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记录地质柱状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测制方法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测制在地质工作中,常需测制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以编制其它地质图件或为有关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一、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工作方法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剖面线的选择,要看测制剖面的目的而定。
如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层剖面,则可按地层剖面线选择的原则进行选择。
当中途遇有地形、地物或其它因素干扰时,可以改变剖面线方向,也可以进行平移,或在旁侧加测辅助剖面(平移和加测辅助剖面时要注意地层的衔接关系,切误人为的歪曲地层真实厚度)。
如果实测地质剖面是为了编制勘探线剖面图,那就必须按勘探线位置进行测量,剖面线要保持直线,中途不能改变方向,也不能平移。
总之,根据实际需要来加以具体确定。
剖面线位置选好后,应沿剖面线进行详细踏勘,以了解和确定地层、岩层、岩体的划分、岩层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规律及变化情况;找寻化石,确定地层的时代;初步选定标准层和地层划分单位;了解沿线地质情况和工作条件等。
在踏勘过程中,对主要地质界线及标准层、标本、样品的采集地点,均应设立明显标记。
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有半仪器法和仪器法两种。
(一)半仪器法实测地质剖面用罗盘、皮尺或测绳、花杆或竹竿及手持水准仪等简单仪器,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称为半仪器法。
通常这项工作是由一个工作小组进行,其分工如下。
1)测手一般设前后测手各一人。
主要任务是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导线长度,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角(剖面前进方向),用罗盘或手持水准仪测量测量导线坡度角。
要保证测好地质剖面,测手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前测手的站位一定要在地形转折点或地质界线点上,这样既有利于丈量,又方便绘图。
(2)为便于分层读数,后测手应持皮尺或测绳的零点一端。
(3)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方位角以互相校正,二者读数应相差180°,报数时要报导线前进方向的读数。
(4)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坡度角以互相校正,双方需看花杆或竹竿上相同高度的地方(事前应做好明显标记),二者读数的绝对值应相等。
层次岩层说明岩层剖面1:500层深(m)层厚
(m)
层底标高(m)层次岩层说明岩层剖面1:500层深(m)层厚(m)层底标高(m)附件:1、施工记录复印件
日期桥梁桩基地质核查对照表
墩台号及里程
13# DK736+967.16桩号 3 #DK736+967.16左1.4米护筒标高 (深
度计算0点)
547.298设计桩底高程519.532设计桩顶标高544.032设计桩长24.5
设计钻孔地质柱状图施工钻孔地质柱状图
地面标高:546.81
护筒标高(深度计算0点):547.2982、碴样照片
制图
复核施工单位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15标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
北京中铁诚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1234
粉质粘土,可塑,σ=150kPa 粗圆砾土,σ=350kPa 泥质粉砂岩,σ=4000kPa /砾岩夹砂岩 5.84013.0227.28/ 5.847.1814.26/540.97533.79519.53/1234粉质粘土,可
塑,σ=150kPa
粗圆砾土,σ
=350kPa
泥质粉砂岩,σ
=4000kPa
/砾岩
夹砂
岩 6.648############/ 6.657.00#####/540.65533.65519.30/。
图例:
杂质土:强风化:
粗 砂:粉质土:全风化:中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杂质土:粗 砂:中风化:
粉质土:
全风化:强风化:
图例:粉质土:
全风化:
杂质土:粗 砂:强风化:中风化:。
实验七: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374 更新时间:2009-5-29一、目的要求1. 建立地层层序律的概念,熟悉地质年代表。
2. 了解地层柱状图的内容及意义,初步学会编制地层柱状图。
二、实验用品方格纸、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小刀与橡皮等。
三、实验内容1. 地层柱状图简介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将工作区地层自下而上(即从老到新)把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现象,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地层柱状图或称柱状剖面图(图1)。
地层柱状图可分为一般地层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两类。
(1)一般地层柱状图一般地层柱状图习惯上简称地层柱状图。
它是一种原始地质图件,是根据一口钻井或一条地层剖面所确定的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岩性特征等资料编制的。
编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① 应严格反映地层的生成顺序,在地层柱状图上严格按上新下老的顺序,按时代逐层绘制。
② 按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厚度达lmm的岩层,原则上均应反应出来;对矿层、标志层或具有其它重要意义的岩层,即使在图上其厚度小于lmm时,也应适当夸大给予表示,对于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层,可适当进行归并,对一些岩性单一、厚度极大的岩层,可用省略符号适当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见图1第l层)。
③ 在柱状图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清楚地表示出来。
国际统一规定以“————”表示整合接触,“----------”表示假整合接触和“﹏﹏”表示不整合接触。
④ 地层剖面中如果有岩浆岩时,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的时代等,是否应反映出来,可视情况而定,如任务是研究地层,且没有影响地层的厚度时则可以不表示;但在钻孔柱状图等图件中,则必须表示。
(2)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是一种综合性图件,它是根据整个工作地区若干个钻井或若干条地层剖面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后而编制成的;它是工作区内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岩相、古生物的变化等情况的总结;是区域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