动消防设施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自动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第十条自动消防设施的维护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消防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一条自动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更换易损件等工作,具体细则由维护责任人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相关要求确定,并按照计划执行。
第十二条定期检查应包括设备的外观、电气连接、通信连接、防火墙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连通性。
第十三条清洁工作应包括设备表面、控制面板、仓库、疏散通道等部位的清洁,清除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杂物和灰尘。
第十四条更换易损件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并及时更换设备中的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与管理第十五条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应由特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或擅自修改设备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消防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消防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2. 学生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排除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际案例,分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火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项目实践中相互沟通、协作。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消防事业的了解,激发为消防安全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与实践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基础知识:- 系统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工作原理及动作流程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原理:- 系统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 系统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系统设计实例分析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工艺及要求- 调试方法及步骤- 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系统选型-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 消防安全意识及预防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基础知识学习2. 第二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原理及实例分析3. 第三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4. 第四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及讨论教材章节关联:1. 《物理》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 《消防安全》教材第三章:建筑消防设施3. 《实践技能》教材第四章:消防设施安装与调试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ICS13.220.30CCS C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135.2—20XX代替GB5135.2-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Part2:Wet system alarm valves、retard chamber、water motor alarm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前 言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GB/T 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51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第2部分。
GB513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洒水喷头;——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和水力警铃;——第3部分:水雾喷头;——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第6部分:通用阀门;——第7部分:水流指示器;——第8部分:加速器;——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第10部分:压力开关;——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第13部分:水幕喷头;——第14部分:预作用装置;——第15部分:家用喷头;——第16部分:消防洒水软管;——第17部分:减压阀;——第18部分:消防管道支吊架;——第19部分:塑料管道及管件;——第20部分:涂覆钢管;——第21部分:末端试水装置;——第22部分:特殊应用喷头。
本文件代替GB5135.2-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和水力警铃》。
与GB5135.2—2003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年版的第2章);——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2、3.8、3.9,2003年版的3.2、3.8、3.9);——增加了产品的分类与代号、型号编制(见第4章、第5章);——更改了标志(见6.1.2,2003年版的4.1.2);——更改了规格(见6.2,2003年版的4.2.2);——更改了额定工作压力(见6.3,2003年版的4.2.1)——更改了“材料耐腐蚀性”(见6.4,2003年版的4.3);——更改了结构(见6.5.1,2003年版的4.4.1);——更改了“连接方式”(见6.6,2003年版的4.4.3);——对“零部件”要求进行了更改,增加了阀瓣密封件(见6.7、6.8,2003年版的4.5.4);——更改了“水力摩阻”(见6.12,2003年版的4.9);——更改了“功能”(见6.13,2003年版的4.10);——更改了“水力警铃”(见6.18,2003版的4.15、4.16、4.17);——增加了部分“要求”所对应的“试验方法”(见第七章);——更改了附录A(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附录B(见2003年版的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第一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以及选型原则;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件及其设置要求,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分类和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第一小节第一节系统的分类与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所使用喷头的型式,可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根据系统的用途和配置状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等。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见图3-3-1。
图3-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类图一、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供水与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下,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
湿式系统的组成如图3-3-2二、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干式系统)由闭式喷头、干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供水与配水管道、充气设备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下,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
干式系统的启动原理与湿式系统相似,只是将传输喷头开放信号的介质由有压水改为有压气体。
干式系统的组成如图3-3-3。
三、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预作用系统)由闭式喷头、雨淋阀组、水流报警装置、供水与配水管道、充气设备和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下,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
预作用系统与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采用雨淋阀,并配套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火灾危险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做到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第 1.0.3 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工厂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 1.0.4 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数据的基本规定第 2.0.1 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危险等级应根据火灾危险性大小、可燃物数量、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序等因素,划分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发热量大、燃烧猛烈和蔓延迅速的建筑物、构筑物;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发热量中等、火灾初期不会引起迅速燃烧的建筑物、构筑物;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量少、发热量较小的建筑物、构筑物。
危险等级举例见附录二。
第 2.0.2 条各危险等级的建筑物、构筑物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喷水强度、作用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应符合下规定: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不应小于表2.0.2 的规定。
三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表 03.2.0.2第2.0.3 条水幕系统的用水量,宜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水幕作为保护作用或配合防火幕和防火卷帘进行防火隔断时,其用水量不应小于0.5 升/秒。
二、舞台口、面积超过 3 平方米的洞口以及防火水幕用水量不宜小于2 升/秒。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火灾危险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做到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工厂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0.4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数据的基本规定第2.0.1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危险等级应根据火灾危险性大小、可燃物数量、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序等因素,划分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发热量大、燃烧猛烈和蔓延迅速的建筑物、构筑物;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发热量中等、火灾初期不会引起迅速燃烧的建筑物、构筑物;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量少、发热量较小的建筑物、构筑物。
危险等级举例见附录二。
第2.0.2条各危险等级的建筑物、构筑物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喷水强度、作用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应符合下规定: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不应小于表2.0.2的规定。
三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表03.2.0.2项目建、构筑物的危险等级设计喷水强度(升/分*平方米)作用面积(平方米)喷头工作压力(帕斯卡)严重危险级生产建筑物10.0 300 9.8×10000严重危险级储存建筑物15.0 3009.8×10000中危险级 6.0 200 9.8×10000轻危险级 3.0 1809.8×10000 注:最不利点处喷头最低工作压力均不应小于4.9×104帕斯卡(0.5公斤/厘米2)。
消防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第一章消防设备概述 (2)1.1 设备分类 (2)1.1.1 消防器材 (2)1.1.2 消防设施 (2)1.1.3 消防通讯设备 (2)1.1.4 消防安全标识 (3)1.2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3)1.2.1 保证设备可靠性 (3)1.2.2 提高使用寿命 (3)1.2.3 预防火灾 (3)1.2.4 保障人员安全 (3)第二章消防泵维护保养 (3)2.1 检查与维护周期 (3)2.2 常见故障处理 (4)2.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4)第三章消防栓系统维护保养 (5)3.1 检查与维护周期 (5)3.2 常见故障处理 (5)3.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5)第四章自动喷水系统维护保养 (6)4.1 检查与维护周期 (6)4.2 常见故障处理 (6)4.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7)第五章烟雾控制系统维护保养 (7)5.1 检查与维护周期 (7)5.2 常见故障处理 (8)5.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8)第六章消防报警系统维护保养 (9)6.1 检查与维护周期 (9)6.2 常见故障处理 (9)6.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10)第七章消防器材维护保养 (10)7.1 检查与维护周期 (10)7.2 常见故障处理 (10)7.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11)第八章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维护保养 (12)8.1 检查与维护周期 (12)8.2 常见故障处理 (12)8.3 更换部件及保养方法 (12)第九章消防设施检测与评估 (13)9.1 检测方法 (13)9.2 评估标准 (13)9.3 检测周期 (14)第十章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4)10.1 维护保养计划 (14)10.1.1 定期检查 (14)10.1.2 清洁保养 (14)10.1.3 润滑保养 (14)10.1.4 维修保养 (14)10.2 维护保养记录 (15)10.2.1 维护保养记录内容 (15)10.2.2 维护保养记录管理 (15)10.3 维护保养培训 (15)10.3.1 培训内容 (15)10.3.2 培训对象 (15)10.3.3 培训方式 (15)第十一章消防设备维护保养案例分析 (16)11.1 案例一 (16)11.2 案例二 (16)11.3 案例三 (16)第十二章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发展趋势 (17)12.1 技术创新 (17)12.2 管理升级 (17)12.3 市场前景 (17)第一章消防设备概述1.1 设备分类消防设备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在对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进行试验时,应随机从每批到场喷头中抽取1%,且不少于()只作为试验喷头。
A.1B.2C.3D.52、下列不属于湿式报警阀组漏水原因的是()。
A.限流装置过滤网被堵塞B.阀瓣密封垫老化或者损坏C.排水阀门未完全关闭D.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渗漏3、充气连接管路的接口安装在报警阀气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充气连接管道的直径不得小于()mm。
A.20B.15C.10D.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管网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采用()作为介质进行试验。
A.空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5、公称动作温度为260~302℃时,易熔原件喷头轭臂应为()。
A.蓝色B.红色C.绿色D.橙色6、报警阀组的试水阀放水及其启动性能测试应()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7、计算喷头质量与合格检验报告描述的质量偏差,偏差不得超过()%。
A.2B.3C.5D.108、雨淋报警阀组的()应安装在雨淋阀的水源一侧。
A.压力表B.水传动管C.观测仪D.操作阀门9、安装完毕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不小于()dB。
A.55B.60D.7510、()是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
A.细水雾灭火系统B.水喷雾灭火系统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D.气体灭火系统11、()安装时,喷头根部螺纹及其部分本体下垂安装于吊顶内配水支管上,部分或者全部热敏元件随部分喷头本体安装于吊顶下。
A.齐平式喷头B.直立式喷头C.下垂型喷头D.边墙型喷头12、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的试验压力为3.0MPa,保压时间不少于()min。
A.2C.5D.1013、报警阀组安装在室内时,室内地面增设()。
A.防潮设施B.防水设施C.排水设施D.水源控制阀14、报警阀的阀体上设有放水口,检查时要求放水口的公称直径不小于()。
A.10mmB.20mmC.30mmD.40mm15、下列属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的项目是()。
第一章根本规则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以下简称"喷规"〕5.0.4,规定了仓库及类似场所采用湿式系统的设计根本参数,超出一定应用高度的情形,应设置货架内置洒水喷头,采用"顶板下布置喷头+货架内置喷头〞的保护方式。
1、根本参数表中,字母"J〞表示货架内置洒水喷头,"J〞前的数字表示货架内置洒水喷头的层数,"+〞前的数字表示顶板下洒水喷头的喷水强度。
比方:最大净空高度为9m的仓库危险级Ⅱ级多排货架仓库,当最大贮物高度6.0m<hs≤7.5m 时,喷水强度为18+2J。
18+2J表示:顶板下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低于18L/min·m²,需要增设2层货架内置洒水喷头。
2、单排货架的宽度应不超过1.8m,且间隔不应小于1.1m;双排货架为单个货架或两个背靠背放置的单排货架,货架总宽为1.8m~3.6m,且间隔不小于1.1m;多排货架为货架宽度超过3.6m,或间距小于1.1m且总宽度大于3.6m的单、双排货架混合放置;可移动式货架应视为多排货架。
3、最大净空高度是指室内地面到屋面板的垂直距离。
顶板为斜面时,应为室内地面到屋脊处的垂直距离。
二、当储物类别、最大净空高度和储物高度均满足"喷规"表5.0.5要求时,仓库及类似场所可以采用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ESFR〕,系统的设计根本参数不应低于表5.0.5的规定。
〔〕ESFR喷头是专为仓库开发的一种仓库专用型喷头,对保护高堆垛和高货架仓库具有特殊的优势,在其允许最大净空高度内,可不设置货架内置喷头,不推荐采用顶板下布置ESFR喷头+货架内置喷头的布置方式。
ESFR喷头仅能应用于湿式系统,不能应用于干式系统或预作用系统。
三、当储物类别、最大净空高度和储物高度均满足"喷规"表5.0.6要求时,仓库及类似场所可以采用仓库型特殊应用喷头,系统的设计根本参数不应低于表5.0.6的规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84一85)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主要是说明制定本规范的意义和目的,即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危害,特制定本现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比较普遍使用的固定灭火系统。
国内外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等优点。
可以预料,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本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在火灾危险性大的建筑物内或有关场所装设这一灭火系统的优越性,以及国内安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在我国推广应用这一灭火系统,制定我国自己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当务之急。
是保卫四化建设,减少人灾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就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来说明。
国外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在这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从研究到应用,从局部应用到普遍推广使用。
有过许许多多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各国自己的喷灭火系统设计安装规范。
如英,美、日、联邦德国和苏联等国,都制定了本国的设计安装标准或规范。
这些国家不仅对已制订的规范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修订(如英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则”已修订29次),而且,该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美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仅在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工厂和仓库中普遍使用,而且已发展到在家庭住宅中安装这一灭火系统。
国外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应用如此普遍,这与它的灭火成功率及装设该系统的经济效果是分不开的。
以美国为例,从1925年到1969年的45年中,安装这一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81425次,灭火、控火成功率达96.2%,纽约市的高层建筑,从1969年到1978年的10年中,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计发生火灾1648次,灭火成功率达93.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火灾危险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做到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第1.0.3 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工厂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0.4 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数据的基本规定第2.0.1 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危险等级应根据火灾危险性大小、可燃物数量、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序等因素,划分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发热量大、燃烧猛烈和蔓延迅速的建筑物、构筑物;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发热量中等、火灾初期不会引起迅速燃烧的建筑物、构筑物;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量少、发热量较小的建筑物、构筑物。
危险等级举例见附录二。
第2.0.2 条各危险等级的建筑物、构筑物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喷水强度、作用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应符合下规定: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不应小于表2.0.2 的规定。
三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表03.2.0.2第2.0.3 条水幕系统的用水量,宜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水幕作为保护作用或配合防火幕和防火卷帘进行防火隔断时,其用水量不应小于0.5 升/秒。
二、舞台口、面积超过 3 平方米的洞口以及防火水幕用水量不宜小于2 升/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