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经典案例 (1)
- 格式:pptx
- 大小:7.96 MB
- 文档页数:30
三、案例解析题31 . 【案例题1】(20分)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度螺栓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钢构件加工过程中,驻加工厂监理发现个别构件焊接时出现咬边,经过施工单位的科技攻关,得以解决。
事件二:钢构件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后进行拼装。
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
高强度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
监理工程师指出错误,责令整改。
事件三:钢结构施工完毕,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钢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认为达到验收合格的条件,同意通过验收。
事件四: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的第75天,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问题:1.试分析事件一中出现咬边的可能原因(至少列出四项),并简述处理方法。
2.试分析事件二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理由。
3.事件三中,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通过钢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4.事件四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正确答案】1.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如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等;②操作技术不正确,如焊枪角度不对、运条不当等;③焊条药皮端部的电弧偏吹;④焊接零件的位置安放不当等。
咬边的处理方法:①轻微的、浅的咬边:可用机械方法修锉,使其平滑过渡;②严重的、深的咬边应进行焊补。
解析:关于钢结构的施工技术题,主要考核钢结构构件安装时发生形状缺陷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的知识点,此题难度较大,考核技术综合实力。
产生咬边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几个方面:(1)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2)操作不当;(3)焊条问题;(4)焊接件安放位置问题。
桩基础设计框图设计实例一1. 设计资料某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mm400⨯,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为:800轴力kN.mM,剪力kN50H。
经勘察地基土依次为:0.8m==2800=F,弯矩kN.m420厚人工填土,1.5m厚粘土;9.0m厚淤泥质粘土;6m厚粉土。
各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地下水位离地表1.5m。
试设计桩基础。
表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依据:承台的尺寸和结构(1) 形状 方,矩型,三角形,多边形,圆形 (2) 最小宽度 ≥50 cm (3) 最小厚度 ≥30 cm (4) 桩外缘距离承台边≥15 cm 边桩中心距离承台边≥1.0D (5) 桩嵌入承台 大桩横向荷载≥10 cm, 小桩≥5 cm,钢筋伸入承台30d (5) 混凝土标号≥C15 cm,保护层7cm 2 设计计算2.1 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和桩长的确定由勘察资料可知,地基表层填土和1..5m 厚的粘土以下为厚度达9m 的软粘土,而不太深处有一层形状较好的粉土层。
分析表明,在柱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难以满足要求时,考虑采用桩基础。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粉土层作为桩端的持力层。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较好的持力层,故桩为摩擦型桩。
选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mm 350350⨯,桩承台埋深1.2m ,桩进入持力层④层粉土层2d ,伸入承台100mm ,则桩长为10.9m 。
2.2 单桩承载力确定(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的确定 查相关表格:第②粘土层:5kPa 7=sik q , m 1.12.15.08.0=-+=i l 第③粘土层:kPa 23=sik q , m 9=i l第④粉土层:kPa 55=sik q , m 7.035.022=⨯==d l ikPa 1800=pk qkN 679=+=∑pk p i sik uk q A l q u Q(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
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复合桩基,应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由下式计算: kN 5.3392==uka Q R 因承台下有淤泥质粘土,不考虑承台效应。
土石方工程算例
例1-1:如图为某建筑物的基础图,图中轴线为墙中心线,墙体为普通黏土一墙砖,室外地面标高为-0.3m,求该基础人工挖三类干土的工程量。
例1-2:某工程如图所示,土质为坚土,试计算条形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J1)J2基础详图
桩、基础垫层计算示例
1、某工程用截面400×400mm、长12m预制钢筋砼方桩280根,设计桩长24m (包括桩尖),采用轨道式柴油打桩机,土壤级别为一级土,采用包钢板焊接接桩,已知桩顶标高为-4.1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30m,试计算桩基础的工程量。
2 某建筑物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如下图所示,地面做法:20厚1:2.5的水泥砂浆,100厚C10的素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
基础为M5.0的水泥砂浆砌筑标准粘土砖。
试求垫层工程量。
3600360036003600
3600
45004500180001209000
300*300300*300
J2
J1
J1J 1
J 1
图2-3基础平面图 ZJ
ZJ
240
图
360
3 打桩机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4m,钢管外径0.5m,桩根数为50根,求现场灌注桩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三七灰土
图2-3b
1210±0.000
-0.450
-1.500
1200
30050
240100
100
图1-10b(J1)J2
(900)1100
(1100)1300
-2.250
100
1800。
平顶山市明珠东方国际14#、15#、25#楼CFG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河南省远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三月目录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作业条件四、主要工序操作方法五、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六、施工管理机构及设备组织七、劳动力及材料计划八、施工管理及技术准备九、施工组织程序图十、施工工艺流程图十一、质量过程控制十二、施工安全制度十三、质量保证体系十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桩基础设计要求,在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及相关施工规范,编写本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编写的依据:1、《平顶山市明珠东方国际14#15#25#楼混凝土灌注桩设计图纸》2、《平顶山市明珠东方国际14#15#2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J220—201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工程测量规范》GBJ0026-93.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长螺旋桩机施工操作规程》。
10、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配备的设备、人力及物力进行编制.本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使本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得到保证,为建设方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平顶山市明珠东方国际14#15#25#楼工程地址:位于平顶山东环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西南角,东邻东环路,北邻平安大道。
勘察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河南明源实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地基采用CFG桩法处理,设计总桩数为根,桩身直径均为400m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设计有效桩长为10米,桩端持力层应进入第5层粘土层不小于1米,单桩承载力特值〉620KN,我公司经过认真熟悉本工程桩基施工图纸,对整个桩基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策划部署,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以使本工程桩基的施工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并具有实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桩基施工任务.根据工程实际,本工程桩基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工艺,本工艺流程为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后提钻,灌砼,成孔、成桩由一机一次完成。
工程案例桩基础施工方案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在某建筑工地进行了一座大型民用建筑的基础施工工程。
该建筑工程为一座多层混合结构建筑,建筑总高度约为30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基础工程包括桩基础工程的施工。
由于地处河滩地带,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需要进行合理的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二、地质勘察和分析在施工前,我们对工地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
根据勘察结果,该地区地层主要由河滩沉积物组成,土质为黏土和砂质土。
由于该地区处于河滩地带,地下水位较浅,约在地面以下5米处。
此外,地震活动频繁,地基土层承受较大的动力荷载,需要进行深基础处理。
根据地质勘察和分析结果,我们确定了采用桩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方案。
三、桩基础设计在桩基础设计中,我们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物荷载要求,确定了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的基础形式。
根据建筑物结构体系和布置的要求,我们设计了孔径直径为1米,桩长为20米的钻孔灌注桩。
为了保证桩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了桩身的数量、直径、间距和深度等因素。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计算软件对桩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桩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桩基础施工方案1. 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在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中,我们确定了下列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提交地方建设部门备案。
确定实施方案并经各方确认后,先编制施工图纸,并报送勘察测绘单位确认后,按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的水料的加工和衔接,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加工和衔接完成后,由监理单位进行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根据桩基础的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案和措施,并根据设计要求的模板和标高,确定桩基础实际的施工高度。
2. 施工工艺流程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对桩位进行清理和做细清洁,对计划钻桩的位置进行清理和标高,使钢筋按深度要求在钻桩垂直心里位置做好标志;②用挖掘机对桩孔位置进行挖孔,保证桩孔位置的准确性和间距的一致性;③进行钻孔作业,首先进行地层的预处理,以确保钻孔的稳定性和孔底的规范度,然后进行硐裆,确定孔壁的清晰度和孔底的平整度;④对桩孔进行清洁和灌注混凝土,定补钢筋筋骨;⑤桩体的加工和施工技术措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桩的质量和成型度,确定桩的质量和完整度。
案例1 背景资料(06考点):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北方沿海地区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施工任务,该段有一座36×4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合同工期为十五个月;采用长度为40~50m、直径为Ф1.5m的桩基础,桥位处地层土质为亚粘土;下部结构为圆柱式墩、直径为Ф1.3m,柱顶设置盖粱,墩柱高度为4~12m,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
项目部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项目部的预制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示意图如下: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墩柱钢筋骨架现场整体制作、吊装就位;墩柱施工采用钢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再在顶部钢筋四周插入木楔,让钢筋骨架居中,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
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等几项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并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
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为节约成本,评标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项目部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1.说明背景材料中的预制场和搅拌站布置方式的优点。
2.针对0#-15#及21#-36#跨的主梁吊装施工,采用龙门架和双导梁架桥机哪种更适合本桥?说明理由。
3.背景材料中采用的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如果主梁张拉后的预拱度超过了规范要求,将可能导致桥面系中产生什么病害?并提出防治这种病害的三条措施。
5.项目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主要考虑哪四个方面的内容?6.指出背景材料中合格材料供方选择上的缺陷。
并说明合格材料供方评价的依据。
参考答案;1.(本小题共4分)(1)可以减少临时用地面积;(2分)(2)可以降低场内运输费用(2分)2.(本小题共8分)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更适合本桥。
(2分)(1)梁体较重,双导梁更合适,而龙门架对桥位处地形要求高。
(2分)(2)桥梁较长,龙门架吊装速度慢,影响进度(2分)(3)吊装上重物后要长距离行走、龙门架安全性差(2分)3.(本小题共3分)不行。
(P241)某单位工程桩基础,设计为预制方桩300×300mm,每根工程桩长18m(6+6+6),共200根。
桩顶标高为-2.15m,设计室外地面标高为-0.60m,柴油打桩机施工,胶泥接头。
计算打桩、接桩及送桩工程量,并根据2004年计价表计算定额综合单价。
(一)工程量计算1、打预制方桩。
定额工作内容包括预制方桩砼制作及现场准备打桩机具、吊装定位、安卸桩帽和打桩。
打桩工程量:18×0.3×0.3×200=324.00 m32、胶泥接桩。
按每根工程桩2个接头计算 200×2=400个3、送方桩。
送桩深度=2.15-0.6+0.5=2.05 m送桩工程量:0.3×0.3×200×2.05=36.90 m3(送桩:以送桩长度(自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500)乘桩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知识点:预制桩工程量计算规则、接桩、送桩的计算注意:1、预制砼桩的桩本身材料费不含在子目内,应另按相应砼子目套用。
2、注意打桩工程的类别,分打预制桩和制作兼打桩。
(P)例题2-2:某工程现场搅拌钢筋砼钻孔灌注桩,土壤类别三类土,单桩设计长度10m,桩直径450,设计桩顶距自然地面高度2m, 砼强度等级C30,泥浆外运在5公里以内,共计100根桩。
计算该项目清单工程量,并按计价表计算该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解:1. 确定项目编码和计量单位查计价规范项目编码为010********* 取计量单位为m(或根)2.按清单计价规范规定计算工程量 10m×l00根=1000m(工程量计算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或根数计算)3.按计价表计算各项工程内容含量(1) 钻土孔 0.225×0.225×3.14×(10+2)÷10=0.191m3(工程量计算规则:从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之深度乘设计桩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2) 桩身砼 0.225×0.225×3.14×(10+0.45)÷10=0.166m3/m(工程量计算规则:砼灌入量以设计桩长(含桩尖长)另加一个直径(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要求)乘桩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3) 泥浆外运 0.191m3/m(工程量计算规则:泥浆外运的体积等于钻孔的体积以立方米计算)4.套用计价表计算各工程内容(含量)单价及清单综合单价查工程类别表,此打桩工程为三类工程,按“制作兼打桩”工程三类标准计取管理费和利润。
桩基础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时代倾成11~14栋及地下车库建设单位:中山市万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山市鑫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山市鑫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2012年02月17日一、工程概况:<1>该工程位于中山市沙溪镇宝珠路,交通便利,场地有10-15cm的砼面层,场地东西宽约140m,南边长约54m,基础部分设计采用Φ500-125A高强预应力管桩,以强风化为持力层,共约780条。
<2>根据地勘报告,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海相残积层、花岗岩风化残积层及燕山三期花岗岩,其特征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填料为花岗岩风化土,平均层厚为1.66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7.7击。
2、第四纪海相沉积层2-1淤泥质土:部分存在两层淤泥,平均层厚5.26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1.6击。
2-2砾砂:部分为粗砂,局部存在两层砾砂,平均层厚5.28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12.6击。
2-3粉质粘土:平均层厚5.28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7.7击。
3、第四纪海相残积层岩性为砂质粘性土,部分为砾质粘土,平均层厚10.79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15.0击。
4、燕山三期花岗岩4-1全风化花岗岩:平均层厚8.97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26.7击。
4-2强风化花岗岩:平均层厚9.02m,标贯试验校正后平均53.5击。
4-3中风化花岗岩:平均层厚3.72m。
二、设计要求:1、本工程桩长暂定21~36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Ф500为2200KN;桩身砼为:C80。
2、采用D62型柴油锤,落距为2.0-2.2米,最后三阵平均每阵贯入度≤2cm。
3、桩底用C30微膨胀细石砼,长度为2m。
4、当持力层岩面教倾斜时,采用钢开口桩尖。
三、施工方案设计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管桩基础平面图及有关说明;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4、《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J15-60-2008;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22—2008》四、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1、施工方法: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吊桩桩身对中桩架调平桩身调直焊接桩尖锤击沉桩焊接接桩再锤沉桩(送桩)最后三阵锤终止锤击。
案例:2002年某市发生一起双曲拱桥拆除事故,造成死亡8人.最近几年来,苏北某地级市也先后发生了两起双曲拱桥拆除1.桥梁自身结构的改变双曲拱桥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抗压性能,是一种经济性较高的桥型.但使用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桥台的纵向位移,部分结构的破损,使拱轴线发生偏移导致双曲拱桥受力状况的改变,从而导致主拱圈的破坏。
在拆除双曲拱桥前,桥梁的主体结构可能已经遭到损坏。
2拆除桥梁前没有对桥梁状况作鉴定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导致不能正确地制定一个合理的拆除方案。
对需要拆除的桥梁作出科学的鉴定并给出客观的评价,是制定科学的拆桥方案的前提。
3、施工单位在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下,严重违反施工程序、施工方案,盲目施工。
在三区桥的拆除过程中,施工现场没有搭设支架,施工人员在拆除桥面铺装、拱内填料后,没有等腹拱及立柱拆除,就先拆除了主拱圈实腹段的拱波,又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直接导致了该桥的突然整体垮塌。
在红星河桥的拆除过程中,也抛开了防范措施,施工现场也没有搭设支架,现场施工人员同样没有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施工,仅用浮吊等来固定拱肋和联系梁,吊运已被破坏的混凝土,导致拱肋平衡受到破坏,而向一侧突然倒塌。
4、施工单位技术1、选择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梁整体状况,特别是主拱圈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认定。
确定主拱圈完好的情况下,在桥梁下方搭设支架,特别是在桥跨L/4处应特别加强。
在L/4处用缆绳固定后,依次拆除拱上填料、拱波和横向联系.最后采用凿岩机头配合大吨位吊车将主拱圈分段拆除.对于主拱圈在拆除前已经破坏的双曲拱桥,一般可考虑控制爆破拆除或其他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梁整体状况,特别是主拱圈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认定。
邀请公安人员指导协助做好警戒工作,指挥部、监理、施工单位派专人对陆地及水域危险区进行严格警戒。
采用在拱脚处打眼施爆的方法,同时采用4层湿草袋、一层装砂纺织袋对施爆点加以覆盖。
拱肋及墩顶立墙施爆时,还在侧面悬挂篱笆及胶帘管,加以阻挡飞石外逸。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旺盛。
桩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本文将以某住宅小区桩基工程为例,详细介绍桩基工程施工过程。
二、工程概况该住宅小区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项目由8栋住宅楼组成,其中高层住宅6栋,多层住宅2栋。
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不同,一般在15-25米之间。
三、施工方案1. 钻孔施工(1)钻孔设备:选用XY-2型钻机,配备钻杆、钻头、钻杆导向架等设备。
(2)钻孔工艺:采用正循环钻进工艺,先在桩位处开挖一个直径1.2米的桩孔,然后进行钻孔施工。
(3)钻孔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垂直度、孔径、孔底沉渣厚度等指标。
2. 灌注混凝土(1)混凝土材料:选用C30级商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2)灌注工艺: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3)灌注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速度、导管埋深等指标。
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1)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制作符合要求的钢筋笼。
(2)钢筋笼吊装:采用汽车吊将钢筋笼吊装至桩孔内,确保钢筋笼位置准确。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1)现场布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人员组织:成立桩基工程施工班组,明确各岗位职责。
(3)设备调试:对钻孔设备、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钻孔施工(1)根据桩位布置图,确定钻孔顺序,先进行周边桩孔施工。
(2)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垂直度、孔径等指标。
(3)钻孔完成后,对孔底沉渣进行清除,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3. 灌注混凝土(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速度等参数。
(2)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3)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混凝土浇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案例:桥涵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对负责桥涵施工的技术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
桥梁施工队伍依据承包方式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制定,确定施工方案后遂开始施工。
其中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简述如下:——基坑开挖;——墩台施工:为保证质量,技术人员选择了优质的水泥和骨料,合理设计了混凝土配合比。
1#墩墩身较高,在混凝土浇筑时,搭设了木板坡道,中间锭设了防滑条,用小推车运输混凝土浇筑。
技术人员对墩台帽进行了详细的检验。
在施工结束不久墩身出现了裂缝。
在2#墩施工结束后,经检测出现重大偏位,经调查,发现放线时全站仪精度有问题。
该墩炸掉重建,损失10万元,在爆破过程中,碎块打中3位民工,一民工抢救无效死亡。
施工单位赔偿10万元,未上报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安装采用支架法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选择好合适的支架、模板后对支架进行了预压。
为保证质量,预应力筋进场时分批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后通过计算确定了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问题:11、桥涵工程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哪些?。
(219)12、基坑开挖有哪几种形式(161)13、1#墩墩身混凝土浇筑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178)墩台帽检验内容有哪些?(108)墩身出现了裂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61)14、放线用全站仪该如何处理?(221)15、该事故属什么事故?施工单位的处理是否妥当?为什么?(269)16、对支架进行预压有何目的?设置预拱度应该考虑哪几个因素?(42)17、通过计算确定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94)丙公司参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详细的施组设计,重点考虑了洞口平面布置、出渣方案方法、钻爆作业,劳动力组织计划。
施工方法确定采用新奥法。
18、该施工组织设计考虑的内容是否完善?如不完善,请补充。
(93)答案11.不妥当。
因为技术交底最基本原则是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要交底,并进行全面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承包合同中有关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理办法,合同条款规定的法律、经济责任和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