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1.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1.2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1.1.3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1.1.4 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1.2 列表注写方式1.2.1 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二类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1.2.2 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
1.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YBZ --构造边缘构件GBZ --非边缘暗柱AZ --扶壁柱FBZ --注: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样、约束边缘端样、约束动缘源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
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情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
墙四种(见图)。
2.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Q**(**排)注:1.在编号中: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又如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但应在图中注明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2.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时可不注、3.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挂;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 时。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的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列表注写方式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释集合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见本图集)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墙柱编号。
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构件边缘构件非边缘构件扶壁柱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柱、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构造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四种为了规范使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保证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制图规则。
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当采用本制图规则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注。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但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版。
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按平法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构件,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荷载。
而要准确理解和施工剪力墙,掌握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剪力墙平法识图的相关规则。
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通常采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来表达。
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表格的形式来注写几何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
这种方式条理清晰,便于对照查看。
截面注写方式,则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其直观性较强,能让人对构件的情况一目了然。
二、剪力墙柱的平法识图规则剪力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大类。
约束边缘构件又分为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柱、约束边缘转角墙柱等。
在识图时,要注意其编号、截面尺寸、纵筋和箍筋的配置情况。
例如,编号 YAZ 表示约束边缘暗柱,其纵筋和箍筋的规格、间距等信息都会在相应的标注中给出。
构造边缘构件同样有多种类型,如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等。
它们的标注方式与约束边缘构件类似,但配筋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剪力墙柱的纵筋,要注意其根数、直径和级别。
箍筋则要关注其类型(如矩形箍筋、菱形箍筋等)、肢数、直径和间距。
三、剪力墙身的平法识图规则剪力墙身的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
例如,Q1(2 排)表示编号为 1 的剪力墙身,配置 2 排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
在识图时,要明确墙身的厚度、长度,以及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间距。
水平分布钢筋通常在墙身的外侧和内侧分别配置,标注方式如“外侧水平分布钢筋:C12@200;内侧水平分布钢筋:C10@200”。
竖向分布钢筋的标注方式类似。
此外,还需注意墙身是否存在洞口,以及洞口的加强钢筋配置情况。
剪力墙的平法表示分为截面注写方式和列表注写方式,采用这两种表示方法均在平面布置图上进行。
(1)构件的编号规则剪力墙构件的编号规则见表附.2.6。
(2)截面注写方式1)洞口的表示方法①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的定位尺寸。
②在洞口中心引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的补强钢筋。
洞口几何尺寸标注规则:矩形洞口为宽×高(b×h); 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地)面标高至洞口中心的高度。
洞口中心高于楼(地)面时为正值,低于结构层楼(地)面时为负值。
洞口每边的补强钢筋按以下规则表示:(1)当矩形洞口的宽、高均不大于800mm时,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即洞口每边加筋≥2φ12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时,可以不标注。
当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
例如:JD2 400×300 3.10 3φ16表示2号矩形洞口;宽400mm高300mm ;洞口至楼面3.1 m;洞口四边每边补强钢筋为3φ16。
(2)当矩形洞口的宽>800 mm时,在洞口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此时应注写暗梁的纵筋与箍筋(补强暗梁的梁高一律定为400mm,若梁高不是400 mm应另行标注);当洞口上下为剪力墙的连梁时此项免标;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此项不标注。
例如:JD5 1800×2100 1.80 6φ20φ8@150表示5号矩形洞口,洞宽1800 mm洞高2100mm,洞口中心距结构层1.8 m,洞上下设补强暗梁,暗梁的纵筋为6φ20,箍筋为φ8@150。
(3)当圆形洞口直径≤300 mm时需注写圆洞四边的补强钢筋,(4)当洞口直径300 mm<D<800 mm时,其加强钢筋按照外切正六边形的边角布置,此时,注写六边形中一边的补墙钢筋的具体数值。
例如:YD3 400 1.00 2φ14表示3号圆形洞口,直径为400 mm,洞中心距结构层1 m,洞口加强钢筋呈外切正六边形布置,每一边为2φ14。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和风荷载。
而要正确理解和施工剪力墙,就必须掌握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这一规则是建筑行业中用于表示剪力墙结构的一套标准方法,它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意图,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主要包括剪力墙的编号、几何尺寸、钢筋配置等方面的表示方法。
首先,剪力墙的编号是识别不同剪力墙的重要标识。
通常,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序号以及墙身类型代号组成。
比如,约束边缘构件用YBZ 表示,构造边缘构件用 GBZ 表示。
通过这些清晰的编号,施工人员能够迅速区分不同位置和功能的剪力墙。
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在平法识图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会标注墙身的厚度、长度和高度等尺寸。
墙身厚度以毫米为单位标注,而长度和高度则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标注。
这些尺寸信息对于施工中模板的制作、钢筋的下料等工作至关重要。
钢筋配置是剪力墙平法识图的核心内容之一。
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
竖向钢筋通常在墙的两端和中部配置,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和抵抗弯矩。
水平钢筋则沿墙的水平方向布置,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
拉筋则用于固定竖向和水平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的间距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在平法识图中,钢筋的标注方式有多种。
例如,对于竖向钢筋,会标注钢筋的级别、直径、间距以及在墙身中的布置范围。
水平钢筋的标注方式类似,同时还会注明钢筋的连接方式和锚固长度。
拉筋则会标注其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以及布置方式。
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还涉及到洞口的表示方法。
洞口在剪力墙中是常见的,其位置、尺寸和加强钢筋的配置都需要准确表示。
洞口的标注通常包括洞口的编号、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的定位尺寸以及洞口加强钢筋的信息。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变截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等,平法识图规则也有相应的规定。
变截面剪力墙需要标注截面变化的位置和尺寸,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则需要分别标注钢筋的配置情况。