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9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图形认知和空间认知)。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八种。
地图类型:按尺度划分、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图形划分、按地图维数划分、虚地图:存在于人脑中或电脑中的地图。
实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
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种,后者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第二章法线是测量地球的基准线。
地理坐标是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在地图学中,认为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皆呈直线或平滑曲线,便于地图投影的研究与应用。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成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高程控制网:一种称绝对高程,另一种称:相对高程。
投影,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面(平面或曲面)上的点与点(或线与线)的对应关系。
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投影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方位投影适用于两极地区图,圆锥投影适用于编制出于中纬地区沿线方向东西延伸地域的地图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我们把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
(P10)2.专题地图的分类。
(P10)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P10)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6.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7.试述普通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8.举例说明政区地图与人口地图的特点与主要内容9.专题数据分级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P56)10.地图综合的三个重要方面11.地图注记的原则第一章绪论一、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例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图,人口地图和经济预测图等。
二、专题地图的分类地图分类的标志很多,就专题地图而言,主要有按内容、按数据特征、按内容概括程度和按用途分类。
1、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
每一类地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
(1) 自然地图可分为: 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 人文地图可分为: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人口地图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民族分布、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居民的其它组成等内容;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运、货物运输等) 、通信联系(电信、邮政等)、商业、财政联系、综合经济等内容;文化地图以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分布和机构设施为主要内容;历史地图表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
地图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
3、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4、大地水准面:以理想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一个封闭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5、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6、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的圆――微分圆(也称单位元),在投影后一般的成为一个微分椭圆,然后再利用变形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
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7、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和地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之比。
8、面积比:投影面上微小面积d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dF 之比。
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以ω表示角度最大变形。
10、、⑴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与经线相交的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进点的螺旋曲线。
等圆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征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⑵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11、控制点:是精确测量的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方位角:目标点到已知点的连线与偏北方向的夹角。
全球定位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12、地图表示法:依据特定规则形成的地图符号组合配置方案即为地图表示法,也为地图符号模型。
13、定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这种符号配置方式即为定位符号法。
14、线性符号法:用不定形式或颜色的线条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地理事物的方法。
《地图编制》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二、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地理要素、数学基础、整饰要素。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
3、制作地图有两条途径:实测地图,编绘地图。
4、用传统方法编制地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图印刷。
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6、地图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和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等三种。
三、简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可量测性;由使用的地图符号系统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区别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及其它人文标志)的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主题要素详细表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3、简述地图的两种分幅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地图的分幅方式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
矩形分幅的优点有:图廓为直线,便于拼接;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有较大自由度,可灵活避开重要地物;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可充分利用纸张。
矩形分幅的缺点有: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不易确定;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可能较大。
经纬线分幅的优点: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非常明确;可分开多次投影,保持较小变形。
经纬线分幅的缺点: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无法避开重要地物;图廓多为曲线,不便于拼接使用;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易充分利用纸张。
地图学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字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可视化基础的符号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反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2·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2:地理要素,3.辅助要素地图按主题(内容)的分类: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普:是指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水系,地貌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运输网、境界等基本地图要素的地图(专题: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以一种或几种地理要素为主题的地图).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面各基本要素的普通地图.3·地图的分幅:“矩形分幅 2、经纬线分幅1、矩形分幅按一定大小的矩形划分图幅,每幅地图都有矩形轮廓。
其规格为50cm×50cm或5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
如:1:5000, 10-111:2000, 10.0-21.0;1:1000, 10.5-21.5;1:500, 10.50-21.75。
2.其他编号方法分幅方法:(1)矩形分幅(2)经纬度分幅(梯形分幅)4·地图的功能.一)地图的模拟功能.(二)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三)地图的修息传递功能.四、地图的空间认知功能.5·地图学的定义,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
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6·参考椭球球体的概念:地球的形状确定之后,还需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法线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
7·地理坐标系中的三种经纬度:1、天文经纬度2、大地经纬度、3、地心经纬度8·地图投影的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9·变形椭圆10·按地图投影的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11·等角航线,大圆航线概念:等: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连接起,终点的直线就是等角航线大⚪:在地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大圆航线12·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的性质投影变形性质: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1、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2、专题地图的构成(1)、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等)(2)、专题地图的专题要素(是专题内容的主体)(3)、专题地图的地理地图要素(如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等)3、专题地图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详细见课本)(2)、按数据特征分类:定性和定量2种(3)、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4)、按用途分类: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4、专题地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遥感(RS)技术的关系(利用遥感信息编制专题地图)遥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专题地图编制从内容、形式到成图方法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5、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①实地上分布面积较小②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③成离散的或连续的面状分布6、各种现象的时间特征①反映现象的特定时刻②反映现象的变迁过程③反映某一段时间的变花情况④反映现象的周期变化7、定点符号法:是采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各个物体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方法。
8、(1)定性数据的符号表达:(通过形状和颜色实现,而形状又分为几何符号、文字符号和艺术符号)(2)、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通过符号的大小实现)a、符号的比率与非比率;b、绝对比率和条件比率;c、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9、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物体符号10、布满整个制图区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质底法和等值线法(1)、质底法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种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属性差异。
一、问答题1.简述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的异同2.专题地图的特点是什么?3.专题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请以简图方式描述其分类体系。
4.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的二级类型有哪些?5.专题地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6.专题地图的图型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写出各类型的名称。
7.简述按专题内容的分布特点与结构形式所划分的地图图型的主要特征。
8.(2)专题地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有哪些?(十种,只写名称)9.简述定点符号法的概念、特点与适用范围10.定点符号法的符号类型有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11.简述等值线以及等值线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12.简述质别底色法的概念、特点与适用范围。
13.简述范围法的概念、特点与适用范围。
14.在点值法地图上,应当掌握什么样的布点原则?15.在进行点值法地图设计时,如何确定点值?简述其方法与步骤。
16.简述动线法的概念以及“结构式”动线符号的设计技巧17.(1)专题地图的基本制图方法有几种,分别说明其特点。
(对各种类型做简单表述)18.简述室内制图法与野外制图法的区别与联系。
19.简述综合制图法和遥感制图法各自的优缺点。
20.传统专题地图编制的主要工作程序是什么?21.现代专题地图的主要工艺特点有哪些?22.简述航空制图、航天制图的主要工艺差别。
23.专题地图制图综合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24.简述传统制图综合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25.简述数字地图自动综合的特点。
26.选择专题地图投影的考虑因素有哪些?27.简述制图与印刷纸张的种类、规格、计量和开本方式。
28.坐标网选择的特点是什么?29.简述经纬线分幅的方式与特点。
30.论述按经纬线分幅的方法与步骤。
31.简述地图内分幅的考虑因素、方法步骤。
32.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构图特点有哪些?33.简述地图符号色彩设计与色彩库的内容。
34.专题地图图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35.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与整饰有什么特殊要求?36.简述专题地图编图资料的主要类型。
第 1 章导论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构成要素:1.图形要素2.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3.辅助要素4.补充说明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地图学:由地理理论、制图技术和地图应用组成。
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1、物质模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是制图区域的一种实体模型。
2、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它又可分为形象模型与符号模型。
地图兼具这两方面的特点,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地图的应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地图的类型: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主要表示水文、地形、土质植被、交通网、居民点和境界线七大要素。
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2. 按比例尺分类:大(≥1:10万)、中(1:10万~1:100万)、小(≤1:100万)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与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
地图制图总复习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6.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7.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8.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9.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0.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11.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2.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13.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14.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5.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16.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17.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18.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9.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完整版)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地图定义及编号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
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普通地图上的⾃然地理要素包括:⽔系、地貌、⼟质植被。
普通地图上⼈⽂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②各图幅⾯⾯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纸张和印刷机的版⾯;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次投影,变形较⼤。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便;②⾼纬度地区图幅⾯积缩⼩,不利于纸张的使⽤和印制;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法有⾃然序数式、⾏列式、⾏列—⾃然序数式等。
①⾃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然序数编号。
⼩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这种⽅法编号。
②⾏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区域的分幅地图⽤此编号法。
③⾏列—⾃然序数编号法:它是⾏列式和⾃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法。
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此⽅式编号,即在⾏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列式编号:⾏:从⾚道起,纬度每4°为⼀⾏⾄南北纬88°各为22横⾏,⽤罗马字母A,B,C,……V表⽰, ⾏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列:180°经线起算,⾃西向东6°为⼀纵列,60纵列,⽤1,2,3,…60表⽰。
“⾏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地图投影及应⽤1.按投影辅助投影⾯的类型划分:⽅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注:这份材料源于两份纸质的材料,这份电子档是我临时打的。
斜线部分是纸质档上某人(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某个学生)手写的附注,因为是手写的附注,格式上可能会有所出入(对此,还请大家见谅),对此有其它见解的同学可以找我复印纸质档的复习资料或者坚持自己的观点。
I’m a fighter! The only thing to be feared is fear itself.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
(P10)2.专题地图的分类。
(P10)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P10)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请说明三角形图表法的设计原理、步骤。
(P38)6.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7.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8.试述普通地质图、土壤类型图和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9.为编制某省的林业图,已收集到下列资料:(应用——P216、P46)(1)各县森林覆盖率;(2)各县林地面积及构成(3)各县林木活蓄积量及构成;(4)各县人均林业用地;如果只编一幅图,你选择哪种指标,如何表示?10.分级统计法可以表示什么样的空间分布现象?一般说它主要运用相对指标,为什么?请举出3个相对指标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以运用绝对指标为好,请举出2个绝对指标的例子。
(人口密度、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某种茶叶种植面积,某行业从业人口)11.工业地图中反映工业生产数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反映工业效益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表示?(P207)12.农作物图主要表示什么内容?如何表示?(P216)13.举例说明政区地图的特点(用途广泛、政治性强、现势性高),与普通地图相比,政区地图各要素(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及其它)的表示有什么不同?与类型图相比,其在表达手段(比例尺、投影的选择、图面配置)上有什么特点?(P193)14.点数法的点值如何确定?它与地图比例尺有何联系?如果各分区密度对比差异不大时,用什么方法显示它们的差异对比?15.表示同样内容要素(如交通线路状况)的地图,能否由线状符号法转编为分级统计图法或分区统计图表法?如何转编,对地理地图有什么要求?对资料各有什么要求?(应用)16.试述图例设计的要点。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
(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大地测量系统(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2.地图投影概念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4.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普通地图:表示的是制图区域内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
2.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地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二、填空题1.专题地图由三个方面构成,即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和地理底图要素。
2.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3.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4.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三、简答题1.简述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的异同。
普通地图:是一种通用地图,图上比较全面地描绘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某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适用于某一专业部门的专门需要。
区别是普通地图是表示的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专题地图是表示与某一主题有关内容的地图。
2.专题地图的特点是什么?①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的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②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③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3.专题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请以简图方式描述其分类体系。
专题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四种:①按内容分类:自然地图的划分,人文地图的划分。
②按数据特征分类: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③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可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和综合型图。
④按用途分类:普通地图的用途与比例尺有关;专题地图按用途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两大类。
4.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的二级类型有哪些?①自然地图: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
②人文地图:政区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历史地图5.专题地图的图型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写出各类型的名称。
基本概念连续比率方式:使地图中每一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按比例一一对应的方式。
粗细等高线:是将地形受光面的等高线用细线划表示,地形背光面的等高线用粗线划表示,这样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常规编图: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
矢量图是指在计算机中用数学公式表示图形元素的图,任意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RTK定位技术:建立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的,他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施动态定位。
符号化: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局部比例尺: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也叫相对比率符号。
离散分布: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妾存在间隔的分布现象。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符号化:见上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同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滑化:数字图像处理中,当像元放大后,图像的边界就会出现锯齿状,经过增加像元内插处理,加大像元分辨率,使图像细化。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
栅格: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
翻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成多色印刷所需底片的过程连续比率方式:见上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专题地图制图复习1.专题地图的特点:(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征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的要素显示较为概略或不显示,表达比较深刻;(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表示内容可以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有时是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测量地理事物;即不仅可以表示空间分布,而且可以表示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3)具有编图资料丰富、制图工艺复杂、反应事象多样等的特点;(4)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多样性的表示方法;(5)外观上具有“图形丰富、形式多样、符号简洁和图面清晰”的特点。
3.专题地图的构成:(1)数学要素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在专题地图中,对人文经济现象的表示一般是其相对宏观的态势及其在区域间的对比,因此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
在这种地图上,坐标网为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控制点不表示;地图定向则以中央经线为正北方向。
(2)专题要素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
可以根据地图的主题和用途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表示。
(3)辅助要素描述区域地理状况的水系、植被、交通网、境界线、地貌等要素(地理基础要素),是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存在的,表示这些地理要素的地图称为专题地图的底图。
底图具有确定方位骨架作用,是确定专题要素的控制系统,底图中的要素就是地理底图要素。
4.专题地图的分类(1)按照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照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地图。
1)自然地图①地势图:主要表示地貌、水系,以显示区域的地形起伏特征。
②地质图:显示地表各种岩层的分布,并反映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
③地貌图:反映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类型、形成发展及其地理分布。
④气象气候图:反映地表气象、气候情况,包括太阳辐射、地面热力平衡、气团、气旋、锋面、气温、降水以及气候区划等。
⑤水文图:显示海洋水文和陆地水文现象,包括潮汐、洋流、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分、湖泊水文、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
⑥土壤图:反映地表土壤的外部特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第一章主要复习题1.地图特征有哪些?(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功能有哪些?(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2)地图的传递功能;(3)地图的模拟功能;(4)地图的认知功能。
3.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4.地图学定义: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5.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有哪些?答:有如下8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6.制图六体是我国古代地图学家裴秀总结出的制图规则,指的是哪六项?(1)分率;(2)准望;(3)道里;(4)高下;(5)方斜;(6)迂直。
7.托勒密确立地球经度为360°概念,设计了球面投影和简单的圆锥投影两种地图投影。
8.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是《郑和航海图》。
9.人类最早实证地球是个椭球体的实践行为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10.地图的成图方法有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11.地图按图型划分,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按地图内容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12.地图按尺度划分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0万<比例尺<1:10万)和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
13.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是北宋时期的( B )。
A《海内华夷图》 B《九域守令图》 C《华夷图》 D《禹迹图》14.我国最早城市规划图是南宋时期的( D )。
A《禹迹图》 B《华夷图》 C《九域守令图》 D《平江图》第二章主要练习题1.第一个论证地球是椭球体的科学家是( C )A亚里士多德B埃拉托色尼C牛顿D张遂2.清康熙年间天文-大地测量,实证地球不是正圆球。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
(P10)2.专题地图的分类。
(P10)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P10)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6.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7.试述普通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8.举例说明政区地图与人口地图的特点与主要内容9.专题数据分级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P56)10.地图综合的三个重要方面11.地图注记的原则第一章绪论一、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例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图,人口地图和经济预测图等。
二、专题地图的分类地图分类的标志很多,就专题地图而言,主要有按内容、按数据特征、按内容概括程度和按用途分类。
1、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
每一类地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
(1) 自然地图可分为: 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 人文地图可分为: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人口地图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民族分布、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居民的其它组成等内容;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运、货物运输等) 、通信联系(电信、邮政等)、商业、财政联系、综合经济等内容;文化地图以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分布和机构设施为主要内容;历史地图表示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
(3) 其它专题地图: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内容类型的专题地图,而适用于某种特种用途的地图。
如航海图、航空图、特种军用地图、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或者是用途广泛而内容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性地图。
2、按数据特征分类尽管专题地图所能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将它们表示在地图上,从其内容的数据特征而言,无非是两种,即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含分级数据)。
3、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专题地图按其内容在地图上概括的程度和繁复程度,可分为解析型、合成型和综合型三种。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一、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
1、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一般可归纳为三大类:1)实地上分布面积较小(按地图比例尺仅能定位于点)或呈点状的,如居民点、工矿企业中心;2)分布呈线状或带状的,如道路、河流、海岸等;3)呈离散的或连续的面状分布,可分为:①间断而成片分布于广大面积上的,如湖泊、沼泽、森林、某种矿藏的分布区等;②在大面积上分散分布的,如人口分布、某种农作物播种等;③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如气温、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
前两种离散分布的有一定的相对意义,如散布的集群可视分为成片分布、而在大面积上大量的成片小块可视为散列,应相应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2、各种现象的时间特征通常有四种情况:1)反映现象特定时刻的,如其一截止日期的行政区划状况或工业产值,可有历史、现状和未来三种状况;2)反映现象变迁过程的,如人口迁移、战线移动、货运等;3)反映某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两个时间的经济对比;4)反映现象周期变化的,如许多气候象,水文现象。
二、专题地图的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
(强调表示手段、所表示现象的分布特征和指标特征)目前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一般有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数法、统计图法和运动线法。
表示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现象和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图用途的要求(表示信息的精度及其使用的性质)。
定点符号法(以下简称符号法)是采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各个物体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方法。
符号法以符号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反映物体的特定属性:符号的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
电子地图中利用符号的焦距、时间等变量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化。
线状符号法:用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物体的质量特征。
线状符号在普通地图上的应用是常见的,如用线状符号表示水系、交通网、境界等。
线状符号除了表示上述要素外,常用来表示一定范围内专题要素的主要方向,如地质构造线(图2-8)、山脉的主要走向、气象上的锋、社会经济现象间的联系等。
线状符号可以用颜色和图形(形状),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如区分海岸类型,区分不同的地质构造线(图2-8),表示某河段在不同时期内河床的变迁位置。
线状符号一般不表示数量特征,符号的粗细只代表质量等级的差异,如主要和次要的区分。
质底法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种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以注记),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属性差别(或区域间的差别)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例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磁偏线、等震线、等重力异常线等等。
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的分布范围。
点数法用一定大小的、形状相同的点子,表示分散分布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
定位图表法是一种用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整个制图区域或线状连续分布)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或线状分布范围)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方法。
分区统计图表在制图区域各个区划单位(通常是以行政区为区划单位)内,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描绘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以表示并比较各个区划单位内现象的总和构成及动态,这种方法叫分区统计图表法。
统计图表通常描绘在地图上个相应的分区内。
分级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别。
运动线法是用运动符号(箭头)和不同宽窄的“带”,在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质量特征。
三、表示方法的比较(区别与联系)与配合,当相同表示手段的两种或多种表示方法配合时,应怎样处理。
1、符号法和定位图表法联系:表示手段相近,都是用有定位意义的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的特征。
区别:(1)符号法反映呈点状分布的现象。
尽可能反映全部点的分布状况;定位图表法利用典型点上的现象来说明整个面上或线上现象的特征。
(2)符号法说明特定时刻的或某一段时期内的现象;定位图表法主要用于说明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3)符号法每个点有较强的独立性,定位图表法表示一个点不能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现象。
2、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联系:两种表示方法表示的手段可以完全一样。
都可以表示现象的数、质量指标。
区别:符号法中的每个符号在地图上的位置代表具体物体的实地位置,它的大小表示该现象在该点的数量指标。
符号之间可以压盖。
其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分区统计图表中的每个图形并不代表某一具体物体,而是代表某个区划单位内某全部现象的总和,它可配置在区域内的任一适当位置。
通常情况下图表之间不可以相互压盖。
其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3、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联系: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均可用线状的符号表示定位于线(或两点间)的专题现象,有些图上两种方法形式上也颇相似。
区别:(1)线状符号法是表示实地呈线状分布现象的分布,是反映静态的现象;运动线法则反映各种分布特征现象的运动(或发展)状况,是反映动态的现象。
(2)线状符号法一般是反映现象的质量特征,如海岸类型、道路种类等等,运动线法则常用复杂的“带”表示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3)线状符号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定位比较精确;运动线法的结构有时很复杂,定位亦不够精确,有时仅表示两点间的联系或概略的移动路线,在表示面状现象时,符号只表示运动的趋向,并无定位意义。
4、范围法与质底法联系:范围法与质底法都是反映面状分布现象的方法,并且都是以底色、晕线或花纹等形式反映质量特征为主的。
区别:(1)范围法表示的是某一种或几种专题现象分布的具体范围,几种现象的分布范围可能会重叠,在范围外无此类现象的地区成为空白。
质底法表示的是全制图区域内按现象的质量指标进行的分区,分区不可能重叠,全区也无空白;范围法能表示现象的渐进性和渗透性,而质底法一般不能表示现象的渐进性。
(2)范围法往往是根据各具体现象的各自分布状况描绘它们的范围轮廓,而质底法中的各区域则是在统一的原则和要求下,经过科学的概括而划分的。
所以,范围法中各区域范围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的,不同现象的范围轮廓的概括程度也不一定是同等的。
质底法中的分区单位间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彼此毗连,有着同等的概括程度,如果这一分区范围扩大,必然是另一区域缩小,不同的概括程度则会改变原来对分区指标的正确反映。
5、点数法与分级统计图法联系: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表示分散分布的现象的集中程度和发展水平。
区别:(1)表示的手段不同(2)分级统计图法能简单而鲜明地反映地区间的差别,尤其是反映各区域经济现象的不同发展水平,能得到各地区简单的相对数量指标的概念。
点数法能较好地现象分布的地理特征,它能反映现象的绝对指标。
(3)点数法比分级统计图法统计得详细,但分级统计图法更实用。
易于设计与制作。
6、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联系: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均是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表示方法。
他们都能反映各区划单元之间的数量差别,但不能反映每个区划单元内部的具体差异。
区别:(1)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区比较固定,如以某一级行政区域为划分依据,分级统计图法则不然,它是以相对数量指标的分级为划分依据的(各级所包括的分区的数目不一定同等且不固定)。
当分级改变后,各色级的范围也随之改变。
(2),当各个区划单元的数量指标值很接近时,从分区统计图表上很难看出它们的差别,而在分级统计地图上,只要适当地选择分级,就可清楚地表现出其微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