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知识整合河北/高梅一、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一)五纵1.京沪线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
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南京。
2.京九线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菏泽、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九江。
3。
京广线跨越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陵、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武汉。
4.焦柳线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
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
重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担京广线运量。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枝城。
5.宝成-成昆线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
经过的城市: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攀枝花。
(二)三横1.京包-包兰线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经过的地形区:冀北山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我国交通运输线专题复习我国交通运输线专题复习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内河航运、海运、航空、管道运输等。
特别是铁路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分布在34个省级行政区,经过不同的地形区,知识多而散,如何让学生在繁杂的地理知识面前,尽快的理清头绪、串连知识并运用自如,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
因此,需要对繁杂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整理归类。
下面我们就我国的主要铁路线、内河航道、航海线路、输油、输气管道进行归纳汇总。
一、我国主要的铁路线⑴南北向铁路:1、京哈——京广线: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郑州、武汉、岳阳、长沙、株洲、广州经过的地形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2、京沪线: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地区、长江三角洲3、京九线:北京、霸洲、任丘、衡水、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九龙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大别山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州、福州、汕头、深圳、广州、堪江、海口、三亚经过地形区:山东丘陵、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浙闽丘陵、珠江三角洲。
⑵、东西向铁路:1、京秦——京包——包兰线:秦皇岛、北京、张家口、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石嘴山、银川、青铜峡市、兰州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东端2、陇海——兰新——北疆线:连云港、新沂市、徐州市、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宝鸡、兰州、金昌附近、酒泉附近、玉门附近、哈密附近、吐鲁番附近、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阿拉山口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嘉兴、杭州、金华、鹰潭(江西)、株州、娄底、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经过的地形区: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湘西山地、云贵高原4、滨洲——滨绥线:满洲里、呼伦贝尔市、大庆、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经过的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松嫩平原)5、沿江铁路(正在建设):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经过的地形区: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6、宁西铁路:南京、合肥、潢川(与京九交汇)、信阳(与京广交汇)、南阳(与焦柳交汇)、西安经过的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秦岭、渭河平原⑶、其他:1、、成渝——川黔——黔桂线:成都、重庆、遵义、贵阳、柳州经过的地形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2、襄渝线:襄樊、十堰、安康、达州、重庆经过的地形区:江汉平原、汉水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3、南昆线:昆明、红果、南宁、北海经过的地形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⑷、通往陆上边境口岸的铁路线:铁路边境口岸相邻国家沈丹线丹东朝鲜四集线集安朝鲜长图线图们朝鲜滨绥线绥芬河俄罗斯滨洲线满洲里俄罗斯集二线二连浩特蒙古北疆线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南疆线喀什塔吉克斯坦昆河线河口越南湘桂线凭祥越南⑸、与沿海港口相连接的铁路铁路线海港铁路线海港秦皇岛沈大线大连大秦线、京哈线京哈线天津朔黄线黄骅港蓝烟线烟台胶济线青岛焦石线日照陇海线连云港南通京沪线、沪杭线上海新长线的西线萧角线宁波来福线福州鹰厦线厦门龙汕线汕头广深线、京九线深圳京广线、广三广州线黎湛线湛江南防线防城港⑹、西煤东输铁路通道:1、北通道:主要运送晋北、内蒙古西部的煤炭,这一地区主要的煤田有:大同、平朔、准格尔等,主要的铁路线有以下几条:①、准东——大准——大秦铁路,该线主要经过的地区有东胜、准格尔、大同、秦皇岛②、丰沙大铁路,其经过的主要地区有:大同、沙城、丰台③、京原——京秦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区有山西原平、紫荆关、北京、秦皇岛2、中部通道:主要运送晋中、晋东南、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煤炭,这一地区的主要煤田有:西山、霍西、沁水煤田(阳泉、长治)、鄂尔多斯煤田、陕西神府煤田等。
1.京沪线京沪铁路北起北京,经天津、德州、济南、兖州、徐州、蚌埠、南京、无锡、苏州,南达上海,纵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七省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全长1462千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京沪线在天津交汇了京沈线,衔接天津港;在德州交汇了石德线,与京广线相连通;在济南交汇了胶济线,可达青岛港和烟台港;在兖州交汇了焦石线,接通石臼所港;在徐州交汇了陇海线;在南京交汇了宁芜线,进而与皖赣线相连通;在上海交汇了沪杭线。
2.京广线京广线北起北京,南止广州,横贯我国中部,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连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州,全长2324千米。
京广线是我国关内地区主要的南北向铁路,为我国铁路网的中轴。
在北端北京交汇了京秦、京包、京原、京通、京承、京沈等铁路线。
在南端广州交汇了京九线、广茂线和广梅汕线,可达香港、茂名和汕头。
3.京九线京九线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南至香港九龙,跨越9省市,全长2364千米。
京九线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
它的建设对完善我国铁路布局,缓和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地方资源开发,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同蒲线横贯山西的南北,从山西的大同到陕西的孟塬,北接京包线,南连陇海线。
北同蒲线是指大同到太原这一段铁路。
太焦线从太原经长治到焦作。
焦柳线自焦作经襄樊、枝城、怀化到柳州。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北起大同,南到柳州,是一条与京广线平行的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全长2395千米。
5.京秦—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这是我国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
东起秦皇岛,经丰润到北京的铁路线为京秦线;从北京向西经张家口、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到达包头的铁路线为京包线;从包头向西经银川到兰州的铁路为包兰线;自兰州到西宁的铁路线为兰青线;从西宁经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为青藏线。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为五纵三横,五纵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本文将分类介绍。
京沪线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
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与长江交会的城市:南京。
京九线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九龙。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京广线跨越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焦柳线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
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
重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担京广线运量。
宝成——成昆线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
经过的城市: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
京包——包兰线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经过的地形区:晋北山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
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陇海——兰新线跨越的省市区:苏、皖、豫、陕、甘、新。
我国十大主要铁路干线铁路网是由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构成的铁路网系统。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国以北京为中心,各省以省会为中心伸展线路的铁路网骨架,连接着许多不同规模的铁路枢纽,枢成我国铁路网骨架的主要干线:1、南北交通的中枢:京广线从北京南下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直达祖国南大门广州。
沿途纵贯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经华北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岭山地,连接珠江三角洲,沿线人中稠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城镇密布、运输十分繁忙。
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木材及出口物资,北运货物主要有稻米、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西沿海地区交通大动脉:京沪线京沪线始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直抵我国最大城市上海。
贯穿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冀、鲁、苏、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连接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京沪线北接京沈线,南接沪杭。
京沪线沿线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南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钢铁、木材、棉花等;北运货物主要有机械、仪表、百货等。
3、纵贯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枢:北同蒲——太焦——焦柳全线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焦作、枝城达柳州。
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沿线经过五省(区),跨越三大流域,纵贯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
全长2395KM,沿线盛产粮、棉、油、烟叶等农副产品及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该线对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分流京广运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焦柳线:经过以下省区和地级市,县级市太多不一一列举。
河南: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南阳、邓州湖北:襄阳、荆门、宜昌、荆州湖南:张家界、吉首、怀化广西:柳州4、纵贯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枢:京九线京九线始于北京,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直抵香港九龙。
全长2538KM,沿线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大别山、井冈山、两广丘陵。
我国主要铁路、公路主干线的地理分布一、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
我国多年来铁路货运周转量一直占全国货运总周转量的70%。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所担负的客、货周转量均居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主力。
1875年我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吴淞线,长15千米,仅运营了16个月即被拆除。
1881年唐(山)胥(各庄)线的建设是中国铁路的正式开端。
此后68年间先后建设了2.5万千米铁路,但到1949年仅存2.1万千米(不包括台湾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到1999年底铁路的营运里程达5.79万千米,复线里程2.09万千米,占36.1%,电气化里程1.4万千米,占24.2%。
随着大秦重载铁路和广深准高速铁路的通车及福州至漳州高速铁路的兴建,我国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拉开序幕。
(一)铁路运输网及主要铁路干线我国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四纵、三横、三网和关内外三线为骨架,联接着众多的支线、辅助线、专用线,可通达全国的省市区的铁路网。
四纵是指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三横是指京秦—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三网是指东北铁路网、西南铁路网和台湾铁路网;关内外三线是指京沈线、京通线、和京承—锦承线。
1.京沪线京沪铁路北起北京,经天津、德州、济南、兖州、徐州、蚌埠、南京、无锡、苏州,南达上海,纵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七省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全长1462千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京沪线在天津交汇了京沈线,衔接天津港;在德州交汇了石德线,与京广线相连通;在济南交汇了胶济线,可达青岛港和烟台港;在兖州交汇了焦石线,接通石臼所港;在徐州交汇了陇海线;在南京交汇了宁芜线,进而与皖赣线相连通;在上海交汇了沪杭线。
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陇海铁路连接中国东中西各
大城市
本文导读:一、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陇海铁路
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陇海铁路原名陇秦豫海铁路,又名海兰铁路,是甘肃兰州(甘肃简称“陇”)通往江苏连云港(古称海州,简称“海”)的铁路干线。
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1953年7月全线通车。
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即华东、华中、西北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海铁路沿线自东向西主要城市有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宝鸡、天水、定西、兰州。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陇海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趋于饱和。
因此,沿陇海线平行新建陇海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350km/h。
其中郑州到西安段(郑西高铁)于2010年2月6日投入使用,西安到宝鸡段(西宝客运专线)于2013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
中国最主要的铁路线
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包(北京-包头)
京广(北京-广州)
京九(北京-九龙)
京沪(北京-上海)
包兰(包头-兰州)
兰新(兰州-乌鲁木齐)陇海(兰州-连云港)宝成(宝鸡-成都)
成昆(成都-昆明)成渝(成都-重庆)
川黔(重庆-贵阳)
贵昆(昆明-贵阳)
湘黔(长沙-贵阳)
湘赣(长沙-南昌)
浙赣(浙江-南昌)
湘桂(长沙-南宁)
南昆(南宁-昆明)
黔桂(贵阳-柳州)
鹰厦(鹰潭-厦门)
横南(横峰-南平)
外福(南平-福州)
漳龙(漳平-龙岩)
胶济(济南-青岛)
石太(石家庄-太原)
同蒲(大同-蒲州)
大秦(大同-秦皇岛)
南疆(乌鲁木齐-喀什)
青藏(西宁-拉萨)
还有台湾的铁路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我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横穿东西。
我国纵贯南北的铁路主要有:
京广线。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长2313公里。
这条铁路穿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跨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中部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京哈线。
起于北京,经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终点在东北北部最大城市哈尔滨,全长1388公里,是东北通往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一条铁路干线。
津沪线。
北起天津,过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南达上海,是我国东部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所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员和物资交流频繁。
宝成线。
起于陕西宝鸡,穿秦岭山地、达“天府之国”成都。
是联系关中与川内西北与西南的重要干线。
成昆线。
北起成都,南至“春城”昆明,是我国西南的又一重要干线。
太焦—焦枝—枝柳线。
北起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会太原,南至西南地区的对外联系的“出海前哨”广西柳州,成为与京广线平行,穿越腹地的又一条“小京广”。
除了上述纵贯南北的大铁路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的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它们是:
京包线和包兰线。
从首都北京到“草原钢都”包头,再从包头到西北工业中心的兰州,这一干线加强了首都与西北地区的联系。
陇海线和兰新线。
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
这两条铁路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后与原苏联阿拉木图接轨,成为“欧亚大路桥”,对开发我国西部工区与加强对欧洲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它与京广线构成我国铁路的主要骨架。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和贵昆线。
沪杭线从上海到杭州;浙赣线从杭州到株洲。
湘黔线从株洲到贵阳;贵昆线从贵阳到昆明。
这4条铁路线构成我国南部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它把我国经济落后而资源较丰富的西南地区联结起来,对密切这两个地区的经济联系、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铁路交汇之地形成了许多铁路枢纽。
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哈尔滨、石家庄、郑州、徐州、株州、贵阳、柳州、重庆、成都、兰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