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桑科草原的地理环境

桑科草原的地理环境

桑科草原的地理环境

桑科草原的地理环境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桑科草原历来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城,海拔3100左右,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地形起伏缓和,宽广无垠,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甘南州的主要畜产品基地。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桑科草原成为中外游人旅行观光的热点。1987年起,这里开设了独特的藏族风情旅游项目,建起了专供游人住宿的帐篷,向游人提供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系列藏餐。游人还可穿上藏族服饰,骑上骏马或者牦牛,信步漫游草原,尽情领略藏族牧民的民俗风情。

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东经111°59′至120°00′,北纬42°32′至46°41′,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全盟总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毗邻,东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具有北开南联、贯通东西的优势。现辖9个旗2个市1个县1个管理区,即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的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是我国最大的对蒙陆路口岸,也是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

气温1-4℃,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世界罕见,主要有亚洲鸟龙、欧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等中国北方民族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分布有青铜器时代的古岩画群,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乌桓山、鲜卑山和突厥石人等遗迹。辽代为上京道所辖,遗有大量古墓。金代曾筑有大量长城,史称金界壕,至今仍有大量遗存。十三世纪中叶,建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1260年忽必烈皇帝在此继位,元上都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朝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会盟。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淖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盟。1743年,在锡林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贝子庙,乾隆皇帝赐名崇善寺,经过七代活佛陆续扩建,成为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寺院之一。锡林郭勒盟的形成

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锡林郭勒草原》阅读附答案

三年级阅读《锡林郭勒草原》阅读附答案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通过阅读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_______的手法来写。请你运用这种手法再写出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话出自《》这一首歌。 5、“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这是一个____句。这里把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6、你还学过哪些作者描写草原的作品?请把知道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摘录描写颜色的词语(至少8个) 8、短文的第____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9、短文的第____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1、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12、本文从哪3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13、把短文分为两段 14、概括两段的段落大意。 答案: 1、(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总领全文的)(草原是广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练习

2019-2019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使用地 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 。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图中A、D两地哪处坡陡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 3.通常把山地、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统称为山区。 4.收集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地理图书、访问________、日常生活等。 5.请将下列地形类型与其特征进行配对组合。 A.山地①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 B.高原②周围高,中间低 C.平原③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D.盆地④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E.丘陵⑤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A配________ B配________ C配________ D配________ E配________。 二、单选题 6.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图是他们考察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测得A地12时的气温是19℃,则B地此时的气温约为() A. 19℃ B. 16℃ C. 13℃ D. 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地海拔小于C地 B. E地位于山脊 C. 若A,C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400千米 D. 站在D地不可能看到C地 7.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山脊 B. 山顶 C. 山谷 D. 陡崖(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向东流 B. 从东南向西北流 C. 从北向南流 D. 从东北向西南流(3)山峰甲与河流乙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600米(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8.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关于草原的资料

关于草原的资料 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 世界草原分布 在欧亚大陆,草原植被西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的带状往东延伸,经罗马尼亚、原苏联、蒙古,直达我国境内,形成世界最宽广的草原带。在北美洲,自北方,由南罗斯咯撤河开始,沿经度方向,直达雷达河畔,形成南北走向的草原带。在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草原面积不及北半球大,而且比较零星,带状分布不明显。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及乌拉圭境内;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南部,但面积很小。 人工种草 中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苜蓿、披碱草、老芒麦、羊草、无芒雀麦、红豆草等;南方有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人工种草可以使载畜量提高3~10倍,由~公顷草场养一只羊,提高到~公顷草场养一只羊。

草场的灌溉 中国的草原大都处于干旱地区,牧草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灌溉是改良草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976~1978年,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进行适当灌溉以后,使草层高度由15~17 cm增加到60~80 cm,覆盖度由50%提高到100%;同时,灌溉后植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豆科牧草由%增加到%,杂草明显减少。 草场的灌溉大多采用自流漫灌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进行较为细致的畦灌和沟灌。喷灌则是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牧草产量,并且节约水资源。 草场的鼠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草原上栖息着170多种啮齿目动物,形成鼠害的常见种类有80多种,如田鼠、鼢鼠、黄鼠、沙鼠、旱獭等。这些害鼠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大量啃食牧草,挖掘洞穴,破坏植被。发生中等程度鼠害的草场,一般每公顷有害鼠100~300只;鼠害非常严重的草场,每公顷有害鼠1 000~2 000只,使草场上鼠洞遍地,千疮百孔,失去放牧利用价值。中国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场鼠害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都在2×107 hm2以上。 中国草原上的虫害以各种蝗虫、草原毛虫、草地螟、草原叶甲虫等为主要害虫。其中蝗虫多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区草原上,分布范围较广。草原毛虫大多发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 听课科目:地理 听课时间:2014年12月2日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3)班 任课教师:杨勇林 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从当天的天气现象进行提问,引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从多媒体课件上学习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词语。 过渡:“光靠词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

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比一比”(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小小天气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气气候 概念 区别

地广人稀景美 国内七大原生态草原(全文)

地广人稀景美国内七大原生态草原(全文) O.1 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县,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每年的夏天,是去若尔盖大草原的最佳时间。辽阔!无聊从哪个方向望去,草原上看到的风景几乎一致:一幅简单而美丽的画。说它简单,是因为两块巨大的色彩就组成了画面的全部;说它美丽,是因为没有会不喜欢这绿色的草与蓝色的天。这还是一份相依相存的美丽,却其一则无法成其美,只有那永远遥不可及的天界才能将它们分开。依稀可见的帐篷和牛羊在绿色的世界中点缀出白色的亮闪。 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块特殊的区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片土地形成了多种景观。除了若尔盖大草原,黄河九曲第一弯蜿蜒逶迤,风姿绰约;纳摩大峡谷怪石嶙峋,峰峦叠翠;降扎温泉氤氲缭绕;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巴西会址光芒四射;古潘州遗址绵亘至今。 交通

乘车:成都茶店子客运站有直达若尔盖的班车,早上六点半有三班车,下午三点左右到达。自驾:成都出发沿成灌高速、国道213经汶川——茂县——松潘古镇——川主寺——朵里台——若尔盖 贴士: 若尔盖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因此行前要做细致的准备工作,带上雨衣、防寒衣物等。 NO.2 祁连山大草原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头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 祁连山,一个令人神往的名字,绵延在青海和甘肃的边界上。因“交融之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大草原就坐落于大山山麓。淳朴的牧民,黑色牦牛和白色羊群在广袤的草原上谱写着一曲动人的草原牧歌。 草原上绿草萋萋,开满了各色野花,牛羊悠闲的吃着草儿,白色或者黑色的帐篷散落在绿草地上,清澈的大通河潺潺流过。7、8月间来祁连山旅行是最为 惬意的,气候凉爽,水草丰茂,的确宛如天境。 这里是历史上“天马”的产地,汉武帝就是从此获得良马,最终拥有了强大的骑兵。甘肃山丹军马场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遥想当年在这样美丽广阔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作业及答案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4.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5.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D.与纬线斜交 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 A.正好相等 B.O°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纬线稍长D.0°经线稍长

1.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2.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 A.40°N、16°E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W 3.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5.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6.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D.原出发点正西

两种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比较

两种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比较 摘要:对西部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在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进行实地考察采样,采集植被生物量,测量植被的密度及盖度,比较两种草原的不同,分析两种不同草原的成员类型。 关键词: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植被类型盖度密度 在2013年7月初,我们在自治区西部西旗及锡林郭勒盟一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对这些不同地带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西旗进行了荒漠草原的采样和调查,在锡林郭勒地区进行了典型草原的采样和调查,在我自治区西部,阴山山脉隔断了地区,西部地区风沙大,降水少,草原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过渡明显,利于调查取证。下面将对此次实习进行分析和总结。 1.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总体特征 荒漠草原是带干旱气候条件下,旱生、丛生小禾草和小半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是草原类型中最旱化的草原类型,我们在朱日和镇对小针茅草原进行采样处理,这里的建群种是小针茅,是一种旱生丛生小禾草。荒漠草原常混生大量旱生小半灌木,并在群落中形成稳定的优势层片,荒漠草原属于自然带的一种,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地理位置处于大陆部,年降水量≤200毫米。气候干燥,少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次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垦以及开采矿物,直接导致草原荒漠化的进程。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部,如西旗一带,也就是我们实习所在之处。在荒漠草原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

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地下水分。 典型草原是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我们实习之中对典型草原的不同类型进行了多次采样研究,例如在锡林郭勒地区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典型草原进行了详细的样本抽查。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及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分布典型草原的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约为250至450毫米。典型草原主要由针茅、羊草、隐子草等禾草,伴生中旱生杂草、灌木及半灌木组成,草丛一般高30至50cm。典型草原的降水量较荒漠草原稍多,但是均处于大陆部,所生长的植物也多为旱生,但是同种植物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生长的外形外貌不同,一般典型草原所生长的植物平均高度较荒漠草原高。 2.研究方法 (1)选取样地:在实习中我们对不同的草原类型随机选取样地进行采样,用 1m*1m的样线围成正方形的样地。 (2)测量高度,丛幅:在样线围成的样地中,我们选取一种植被类型,从中选出标准株(即在样地中此种植被类型中较为平均的一株),对标准株进行测量高度,丛幅等一些数据,记录在样地登记表中。 (3)采样:将测量完的植物一株一株的剪下,记录植物数量,进行装袋(4)风干测量:采集的植物要晒干,使其完全没有水分后进行植物干重测量,这就是植物的生物量,记录数据。 (5)计算:利用野外实习时测量的植物高度和丛幅,还有植物的干重进行计算,

阅读1锡林郭勒草原阅读训练及答案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答案:解析: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色,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的草原图画(锡林郭勒大草原既美丽又欢腾) 2.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3.辽阔——(广阔)欢跃——(欢腾)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欢腾热闹)的特点。 5.拟人句: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仿写: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月儿羞涩地躲在了云后。 6.承上启下 7.对草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经典)

七年级地理上册各节练习题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4.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5.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 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 B.O°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纬线稍长 D.0°经线稍长 7.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E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W 9.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1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12.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探析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探析 [摘要] 植被演替一直是生态学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都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演替学说,如欧美生态学家早在上世纪初提出的顶级演替学说,包括单元、多元顶级演替学说和顶级—格局假说等,国内著名的生态学家如祝廷成、贾慎修、任继周、李博、刘钟龄等也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草地演替规律进行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根据前人的成果,结合十几年对典型草原的调查研究资料,尝试提出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 [关键词]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 锡林郭勒草原地处温性典型草原地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天然放牧草地,建群种以旱生丛生禾草为主,并混生有一定数量的中旱生、旱生杂类草,也有少量旱生半灌木、小半灌木为建群种的草地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牲畜头数的增加,放牧强度的增大,使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据2007年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多点调查平均计算,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由42厘米降低为22.5厘米,植被的平均覆盖度由37.5%降低为21.2%,生物量平均由1540公斤/公顷下降到610公斤/公顷。特别在畜群频繁采食的地段,草原退化更为严重。 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是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代表,据李博、刘钟龄等先生的研究表明,这里的原生植被类型是以禾本科针茅属植物、羊草及菊科杂类草为主的典型草原类,土壤为暗栗钙土、栗钙土和沙质栗钙土。为了更详细地研究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影响,刘钟龄先生于2005年在白音锡勒牧场桃林塔拉分场,设置了400亩典型草原放牧样地,该样地草地类型为克氏针茅+羊草草地,混生有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类型为栗钙土。笔者及研究团队以此样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影响,并尝试找出典型草原退化演替轨迹。 实验样地用围栏划分出6个面积相等的放牧小区,设置不同的放牧强度(不放牧1个小区、轻度利用1个小区、中度利用2个小区、重度利用1个小区、极度利用1个小区),定期(每轮牧周期一次)观测每个小区内的植被状况,尤其是对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的生物量、草群高度、盖度、密度以及优良牧草出现的频度的观测,得出植物组成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不同的放牧强度对植被及土壤的影响,结合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路线调查(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结果,找到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规律,并尝试提出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的轨迹。 通过对2005年—2011年的放牧样地植物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利用程度下,群落内植物的变化规律。(见表1) 在群落放牧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植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羊草、克氏针茅、冰草、扁蓿豆、葱属植物和一些中生杂类草数量减少,并逐渐从建群种和优势种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篇一: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美丽的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_百度作业帮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美丽的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关茫,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在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着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摘录短文中表示“一碧千里”的意思的句子2.本文从哪3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把短文分为两段4.概括两段的段落大意. 语文郭村依尔丽2014-10-14 1、表示 一碧千里的句子是: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一望无际的绿色、湖水的清澈、鲜花的芬芳等3个方面描写草原的美丽.3、第一段从开始到“散发着阵阵清香”;第二段从“草原不仅美丽”至篇末.4、第一段讲述草原的静态,她是美丽辽阔的;第二段讲述草原的动态,她有飞翔的鸟,有安闲的牛羊,有快乐的牧民,这是个欢腾美好的世界.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第一句(第一节)总起句为第一段。总写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第二、三、四节为第二段。分 别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以及在此如画的草原上幸福生活着的内蒙古牧民。o(... 2014-10-14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第一句(第一节)总起句为第一段。总写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第二、三、四节为第二段。分别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 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以及在此如画的草 原上幸福生活着的内蒙古牧民。篇二: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篇三: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分类:2013-04-04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不区分大小写匿名回答 (13) 2013-04-23 1.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2.短文的第4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和小牧民。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欢腾的特点。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点名文章中心。2013-06-07 1 .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2014-02-24 2014-03-17 。啊哦就是这样具体还是靠自己做不会可以去问老师老师来给你讲解2014-04-21 我们做过可忘了扫瑞 2014-06-29 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通过阅读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_______的手法来写。请你运用这种手法再写出一个句子。

甘南游玩攻略

甘南游玩攻略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我们一行十一人,于8月2日临晨5:00从宝鸡出发了。 上了高速,顺着G30国道,一路直奔天水,转G75国道,经甘谷、武山、陇西、渭源等县,到陇西县路园镇,下了高速。由于从路园镇到临洮正在修建高速,约80公里的路程不通高速,需要从S212道绕行,车辆很多,大部分都是到甘南旅游的人,路面基本平整,因为修高速,路面损坏严重,个别路段整修,单方通行,我们顺着省道212,一路走走停停,总算比较顺利,下午一点多,到达临洮,简单的吃过午饭后,直上G75高速,转S2道,经广和县,和政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下午17点多,到达第一天目的地夏河县。 夏河县距拉卜椤寺比较近,所以我们选择第一站在夏河县住宿。夏河县新城规划的非常漂亮,街道很宽,临街的店面装饰的也很有特色,但老城就显得有点破旧。这里住宿,还算可以,不算太贵也不算便宜,住宿也好找,因此没有费多少时间,我们就找到了自已认为满意的住宿地方。停好车,拿着行李,就迫切的上楼找房间,这时,才感到上楼有点吃力,两腿感觉发软,才明白,这是高原地区,海拔高,有点高反。随行中有一位女士,反映特别强烈,脸色发白,感觉胸闷气短。我们赶紧下楼找药店,给她买了红景天,顺便观赏街景,找了找吃饭的地饭。 新城区吃饭的地方不是很多,适合我们口味的更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已满意的饭店,但牛羊味太重,实在是适应不了,看到离

住宿不远的地方有夜市,想着肯定有烧烤就去了,人多很,发现都是吃瓜子喝啤酒,没有烧烤。一问才知道,这只是纳凉。经过多方询问,我们终于在老城区找到了吃烧烤的地方,味道还真不错,其码肉是真肉,吃着放心。 第二天,我们六点钟起床,七点钟出发,直奔拉卜椤寺,此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500多座僧院。门票40元,人也很多,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只是看个热闹。在内地,我们接触的都是汉佛教,道观等,对于藏佛寺接触的不多,也看不懂,只是出于好奇,来参观。所以我们随着人群,走马灯似的转了一圈,拍了拍照片,就离开了。我感觉到,寺里面的大殿很宏伟,但道路处理的不好,坎坷不平,殿堂里面的味很大,让人窒吸,也不让拍照,随行的一位女士,偷偷的拍了一张,让红衣喇嘛看到了,几个人围上来,样子很凶悍,没有一点佛家倡导的善意,逼着让其删除,吓坏了那位女士。 旅游遇到这种情况,使人游玩的心情大减,所以我们匆匆转了转就出来了,一路没有停歇,直奔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距拉卜椤寺很近,行走不远,就已经在桑科草原上行走,藏语意为达久滩,即跑马滩,其四面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大夏河从南向北流淌。桑科草原很大,没有一个集中的地方让人好好来观赏美景,公路两边都被牧民用铁丝网隔着,进不去,开口的地方,都是牧民自建的农家乐,除非吃饭或者住宿,一般进去观赏,牧民总要找点借口收费。淳朴的牧民也因旅游的兴盛而变的叼蛮。因此我们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检测-期中测评(1)

期中测评(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站得高,看得远 C.月食现象 D.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 A.预测某地天气 B.寻找各种矿产 C.确定位置、方向 D.测量地形高度 3.下列关于经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B.东经用“W”表示,西经用“E”表示 C.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经线之间,越向东经度数越大 D.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20°N,20°E) B.(20°S,20°E) C.(20°N,20°W) D.(20°S,20°W) 5.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图中经过①②两地的经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东西经度分界线 D.国际日界线 7.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地理知识,以下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山东烟台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北京的小刚半夜看美国直播NBA篮球比赛 C.冬季、夏季正午时,楼房的影子长短不同 D.五带的划分 下图是小明2017年通过测量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旗杆影子的长度所绘制的简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小明测量一年中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旗杆影子长度,发现杆影长度在变化,证明了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他用事实说明了( )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9.小明所绘制的①②③图中,代表夏至日的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无法确定 10.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 下图为小云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1 550米 B.1 450米 C.1 350米 D.1 250米 12.小云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小云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本盟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地理位臵为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43°39′。总面积22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8402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赛汉塔拉镇,邮编:011200。代码:152524。区号:0479。拼音:Suniteyou Qi。 【行政区划】苏尼特右旗辖3个镇、3个苏木: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额仁淖尔苏木。 【历史沿革】苏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蒙语称西为右。清初设旗。 2000年,苏尼特右旗辖2个镇、1个乡、14个苏木:赛汗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苏木、巴彦朱日和苏木、布图木吉苏木、吉呼朗图苏木、阿其图乌拉苏木、格日勒图敖都苏木、阿尔善图苏木、脑干诺如苏木、都呼木苏木、都仁乌力吉苏木、桑宝拉嘎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锡林诺如苏木、新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8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赛汉塔拉镇 38060 朱日和镇 1989 巴彦朱日和苏木 2841 都仁乌力吉苏木 2013 布图木吉苏木 2916 赛罕乌力吉苏木 2583 瑙干诺如苏木 1596

阿其图乌拉苏木 1996 桑宝拉格苏木 1961 锡林努如苏木 609 乌日根塔拉苏木 2562 额仁淖尔苏木 1139 格日勒图敖都苏木 1518 吉呼郎图苏术954 阿尔善图苏木 598 都呼木苏木 1574 新民乡 5282 查干淖尔碱矿虚拟镇 6689。 【地形地貌】地处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第二阶梯为朱日和镇以北至赛乌素,海拔1000-1200米之间,地势较平坦,其间有大小不等的古湖泊及古河道遗迹,表层大部分以第三组和中生代的红色砂岩、泥岩和沙砾岩为基底,上面覆有不厚的第四组残积物和风积物。第三阶梯海拔低于1000米,多在900米左右,为全旗最低点,是著名的二连盆地。区内有面积不大的盐湖、碱湖低地。西北角有一片剥蚀丘陵,由古老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在强烈的剥蚀作用下,岩石裸露,同时由于西北风的搬运作用,沿其东南缘形成一条顺风而下的沙地。 【气候资源】本旗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的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风大,温差变化剧烈;夏季短促干热,将雨增多而且集中,但热无酷暑;秋天晴朗天增多,凉爽宜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慢长。 光能资源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为6204.8兆焦耳/米2,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大于南部。牧草生长期(4~9月),太阳辐射总量为4031.80兆焦耳/米2,占年总辐射量的65%。年光照总时数为3205.8小时,日照率达73%,牧草生长期日照时数为1800.6小时,日平均日照数近10个

【2018-2019】桑科草原,导游词-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桑科草原,导游词 篇一:桑科草原的雨 桑科草原的雨 第广龙 初夏时节,我来到了群山荡漾的桑科草原。一条宽阔的谷地间,大夏河哗哗流淌,两边的山势,向外舒缓出去。更远处,起伏着的依然是山原平坦的脊背。 整个地覆盖了大地的绿色,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或者兼而有之?我无法判断,但力量和柔情似乎都蕴含在这无边的绿色之中。这生殖的土地,是阴阳平 衡的,这绿色,这勃发的青草,天然地生长在桑科,是胎衣,是皮肤,是和桑 科一体的,是不可剥离的血肉和毛发。就在桑科草原,有一天,我八次和雨水 相遇。除了黄昏的一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每一次都很短暂,雨水走了,又是 蓝天白云,太阳亮晃晃刺眼。甚至,一朵牦牛的乳房般肿胀的云彩出现在头顶,雨水降落着,走出八步,十步,却是晴朗的光照。我没有躲避,草原是敞开的,我到哪里躲避呢。草原在以承受的姿势,把每一滴雨感恩地接下,吸收进泥土 的动脉和静脉。原谅我的自私,我也愿意让清澈的雨滴,透析我一身的浑浊, 把我半世赶路的尘土洗净。 我的确奇怪,是桑科的雨水丰沛,还是我的幸运,我竟然一次又一次得到眷顾,一次又一次,雨水在我的手上、脸上击打出水花,像是在雕刻一个新的我,浇 灌另外一个我一样。我的身子潮湿了,双脚也酥软着,如一株藏地的格桑,要 向下扎根,成为这片土地的常住。这全是因为桑科岁岁枯荣积累的弹性,触碰 着我脚心最敏感的神经元,在宽广的草原上,让突兀的我愿意矮小下去,和青 草的高度一样,我知道,桑科的海拔是三千米,这里的一株青草,也高过了我 的额头。每个人一生里都会经历无数次雨水,我的记忆系统里,隐约存储着一 次次雨天的情景,印象深刻的没有几次。但是,一天里和八次雨水结缘,于我 是从未体验过的,以后恐怕也难有这样的经历。我觉得,是上苍对桑科给予了 特殊的关爱,像一位仁慈而勤劳的园丁,照料和体贴着桑科,用天国的乳汁, 喂养着桑科。雨神也开了一扇门,让我这个懂得珍惜的外来者,得以窥见奇迹 的发生。 这里的山川没有经过修改,生活这里的藏人,只是给起了个名字,只是把土屋 搭建在山脚下,升起一缕简单的炊烟。只有欲望简单了,才能减少对世界的索取,幸福也就在血脉里传承,对于日月的困苦,也认命地担当,视为一生的必

内蒙古草原资料

内蒙古草原资料 内蒙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 马--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区草原中草场质量最好,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作为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其传统习俗保存得较为完好。而草原旅游胜地集中于海拉尔到满洲里之间和著名的呼伦湖周围的草原上。 科尔沁大草原科尔沁大草原的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比较出色,且接近北京及东北各大城市。它集湖泊、草原、森林于一体,还有独特的草原风情节目。 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拥有多种植被类型,是中国第一个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原风情浓郁,素有“摔跤之乡”之称。摔跤,蒙古语又称“搏克”,是蒙古族民间最普遍的运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的草甸草原,可说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精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到处盛开着艳丽的鲜花,骏马奔驰在莽莽原野,白云似的羊群浩浩荡荡,一座座蒙古包像珍珠般撒落在绿浪起伏的草原上,景色特别迷人。 乌兰察布大草原乌兰察布大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四周,交通十分便利。有许多大型度假村和旅游中心,其中格根塔拉是我区规模最大的草原旅游点。 鄂尔多斯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属半荒漠草原,响沙湾是游人滑沙、乘骆驼游沙漠的好地方。这里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而驰名。鄂尔多斯歌舞者衣着装饰华丽,这里的祭祀活动礼仪隆重,元代宫廷“诈马宴”非常独特。 阿拉善大草原阿拉善大草原为荒漠草原,中国最著名的“骆驼之乡”。在这里可乘骆驼深入沙漠,探访额济纳胡杨绿洲和神秘的“黑城子”,品尝烤驼峰、烤全羊。 内蒙古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煤、铁、稀土等,适合钢铁、电力、还有纺织等工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