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隔震支座优势
- 格式:doc
- 大小:617.50 KB
- 文档页数:2
抗震球支座材质报告
抗震球支座是一种用于承载结构的装置,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减小结构的震动。
球支座的材质对其抗震性能起到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抗震球支座材质的报告。
1. 钢材支座:钢材支座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材支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并提供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
其优点包括可靠性高、耐久性强、操作维护简单等。
然而,钢材支座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成本较高和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2. 橡胶支座:橡胶支座使用橡胶材料作为主要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特性。
橡胶支座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提供较高的阻尼效果和减震能力,从而降低结构的震动。
其优点包括良好的减震性能、抗冲击能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橡胶支座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发生老化,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3. 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支座使用混凝土材料作为主要材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混凝土支座能够提供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较大的结构荷载较为适用。
其优点包括抗压能力强、耐久性好和使用稳定等。
然而,混凝土支座在受震时的变形相对较小,不能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
总之,不同材质的抗震球支座在抗震性能、耐久性和适应性方面存在差异。
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地震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质是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隔震橡胶支座原理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隔震装置,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工程结构中。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橡胶的弹性特性,通过支承结构的变形吸收地震或振动能量,减小结构的动态响应,降低结构的震动破坏风险。
隔震橡胶支座一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承载结构,下部为橡胶材料。
橡胶材料通常采用高分子弹性体,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其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腐蚀、抗老化等特性,能够在大范围的温度下保持较好的弹性恢复性能。
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变形: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特性,可以在受力后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具有较好的恢复性,即在去除外力作用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始形态。
当地震或振动力作用在支承结构上时,橡胶支座通过其弹性变形能够吸收和削弱部分动能,减小结构的共振响应,从而起到降低结构震动的作用。
2. 相对滑移:橡胶材料具有低摩擦特性,当支承结构受到地震或振动力作用时,橡胶支座中的橡胶材料可以发生相对滑移。
这种相对滑移的现象可以通过优化橡胶支座的设计,使得能量分散,在支承结构和地基之间形成一层相对可滑动的介质,从而抑制地震或振动力的传递,降低结构的动态响应。
3. 多向变形:橡胶支座在受到地震或振动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多向的变形,即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能发生变形。
这种多向变形可以使得结构在地震或振动力的作用下产生柔性变形,从而减小结构的刚性响应,保护结构不被破坏。
通过以上隔震原理,隔震橡胶支座可以在地震或振动力作用下降低结构的动态响应,改善结构的地震抗力和抗震性能。
同时,隔震橡胶支座能够有效降低地震或振动力传递带来的冲击和损伤,减少结构的震动破坏风险。
隔震橡胶支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隔震橡胶支座作为一种主动式减震控制系统,能够在地震或振动发生时起到重要的减震作用,保护结构免受损害。
目前,一些大型的桥梁、建筑物等工程结构中广泛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抗震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隔震橡胶支座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选型,考虑结构的负荷特性、安全要求以及橡胶材料的性能等因素。
建筑结构中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橡胶材料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建筑行业对于结构性能和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建筑材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橡胶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如高延展性、耐腐蚀性、吸振减震性和耐候性,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
本文将分析橡胶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橡胶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1.橡胶减震支座在地震区域,建筑物的减震与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橡胶减震支座是一种常见的减震设备,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害。
橡胶减震支座采用橡胶材料作为垫片,可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地震能量,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震动强度。
同时,橡胶减震支座还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舒适性,减少结构和人员受到的震动影响。
2.橡胶隔声材料在城市中心的高密度建筑群中,噪音污染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橡胶材料因其吸声性能和弹性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隔音的领域。
橡胶隔声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绝噪音,并提供更加安静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同时,橡胶材料还能够减少声音的传播,降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3.橡胶防水材料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对于保护建筑结构的安全和长久使用至关重要。
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候性,在建筑防水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橡胶防水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避免建筑结构受潮和损坏。
二、橡胶材料应用的研究与实践1.橡胶材料的性能评估橡胶材料的性能评估是橡胶材料应用研究的基础。
研究人员通过对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估橡胶材料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橡胶材料的性能进行验证,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预期效果。
2.橡胶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技术橡胶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技术对于其应用效果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橡胶材料的配方和工艺参数,提升橡胶材料的性能,并寻求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加工方法。
隔震建筑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对比探讨摘要 :以一个基础隔震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隔震支座分别采用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按照《建筑隔震设计标准》[2]的直接设计法进行对比计算分析。
通过三种不同的结构计算软件,在不同支座情况下,对上部主体结构隔震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相对橡胶支座在抵御强烈水平地震作用方面更加有优势。
关键词: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建筑隔震;水平向减震系数1 引言隔震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建筑防震技术之一,国际和国内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隔震技术的原理为在建筑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部件,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取得良好的隔震效果。
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大水平位移能力和复位功能,当普通橡胶支座与阻尼器、铅芯橡胶支座或高阻尼橡胶支座配合使用时可提供较大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目前工程应用已非常广泛,是目前建筑隔震的主流产品。
摩擦摆支座(FPS)是一种平面滑动隔震装置的改进,其独特的圆弧滑动面不仅使其具有限位和自动复位功能,还能够通过滑动摩擦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
由于其特有的性能,美国和日本已大量应用,国内工程上也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更好的在工程中应用隔震支座,提供合理的隔震支座解决方案,本文以一个多层幼儿园建筑基础隔震工程为例,分别采用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的基础隔震设计方案,通过多方面分析对比研究,为类似建筑隔震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幼儿园建设项目为主体地上3层,局部4-5层。
幼儿园建筑物长度68.90m,宽度45.90m,房屋高度11.70m。
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
建筑平面超长,呈‘U’字型,平面不规则。
幼儿园所在嘉峪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为0.40s。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它材料交替叠置组合而成。
对应不同建筑、桥梁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刚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等性能要求,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振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不影响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转,比传统的抗震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经济。
其工作原理是在建筑物底部与基础之间设置隔离层,使上部结构与固结于地基中的基础分离,从而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进行传播,既能保护结构,同时也可以保护结构内部设备,仪器等。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对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来说,通过采用隔震技术,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可有效地发挥其“生命线”功效(如医院,消防指挥中心),保证其正常工作。
将隔震技术用于放置贵重设备、仪器、产品的车间、仓库,可避免设备、产品遭受破坏;用于桥梁,可防止由地震灾害引起交通中断。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很难准确地对地震进行预测,同时地震预测只能减少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能改变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力。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是按自然规律进行的,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
因此,抗震防灾策略是根本。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求,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该公司专业从事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
基础隔震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结构控制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有造价低廉,施工便捷、控制效果佳,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基础隔震的概念,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础,隔震,支座,阻尼,进展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在结构的隔震研究十分活跃,工程应用日益增多,已开始从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在我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已增加了隔震专门章节。
工程结构应用橡胶支座的推荐性设计标准亦已批准。
在国际方面,自第一届国际结构控制会议于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以来,大约每9 年召开一次,有关领域的文章也常见于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
二、概念建筑结构隔震的本质思想是通过增加能够提供柔性和适当耗能装置(阻尼)的隔震层(系统),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
基础隔震,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从而使建筑物不发生破坏或倒塌。
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隔震消能装置,增加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
变形能力的增加,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不倒;而阻尼的增大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从而大大减小地震作用、基底位移和结构变形。
同时,结构变形能力的增大导致了结构产生的第一振型周期变长。
这与增大的阻尼相结合,就可以大大降低地震影响系数,并且结构底部有足够的横向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使得结构底部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避免了常见的结构底部首先破坏的可能性。
三、基础隔震体系的主要类型基础隔震体系按隔震机理不同可划分为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组合隔震体系、摩擦摆体系等。
基于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因,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和组合隔震体系。
1.1 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橡胶支座分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
桥梁隔震橡胶支座产品标准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交通的重要纽带,隔震橡胶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载和减震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产品标准。
一、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定义和作用1.1 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概念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安装在桥梁上的隔震装置,用于减少地震或其他外部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保护桥梁安全运行和使用。
1.2 隔震橡胶支座的作用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其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吸收和减缓桥梁受到的振动力,保护桥梁结构不受破坏,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标准2.1 产品标准的重要性产品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依据,对于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来说,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能够规范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2.2 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标准内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标准包括材料、结构、安装要求、性能测试等内容,具体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为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三、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个人观点和理解笔者认为,桥梁隔震橡胶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升,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桥梁的需求。
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产品标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产品标准,共同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定义、作用和产品标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也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以上就是针对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桥梁作为连接城市和交通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愈发突显。
不同隔震支墩在建筑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2-29T11:07:30.3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谢洪涛[导读] 隔震技术作为新型可以减震的一种技术,自身具备良好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隔震能力,被应用到了中国工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效果。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有了明显增加,隔震技术作为新型可以减震的一种技术,自身具备良好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隔震能力,被应用到了中国工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效果。
关键词:地震减震隔震技术橡胶支墩前言地震是一种突发性且具有极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在地震面前人类所能做的很有限。
每次发生重大地震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损失。
人类也在不断的努力去研究怎样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技术,但是至今为止也还不能准确的预报地震。
在后来的统计发现中,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90%以上都是建筑物倒塌所致的,可以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是地震的原因,是建筑物。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经过大量的抗震经验,抗震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的完善。
隔震技术与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以其良好的抗震效果,被世界各地广泛运用。
1、传统抗震技术原理在国内把对建筑的抗震目标分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指标,所以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筑结构比较牢靠,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抵御地震的冲击,传统的抗震思想也可认为是“以刚制刚”,这种设计思想就对我们的建筑物要求比较苛刻。
在以往传统的抗震建筑中,都是把上部结构与基础紧紧的固定起来,在发生地震时,地震所有的能量都作用于该建筑的基础,通过基础作用与上部结构,超过建筑物的承载力时,会对建筑的结构造成破坏,严重时还会出现建筑坍塌现象。
2、隔震技术原理及分类隔震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抗震技术,对于中低层结构建筑,其自身的自振周期位于地震能量最大的频谱段,为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在建筑中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的上部与基础柔性隔离,延长自振周期至长周期(2~4s)。
应用橡胶隔震技术比传统的抗震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隔震技术通过“隔”的作用,使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隔震层刚度小,可有效减少地震反应70-90%,相当于降低地震烈度1-2度,并且节省工程造价5-20%,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振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不影响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转。
隔震支座按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nr)、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高阻尼橡胶支座(hdr)。
其工作原理如下所示:在建筑物底部与基础之间设置隔离层,使上部结构与固结于地基中的基础分离,从而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进行传播,既能保护结构,同时也可以保护结构内部设备,仪器等,适用于新建筑结构及建筑减震耗能,既适用于一般结构,也适用于重要结构和仪器设备等。
无论何种形式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都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竖向承载力,能够稳定地支承建筑物。
2、具有足够柔的水平刚度,保证建筑物的基本周期延长到1.5~3.0秒左右。
3、具有足够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储备,以确保在强震作用下不会出现失稳现象。
4、水平刚度受垂直压缩荷载的影响较小。
5、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至少大于建筑物的设计基准期。
6、设计及施工方便。
上述内容是对其工作原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介绍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在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中早已用其作减震制品。
根据“基础隔震”概念研发出来的隔震橡胶支座,使传统的、被动的“以刚克刚”的抗震方法,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以柔克刚”的隔震方法。
目前采用橡胶支座是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技术成熟并有成效显著实例的隔震技术。
1 隔震橡胶支座的种类、型号、规格橡胶支座是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经高温、高压硫化而成。
1.1 种类隔震部件分为隔震支座(隔震器)和阻尼器两大类,前者稳定地支承建筑物自重和荷载,后者在地震时能抑制较大的变形,地震结束后起到迅速中止晃动的作用[1]。
橡胶支座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按截面形状分有方形(含正方形及长方形)和圆形两大类(见图1、图2)[2、3]。
由于圆形橡胶支座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是目前应用的主要形式。
图1、方形橡胶支座剖面图2、圆形橡胶支座剖面根据对橡胶支座阻尼比要求不同,目前国内外的橡胶支座分为下列四种:(1)标准叠层橡胶支座(MRB )普通叠层橡胶支座是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制造的,通常把用天然橡胶制造的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又称为天然橡胶叠层橡胶支座或标准叠层橡胶支座[1、4](见图3)。
这种支座具有高弹性,在水平方向上起弹簧作用,但阻尼性能较低,一般不单独使用。
为了满足隔震结构体系对阻尼值的要求,通常与外加阻尼器(消能装量)一起并用[2、4]。
图3、标准叠层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4、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2)铅芯叠层橡胶支座(LRB )在普通叠层橡胶支座中心嵌入铅棒而成(见图4)。
铅棒单独使用不容易吸收能量,而利用周围叠层橡胶的约束力和铅棒的屈服应力较低的特点,使橡胶支座在受力终止时具有可恢复特性,提高其吸能效果及确保有适度阻尼,而且铅芯增加了橡胶支座的早期水平刚度,对控制风反应和抵抗地基微震动有利。
铅棒的直径应根据设计的阻尼值要求,通过计算确定[2],其阻尼比一般可达20~30%,可以单独在隔震系统中使用[2、4]。
橡胶材料的抗震性能橡胶材料是一种常用的抗震材料,在地震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震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结构物的震动,降低地震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本文将从橡胶材料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橡胶材料在抗震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一、橡胶材料的特性橡胶材料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1. 弹性: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弯曲、折叠和承载荷载。
其高度可变形性使得结构物能够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少震动传递。
2. 耐震性: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震性能,能够在地震荷载下保持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其能够有效分散地震荷载,减小结构变形,降低土地震害。
3. 耐候性: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露天条件下长期使用而不断裂、老化。
这使得橡胶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地震灾害环境中。
二、橡胶材料的应用领域橡胶材料在地震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橡胶隔震器:橡胶隔震器是一种常见的地震减灾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和重要设备的地震减振工程中。
它能够减小地震的冲击力和振动,保护结构物的稳定和安全。
2. 橡胶支座:橡胶支座是一种在地震荷载下具有良好变形和耗能性能的结构支撑装置。
它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荷载传递和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3. 橡胶防震垫:橡胶防震垫常用于建筑地基和桥梁支座下,能够减小地震波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传递,降低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4. 橡胶抗震材料:橡胶抗震材料可以用于结构加强和维修工程中,通过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来提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三、橡胶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地震工程的发展,橡胶材料在抗震性能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材料研发:为了提高抗震性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橡胶材料。
例如,炭纤维增强橡胶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可应用于抗震结构中。
2. 结构系统优化:橡胶材料的应用需要与结构系统相匹配。
隔震施工方法总结隔震施工是一种旨在减少建筑物在地震或其他震动情况下受到的损害的方法。
通过采用合适的隔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震动响应,保护人员安全并减少财产损失。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隔震施工方法,以期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个参考。
I. 基础隔震基础隔震是一种常见的隔震施工方法,旨在将建筑物与地下结构隔离,降低地震时的水平加速度传递。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基础隔震技术:1. 橡胶隔震垫橡胶隔震垫是一种常见的基础隔震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震性能。
橡胶垫可通过减少震动能量传递到结构体系来实现隔震效果。
2. 铅芯橡胶隔震垫铅芯橡胶隔震垫是一种进阶的基础隔震材料,其在橡胶垫中加入铅芯材料,以提高隔震性能。
铅芯的高密度可以吸收更多的震动能量,并减小建筑物的震动响应。
II. 结构隔震结构隔震是指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引入隔震装置,以减少地震引起的动力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构隔震技术:1. 橡胶支座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的支座处添加橡胶隔震器,可以减少地震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橡胶支座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震性能,可以减缓地震引起的震动。
2. 钢球隔震钢球隔震是一种新型的结构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引入钢球装置,可以降低地震时的震动响应。
钢球隔震器的特殊结构可以自由滚动,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
III. 软隔震软隔震是指通过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引入软件隔震装置,以提高建筑物的耐震性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软隔震技术:1. 非线性阻尼器非线性阻尼器是一种常用的软隔震装置,利用装置内部的非线性材料,在地震发生时产生阻尼效果。
非线性阻尼器可以根据地震的强度和频率来自适应地消耗震动能量。
2. 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是一种利用液体阻尼来减少建筑物震动的软隔震装置。
通过调整液体的流动阻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阻尼调节。
总结: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隔震施工方法,包括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和软隔震。
这些隔震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地震条件进行选择和应用。
不同种类隔震支座原理及应用发展作者:王晔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11期0 引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带来的破坏能力可以说是空前的,任何灾害都无可匹敌的。
地震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抗震建筑领域的基本准则,这种传统的抗震设计思想已经严重脱离了现实要求,隔震建筑的出现将解决这个问题。
隔震建筑是将地震作用产生的能量与隔震层以上的结构隔离,从而减弱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新理念。
目前为止,人们对隔震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建筑物结构的隔震、隔震支座的研究等,而本文着重介绍了隔震支座的最新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 隔震设计原理通常情况下地震动的典型卓越周期约为0.1~1.0 s,因此在地震时极易发生共振的就是自振周期为0.1~1.0 s 的中低层结构。
隔震技术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来延长整个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减小结构加速度,增加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
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目的是避免与地震动卓越周期重合,减弱共振现象的发生,阻止地震能量的上传,减小地震时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加速度和层间位移,从而大大减小上部结构的反应能力,达到隔震的目的。
2 研究的背景地震属于危害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据资料统计[1],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能够造成严重破坏的强烈地震平均每年发生近20次,毁灭性的地震约2次。
在2011年4月,日本东北部福岛地区,发生了里氏7.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了令世人恐慌的福岛核泄漏事件。
3 隔震建筑减震效果举例隔震建筑的减震效果在20 世纪90 年代的几次实际地震中得以证实,消除了人们对隔震技术的疑虑。
以下是一些实际建筑的强震记录。
(1)1994 年1 月17 日,美国洛杉矶北岭大地震,其震中附近有两座医院,分别是南加州大学医院和橄榄景医院,其中南加州大学医院在基础上部位置布置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层,橄榄景医院却为传统的抗震建筑。
隔震支座原理
隔震支座原理是指通过在建筑物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支座,以减少或抵消地震等外部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隔震支座可以分为橡胶隔震支座和钢球隔震支座两种类型。
1. 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主要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橡胶材料的柔软和可压缩性,吸收地震产生的振动能量。
橡胶隔震支座可以分为固定型和可调节型两种类型,固定型一般适用于小型建筑物,而可调节型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橡胶隔震支座对于低频和中等频率的振动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2. 钢球隔震支座:钢球隔震支座主要由上下两个钢板和中间的钢球组成。
钢球隔震支座利用钢球之间的摩擦力和压缩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
钢球隔震支座相对于橡胶隔震支座更适用于高频振动和大幅度振动的减震。
钢球隔震支座一般适用于桥梁和大型建筑物。
隔震支座的原理是通过将建筑物与地基分离,以减少地震振动传递到建筑物上的能量,从而减少建筑物的震动幅度和破坏程度。
通过使用隔震支座,建筑物可以更好地抵御地震造成的破坏,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题】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解密地震防护的关键因素【引言】随着地震频繁发生,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灾害的需求日益迫切。
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震防护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而作为隔震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保证隔震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并透过回顾与总结,提供对这一关键要素的全面理解。
【本文目录】一、隔震技术概述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3.2 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3.3 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四、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的关系4.1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隔震效果的关联4.2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六、总结【一、隔震技术概述】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开发和采用有效的地震防护技术尤为重要。
隔震技术是指将建筑物与地面进行分离,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隔震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其中隔震层橡胶支座作为核心元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隔震层橡胶支座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的关键部件,通过其弹性力学特性起到减震隔震的作用。
它能够吸收来自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力,减小向上传递到建筑物的震动荷载。
其原理在于橡胶材料的高柔韧性和能耗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中发挥较好的隔震效果。
【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竖向极限承载力是衡量隔震层橡胶支座性能的重要指标。
以下将从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三个方面来评估竖向极限承载力。
【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橡胶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弹性模量、抗剪强度和蠕变性能等关键参数对于提高支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其特点主要有耐久性好、复位功能强、节约建筑资源、提高建筑容积率。
1、天然橡胶隔震支座耐久性好,抗低周期疲劳性能、抗热空气老化、抗臭氧老化、耐酸性、耐水性均较好,其寿命可达80~100年,期间的隔震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水平变形250%不会影响使用,另外具有足够竖向承载力保证稳定的支撑建筑物,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结构中的隔震层具有稳定的弹性复位功能,能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
3、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与传统的抗震结构相比,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减小到前者的1/4~1/8左右,安全可靠度大大提高,建筑的设防目标一般可以提高一个设防等级,该隔震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4、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建造的房屋,可适当降低上部结构的设防水准(一般可降低一度到一度半),这样就有可能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并可减少一些结构的构造措施及一些结构构件的尺寸或配筋(如墙体的厚度),从而使上部结构能节约部分土建造价。
5、对于中高烈度地区,采用基础隔震建造的房屋,可以突破现行抗震规范中对房屋层数和高度的限制,在保证高宽比的前提下可以提高一到两层,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容积率,节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带来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然橡胶隔震橡胶支座是建筑领域常用的一种弹性支撑隔震装置,它可以使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固结于地基中的基础分离,达到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播的效果,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则更加关注生产厂家的事宜。
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它材料交替叠置组合而成。
对应不同建筑、桥梁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刚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应用橡胶隔震技术比传统的抗震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经济。
传统的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建筑的基础和地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地震震动的发生,引起上部结构运动,当超过材料的承载力时就会使建筑物的装修、内部设备受到很大的破坏;隔震技术通过各镇曾发挥“隔”的作用,使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隔震层刚度小,可有效减少地震反应70-90%,相当于降低地震烈度1-2度,并且节省工程造价5-20%,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线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普通房屋建筑,除新建工程外,还广泛应用于旧建筑物的改良加固。
建筑隔震支座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隔震装置。
它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振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不影响室
内设备的正常运转。
其构造如下所示:
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它材料交替重叠组合而成。
对应不同建筑、桥梁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刚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等性能要求,同时,应用于工程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
其优势主要有: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该公司专业从事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