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熔点仪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熔点仪操作规程熔点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熔点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学、食品等领域。
正确操作熔点仪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熔点仪的操作规程,以帮助读者正确操作熔点仪,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准备工作1.1 确保熔点仪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实验时仪器晃动影响实验结果。
1.2 检查熔点仪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确保电源供应正常。
1.3 准备好熔点管和试样,确保试样质量足够用于实验。
二、操作步骤2.1 打开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至设定温度后开始实验。
2.2 将试样放入熔点管中,注意避免试样溢出或粘在管壁上。
2.3 将熔点管放入熔点仪中,等待试样熔化并记录熔点值。
三、数据处理3.1 记录试样的熔点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清洁与维护4.1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熔点管和熔点仪,避免试样残留影响下次实验结果。
4.2 定期检查熔点仪的仪器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3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实验进度。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操作熔点仪时要注意避免受热,使用隔热手套等防护措施。
5.2 避免试样溅出烫伤皮肤,操作时要小心谨慎。
5.3 实验结束后,关闭熔点仪电源开关,确保安全。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读者可以正确操作熔点仪,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目的:建立数字熔点仪的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范围:WRS-1B型数字熔点仪责任人:质检员。
规程:1.操作规程:1.1 常规熔点测定1.1.1开启电源开关,等待2-3秒后,使用“←”、“→”、“﹢”、“﹣”四个功能键设置预置温度,设置完毕后按“预置”键。
1.1.2 使用“﹢”、“﹣”两个功能键设置升温速率,设置完毕后按“预置”键。
1.1.3 等当前温度稳定后,插入装有样品的毛细管,按“升温”键,进入测试。
1.1.4 一次测试结束后,屏幕自动显示样品的初熔值和终熔值,记下读数。
1.1.5 使用“←”、“→”两个功能键进行选择,如果选择“Y”,按“←︳”后重新设置预置温度和升温速率对样品进行测试,如果选择“N”,按“←︳”后在同一预置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对样品进行测试。
1.2 校正当仪器使用时间长,或由于季节温差大造成仪器测量的误差过大,此时可对仪器进行校正,以保证精度要求。
1.2.1 开启电源开关,等待2-3秒后,设置预置温度为75℃,按“校正”键后,马上再按“预置”键。
1.2.2 设置升温速率为1.0℃/min,按“预置”键。
1.2.3 等当前温度稳定后,插入装有终熔值为80.6℃的熔点标准品,按“升温”键。
1.2.4 测试结束后,屏幕自动显示样品的初熔值和终熔值,记下读数。
1.2.5 重复测两次,再分别依次测试终熔值为152.9℃(预置温度设置为145℃)、285.7℃(预置温度设置为278℃)的两种熔点标准品,并保证测试三种样品的过程中无间断。
测试完毕,如果屏幕显示“校正失败”,则表明仪器的硬件粗调还没有符合要求,需重新调整后在校正。
如果屏幕显示“校正成功”,则表明仪器已经校正完毕。
2. 使用注意事项:2.1样品必须按要求焙干,在干燥和洁净的研钵中研碎,用自由落体法敲击毛细管,使样品装填结实,样品装填高度应不小于3mm。
同一批号样品高度应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2.2 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否则仪器将会损坏。
熔点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的熔点。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熔点仪的正确使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二、仪器准备1. 确保熔点仪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并且周围环境温度稳定。
2. 检查熔点仪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电源插座是否接地良好。
3. 检查熔点仪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清洁,无损坏或异物。
三、试样准备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待测的样品。
2. 将样品均匀地放置在熔点仪的试样台上,确保样品与试样台的接触良好。
四、操作步骤1. 打开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并将温度调节旋钮置于初始位置。
2. 调节熔点仪的温度控制旋钮,使温度逐渐升高,直到样品开始熔化。
3. 当样品开始熔化时,记录下温度显示器上的温度值,并停止加热。
4. 等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下温度显示器上的温度值。
5. 根据记录的两个温度值,计算出样品的熔点。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温度值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 分析数据,计算出样品的熔点,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3.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熔点仪的温度过高,以免引起烫伤或其他安全事故。
2.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体直接接触熔点仪的试样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试样溅出,以免污染熔点仪或引起其他安全问题。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有缺陷的熔点仪,以免发生故障或事故。
七、维护与保养1. 每次使用完熔点仪后,及时清理仪器表面的污物和试样残留物。
2. 定期检查熔点仪的电源线和温度传感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如发现熔点仪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八、附录1. 熔点仪的技术参数和规格。
2. 熔点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
以上为熔点仪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通过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熔点仪的正确使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熔点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熔点。
正确操作熔点仪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熔点仪的操作规程,包括预热准备、样品装填、测量操作、数据记录和仪器保养等五个部分。
一、预热准备:1.1 清洁仪器表面: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熔点仪的外壳和玻璃器皿,确保表面干净,无灰尘和污渍。
1.2 接通电源:将熔点仪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3 预热仪器:根据熔点仪的说明书,调节仪器的温控旋钮,将温度逐渐升至所需的预热温度。
预热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确保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二、样品装填:2.1 准备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待测物质的样品。
样品应干燥、纯净、无杂质,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
2.2 装填样品:打开熔点仪的样品舱门,使用样品钳将样品小心地放置在样品舱中心位置。
确保样品与熔点仪的热源接触良好,避免样品的不均匀加热。
2.3 关闭舱门:轻轻关闭样品舱门,确保舱门完全密封,避免热量的损失。
三、测量操作:3.1 启动仪器:打开电源开关,启动熔点仪。
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例如自动测量或手动测量。
3.2 开始测量:根据仪器的提示,开始测量样品的熔点。
通常情况下,熔点仪会逐渐升温,当样品开始熔化时,仪器会记录下熔点的数值。
3.3 结束测量:当样品完全熔化并冷却后,测量完成。
关闭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冷却。
四、数据记录:4.1 记录熔点数值:将熔点仪显示的熔点数值记录下来,确保准确性。
4.2 记录实验条件:记录实验的日期、温度、样品信息等相关条件,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4.3 存储数据:将实验数据存储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实验记录本或电子文档中,以备将来查阅和分析。
五、仪器保养:5.1 清洁仪器:在使用完熔点仪后,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的表面,清除样品残留和污渍。
5.2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的说明书和实验室的要求,定期进行熔点仪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标题熔点测定仪(RD・U型)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规范熔点测定仪(RDTl型)的操作。
范围:熔点测定仪(RD-II型)。
职责:质量管理部、质量检验室。
内容:1技术指标:测量范围:50〜270℃升温速率:1C/分、2C/分、4C/分、6C/分测量精度:50〜200℃±1℃;200〜270℃-1.5℃电源电压:220V50HZ2.操作步骤:接通电源,将面板上电压旋钮调整到根据被测样品予知熔温由手册附图一二查出的合适电压(一般选1〜2℃/分),如被测样品乙酰苯胺予知熔点114℃,在图一横坐标找到114℃,升温速率1℃、2℃、4℃、6℃/分,对应电压分别为50V、58V、68V、72V,若选择1℃/分可放置50V 处,然后开启电源开关(照明灯亮)即可升温。
由图二可查得升至熔前的时间,可不必经常注意观察。
一般测量需约20分钟,重复一般为10-15分钟,观察时眼睛距透镜15Omln为宜。
装样毛细管外径应小于1.5mm,长60mm左右,样品高度2-3mm03注意事项:3.1毛细管封口要牢固,以免样品溢出腐蚀加热体;3.2适宜环境,避免空气对流过强,影响测量准确性(仪器在室温20℃时测量准确度最高);3.3加热丝勿拉出,以免破坏绝缘。
4补充说明:RDTI型熔点测定仪在室温20℃时,测量的准确度最高。
室温过低或过高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电压的方法来调整升温速率,同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
仪器光路系统光源部分采用的是冷光源半导体器件,具有功耗低,发光强,寿命长等特点,如遇光源器件损坏需更换时先断开电源线,然后旋开光源护套(有螺纹,逆时针方向),这时将光源器件取出用小电烙铁将连线断开,按原样焊上新的光源检查一下是否焊牢无误后,接上电源,开启开关如灯不亮,先断开电源线,再调换两接线焊点(因发光二极管有正负极),然后再开启电源,光源应正常发光,断开电源线按原样组装好即可正常使用。
数字式熔点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数字式熔点测定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设备,用于测定固体样品的熔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
一、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安全操作1. 设备的安放数字式熔点测定仪应安放在稳定且平坦的台面上,避免在移动或使用过程中摇晃或倾斜。
设备周围应保持宽敞,并且禁止堆放杂物。
2. 电源和接线在使用之前,务必确认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电源插座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充电器的电压和电流要求与设备上标示的相符。
接线时,应先插好仪器端的插头,然后再插入电源端的插座。
3. 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实验手套,并且避免将手和身体接近加热部件。
在设备运行时,应注意观察指示灯和数据显示,避免过度加热和操作失误。
4. 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数字式熔点测定仪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项包括:•仪器外壳是否完整,无损坏和漏电情况。
•仪器支架是否固定,加热板是否平整,无破损和裂纹。
•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显示屏幕是否清晰,操作按钮是否灵活。
•熔点浸渍管是否清洁且完好无损,熔点环是否合适和规格相符。
•实验环境是否适宜,无闷热、潮湿和易燃的物品等。
5. 操作步骤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步骤如下:•接通电源,按照使用说明将测温探针连接到温度指示器。
•升温时,按照实验要求调节加热器的温度、加热速度等参数,避免过度加热。
•当温度接近样品的熔点时,观察样品的状态变化和仪器指示,确定熔点。
•在操作过程中,适时记录温度和时间等数据,避免遗漏和误差。
6. 操作完成后操作完成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数字式熔点测定仪从电源断开,并拔出电源插头。
•清洁仪器表面和熔点浸渍管,避免污渍和灰尘附着和积累。
•将温度探针和其他配件和配件归放到合适的位置,设备平稳固定。
二、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保养规程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保养对于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数字式熔点测定仪的保养规程。
熔点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熔点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熔点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制药等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详细介绍熔点仪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二、仪器设备1. 熔点仪主机:包括加热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和测温装置。
2. 熔点试管:用于放置待测物质,具有透明、耐热的特点。
3. 温度计:用于测量试管内物质的熔点。
4. 试管夹:用于固定熔点试管,避免烫伤。
5. 其他辅助设备:如电源线、计时器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b. 确保熔点仪与电源连接正常,电源线无损坏。
c. 清洁熔点试管,确保无杂质和残留物。
2. 加热装置设置a. 将熔点试管夹固定在加热装置上,并确保试管夹稳固。
b. 打开熔点仪主机电源,将温度控制系统设置为所需的初始温度。
3. 样品制备a. 称取待测物质,并将其放入熔点试管中。
b. 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加热装置上。
4. 开始加热a. 打开加热开关,启动加热装置。
b. 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熔化过程,并记录熔点仪上显示的温度。
5. 测量熔点a. 当试管内物质开始熔化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b. 当试管内物质完全熔化时,停止加热,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6. 清洁和维护a. 关闭熔点仪主机电源,断开电源线。
b. 清洁熔点试管和试管夹,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测量。
c. 检查熔点仪主机和其他设备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戴上防热手套,以免烫伤。
2. 加热过程中,应保持试管夹稳固,避免试管倾斜或摇晃。
3. 在加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熔化情况,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关闭熔点仪主机电源,断开电源线。
5. 长时间不使用熔点仪时,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性能和精度。
五、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加热不均匀或温度控制不准确:检查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熔点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测定物质的熔点。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熔点仪的操作规程,包括样品准备、设备操作、数据记录和清洁维护等方面。
一、样品准备:1.1 样品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确保其纯度和物理状态符合要求。
1.2 样品制备:按照实验要求,将样品制备成均匀的颗粒状或者粉末状,并确保样品量足够进行多次测量。
1.3 样品标记:对每一个样品进行标记,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批号等信息,以便后续数据记录和分析。
二、设备操作:2.1 仪器准备:将熔点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接通电源。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等是否正常。
2.2 试管准备:将试管清洗干净,并确保试管外表无污渍或者损伤。
将试管放入熔点仪的试管夹中,确保试管夹紧固可靠。
2.3 仪器预热:根据样品的熔点范围,调节熔点仪的加热温度,并预热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达到所需温度。
三、数据记录:3.1 观察记录:在试管装入样品后,注意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包括起始熔点、熔化速度等。
使用放大镜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2 温度记录:使用熔点仪上的温度控制器,记录样品熔点的温度。
在样品彻底熔化后,记录下温度,并计算出平均熔点。
3.3 数据整理:将观察记录和温度记录整理成表格或者图表,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
四、数据分析:4.1 结果比对:将测得的熔点与已知的熔点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样品的纯度和物理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4.2 实验重复性:根据多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熔点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评估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4.3 结果解释:根据测得的熔点数据,结合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目的,进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五、清洁维护:5.1 试管清洗:在每次测量结束后,将试管取出,用适当的溶剂彻底清洗,以防样品残留影响下次测量的准确性。
5.2 仪器维护:定期对熔点仪进行维护,包括清洁仪器表面、检查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目的:建立数字熔点仪(WRS-1B)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数字熔点仪(WRS-1B)操作规程职责:质量检验中心主任、QC检验员。
内容:1使用方法及程序1.1、常温点测定1.1.1、升温控制开关扳至外侧,开启电源开关。
稳定20分钟,此时,保温灯。
初熔灯亮、电表偏向右方,初始温度为50℃左右。
1.1.2、通过拨盘设定起始温度,通过起始温度按钮,输入次温度,此时预置灯亮。
1.1.3、选择升温速率,将波段开关扳至需要位置。
1.1.4、当预置灯熄灭时,起始温度设定完毕,可插入样品毛细管。
此时电表基本指零,初熔灯熄灭。
1.1.5、调零,使电表完全指零。
1.1.6、按动升温钮,升温指示灯亮(注意:忘记插入带有样品的毛细管按升温钮,读数屏将出现随机数提示您纠正操作)。
1.1.7、数分钟后,初熔灯先闪亮,然后出现终熔读数显示,欲知初熔读数按钮初熔钮即得。
1.1.8、只要电源未切断,上述读数值将一直保留至测下一个样品。
1.2、数据1.2.1、用RS232电缆线连接熔点仪和计算机。
1.2.2、将随机软盘插入计算机。
1.2.3、计算机进入Win95或98执行WRS程序。
2注意事项:2.1、样品必须按要求焙干,在干燥和洁净的碾钵中碾碎,用自由落体法敲击毛细管,使样品填结实,样品填装高度应不小于3mm。
同一批号样品高度应一致。
以确保测量结果一致性。
2.2、仪器开机后自动预置到50℃。
炉子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可用拨盘快速设定。
2.3、达到起始温度附近时,预置灯交替发光,此乃炉温缓冲过程,平衡后二灯熄灭。
2.4、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否则仪器将会损坏。
2.5、某些样品起始温度高低对熔点测定结果是有影响的。
应确定一定的操作规范。
建议提前3-5分钟插入毛细管,如线性升温速率选1℃/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3-5℃,速率选3℃/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9-15℃,一般应以实验确定最佳测试条件。
2.6、线性升温速率不同,测定结果也不一致,要求制定一定规范。
熔点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熔点。
准确操作熔点仪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熔点仪的操作规程,包括预热、样品准备、测量、数据记录和清洁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1. 预热1.1 温度设定:根据样品的熔点范围,将熔点仪的温度设定在预计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设定温度略高于样品熔点的初始温度。
1.2 预热时间:打开熔点仪的电源开关,预热时间根据仪器规格和样品特性而定。
一般来说,预热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
2. 样品准备2.1 样品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测试。
样品应具备代表性,且样品量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
2.2 样品处理:将样品粉碎并均匀混合,以确保熔点测试的可靠性。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干燥程度,避免杂质和水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3 样品装填:将样品装填到熔点仪的试管中,确保样品填充均匀,不得过分压实或松散。
3. 测量3.1 试管安装:将试管安装到熔点仪的试管夹中,确保试管夹夹紧且稳固。
3.2 加热过程:启动熔点仪的加热功能,温度逐渐升高。
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注意记录熔点的起始和结束温度。
3.3 结果记录:测量完成后,将测得的熔点温度记录下来。
为了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4. 数据记录4.1 记录格式:将熔点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样品名称、测量日期、熔点起始和结束温度等信息。
4.2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样品的熔点差异,寻找规律和趋势。
4.3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
5. 清洁5.1 仪器清洁:在使用完毕后,关闭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并将仪器表面进行清洁,以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5.2 试管清洁:将试管夹取下,将试管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5.3 实验区域清洁:清理实验台面和周围区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总结:在进行熔点仪操作时,预热、样品准备、测量、数据记录和清洁等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熔点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物质的熔点。
为了保证熔点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熔点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介绍1. 熔点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熔点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熔点仪的技术指标和测量范围;4. 熔点仪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熔点仪处于水平放置状态;b. 检查电源线和仪器连接是否牢固;c. 打开熔点仪电源,并预热设备。
2. 样品准备:a.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b. 将样品粉碎并均匀混合,取出适量样品。
3. 测试操作:a. 将样品放入熔点仪的试样容器中;b. 调节熔点仪的温度控制器,使温度逐渐升高;c. 当样品开始熔化时,记录下温度;d. 当样品完全熔化时,再次记录下温度。
4. 清洁工作:a. 关闭熔点仪电源;b. 清除试样容器中的残留物;c. 清洁熔点仪的外部表面。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熔点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2. 在操作熔点仪时,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3. 使用熔点仪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熔点仪的温度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5. 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洁熔点仪,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6. 如发现熔点仪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熔点仪温度无法稳定:可能原因:电源线接触不良;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
2. 熔点仪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可能原因:温度传感器故障;解决方法: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样品熔化过程中有异常现象:可能原因:样品不纯或受到污染;解决方法:更换纯净的样品进行测试。
六、总结熔点仪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设备,通过本操作规程,我们可以了解到熔点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使用和维护熔点仪,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目的:为熔点仪的使用制订一个标准使用、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范围:适用于WRR熔点仪。
职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维修者、QC负责人。
内容:
一、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插好电源,打开熔点仪开关。
2.设定好升温速率和初始温度。
3.将做好的3个平行样品插入熔点仪中,并按下升温键。
4.当样品1开始熔化时,按下初熔1键,仪器将记录下第一个样品的初熔点值;样品1终熔时,按下终熔1键,仪器将记录下第一个样品的终熔值。
当3个样品的熔点都记录下来后,仪器将自动计算出3个平行样品的熔点的平均值,即为此样品的熔点。
5.关闭仪器,做好记录,待仪器冷至室温后,盖上妨尘罩。
二、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毛细管封口要牢固,以免样品溢出腐蚀加热体
2.使用环境,避免空气对流过强,影响测量准确性
3.长时间使用后要及时更换硅油,以免损坏仪器,影响测量。
三、仪器校准
当仪器使用1个周期后(1个月),应对仪器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核验。
选取上表中合适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取合适的标准物质后,将标准物质进行干燥。
用毛细管装填完成后,设定升温速率1℃/min,起始温度设定比终熔值低10℃,测量3次,取平均值,若发现校准结果偏差超过范围1℃时,应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校准,直到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本文件由质量部提出
编制:
审核:
批准:。
熔点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熔点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熔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食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熔点仪的安全操作和准确测量结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准备1. 确保熔点仪处于水平稳定的工作台上,无明显晃动。
2. 检查熔点仪的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者松动。
3. 检查熔点仪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
三、实验前准备1. 打开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至设定温度后方可进行实验。
2. 准备样品,按照实验要求称取适量样品,确保样品质量均匀。
3. 准备熔点仪所需的试管或者熔点管,并清洗干净。
四、操作步骤1. 将试管或者熔点管放置在熔点仪的样品支架上,确保试管或者熔点管的底部与加热装置接触良好。
2. 打开熔点仪的温度控制器,将温度设定为实验要求的初始温度。
3. 将样品加入试管或者熔点管中,注意避免样品溅出。
4. 关闭熔点仪的仪器盖,确保样品受热均匀,并防止外界干扰。
5. 开始记录温度变化,可使用熔点仪自带的温度计或者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记录。
6. 当样品开始熔化时,记录下熔点温度。
7. 完成实验后,关闭熔点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冷却后清理。
五、注意事项1. 操作熔点仪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安全。
2. 避免将试管或者熔点管放置在加热装置上超过规定时间,以免样品过热或者烧焦。
3.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接触到加热装置,以免烫伤。
4. 在实验过程中,严禁将任何液体或者易燃物品放置在熔点仪附近,以免引起火灾。
5. 在清洁熔点仪时,应使用柔软的布或者棉签擦拭,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化学品。
六、故障排除1. 若熔点仪无法启动或者显示异常,首先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正常连接。
2. 若温度控制器无法设定或者温度读数不许确,可能是温度传感器损坏,需要更换。
3. 若样品无法熔化或者熔点温度异常,可能是样品质量不均匀或者加热装置故障,需要重新准备样品或者维修设备。
七、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熔点仪的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避免灰尘和污垢堆积影响测量准确性。
第1篇一、仪器准备1. 确保熔点仪电源充足,连接好电源线。
2. 检查熔点仪各部件是否完好,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加热装置、样品夹具、温度计等。
3. 清洁仪器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物。
4. 校准温度计,确保其准确度。
二、样品准备1. 样品应干燥、纯净,避免含有水分、杂质等。
2. 样品质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0.5克。
3. 样品形状应为细长圆柱形,直径小于15mm,长度约为60mm。
4. 样品高度为2~3mm,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熔点仪电源,预热10~15分钟。
2. 将样品放入样品夹具中,确保样品与夹具接触良好。
3. 调整温度控制装置,设定所需测定温度。
4. 启动加热装置,观察样品变化。
5. 当样品开始熔化时,记录熔点温度。
6. 当样品完全熔化时,记录终熔温度。
7.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定。
8. 测定完成后,关闭加热装置,关闭熔点仪电源。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样品溢出,以免腐蚀加热体。
2. 温度计应在加热前放入槽中,升高温时不要将温度计取出,以免温度计破裂。
3. 使用环境应避免空气对流过强,影响测量准确性。
4. 加热丝勿拉出,以免破坏绝缘。
5. 每月进行一次仪器的维护检查,并填写维护记录。
五、清洁与保养1. 每次使用完毕后,立即关闭熔点仪电源,清洁仪器表面。
2. 清洁样品夹具、温度计等部件,避免残留样品。
3. 定期检查熔点仪各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检查加热丝、温度控制装置等部件,确保无损坏。
5. 定期更换熔点仪使用的绝缘油、温度计油等耗材。
六、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每次测定的熔点温度,包括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
2. 分析多次测定的熔点数据,确定样品的熔点范围。
3. 如有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样品熔点的平均值、标准差等参数。
4.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报告,附上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通过以上标准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熔点测定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使用。
WRS-1B数字熔点仪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取干燥均匀的琥珀酸样品粉末装入毛细玻璃管,敲击数次,粉末落入管底。
再取80cm长的套管,让毛细玻璃管在套管内自由落下,重复数次,至琥珀酸样品压实。
压实高度约3mm。
2、开启电源,仪器工作,由数字键设置琥珀酸熔点的起始温度180℃,按“确认”键后直接按“预置”进入快速升温状态。
3、“升温速率”设为1.5℃/min。
4、实际炉温稳定在180℃后,蜂鸣器报警(提示预置温度已达到,可以开始升温)。
5、插入第1根毛细玻璃管,按“升温”键启动升温。
液晶显示屏提示“↑”。
6、到达初熔点,显示初熔温度;到达终熔点,显示终熔温度。
显示熔化曲线。
7、第1根毛细玻璃管测定完毕,蜂鸣器再次报警,提示温度“↓”。
取出毛细玻璃管,温度降到起始炉温后,等待蜂鸣器报警再插入第2根毛细玻璃管。
8、反复操作三次,得到三组测试数据和熔化曲线,求取初熔、终熔点的平均值。
9、依次做好三个琥珀酸样品熔点范围的记录。
二、注意事项:1、称2g成品琥珀酸,在105℃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
取出后在干燥、洁净的碾钵中研磨成粉末;同批号琥珀酸样品高度应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2、取3次熔点仪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毛细玻璃管插入仪器前需要将外面的污垢清除,以避免插座下面积垢。
三、仪器校正:1、使用时间长、季节温差大易造成仪器测量的误差过大。
为确保精度,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2、校正标准样品是萘(81.0℃)、己二酸(153.1℃)、蒽醌(285.7℃)。
注意:如果没有出现1中所述两种情况,请用户不要随意去校正!!!。
4熔点测定仪操作规程熔点测定仪是用于测定物质的熔点的仪器。
下面是4熔点测定仪的操作规程。
一、仪器准备1.在操作前,确认熔点测定仪已经连接到电源,并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预热装置已经安装正确并与熔点测定仪连接。
3.熔点管(烧杯)和试样架已经清洁干净。
二、操作步骤1.打开熔点测定仪电源开关,并将温控旋钮调至所需温度。
通常情况下,起始温度为室温。
2.将试样放置在试样架上。
如果试样过大,可以先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
试样架应尽量放置在试管槽的中央位置,以保证测量稳定性。
3.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测量,在试样上滴加一滴草酸酐作为测量指标。
4.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试样上的纱花,加热器开始加热。
5.观察试样的状态变化,一开始观察到的是试样开始融化的迹象。
当试样完全融化并出现液态时,记录下温度,这是熔点的开始。
6.继续加热,观察试样的变化。
当试样液滴的颜色从透明变成橙色或黑色时,停止加热,记录下温度,这是熔点的结束。
7.关闭加热器,清理试样和试样架,准备下一个测量。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触碰到高温物体,小心使用火柴和打火机。
2.在加热过程中,应保持试样架稳定,避免移动或倾斜。
3.在记录温度时,应尽量准确,可使用温度计或数字显示的熔点测定仪。
4.温度的选择应根据试样的具体性质来确定,避免超出熔点测定仪的测量范围,同时要确保温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5.在每次测量前,都要清洗试样架和熔点管,以免试样残留物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四、仪器维护1.每次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并断开电源连接。
2.定期清洁熔点管和试样架,避免试样残留物对下次测量的影响。
3.定期检查仪器连接是否松动,如有需要,可使用扳手紧固连接处。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地操作熔点测定仪,测量物质熔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保养仪器,以保持仪器的正常使用与长寿命。
三、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操作规程1、将热台放置在显微镜底座φ100孔上,并使放入盖玻片的端口位于右侧,以便于取放盖玻片及药品。
2、将热台的电源线接入调压测温仪后侧的输出端,并将传感器插入热台孔,其另一端与调压测温仪后侧的插座相连;将调压测温仪的电源线与AC220V相连。
3、取两片盖玻片,用蘸有酒精的脱脂棉擦拭干净。
晾干后,取适量(不大于1mg)烘干的待测物品放在一片盖玻片上并使药品分布薄而均匀,盖上另一片盖玻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中心。
4、盖上隔热玻片。
5、松开显微镜的升降手轮,参考显微镜的工作距离(88mm-33mm),上下调节调焦手轮,直至能清晰地看到待测物品的像为止。
6、打开电源开关,调压测温仪显示出热台即时的温度值。
根据被测物品熔点的温度值,控制调温手钮1或2(1-升温电压宽量调整,2-升温电压窄量调整)。
在测定过程中,使前段升温迅速、中段升温渐慢、后段升温平缓。
当温度接近待测物品熔点温度40℃左右时,使升温速度减慢。
在被测物熔点值10℃左右时调整调温手钮控制升温速度约每分钟1℃左右。
7、观察被测物品的熔化过程,记录初熔和全熔时的温度值,用镊子取下隔热玻璃和盖玻片,即完成一次测试。
如需重复测试,只需将散热器放在热台上,电压调为零或切断电源,使温度降至熔点值以下40℃即可。
8、对已知熔点的物质,可根据所测物质的熔点值,适当调节调温旋钮,实现测量。
对未知熔点的物质,可先用中、较高电压快速粗测一次,找到物质熔点的大约值,再适当调整精细测量精确值。
9、精密测试时,对实测值进行多次测试,计算平均值。
10、测试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待热台冷却后,将仪器清理复原,用过的盖玻片用酒精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注意:1、仪器应置于阴凉、干燥无尘的地方。
2、透镜表面保持干净,如有灰尘可用洗耳球吹去。
3、非专业令人员不要自行拆卸仪器,以免影响仪器性能。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WRS-1B型数字熔点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以规范熔点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保证仪器正常使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WRS-1B型数字熔点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3.责任:
本文件由QC负责起草,QC主管审核,质量部经理批准,质量部人员严格按本规程操作,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维护人员负责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并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4.内容:
4.1.工作原理:
物质在洁净状态时反射光线,在熔化状态时透射光线。
因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产生透光度的约变。
熔点测定仪采用光电方式自动检测熔化过程。
当温度达到初熔点和终容点时,显示初熔温度和终容温度,并保存到检测下一样品。
4.2.操作步骤:
4.2.1.开启电源开关,屏幕显示“欢迎使用****”等内容。
4.2.2.等待2~3秒后,根据屏幕提示输入预置温度。
使用“→”“←”“+”“-”四个功能键。
设置预置温度(预置温度根据每种物质的熔点不同作相应设置),设置完毕后按“预置”键。
4.2.3.依照屏幕提示,根据测定需要用“+”“-”两个功能键设置升温速率,设置完毕后按“预置”键。
4.2.4.待当前温度稳定后,插入装有样品的毛细管,按“升温”键,开始测试。
4.2.
5.一次测试结束后,屏幕自动显示样品的初熔值和终熔值。
4.2.6.测试结束后,屏幕提示是否重设参数“Y/N”,使用“→”“←”两个键进行选择。
如果要继续测量同一物质的样品或者下一样品的熔点接近本次测试,选“N”按“ ”后系统转入“4.2.4”的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下一测试样品是熔点相差较大的不同物质,选“Y”按照“4.2.2.”的步骤进行下面的操作。
4.2.7.测试完毕,取出毛细管,关闭电源。
4.2.8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4.3.仪器校验:
4.3.1.当仪器使用时间长,或由于季节温差大造成仪器测量误差过大时,需对仪器进行校正。
4.3.2.开启电源开关,进入欢迎屏幕。
4.3.3.等待2~3秒后,屏幕提示输入预置温度,设置为75℃,按“校正”键后,马上再按“预置”键,仪器进入调试环境。
4.3.4.等待几秒钟,待屏幕提示出来后,设置升温速率为1.0℃/min,按“预置”键。
4.3.
5.待当前温度稳定后,插入装有终熔值为80.6℃样品的毛细管,按“升温”键,开始测试。
4.3.6.测试结束后,屏幕自动显示样品的初熔值和终熔值。
4.3.7.等屏幕提示出来,使用“→”“←”两个键选择“Y”,按“ ”后系统转入“4.3.3”的步骤,重复“4.3.3”~“4.3.6”两次,分别依次测定终熔值为152.9℃(预置温度为145℃)、28
5.7℃(预置温度为278℃)的两种样品,并保证测试三种样品的过程中无间断。
4.4.恢复出厂设置
4.4.1.当仪器校正后,可以恢复到出厂时默认状态。
4.4.2.开启电源开关,进入到欢迎屏幕。
4.4.3.等待2~3秒后,屏幕提示输入预置温度,按“校正”键后,再按“升温”键。
4.4.4.等待系统自动恢复原始数据。
如果显示“成功”,仪器正常使用;如果显示“失败”,表明系统出现故障,需要联系供应商进行修理。
4.5.仪器维护保养及使用注意事项:
4.5.1.样品必须要求烘干,在干燥和洁净的碾钵中碾碎,用自由落体法敲击毛细管,使样品填装结实,样品填装调试为3mm,同一批号样品调试应一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4.5.2.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300℃),否则仪器将会损坏。
4.5.3.某些样品起始温度的高低对熔点测定结果具有影响的,应确定一定的操作规范。
建议提前3~5min插入毛细管,如线性升温速率选1℃/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3~5℃,速率选3℃/min、应低9~15℃,一般应以实验确定最佳测试条件。
4.5.4.要精确测定样品熔点时,最好一次填装5根毛细管,分别测定后废弃最大最小值,取用中间3个计数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以消除毛细管及样品制备填装带来的偶然误差。
4.5.5.测定较高熔点样品后再测较低熔点样品,可直接输入低熔点起始温度,仪器将自动降温。
4.5.6.毛细管插入仪器前需用软布将外面玷污的物质清除,否则日久后插座下面会积垢,导致无法检测。
4.5.7.每次使用都要作好仪器的使用记录。
4.5.8每个月由专人做一次维护保养,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每年由****计量所进行一次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