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储运工程系 李玉星
教材和参考书
1、《油气储运工程》,严大凡编,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3年;
2、《油气集输》,冯叔初等,石油大学出版 社,1992年;
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张国忠 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4、《油库设计与管理》,郭光臣等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1991年。
我国现在正实施油气工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建立一套连接全国、 运转灵活的国内油气储运系统。
以往只重视硬件系统,而对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软件重视不够。 各国有不同的运营和管理体制。
为躲开多事的马六甲海峡,中国预计将会修建由缅甸至昆明的原油管 道以运送中东地区的进口原油。
中哈输油管道与双兰线 为了减少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正在兴建国家石油战略储
备库,预计未来10年,将达到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 成品油管道会快速发展,并形成管网。成品油管道将各炼厂与市场连结起
绿色:中东约占50%,石油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穿越
台湾海峡到国内
蓝色:非洲占25%。石油则从北非经过地中海绕过直布罗
陀海峡、好望角,最后经马六甲海峡回国;
管道:中亚、俄罗斯约占10%,通过管道进入中国。
紫色:拉美经海。
东南亚:石油直接经过马六甲海峡运回国内。
中国石油进口地点主要是中东、非洲、东南亚、俄罗 斯等地。在目前的进口中,中东占50%,最多的是沙特 和伊朗。非洲占25%,东南亚15%,中亚、俄罗斯 10%。
同样距离铁路的运输成本要比管道高,铁路 运输受输量的影响小,主要取决于运距,但 运输能力一般不超过1000万吨/年。
五、油气储运系统的主要经济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