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成像原理和描述5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57 MB
- 文档页数:28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第五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5-1 X线-CT发展历史PPT3:德国物理学家于1895年发现了X-Rays的发现。
PPT4:普通X线成像是⼀种重叠的⼆维影像。
PPT5:CT的出现消除了普通X线成像的缺点。
1972年,科学家毫斯菲尔德和阿姆布劳斯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发表正式论⽂,宣告了CT的诞⽣。
PPT6:CT的发展简史。
PPT7:CT是怎样的呢?对⽐:普通X线检查⽅法和普通X线图像。
CT检查⽅法和CT图像。
PPT9:CT图像的进步。
像素的⼤⼩;像素的多少;PPT10:三维成像。
CT成像与传统的x线成像相⽐,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的X线利⽤率:传统X线摄影,由于照射⾯积⼤,到达胶⽚的散射线多,使影像变得模糊;CT成像中,由于使⽤窄形X线束,⼤部分的散射线被排除掉,并有后准直器进⼀步滤除窄形线束内的X 线散射线,提⾼了X线的检测能⼒和利⽤率以及影像的清晰度。
2、能显⽰⼈体某⼀层⾯上的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由于CT成像中消除了⼈体内器官或组织结构间的相互重叠影像,故能准确的反映体层平⾯上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
3、能分辨⼈体内器官或组织密度细⼩的变化:由于CT成像在获取图像信息时,克服了⼈体内器官或组织结构间的相互重叠影像和散射线的⼲扰,⼜经过⾼精度的图像重建计算,从⽽提⾼了对器官或组织密度的分辨能⼒,使传统的X线摄影难以区分的低对⽐度的软组织结构清晰可见,能够反映器官或组织的细⼩密度差异,从⽽提⾼了诊断能⼒。
§5-2 X线-CT成像原理⼀、CT是怎样⼯作的?X线球管发出的X线经过准直器准直后,得到⼀束接近单能的扇形X线束,穿过⼈体被X线探测器接收,探测器输出与X线照射强度成正⽐的模拟电信号,经过放⼤电路放⼤后,再进⾏A/D转换得到数字信号,由计算机进⾏图像重建处理,最后得到数字X线影像。
⼆、与CT成像有关的⼀些基本概念1、体层:它是受检体中的⼀个薄层,薄层的两⾯可以视为是平⾏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