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18.75 KB
- 文档页数:11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根据所列函数解析式的性质,选择合理方案解决问题的学习,结合实际问题的数学信息,进行合情推理,提升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学习目标(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进一步明确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的实际问题处理方法.灵活运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模型.(2)让学生通过“选择上网收费方式”,提高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通过“怎样租车”,提高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包含的变量及对应关系.(2)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最佳方案.4.学习难点如何构建一次函数模型.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预习教材P102-104页,了解上宽带网有几种收费方式,思考影响收费的因素有哪些?任务2:思考租车数量由什么决定,租车费用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课堂设计2.知识回顾(1)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y是x的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3)一元一次方程kx+b=0可看作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4)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可看作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上方图象对应的x的值.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怎样选取上网收费方式请认真学习课本P102-103页“问题1”的内容,边学习边思考下列问题:【知识点:一次函数应用,数学思想:建模思想】【点拨】活动一1.选择方案的依据是什么?【答】根据省钱原则选择方案2.要比较三种收费方式的费用,需要做什么?【答】分别计算每种方案的费用.3.怎样计算费用?【答】费用=月使用费+超时费超时费=超时使用价格×超时使用时间4.在A,B,C三种上网收费方式中,上网费用是变量的方式有__________,上网费用的多少与__________有关;上网费用是常量的方式是__________.【答】方案A,B的费用在超过一定时间后,随上网时间变化,是上网时间的函数.方案C费用固定.活动二 1.设上网时间为x h,A,B,C三种方式的收费y1,y2,y3各怎样表示?(注意考虑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怎样比较y1,y2,y3的大小?分析: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画函数的图象,借助图象的直观性来解决.【详解】结合图象可知:(1)若y 1=y 2,即3t -45=50,解方程,得t =3123(2)若y 1<y 2,即3t -45<50,解不等式,得t <3123(3)若y 1>y 2,即3t -45>50,解不等式,得t >3123(4)若y 2=y 3,即3t -100=120,解方程,得t =7313(5)若y 2>y 3,即3t -100>120,解不等式,得t >7313综上所述:当上网时间不超过31小时40分,选择方案A 最省钱;当上网时间为31小时40分至73小时20分,选择方案B 最省钱;当上网时间超过73小时20分,选择方案C 最省钱.问题探究二怎样租车思考与讨论:阅读教材P103----P104,【知识点:一次函数应用,数学思想:建模思想】【点拨】活动一 1.影响最后的租车费用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甲,乙两种车所租辆数.2.汽车所租辆数又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乘车人数有关.3.如何由乘车人数确定租车辆数呢?【答】(1)要保证240名师生都有车坐,汽车总数不能小于6辆;(2)要使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汽车总数不能大于6辆.所以共需租6辆车.活动二在汽车总数确定后,租车费用与租车的种类有关.如果租甲类车x 辆,能求出租车费用y=.在这个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要求y 的最小值,就要先求x 的取值范围,怎样求x 的取值范围?【详解】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用乙种客车的辆数为(6-x)辆;设租车费用为y,则y=400x+280(6-x)化简得y=120x+1680.(1)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则45x+30(6-x)≥240;(2)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则400x+280(6-x)≤2300.解得:4≤x≤316据实际意义可取4或5;因为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4时,y最小,y的最小值为2160.所以,租甲种车4辆,乙种车2辆.结论:在涉及多变量的问题的解决中,能合理选择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1)本节的问题,其实质是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一是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二是多变量的问题.(2)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方案选择问题需要根据题意列出函数解析式及图像,分三种情况:函数值相等、大于、小于,结合方程、不等式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方案.(3)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函数模型体现建模思想,其步骤:审清题意---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验证结果.4.随堂检测:参见ppt巩固练习提升题。
一次函数实施方案选择————————————————————————————————作者:————————————————————————————————日期:《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学设计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黄娟廖文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用函数思想解决方案选择问题—选择哪种上网收费方式省钱?2.内容解析本课是在学习了函数概念、一次函数有关知识后,通过学生熟悉的宽带上网收费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经历体会费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一次函数的关系,确定实际数据整理成函数的模型,即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而利用函数图像求数学模型的解,还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来解决方案选择问题,实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课是明确给出多种方案,要求选择使问题解决最优的一种.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2)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进行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2.目标解析目标(1)要求能根据问题情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函数模型的应用价值.目标(2)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既可以用函数的图像表示,也可以用方程和不等式表示,构建不同的模型,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目标(3)要求在解决问题中,能适时调整思路,解决问题后,能对解决问题步骤、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用综合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特别是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际背景,分析实际背景中所包含的变量及其对应关系较复杂,分析起来显的理不清头绪,易迷失解决问题的方向,时间一长就不愿意去尝试了.在这方面要给他们创造机会,降低问题的坡度,使他们不难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本课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宽带上网收费方式的选择,如何选择,用什么方法选择很重要,特别是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分析实际问题背景中所包含的变量和对应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选择方案优化.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做一件事情,有时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比较这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行动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为发展电信事业,方便用户,电信公司对移动电话采取不同的收费方式,其中,所使用的“便民卡”与“如意卡”在玉溪市范围内每月(
话时间x(min)与通话费y(元)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别求出通话费1y(便民卡)2(如意卡)与通话时间x
系式;(2)请帮用户计算,在一个月内使用哪一种卡便宜?6、如图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
下列问题:
⑴请分别求出表示轮船和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
范围)
⑵轮船和快艇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⑶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用函数思想解决方案选择问题—选择哪种上网收费方式省钱?2.内容解析本课是在学习了函数概念、一次函数有关知识后,通过学生熟悉的宽带上网收费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经历体会费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一次函数的关系,确定实际数据整理成函数的模型,即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而利用函数图像求数学模型的解,还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来解决方案选择问题,实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课是明确给出多种方案,要求选择使问题解决最优的一种.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方案选择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2)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进行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2.目标解析目标(1)要求能根据问题情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可以比较几个一次函数的变化率,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函数模型的应用价值.目标(2)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感知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既可以用函数的图像表示,也可以用方程和不等式表示,构建不同的模型,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目标(3)要求在解决问题中,能适时调整思路,解决问题后,能对解决问题步骤、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用综合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特别是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际背景,分析实际背景中所包含的变量及其对应关系较复杂,分析起来显的理不清头绪,易迷失解决问题的方向,时间一长就不愿意去尝试了.在这方面要给他们创造机会,降低问题的坡度,使他们不难成功,体验成功的选取哪种方式能节省上网费?问题1:“选择哪种方式上网”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需要知道三种方式的上网费分别是多少,费用最少的就是最佳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目标.问题2:哪种方式上网费是会变化的?哪种不变?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方式A、B会变化;方式C不变.追问1:方式C上网费是多少钱?追问2:方式A、B中,上网费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当上网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时,上网费用=月使用费;(2)当上网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上网费用=月使用费+超时费.追问4:影响方式A、B上网费用的因素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得出上网时间是影响上网费用的因素.问题3:你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方式A的上网费用吗?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方式A:当上网时间不超过25h时,上网费=30元;当上网时间超过25h时,上网费=30+超时费即上网费=30+0.05×60×(上网时间-25)追问1:设上网时间为t h,上网费用为y元,你能用数学关系式表达y与t的关系吗?师生活动:老师引导,注意时间单位统一,得出结论:当0≤t≤25时,y=30;当t>25时,y=30+0.05×60(t-25)即y=3t-45故问题4:类比方式A,你能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出方式B中上网费用y与上网时间t的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老师适时引导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粗到细的感知问题的整体结构和数量关系,感知上网费用随上网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把这两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教师引导学生最终把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3.建立模型,解决问题问题4: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描述为函数问题吗?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建立函数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设上网时间为t h,方式 A上网费用为元,方式B上网费用为元,方式C上网费用为元,则;;,比较、、的大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知问题、分析问题基础上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追问1:用什么方法比较函数、、的大小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有的学生会提出用不等式或方程考虑当t满足什么条件时,>,=,<,分组讨论后,学生会发现由于、是分段函数,用不等式比较麻烦,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函数图象来分析问题.由函数图象可知:(1)当时,函数、的图像有一个交点,求出此交点的横坐标,即=时, 3t-45=50,解方程,得;(2)当时,函数的图像在函数图像的下方,即<时,方式A比方式B省钱;(3)当时,函数的图像在函数图像的上方,即>,方式B比方式A省钱;(4)当时,函数、的图像有一个交点,求出此交点的横坐标,即=时, 3t-100=120,解方程,得t=;(5)当t>时,函数的图像在函数图像的上方,即>,方式C比方式B省钱.设计意图:上述分段函数问题,需要在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对上网时间进行分段讨论,让学生感受函数图象与方程、不等式数形结合的方法.问题5:上述比较函数值大小结果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解释上述结果的实际意义.当上网时间不超过31小时40分钟时,选择方式 A最省钱;当上网时间为31小时40分钟至73小时20分钟时,选择方案B最省钱;当上网时间超过73小时20分钟时,选择方案C最省钱.设计意图:让学生解释函数模型中解的实际意义,从而解决实际问题.4.小结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问题的目标;(2)发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3)找出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4)函数问题的解的实际意义.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反思过程的针对性,展示函数的应用价值,突出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和实际意义.五、目标检测设计如图,、分别表示一种白炽灯和一种节能灯的费用y元(费用=灯的售价+电费)与使用时间(小时)的函数图象,若两种灯的使用寿命都为2000小时,照明效果一样.(1)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的解析式;(2)当照明时间为多少时,两种灯的费用相等?(3)某用户计划照明2500小时,现在购买了一个白炽灯和一个节能灯,请你为该用户设计一个最省钱的用灯方法.设计意图:评价学生利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方案选择问题的水平.《课题学习选择方案》同步测试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石娟廖文涛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①计时制:0.05元/分;②包月制:50元/月.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某用户估计一个月上网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收费方式较为合算().A.计时制B.包月制C.两种一样D.不确定考查目的: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答案:B.解析:第一种的费用=每分钟的费用×时间+通信费,第二种的费用=月费+通信费.采用①计时制应付的费用为:元;采用②包月制应付的费用为:元.所以采用包月制.2.如图所示,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该公司盈利时的销售量是().A.小于4吨B.大于4吨C.等于4吨 D.大于或者等于4吨考查目的: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答案:B.解析:横轴代表销售量,纵轴代表收入,销售收入应看L1,销售成本应看L2.(1)当x=4时,所对应L1的纵坐标为4000,所对应L2的纵坐标也为4000,所以x=4时该公司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2)当时,L1低于L2高度,所以销售收入小于销售成本,即该公司亏本;(3)当时,L1高于L2高度,所以销售收入大于销售成本,即该公司盈利.3.小静准备到甲或乙商场购买一些商品,两商场同种商品的标价相同,而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买满一定数额a元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若累计购物x元,当x>a 时,在甲商场需付钱数y A=0.9x+10,当x>50时,在乙商场需付钱数为y B.下列说法:①y B=0.95x+2.5;②a=100;③当累计购物大于50元时,选择乙商场一定优惠些;④当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选择甲商场一定优惠些.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考查目的: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案选择、一次函数与方程或不等式的联系.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y B=0.95x+2.5,然后和y A=0.9x+10相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①y B=0.95x+50(1-95%)=0.95x+2.5,正确;②根据题意y A=a+(x-a)×90%=0.9x+0.1a=0.9x+10,所以a=100;③当累计购物大于50时上没封顶,选择乙商场一定优惠显然不对;④当y A<y B时,即0.9x+10<0.95x+2.5,解之得x>150.所以当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选择甲商场一定优惠些.故选C.二、细心填一填(直接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4.如图是甲、乙两家商店销售同一种产品的销售价y(元)与销售量x(件)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①售2件时甲、乙两家售价一样;②买1件时买乙家的合算;③买3件时买甲家的合算;④买1件时,售价约为3元,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填序号)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及从图象上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①②③.解析:两条直线相交时,交点坐标同时适合于两个解析式.然后根据图象解答即可得出结论.如图,甲乙在x=2时相交,故售2件时两家售价一样,①对;由图像可知买1件时乙的价格比甲的价格低,②对;买3件时甲的销售价比乙低,③对;买乙家的1件售价约为1元,④错.5.某书定价25元,如果一次购买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试写出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购书数量x(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考查目的:此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理解分段收费的意义,明确每一段购书数量及相应的购书单价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x的取值范围.答案:y=.解析:本题采取分段收费,根据20本及以下单价为25元,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分别求出付款金额y与购书数x的函数关系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根据题意得:y=,整理得;则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购书数量x(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6.梅凯种子公司以一定价格销售“黄金1号”玉米种子,如果一次购买10千克以上(不含l0千克)的种子,超过l0千克的那部分种子的价格将打折,并依此得到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一次购买种子数量x(单位: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①一次购买种子数量不超过l0千克时,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②一次购买30千克种子时,付款金额为100元;③一次购买10千克以上种子时,超过l0千克的那部分种子的价格打五折:④一次购买40千克种子比分两次购买且每次购买20千克种子少花25元钱.其中正确的个数是.考查目的:一次函数的应用.答案:4个.解析:因为(1)0≤x≤10时,付款y=5×相应千克数;数量不超过l0千克时,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2)x>10时,付款y=2.5x+25,超过l0千克的那部分种子的价格为2.5元/千克;所以由(1)0≤x≤10时,付款y=5×相应千克数,得数量不超过l0千克时,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①是正确;当x=30代入y=2.5x+25得y=100,故②是正确;由(2)x >10时,付款y=2.5x+25,得每千克2.5元,故③是正确;当x=40代入y=2.5x+25得y=125,当x=20代入y=2.5x+25=75,两次共150元,两种相差25元,故④是正确;四个选项都正确.三、用心做一做(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7.某办公用品销售商店推出两种优惠方法:①购1个书包,赠送1支水性笔;②购书包和水性笔一律按9折优惠.书包每个定价20元,水性笔每支定价5元.小丽和同学需买4个书包,水性笔若干支(不少于4支).(1)分别写出两种优惠方法购买费用y(元)与所买水性笔支数x(支)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对的取值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按哪种优惠方法购买比较便宜;(3)小丽和同学需买这种书包4个和水性笔12支,请你设计怎样购买最经济.考查目的:函数建模思想及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联系.答案:(1),;(2)当x>24整数时,选择优惠方法②,当x=24时,选择优惠方法①,②均可,当4≤x<24整数时,选择优惠方法①;(3)用优惠方法①购买4个书包,获赠4支水性笔;再用优惠方法②购买8支水性笔.解析:(1)设按优惠方法①购买需用y1元,按优惠方法②购买需用y2元,,;(2)设,即,∴x>24,当x>24整数时,选择优惠方法②;设,∴当x=24时,选择优惠方法①,②均可;∴当4≤x<24整数时,选择优惠方法①;(3)因为需要购买4个书包和12支水性笔,而12<24,购买方案一:用优惠方法①购买,需5x+60=5×12+60=120元;购买方案二:采用两种购买方式,用优惠方法①购买4个书包,需要4×20=80元,同时获赠4支水性笔;用优惠方法②购买8支水性笔,需要8×5×90%=36元,共需80+36=116元,显然116<120,最佳购买方案是:用优惠方法①购买4个书包,获赠4支水性笔;再用优惠方法②购买8支水性笔.8.在“美丽咸宁,清洁乡村”活动中,李家村村长提出了两种购买垃圾桶方案:方案1:买分类垃圾桶,需要费用3000元,以后每月的垃圾处理费用250元;方案2:买不分类垃圾桶,需要费用1000元,以后每月的垃圾处理费用500元.设方案1的购买费和每月垃圾处理费共为元,交费时间为个月;方案2的购买费和每月垃圾处理费共为元,交费时间为个月.(1)直接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的图象;(3)在垃圾桶使用寿命相同的情况下,哪种方案省钱?考查目的: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结合图象求解.答案:(1)由题意,得y1=250x+3000,y2=500x+1000;(2)如图所示:(3)由图象可知:①当使用时间大于8个月时,直线y1落在直线y2的下方,y1<y2,即方案1省钱;②当使用时间小于8个月时,直线y2落在直线y1的下方,y2<y1,即方案2省钱;③当使用时间等于8个月时,y1=y2,即方案1与方案2一样省钱;解析:(1)根据总费用=购买垃圾桶的费用+每月的垃圾处理费用×月份数,即可求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运用两点法即可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3)观察图象可知:当使用时间大于8个月时,方案1省钱;当使用时间小于8个月时,方案2省钱;当使用时间等于8个月时,方案1与方案2一样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