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务流程重组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96.72 KB
- 文档页数:5
业务流程重组的培训资料及流程说明(PPT 5个 DOC 16个)8(4)行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角色•主要行业政策/规范/标准(5)行业投资机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入、撤出障碍•主要机会、威胁(6)竞争层面、竞争因素和竞争强度(7)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8)推荐的切入层面(9)切入层价值结构•总营业额•关键增值关节增加值•原材料价格走势•产品价格走势(10)切入层经营结构•供应商•生产组织方式•关键技术•关键质量指标•人力/劳动力资源状况•营销通路结构•客户群•客户主要购买/消费特征(11)目标企业•目标企业名单•目标企业概况(12)行业领袖•行业领袖名单•主要行业领袖简介四、研究总结报告人:报告日期:(2) 拟进入业务研究/评估报告模板研究项目具体内容一、研究背景二、主要结论三、报告内容:(1)同机会判断性行业研究内容(2)行业五种力量分析•新进入者威胁•供应商讲价能力•客户讲价能力•替代品威胁•业内竞争强度(3)竞争群体分析(4)竞争者分析•未来目标•当前战略•预期的可能变动•能力(5)行业的长期盈利性及其比较研究•环境趋势对行业未来盈利性的影响预测•行业的未来成长曲线模拟•行业的未来利润曲线模拟•行业未来利润曲线的跨行业比较/投资的机会成本分析(6)行业现有的发展模式研究•行业现有发展模式总结•各种模式的历史、现状及演变分析(6)行业的可整合型判断•行业的整合效益预测•可行的行业整合思路•行业整合的商业模型(8)业务进入战略建议•进入模式•切入点及长期战略规划•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四、研究总结报告人:报告日期:(3) 现有业务战略规划调整报告模板研究项目具体内容一、研究背景二、主要结论三、报告内容:(1)目标业务空间分析•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国际趋势参照•目标业务空间分析(2)目标市场结构分析•目标市场结构现状•目标市场结构影响因素分析•消费者调查测试结果•目标市场结构发展趋势(3)竞争群体分析•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产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产业成功关键因素可能变化分析(4)竞争者分析•未来目标•当前战略•预期的可能变动•能力(6)业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业务技术发展历史演变•业务技术发展的国际比照•业务技术发展影响因素•业务技术发展趋势判断(5)行业的长期盈利性及其比较研究•环境趋势对行业未来盈利性的影响预测•行业的未来成长曲线模拟•行业的未来利润曲线模拟•行业未来利润曲线的跨行业比较/投资的机会成本分析(6)福田资源能力分析(7)业务规划•产业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竞争位次•市场份额•业务总量•业务结构(8)业务品牌规划•业务品牌架构•业务品牌定位•业务品牌理念•业务品牌核心信息(9)业务收益规划•业务收入规划•业务利润规划•业务投资规划•业务投资回报率规划四、研究总结报告人:报告日期:。
企业重组,是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
企业重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
企业的功能在于把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重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的变动趋于加快,企业要在这种变动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及时进行竞争力要素再组合,企业重组就是要素再组合的一种手段。
在市场竞争中,对企业长远发展最有意义的是建立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之上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保证,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连基本的生存都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发展。
所以,通过企业内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组织的重新组合以及通过从企业外部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专长,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重组的最终目的。
企业重组的模式企业重组一般有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人员重组、管理体制重组等模式.(1)业务重组:是指对被改组企业的业务进行划分从而决定哪一部分业务进入上市公司业务的行为.它是企业重组的基础,是其重组的前提.重组时着重划分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盈利性业务和非盈利性业务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然后把经营性业务和赢利性业务纳入上市公司业务,剥离非经营性业务和非盈利性业务.(2)资产重组:是指对重组企业一定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分析整合和优化组合的活动.它是企业重组的核心.(3)债务重组:即负债重组,是指企业的负债通过债务人负债责任转移和负债转变为股权等方式进行重组的行为(4)股权重组:是指对企业股权进行调整的行为.它与其他重组相互关联,甚至同步进行,比如债务重组时债转股(5)人员重组,是指通过减员增效,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行为. (6)管理体制重组,是指修订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行为.企业重组实施思路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公司产业重组设计公司组织重组设计企业重组流程(BRP)(一)主要重组流程范围功能内流程重组:即对职能内部的流程进行重组。
《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月(下旬刊)总第519期140物流平台一、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系统存在的弊端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系统涉及的单证多,关系方多,但是各个关系方所涉及单证内容重复性比较高,比如订舱托运单、场站收据十联单、提单、报关单、报检单有近90%的内容是一致的。
目前这些内容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如果将之集成,可以简化流程,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正确性,降低处理费用。
二、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系统“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理论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迈克尔・汉默先生提出,1993年,迈克尔・汉默与咨询专家詹姆斯合著并出版了《企业重构——经营管理革命的宣言书》,阐述了BPR的基本概念,即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作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翻新,以便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表征企业业绩的重大特征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并强调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业绩取得巨大提高。
传统上,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主要是应用在企业内部流程上,但是,如果将全球多式联运系统涉及的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海关、商检和其他相关部门也视作一个供应链,那么,运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来建设一个核心数据库,并围绕核心数据库来重新分配各个关系方的作业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重复输入,提高货物流转效率。
三、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系统业务流程建模和重组1.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系统业务流程建模(1)国际多式联运涉及到的关系方比较多,目前基本业务流程(见图1)如下:货物出口时,发货人需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进行托运订舱,并向出口检验检疫和出口海关分别申请报检和报关。
多式联运经营人也需要将实际运输的出口货物情况向出口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申报;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全程运输的规划,他和各个分承运人沟通联系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具体运输情况;货物进口时,收货人和多式联运经营人分别向进口检验检疫机构和进口地海关申请进口报检和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