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项目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6
冷轧厂设备质量功能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本钢(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不断深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突出质量是生命、设备是基础这个重点,确保设备的状态及性能完好这个生产的根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特制定设备功能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钢集团公司冷轧薄板厂的设备功能管理3.职责和管理范围3.1各车间根据所管辖的生产机组分单机设备功能和系统设备功能结合本制度制定相应管理内容(关键设备功能和质量控制点),经机动科和总工办核定审批后纳入动态管理并实施。
3.2各车间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各车间主任是本区域推进、管理此项工作的管理责任者;技术专责和专职点捡员是技术责任者。
3.3各生产车间或车间生产方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及时收集有关生产机组设备质量功能投入情况,填写的功能不投入表和功能统计表,于每周设备例会上交机动科,并在厂设备例会和技术例会上通报。
3.4总工办每周四前定期组织工艺检查,对设备质量功能不投入和设备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提出通报及整改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在设备例会和技术例会上通报。
3.5机动科管理组是冷轧厂推进、管理此项工作的职能部门,每月向厂部上报当月设备质量功能管理实际情况,确认功能不投入或丧失状态,负责组织技术分析,并代表冷轧厂考核各车间的执行情况。
3.6对违章作业、超负荷使用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功能不能投入(丧失)、设备精度超标情况,各级设备管理者有权制止并提出处理建议。
4.设备质量功能定义4.1设备质量功能:是指设备原设计或经修复、改造、改善后应具备的功效、作用,其精度必须达到设备原设计或经修复、改造、改善后的精度程度标准要求。
4.2设备质量功能控制点:影响生产产品质量的一种设备功能或几种设备功能组合的功能项目。
4.3设备功能项目因一种或几种设备技术状态不良,性能、功效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导致一项或几项功能不能满足生产质量要求,称之为一项或几项功能不投入,经过一个定修周期仍不能恢复的,称之为一项或几项功能丧失。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钢厂现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钢厂所有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设备管理目标是: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经济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编号第五条设备按其功能、用途和重要性分为以下类别:1. 主要生产设备:如炼钢炉、轧钢机、加热炉等。
2. 辅助生产设备:如风机、水泵、输送机等。
3. 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
4. 通用设备:如电动工具、手工具等。
第六条设备编号采用统一编号系统,确保设备可追溯。
第三章设备的验收与交付第七条设备验收应按照合同和技术文件进行,确保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第八条设备交付前,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性能、配件等。
第九条设备交付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接收单,并签字确认。
第四章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十条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第十一条设备调试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十二条设备调试合格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并签字确认。
第五章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第十三条设备运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1. 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由操作人员负责。
2. 定期维护:包括检查、保养、维修等,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五条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六章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第十六条设备维修分为计划维修和抢修。
1. 计划维修: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记录,制定维修计划,定期进行。
2. 抢修: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进行抢修,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第十七条设备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一轧线主要设备组成及简要性能热轧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加热炉上料辊道、加热炉装钢机、加热炉出钢机、除鳞装置、立辊轧机、锥形辊道、四辊可逆轧机、轧机前后辊道及保温罩、无芯卷取机、卸卷小车、定尺剪、冷床等设备组成。
轧线主要设备表见表4-5。
4.5.1 除鳞箱用途:除鳞箱位于除鳞辊道之上,用于将锻坯在加热炉中生成的氧化皮清除干净,保证镍板表面质量。
技术参数:板坯宽度: 200 - 640mm板坯厚度: 80~120(150)mm集管数量:两组(共4根)喷嘴数量: 12喷嘴倾角: 15°喷嘴名义横向重叠量:~6mm每个喷嘴公称流量: 77.8l/min喷嘴间距: 70mm喷射垂直高度h2:约140mm喷嘴最小出口压力: 21MPa总流量:~200m3/h结构说明:除鳞箱位于除鳞辊道之上,用于将锻坯在加热炉中生成的氧化皮清除干净,保证镍板表面质量。
除鳞装置由入口侧罩、出口侧罩、中箱罩和上罩及箱体内两排除鳞集管组成。
当锻坯在除鳞辊道上运行时,上下集管的高压喷嘴可同时喷射高压水进行除鳞,。
喷嘴头部为钨钴合金,本体为不锈钢,集管为碳钢管。
除鳞箱的入口侧罩和出口侧罩上均装有链条装置,挡住高压水和氧化铁皮。
采用分罩式结构,更换除鳞集管方便、快捷、迅速。
高压水是通过分配管和弯管分别进入上下除鳞集管的。
根据不同坯厚,喷嘴距板坯表面间距可电动调节,以确保除鳞效果。
除鳞箱体采用焊接结构。
4.5.2 立辊前工作辊道用途该辊道位于立辊轧机前,用于配合立辊轧机对轧件进行轧制。
技术参数:型式:单独传动辊数: 7辊子直径:Ø300mm辊身长度: 800mm辊距: 400mm辊面速度: 0-3.5 m/s功率: AC 7.5 KW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该组辊道由辊子传动装置、辊子装配、辊道架、盖板等组成。
电机直接通过传动接轴传动辊道辊子。
辊子两端装有双列向心滚子轴承,轴承安装在整体的轴承座内,轴承座通过螺栓把合在辊道架上。
简析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轧钢机械设备是现代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显得非常重要。
以下简析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一、管理1. 设备清单:针对所有的设备进行一份清单,将设备的品牌、型号、使用年限、维护周期等详细信息进行记录。
2. 维护计划:有计划的进行设备维护可以极大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制定维护计划,规定维护的目的、内容、时间、责任人等细节,根据设备使用的不同情况确定周期和维护内容。
3. 作业流程: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与要求,确保不同作业步骤的协调,以保证设备稳定运转。
同时对作业区域进行必要的标识和警示,个人防护等规定也非常重要。
4. 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考核,提供设备的安全使用指导,确保操作人员遵守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定,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5. 设备故障记录与统计: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地点、原因和解决方案,以便于针对问题进行查找和处理。
二、维护1. 清洁:设备的清洁工作是维护中最基本和重要的步骤。
清洁应该覆盖设备的所有部位和结构,避免积尘、积水或其他污物对设备的损害。
2. 润滑:设备中包含各种滚动轴承、齿轮传动等机械部件,需要进行有效的润滑维护。
选择适合的润滑脂、油和方法是必要的。
3. 电气维护:设备中包含各种电子元器件和控制器,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洁工作。
亦需进行插孔插头焊接的专业检修和维护。
4. 机械维护:包括机器结构、传动件的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变速器维护:检查传动配件的磨损情况和润滑状况;修复和更换已磨损的配件,以保证变速器稳定运行。
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轧钢机械设备,其管理和维护程序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方案。
在设备的使用寿命结束后,要进行科学处理和报废程序,避免对生产环境和设备安全造成影响。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轧钢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全体员工,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中必须遵守。
二、设备管理职责及权限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轧钢厂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调试、维修和报废等。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岗前培训和证书,具备相应的操作权限。
3.设备操作人员有权利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查、维修和调试。
4.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设备采购与验收1.设备采购前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
2.设备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达到要求。
3.设备验收必须由设备管理部门指定的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备保养与维修1.设备保养负责人每年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
2.设备保养负责人对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3.设备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维修人员进行,严禁擅自拆卸设备或维修设备。
4.设备故障发生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停止设备的使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设备操作与保护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3.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清洁和整洁,严禁在设备上堆放杂物。
4.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油量、润滑情况和传动装置的正常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六、设备报废1.设备报废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核,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
2.设备报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且设备已达到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
3.设备报废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设备进行处理,确保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安全防护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轧钢生产应抓好五大类设备的安全管理模版轧钢生产是一种涉及到高温、高压、重型设备的工艺过程,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轧钢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设备安全管理模版。
本文将介绍轧钢生产应抓好的五大类设备的安全管理模版,包括:制剂设备、高温设备、高压设备、重型设备和输送设备。
一、制剂设备安全管理模版1. 定期检查制剂设备的关键部位,包括传动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制剂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润滑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3. 配备完善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如防护网、防护罩和安全开关等。
4. 培训员工掌握制剂设备的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5.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二、高温设备安全管理模版1. 定期检查高温设备的温度、压力和燃烧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高温设备的绝缘和防火措施,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高温设备的操作和监控,确保操作安全。
4. 制定高温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热服、防火手套和防烫眼镜等。
三、高压设备安全管理模版1. 定期检查高压设备的压力、泄漏和密封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加强高压设备的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阀、压力表和泄压装置等。
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高压设备的操作和监控,确保操作安全。
4. 制定高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爆服、防爆眼镜和安全帽等。
四、重型设备安全管理模版1. 定期检查重型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重型设备的稳定性和坚固性,确保设备不会发生倾覆和崩塌。
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重型设备的操作和监控,确保操作安全。
4. 制定重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设置限制区域和警示标识,明确重型设备的安全作业区域。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设备管理目标按照厂提出的“主动协作、快速、高效”、“讲标准”的要求,通过“超前维护、精细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
1、设备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与检修并重"的方针,严格经济责任制,做到定人、定机、定职责;2、对设备的维护实行分工制,并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要做到“三无”[设备周围和本体清洁整齐,无油物、无积尘、无垃圾],“四清楚" [设备技术状况清楚,维护等级清楚,设备缺陷清楚,润滑点清楚].3、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达到设备最佳运行效果.第二章、轧钢厂设备组织体系一、设备管理网络分厂厂长主管厂长设备安全科机水准精高械电备整轧轧车车车车车车间间间间间间二、单位管理职责1、设备安全科(1)、设备安全科是分厂设备管理主管单位。
负责全厂设备操作、使用维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责任制和各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负责编制全厂设备检修计划、技改技措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4)、负责编制、汇总备件材料计划以及落实;(5)、负责分厂计量设备管理工作;(6)、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工作,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7)、负责各项设备管理考核2、机械车间(1)、承担轧钢厂流体设备、轧线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水电车间(1)、承担轧钢厂所有电器设备、自动控制部分和水系统(循环水泵房、化学除油器、板框压滤机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分厂计量能源设备检测维护;(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4、生产准备车间(1)、承担轧钢厂轧线工艺设备(高线不含活套,棒线不含活套起套辊)的维护与检修。
(2)、承担车间内部所用机床等辅助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5、精整车间(1)、承担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剪断机、风机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6、高线轧钢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高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换辊小车、液压剪、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7、棒线热轧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棒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三、管理要求1、车间领导在组织生产时,应把设备维护作为经常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并督促各岗位点巡检,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归口部门安排处理,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设备事故。
轧钢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项目清单一、引言在轧钢厂的生产过程中,设备功能精度的管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功能精度管理项目清单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监控轧钢厂设备的精度,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中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
本项目清单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设备工作精度,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项目清单为了对轧钢厂设备的功能精度进行全面管理,以下是项目清单的主要内容:1.设备清单:编制轧钢厂设备清单,包括生产线设备、辅助设备等。
对于每一项设备,记录设备名称、型号、出厂时间、已运行时间等基本信息,以便于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2.功能精度要求:明确轧钢厂设备的功能精度要求,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生产工艺,制定设备的功能精度标准。
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到设备性能、制造工艺、生产环境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测量方法和仪器:确定轧钢厂设备功能精度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性能问题,准确评估设备的功能精度。
4.检修和维护计划:制定轧钢厂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修和维护计划应包括检修周期、检修内容、维护方法等,确保设备的功能精度能够持续满足要求。
5.日常监测:建立轧钢厂设备功能精度的日常监测机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数据、性能指标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故障排除和改进:在发生设备功能精度异常或故障时,及时进行排除和改进。
对于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并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7.培训和培训材料:对轧钢厂的工作人员进行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进行培训评估,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轧钢车间精整区域设备设施清单
注:1.设备类别分为三类: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其他类设备。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和通信测量仪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等判定为通用设备;木材采集和加工设备、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饮料加工设备、烟草加工设备、粮油作物和饲料加工设备、纺织设备、缝纫、服饰、制革和毛皮加工设备、造纸和印刷设备、电工、电子专用生产设备等设备判定为专用设备;其他类。
2.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钢铁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实践
钢铁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是针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精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备的功能精度决定了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设备的功能精度进行科学管理是确保钢铁生产过程稳定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
1. 确定设备功能精度指标。
根据钢铁产品的生产要求和现有设备的性能特点,制定设备功能精度的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设备的加工精度、定位精度、测量精度等方面,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考虑到设备本身的技术条件。
2. 设备功能精度测试。
定期对设备的功能精度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测试方法可以是通过检查和测量设备加工出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来评估设备的精度。
通过测试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精度状况,为设备维护和调整提供依据。
3. 设备维护和调整。
根据设备的功能精度测试结果,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调整。
维护和调整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方面的日常维护,以及设备的校准、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调整。
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可以确保设备的功能精度满足生产要求。
4.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
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精度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知识和设备精度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功能精度的稳定性。
5. 设备精度数据分析。
对设备的精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设备精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精度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持设备的功能精度稳定。
钢铁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实践钢铁厂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工作精度符合标准要求,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钢铁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轧机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轧制板子的厚度、宽度和形状;熔炉的精度则直接影响到炉温的控制和炉内冶炼反应的运行;而各种度量仪器的精度则是判断各工序实际生产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钢铁生产中,设备精度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设备精度管理台账通过建立设备精度管理台账对设备的工作精度进行记录和管理,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处理,改善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生产质量。
管理台账中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工作参数、运行状态、故障记录等内容。
(二)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环节,包括定期润滑、清洗、检查各种管道和接口、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维护保养工作要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并且要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执行。
(三)加强对设备工作的监控和检测采用各种手段对设备工作的精度进行监控和检测,能够有效控制设备工作的不良因素,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常用的监控手段包括热像仪检测、激光测距仪、声波检测仪等。
(四)完善设备故障处理机制设备故障处理机制是设备精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是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故障处理机制应包括设备故障检测、处理流程和记录,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反馈机制。
(五)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备精度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
因此,钢铁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供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设备精度管理的意义(一)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设备精度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处理,保证设备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的运作效率和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效益。
轧钢生产应抓好五大类设备的安全管理范本轧钢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危险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对相关设备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
本文将介绍轧钢生产中五大类设备的安全管理范本,包括冷却设备、卷取设备、切割设备、压力设备和输送设备。
在描述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范本时,将尽力避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
一、冷却设备冷却设备是轧钢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用于对热态钢坯进行降温处理,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冷却设备的安全管理中,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方面:1. 定期检查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冷却设备的运行正常。
2. 清理冷却设备周围的杂物,保持通风畅通。
3. 对冷却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油和冷却剂的使用情况。
4. 在冷却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二、卷取设备卷取设备用于将轧制好的钢板或钢卷卷取起来,这对于后续的运输和储存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卷取设备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范本:1. 在操作卷取设备前,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钢板或钢卷的尺寸和重量在设备的承载范围之内。
3. 在卷取设备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和安全门,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卷取设备的电气系统和润滑系统,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
三、切割设备切割设备是将轧制好的钢板或钢卷按需求尺寸进行切割的设备。
在切割设备的安全管理中,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范本:1. 在操作切割设备前,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
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3. 定期检查切割设备的切割刀片和传动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在切割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四、压力设备压力设备在轧钢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对钢板或钢卷进行压力加工和成型。
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1且关键设备的状态稳定、功能投入、精度保持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根本,为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x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关键设备功能与精度管理。
2职责分工2.1关键设备功能投入、精度保持与否对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成会产生较大的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各单位(指二级部、厂、公司,下同)必须对关键设备建立关键设备清单和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项目清单,按设备部控、设备车间(室)控及作业区控三级对关键设备的功能、精度进行重点管理。
2.2公司对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的管理是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的管理采取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通过精心维护、精心操作和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测、诊断,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设备功能的投入和设备精度的达标。
2.3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管理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对违章作业、超负荷使用等原因而造成的设备功能不能投入(丧失)、设备精度超标,各级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和处理。
2.4公司的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总归口管理部门是设备部,并按专业实行归口管理。
2.4.1设备部负责公司机、电、仪、同位素、计量检测仪表、计算机(L1、L2)、通讯等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的归口管理。
2.4.2各地作为关键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所辖范围的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的日常管理。
2.4.3运输部负责公司码头设施的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
2.4.4技术部负责检化验、分析仪器的关键设备功能、精度管理。
2.5设备部于每年第四季度在汇总分析各部门提供的素材和历年实绩基础上,经与有关部门充分讨论后确定并下达各部门下一年度设备综合功能、精度管理目标值,由各部门将管理目标值分解到每台关键设备具体管理项目上,并实行管理。
2.6关键设备功能及精度的管理原始数据由设备所在单位生产操作人员负责记录,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分析,并经所在单位部长(厂长、经理)签字确认后,于每月5日前报归口管理单位及设备部。
冶炼厂设备技术管理规范项目1、主要设备完好率考核办法:对主要设备技术状况进行检查,(主要设备台数—主要设备故障台数)/主要设备台数=主要设备完好率。
总分值:12分。
打分办法:①主要设备完好率≥95%,得12分。
②主要设备完好率<95%且≥90%,每降低1%扣1分。
③主要设备完好率<90%,每降低1%扣0.5分,直至扣完12分为止。
主要工作内容:①以设备部划分主要设备为基础检查(需要完善主要设备明细)。
②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巡检记录和主要设备维修记录。
③完好率检查标准参照设备动力部考核标准。
2、设备可利用率考核办法:查中控室原始记录,(当月日历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当月日历时间=设备可利用率。
总分值:7分。
打分办法:①设备可利用率≥92%,得7分。
②设备可利用率<92%且≥90%,每降低1%扣1分。
③设备可利用率<90%,每降低1%扣0.5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主要工作内容:每月21日统计上月(上月21日——当月20日)设备计划停机时间,并计算出上月设备可利用率。
3、设备运转率考核办法:查中控室原始记录,(当月日历时间—设备停机时间)/当月日历时间=主要设备运转率。
总分值:8分。
打分办法:①设备运转率≥90%,得8分。
②设备运转率<90%,每降低1%扣0.5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主要工作内容:每月21日统计上月(上月21日——当月20日)设备停机时间,并计算出上月设备运转率。
说明:冶炼厂主要设备运转率以立磨机为主要设备。
4、设备及运行场所整洁考核办法:现场检查打分。
总分值:9分。
打分办法:设备本体清洁为5分,运行环境清洁为3分,工器具摆放整齐为1分。
主要工作内容:保持设备本色,运行现场无杂物、积灰、泥浆或积水。
5、设备润滑考核办法: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并检查润滑记录。
总分值:13分。
打分办法:①按设备润滑五定(定期、定量、定质、定点、定方法)原则对设备进行润滑,共五项,一项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