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1
- 格式:ppt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6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护理前准备:1.舒适的环境:确保病人所在的病房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噪音较小,且病床周围没有杂物。
2.仔细准确的观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3.心理疏导:石膏外固定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便,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倾听和沟通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检查患者外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其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如发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确保血液循环:患者需要保持外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护理人员需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活动手指、脚趾。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餐饮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餐饮时间和营养摄入。
如需饮食辅助,应及时调整。
4.预防尿潴留:石膏外固定病人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时询问患者排尿情况,若有需要则辅助排尿。
5.骨折护理:对于骨折病人,护理人员应稳定好患者的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或外力伤害。
注意防止扭曲骨折部位导致骨折复位不良。
6.疼痛护理:对于疼痛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7.定期翻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患者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
8.康复训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运动等。
9.定期复查:外固定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包括X光片检查、石膏更换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复查时间,并协助患者前往医院。
10.安全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石膏保护、使用助行器具等。
以上是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内容,针对不同的病人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石膏外固定术的详细操作步骤1. 石膏固定术是重要的运动系统固定方法。
2. 石膏固定术的主要作用是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定位置。
3. 主要用于骨关节损伤或疾病的治疗,以及肢体畸形的矫正。
4. 主要分为石膏托、石膏床和石膏管型。
5. 各部位石膏固定要求各异,一般应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
6. 应注意保护骨突,防止压疮。
7. 石膏固定后应注意观察肢体情况,必要时拆除或更换石膏。
石膏外固定是利用脱水硫酸钙粉末具有吸水性强,塑形性高,少弹性的特点,吸水后能还原成坚硬的固定,目前广泛用于骨科外固定术。
一、适应证1. 骨折与脱位的固定。
2. 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
3. 骨与关节炎症的固定。
4. 矫形手术后的应用。
5. 畸形的预防与矫正。
6. 矫形器械的准备。
7. 战伤的临时处理。
8. 整形外科皮瓣术后临时固定。
9. 石膏模型的制备。
二、禁忌证1. 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
2. 进行性水肿患者。
3. 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患者。
4. 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腔积液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5. 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三、术前准备1. 术前医患沟通签署操作同意书。
(1) 必要性:①固定骨折;②减少骨折部活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③预防骨折断端移动造成的周围血管、神经、肌肉、软组织的二次损伤。
(2) 风险:①麻醉意外;②固定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再次采用其他治疗方式;③术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肢,并有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患肢坏死的可能,必要时需要松开石膏,甚至切开减压。
2. 医生和患者准备:①检查患者肢体皮肤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远端血供;②协助患者脱去外衣,暴露打石膏的肢体、清理患者肢体、去除肢体上的油污、血迹等;③根据不同部位决定所需石膏的层数、测量所需石膏长度、准备相应长度的内衬棉垫。
3. 器材准备:口罩、帽子、手套、治疗盘(络合碘、棉签、胶布、无菌纱布、局麻药),石膏、水桶、绷带、棉垫。
部分骨折定位时需要麻醉物品。
岑巩县协和医院
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同意书
患者杨新华,性别:男 3.3岁岁,初步诊断为:右侧肱骨髁间骨拆裂。
目前拟行:石膏托外固定,现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如下:
1.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
2.需进一步摄片发现骨折是否移位情况,或骨折复位后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3.手法复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肿胀压迫神经、血管,致麻木、活动障碍可能;
4.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疼痛、活动受限;
5.骨折进一步移位,发生畸形愈合,影响关节功能;
6.固定过久后关节僵硬,致关节活动障碍可能;
7.因患若血压高或既往有心肌缺血病史,复位过程中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等。
8.因患者骨折移位时间长,复位后神经压迫症状可能无法缓解。
9 骨折复位不满意需要手术治疗
10. 其他难以预料的意外;
11.固定术后1日、2日、3日、1周、2周、1月、2月、3月来院复诊,如有肿胀加重、感觉麻木、迟钝、肢体远端苍白、血供差等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医师:
患者及家属意见:
患者或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年月日。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第一段:引言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它通过用石膏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保持正确的位置和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这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段:石膏外固定的原理和优势石膏外固定的原理是通过将石膏材料包裹在骨折部位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外部支架,以防止骨折部位的移位和错位。
石膏的刚性和稳定性可以减轻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石膏外固定具有以下优势:1.非侵入性:石膏外固定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方便操作:石膏外固定可以在医生诊所或急诊室进行简单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或复杂的手术流程。
3.成本低廉:石膏材料相对便宜,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三段:石膏外固定的应用范围石膏外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和部位的骨折,包括但不限于:1.闭合骨折:对于无开放性伤口的骨折,石膏外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它可以通过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的移位和错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2.开放性骨折:在开放性骨折的初期,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临时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的作用,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骨折复发:对于曾经发生过骨折的患者,如果再次发生骨折,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重复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的作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第四段: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和风险尽管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干燥:石膏外固定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水或湿润环境,以免石膏受潮,影响固定效果。
2.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检查石膏的固定情况,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
如有需要,医生会对石膏进行调整或更换。
3.注意饮食和生活:石膏外固定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状态,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总结: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一、抬高患肢
在石膏固定后,应将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和减轻肿胀。
通常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观察患肢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指标。
如果发现患肢出现疼痛、肿胀、麻木、发冷、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当运动
在石膏固定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可以进行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但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影响。
四、饮食调整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如多吃鸡蛋、鱼、蔬菜、水果等食物。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
五、预防感染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同时应注意观察体温等指标,如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心理护理
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应注意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患者自己也应积极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石膏外固定患者健康教育
(一)简介
石膏固定术是指用石膏绷带对伤病肢体给以外固定。
主要用于骨折、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撕裂和骨关节手术后。
(二)健康指导
1.皮肤应清洗干净,有创口应更换敷料。
2.肢体或关节须固定在功能位。
3.石膏未干时,扶持肢体要尽量用手掌托,忌用手指抓提,防止变形。
不可用被物覆盖。
温度低、湿度大、石膏自干有困难时可用火灯工泡加温烘烤。
注意防止烧伤。
4.注意患肢末端血运,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能力,如发现发绀、苍白、温度降低或知觉减退及指、趾不能主动活动、某一固定区剧痛不止,必须立即就医。
5.石膏固定后应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6.注意保持石膏的整洁,勿使尿、粪或饮食物沾污石膏,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注意保护石膏型,避免折裂。
7.石膏固定后,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
8.遵医嘱定期复查。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
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和其他骨骼问题的方法,它通过使用石膏或其他材料将患部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正常功能。
以下是石膏外固定的作用:
1. 稳定性:石膏外固定可以提供稳定性,这是骨折愈合所必需的。
它可以将受伤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防止进一步移位和损伤。
2. 保护性:石膏外固定可以保护受伤部位免受进一步损伤。
它可以防止受伤部位受到撞击、碰撞或其他外部压力。
3. 减轻疼痛:由于石膏外固定可以减少移位和损伤,因此它可以减轻与骨折相关的疼痛。
此外,它还可以减少肌肉收缩和张力,从而缓解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
4. 促进愈合:通过稳定受伤部位并减轻压力和张力,石膏外固定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它可以帮助骨头重新生长,并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5. 改善功能:石膏外固定可以帮助受伤部位恢复正常的功能。
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强直,从而使受伤部位更容易恢复正常活动。
总之,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折和其他骨骼问题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稳定性、保护性、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和改善功能。
如果您遭受了骨折或其他骨骼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并考虑使用石膏外固定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骨折外固定方法骨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在骨折后正确的外固定方法对于骨折的愈合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折外固定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骨折外固定方法——石膏外固定。
这是一种传统的外固定方法,通过将患部用石膏包裹起来,使骨折部位固定,防止骨折位置移位,促进骨折愈合。
石膏外固定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大多数骨折患者。
但是,石膏外固定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使用期间患者无法进行清洁和按摩,容易导致皮肤瘙痒、异味等问题,同时石膏固定后患者活动受限,容易引起肌肉萎缩。
其次,我们介绍一种相对较新的外固定方法——外固定器。
外固定器是一种通过外固定架将骨折部位固定的装置,它可以通过调节外固定架的角度和位置来实现对骨折部位的精准固定。
外固定器具有固定牢靠、方便清洁、便于康复训练等优点,适用于复杂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但是外固定器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需要经常更换外固定架的固定位置以避免压迫性损伤,同时外固定器的使用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外固定方法,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外固定方法——内固定术。
内固定术是通过手术将金属板、螺钉等内部固定装置植入到骨折部位,实现对骨折的内部固定。
内固定术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等情况,具有固定牢靠、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但是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感染、金属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总的来说,不同的骨折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方法。
在接受外固定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守医嘱,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同时,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营养,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广大骨折患者,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方法,促进骨折的愈合,早日康复。
祝愿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一、石膏外固定的概述石膏外固定是一种通过将石膏包裹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固定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传统但常用的治疗手段,具有一系列的作用和优势。
二、骨折的固定与石膏外固定2.1 骨折的固定方法骨折是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促进骨头的愈合。
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包括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和外科手术等。
2.2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石膏外固定在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包括: 1. 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头再次错位或移位。
2. 减少疼痛,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减少骨头的运动,从而减轻疼痛感。
3. 促进骨折愈合,石膏外固定能够固定骨头的位置,帮助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结构,促进骨折的愈合。
4. 矫正畸形,有些骨折可能导致骨头错位或畸形,石膏外固定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力来矫正畸形,使骨头恢复正常形态。
5. 保护骨折部位,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的冲击,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6. 提供稳定的支撑,石膏外固定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同时减少对骨折部位的负荷。
三、石膏外固定的应用范围3.1 骨折治疗石膏外固定在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
无论是闭合骨折还是开放骨折,石膏外固定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固定和支撑。
3.2 关节脱位的治疗关节脱位是关节的骨头错位,也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促进关节的恢复。
石膏外固定可以通过固定关节的位置来纠正脱位,并促进脱位的恢复。
3.3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治疗,石膏外固定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应用领域。
例如,石膏外固定可以用于骨性畸形的矫正,脊柱手术后的支撑和恢复等。
四、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与风险4.1 注意事项在进行石膏外固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固定的效果和安全性。
2. 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3. 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进行适当的清创和消毒。
石膏固定术适应症●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病理性骨折●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点位置,如关节融合术●为了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用以固定患肢,控制炎症禁忌症●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进行性浮肿患者●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石膏绷带的制作⏹石膏绷带准备厚度:上肢一般是8-10层,下肢12-14层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衬垫、绷带:衬垫石膏主要用于创伤后和手术后可能发生肿胀的固定。
无衬垫石膏,多用于损伤较轻或手术较小,一般肢体不会发生严重肿胀的肢体固定⏹石膏托⏹管型石膏浸泡石膏●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以手握住其两端,将水挤出,(切记要握两端,要不石灰粉都被挤掉了,成了纯粹的绷带了),挤压10秒钟或稍长。
●水平由水中取出,勿绞扭,否则石膏本身已“粉碎骨折”了。
●手掌抚摸使绷带密帖,抚平放置在石膏衬垫上●浸泡时间:要适宜,一般在4分钟内时间越长越坚固。
时间太短,石膏粉脱落越多,时间越长,取出后硬化时间越短,不利于操作。
●浸泡温度:温度越高,硬化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要综合操作的人数、季节来考虑。
●打管型石膏时注意石膏的厚薄度要均匀(除关节等需要加固的部位),一边打一边马上让助手用手掌抹平,后一圈覆盖前一圈的2/3,这样就比较平整、美观。
缠绷带松紧度要合适,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容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塑捏成型:用手掌鱼际部进行塑型,使石膏干硬后能完全符合肢体的轮廓。
切勿用手指,以免形成凹陷造成局部压迫。
特别注意膝轮廓及足横弓及足纵弓的塑形。
记住,塑形和缠绷带是同时进行的。
●要将手指、足趾露出,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和活动功能等,同时有利功能锻炼。
石膏绷带的包扎⏹肢体位置:一般肢体应固定在关节功能位。
使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注意事项
嘿呀!以下就是使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啦!
1. 哎呀呀,首先要确保石膏托的尺寸合适呢!太小了可起不到固定作用,太大了又没啥效果,这可太重要啦!
2. 哇!固定前一定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妥善的处理呀,把伤口清理干净,不然感染了可就麻烦大啦!
3. 嘿,在固定的时候,姿势得摆正确呢,不然会影响恢复效果的呀!
4. 哎呀呀,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很关键哟!要是出现肿胀、发紫,那可得赶紧处理!
5. 哇哦,石膏托固定后,可别随意乱动呀,不然容易错位的呢!
6. 嘿!要保持石膏托的干燥哟,千万别沾水,不然变软了就糟糕啦!
7. 哎呀呀,定期复查可不能忘呀!看看恢复情况,及时调整。
8. 哇!感觉有疼痛或者不适,别忍着,赶紧告诉医生呀!
9. 嘿,注意保护好石膏托,别磕着碰着啦!
10. 哎呀呀,饮食也得注意呢,多吃点有营养的,帮助恢复。
11. 哇!注意休息,别让受伤的部位过度劳累啦!
12. 嘿,要是发现石膏托有破损或者松动,赶紧处理哟!
13. 哎呀呀,别自己随便拆卸石膏托,这可不行呀!
14. 哇!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康复训练,可别偷懒哟!
15. 嘿,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呢,别着急,慢慢会好的呀!
16. 哎呀呀,注意观察皮肤有没有被压破或者过敏,有的话要及时处理。
17. 哇!睡觉的时候也要小心,别压着受伤的部位啦!
18. 嘿,避免剧烈运动,不然会影响恢复的哟!
19. 哎呀呀,注意保暖,别让受伤的地方着凉啦!
20. 哇!一定要听医生的话,这样才能快点好起来呀!
总之呢,使用石膏托外固定要处处小心,注意这些事项,才能更好地恢复哟!。
石膏外固定术
[准备工作]
选择适当大小的石膏绷带若干卷、绷带、棉花、棉纸卷或棉织筒套、水桶、温水。
[操作方法]
1、测量需固定肢体长短后把石膏绷带来回折叠、厚度8-12层;然后把两头叠起成卷状。
2、把叠好的石膏卷轻轻放入温水桶内,停止冒泡后用两手持卷的两头取出女儿国往当中轻挤,使水分挤出。
快速摊平石膏且放置好衬垫。
3、用棉花保护骨突处后快速把石膏放置于需固定肢体上成托状(放在肢体的背侧),用绷带快而不乱地包扎,病人的肢体应保持稳定不动,直到石膏成硬块起到固定作用止。
4、水盆内的石膏糊不可倾入下水道,以防堵塞,应投入垃圾筒内。
[质量评定]
石膏长短、厚度要恰当;操作要快而不乱。
石膏托内发布放置衬垫,峭肥直接接触皮肤。
[优点]
能够根据肢体的开关而塑形,固定范围较大,因而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注意事项]
因石膏固定无弹性,易发生过紧或过松现象,要注意调整。
另外要注意肢体血运情况,防止褥疮并进行积极的肌肉收缩活动以防关节僵硬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